作者:风暖日迟迟
“慢点儿!”尤太后站起身,担忧地看远去的男孩。
“太后娘娘,奴婢去送九皇子。”雨荷快步走出屋子。
不多时,雨荷回到了寝宫。
“送他离开了?”尤太后抚过剩下的四枚镜片。
“九皇子跑得很快,迫不及待要为太后娘娘做好老人镜呢。”雨荷走到尤太后身后,好奇地盯着镜片瞧。
她小心问:“娘娘,那老人镜到底有多神奇?”
尤太后拿起一枚镜片,让雨荷试了试。
“字变得好大!”
“年纪大了,就要这种大字,才看的清楚。”
“那这老人镜不是……”雨荷惊讶。
“没错,比起哀家,皇上更需要这东西。”尤太后道。
康宁帝的视力很差,百官们写折子的字号,已经调大了两次。
“九皇子果然更喜欢太后娘娘。”雨荷喜悦道。
“呵,那小子,也配和哀家比?”尤太后不屑道,脸上露出笑。
雨荷没敢接话。
下晚,暮云叆叇,九皇子再次来到了慈宁宫。
他送来了两个大小不一的匣子。
尤太后打开了大的匣子,里面是一个古怪的,门框模样的东西。
门框左右是两条金制细腿,门框上方,镶着两枚镜片。
在九皇子的教导下,尤太后戴上了眼镜,原来那两条腿是搁在耳朵上的。
“这个不错,不用举着手了。”尤太后夸赞。
放下这副眼镜,她又去开小些的匣子,匣子里,是一枚玉佩大小的镜片。
镜片边缘用金框裹着,有一个延伸出来的部分,那部分还系着一根绳。
在九皇子的教导下,尤太后将单片眼镜夹在了眼眶上。
是的,用眼眶的肌肉,夹住眼镜,那延伸出来的部分,是为了让镜片距离眼睛远一点。
“这用法太古怪。”尤太后取下单片眼镜,揉了揉眼眶肌肉,“难怪要系根绳子,没绳子吊着,一不注意就掉在了地上。”
“这个更有威严。”夏景说道。
因为单片眼镜要用眼眶肌肉夹着,眼睛用力,不免更加锐利。
“你这孩子,忽悠哀家呢?”尤太后将单片眼镜放回去,道破两种眼睛的区别,“那只有一片的,好放在身上,带两个腿的那个,只适合在家用。”
“奶奶慧眼。”夏景竖起大拇指。
因为工艺限制,那眼镜腿不能折起来,所以难以携带。
尤太后戴上全框眼镜,四处走动,新鲜地瞧来瞧去。
看她欢喜,夏景心中也喜悦很多。
雨荷端来点心,夏景吃着,看尤太后四处晃悠,像一只猫,打量全新的环境。
到日轮沉了一半,雨荷提醒该用膳了,尤太后才依依不舍地放下了眼镜。
“想吃什么?”尤太后问夏景。
说着,她又试起了单片眼镜。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
夏景一段贯口下来,听得尤太后目瞪口呆,好不容易用眼眶夹住的单片眼镜,从脸上滑落,挂在胸口晃荡。
出现了,传说中的大跌眼镜!
可惜没有相机,不能截图做成表情包。
夏景念叨的菜,慈宁宫都能准备,但没法儿一次性准备好,九皇子于是委屈地只要了一只烤鸭。
“你准备什么时候,送你父皇一副去?”
饭桌上,尤太后看着夏景,提醒他。
“等父皇生辰吧。”夏景举着烤鸭腿,吃得满嘴是油。
尤太后为他擦拭嘴唇,道:“那生辰还有一个月多,皇上要是知道,他早一个月就能见到清晰的折子,你说他怎么想?”
不让他知道就行了。夏景心中低估。
不过,已经给了尤太后,康宁帝不可能不知道了,匠作监那边,说不定也有工匠想明白了镜片的作用。
“明日做一个,送到养心殿去。”夏景说道。
“正该如此。到皇上生辰,随意送个吉祥的东西就好。”尤太后端起饭碗,喂着男孩。
晚膳后,夏景在慈宁宫逛了逛,回到了静怡轩。
尤太后说得对,老花镜这种对方迫切需要的东西,还是早些送为好。
翌日一早,夏景到匠作监,又取了一套初始五镜片,拿上慈宁宫的牌子,出了皇宫。
他跑入了张赞禹家,惹了一阵鸡飞狗跳后,给张赞禹测试了镜片。在张赞禹这,效果最好的镜片是四号,而尤太后那最佳的是三号。
回到皇宫,走进上书房,夏景又给齐如海测试。
最后,九皇子路过养心殿,顺脚去了康宁帝那儿,也记下了他的型号。
拿着测试结果,夏景来到匠作监,订了三套眼镜。
第156章 你就是这么孝顺朕的?
夏景到养心殿给康宁帝测试镜片的时候,康宁帝正在喝茶。
男孩行了礼,走上前,一手举在康宁帝面前,一手举着镜片,放在康宁帝眼前。
“父皇,孩儿的掌纹清晰吗?”他问。
康宁帝疑惑,回答道:“看不清。”
“这个呢?”
如此将五个镜片试完,男孩又行了礼,快步离开了养心殿。
康宁帝愕然,扭头看徐忠德:“他这是干什么来了?”
“回万岁爷,好像是试了什么?”徐忠德也很茫然。
“说什么掌纹,朕还以为要给他看手相呢!”
康宁帝回想刚刚那几块透明度极高的琉璃,隐隐觉得,事情和那几块琉璃有关,但男孩的动作太快,他根本没瞧清。
刚刚有几块琉璃看掌纹模糊,另外几块要清晰些,康宁帝以为那只是看掌纹时的区别,不知道,这是看世界的区别。
群臣的折子送来了养心殿,康宁帝很快忙于政务,忘了这件事。
当天,九皇子也没再出现。
……
又一日清晨,上完早朝回来,康宁帝打开折子柜,里面密密麻麻,都是各地送来的折子。这些都是旧折子,康宁帝觉得有价值,所以留着。
他翻找起折子柜,寻找两类折子,一类是早朝上群臣提到的相关折子,还有一类是楚国和燕国的情报折子。
前一类是他要看,后一类,是荆王讨要。
这一翻,翻到了几年前的,打开一看,火气上涌。那时候的群臣爱写小字,几年前的他能看的清,现在却是根本看不清了。
压下怒火,他叹口气。能有什么法子,总不能用现在的规定,去找几年前的大臣的麻烦。
没让徐忠德读,康宁帝眯着眼,连蒙带猜,再加上脑海中的回忆,快速阅读起手上的几个旧折子。
合上最后一个折子,他揉了揉眼睛,向远处看去,放松一下眼球。
他看到了门口桌台上的匣子。
“那是什么?”他问徐忠德。
徐忠德忙回答:“回皇上,是九皇子让匠作监送来的东西。”
“拿来看看。”
康宁帝接过匣子,抚了抚,触感顺滑,凹凸有致,是好匣子。没法子,他实在看不清匣子上的微雕,只能用手摸一把,如同看过了。
打开匣子,里面是三个琉璃片,其中两片镶在一个架子上,还有一片单独放着。
康宁帝拿出来,疑惑地打量:“这琉璃格外透明,是个好东西,只不过,做成这样式是干什么的?做个珠子做个杯子不比这好得多?”
“奴才也瞧不懂。匠作监的太监只是送了匣子,什么也没有说。”徐忠德也盯着镜片打量,“不过,九皇子不会故弄玄虚,这一定有用处。”
“朕也这么觉得。”康宁帝看了许久,终于突发奇想,眼睛靠近了镜片。
他怕摔了镜片,所以没拿太高,只是悬在匣子上,眼睛往上一凑,顿时见了已许久瞧不清的,木匣上的雕刻。
“……”
康宁帝猛地抬起头,大步走到书桌前,打开折子,透过镜片瞧。
徐忠德不明所以,忐忑地看着康宁帝。
片刻,康宁帝丢下折子,坐在椅子上,神情恍惚。
原本看不清的折子,现在都能瞧清了,这本该是一个好消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可是,他已经趴在桌子,强忍难受把折子看完了!
这世上最令人心痛的不是前路的辛苦,而是忍着辛苦走完一段路,回头发现这苦本来可以不吃!
“下次九皇子送东西来,第一时间和朕说。”
“诺。”
康宁帝放下单片眼镜,又拿起了全框眼镜,很快弄明白了戴法,也弄明白了这眼镜的弊病——只能看近不能看远。
得了新道具,康宁帝欢喜得很,坐在桌前,批折子的速度都快了几分。
本来预计要批一早上的折子,大半个早上就完事了。
他伸个懒腰,几个月来,第一次感觉如此畅快。
这样的畅快,当然要和人分享。
“走,去慈宁宫。”康宁帝背着双手,走出了养心殿,当然没忘了带上那匣子。
双片的不适合走路,晕,戴戴摘摘又麻烦,康宁帝发觉,那单片的,才是路上最好用的。
他一路走,一路瞧,不时停下,捏着单片眼镜放在眼前,观察之前难以看清的东西。
“九皇子是个孝顺的。”他叹息,“昨日过来测试了一番,今个早上,就把这宝贝送过来了。而且还是匠作监送来的,他为了让朕早点儿用上,都放弃了自己露脸的机会。”
徐忠德闻言,立即打了自己一巴掌:“奴才该死,没立刻告诉万岁爷,辜负了九皇子的一番苦心!”
“无事,你也是无心之失,”康宁帝加快了脚步,“九皇子给了两副,朕想起太后同样看不清,送一副给太后去。”
“太后娘娘定然欢喜得很!”徐忠德喜悦道。
两人穿过慈宁门,到了寝殿,见到了正在听琴的尤太后。
尤太后半躺在罗汉床上,询问康宁帝怎么有兴致过来。
康宁帝神神秘秘地取出一本书,书上的字很小:“太后可能看清这本书上的字?”
按照康宁帝的预想,尤太后当然看不清,然后自己掏出镜片,让尤太后大吃一惊。
尤太后接过书,翻开,在袖子里摸了摸,摸出一个单片眼镜,夹在右眼,读出书页上的字。
“……这就是一本普通的书,皇上让哀家读什么?”尤太后扭头,眼睛透过镜片,疑惑地看着康宁帝。
康宁帝的笑容消失了。
从慈宁宫出来,康宁帝气压很低,徐忠德吊胆提心。
“也是,”康宁帝叹口气,“九皇子与太后亲,朕有的,太后当然也会有。”
上一篇:木叶:我漩涡鸣人,悟性逆天
下一篇:人在须弥:我有词条修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