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皇子三岁半 第154章

作者:风暖日迟迟

  她根本没睡醒,哪有晨练的精力,没认真学,立即遭了两个老太太的斥责。

  她记得母亲婉嫔的叮嘱,尤太后喜欢顽劣的,所以她将两个老太太骂了一顿,还给了她们一人两拳。

  随后她就知道了什么叫竹笋炒肉,那软竹子打在屁股上,疼得厉害。

  晨练完成,宫女端上早膳,糕点水果都是她在临溪宫没有的,她受伤的心灵得了几分安慰,谁料刚吃了三大块,糕点和果盘就撤了下去。

  两个老太太告诉她,她的体型有些不妥,需要控制,不能再吃了。

  就算在临溪宫,她都没有饿过!

  她跑向撤糕点的宫女,撞倒对方,捡起糕点,边吃边跑。

  两个老太太在后面追,追上后,又用戒尺打了她,还说要扣她的午膳!

  她觉得这里不是阿母口中的仙境,而是故事书里的魔土!

  好在她们只是说说,午膳很好吃,只是量有些少,她根本吃不够。

  “好了,”教学的老宫女站起身,“今日的课程结束,公主下课后,不可懈怠。”

  不懈怠是不可能的。

  晚膳终于管饱,宁珠珠胡吃海塞,听宫女嘀咕说,她吃了九皇子两倍的量。

  她觉得这是一种夸奖。

  没等她得意,两个老太太用完膳回来,又指点起她的言行,教导她宫廷的礼仪。

  夏景高估了宁珠珠,这一天还没完全过去,女孩已经承受不住,她跑出慈宁宫,哭喊着要回临溪宫。

  雨荷向尤太后禀报,尤太后喝口茶:“不用管,随她去吧。”

  婉嫔正在屋中畅想未来,忽然见到女儿回来,大吃一惊,问完情况,领着宁珠珠去往慈宁宫。

第206章 一根胡萝卜(二合一)

  上完早朝,康宁帝用了一碗莲子羹,心情愉悦。

  政事平稳,百姓安宁,难得没有麻烦找上他。

  东西两境也安稳得很,北疆有些小摩擦,南疆萧继达刚刚解决了一场小规模冲突,己方大胜。

  “要是一直如此,只用十年,不,只用五年,国库就能充盈起来了。”康宁帝站起身,看着架子上的麦穗水晶球,感叹道。

  徐忠德收拾了桌面,将空碗递给太监撤下,用手绢擦了擦手,来到康宁帝身后。

  “万岁爷日夜辛劳,终于清除了朝野积弊,往后必是盛世光景。”徐忠德小声奉承。

  这话让康宁帝很受用。康宁帝自认不是个聪明的皇帝,先帝时期,他作为皇子平平无奇,但他自认是个勤劳的皇帝,除非节日,不看剧,不游园,整日待在养心殿中,批改奏折。

  徐忠德正夸在他的得意处。

  若只是这种夸,一些老太监也能做到,但徐忠德最擅长的,是说别的老太监不敢说的。

  康宁帝话里说了国库充盈,但国库充盈从来不是结果,康宁帝并非守财奴。

  徐忠德又道:“五年后,萧将军和秦将军便能西征齐国,北伐匈奴,天下一统,就在今朝!”

  康宁帝眼中喜悦,面上却一沉:“胡闹,百姓安居乐业,怎可新增战事?”

  徐忠德立即跪下请罪。

  “起来吧,这话不可再说。”康宁帝抚了抚胡须。

  康宁帝虽然很赞同徐忠德的话,但现任的内阁班子,都是文人世家,排斥对外战争,不能让他们知道自己在谋划出征。

  等五年后,换一批主战班子入阁,便能启动征战。

  康宁帝移开麦穗水晶球,看向下方的七国地图,心中升起野望。

  不过他也清楚,统一七国这件事,由他一个人来,恐怕完成不了。

  必须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行。

  想到这里,他的面色沉了下去。

  “有明君才有盛世,祖宗辛辛苦苦攒下的基业,总要出些混账子弟来败坏!”

  徐忠德低着头,不敢应,这似乎是在点太子呢。

  这话题不能继续,徐忠德递上茶。

  等康宁帝平静下来,他引出新话题:“慈宁宫里,昨日出了事。”

  “哦,是何事?那九公主闹了什么?”康宁帝问。

  这才是徐忠德的主职,康宁帝需要通过他来了解后宫里的事。

  徐忠德将昨晚的事情说了:“……九公主不服太后娘娘管教,动手伤了几个奴才,跑回了临溪宫。”

  “婉嫔怎么说?”康宁帝皱起眉。

  “婉嫔领着九公主去了趟慈宁宫,据说,她觉得太后娘娘的安排不合适,九公主还小。”

  徐忠德说完,递上一页纸:“这是慈宁宫里做的公主日程。”

  康宁帝接过一瞧,乐呵道:“这不就是大公主小时候的日程?大公主做得,九公主做不得?”

  徐忠德没敢回答。

  康宁帝又瞧了瞧日程,思考片刻:“君儿天资不凡,在北真多有建树,普通公主比不了,这日程对九公主来说是有些苛刻了。太后怎么就要了九公主?”

  徐忠德答:“非是太后娘娘要了九公主,是婉嫔主动送九公主去了慈宁宫。”

  康宁帝的眉头重新皱起,厉声道:“既是主动送去,现在又指指点点了?况且,日程完成不了就罢了,怎么还动手打人?小小年纪,如此懒惰又如此恶毒!”

  他一拍桌子,对徐忠德道:“你去临溪宫,将朕的话原原本本说给婉嫔听!”

  “诺!”徐忠德应下。

  康宁帝又道:“太后难得想要一个公主,不能坏了兴致,让皇后选一个太后满意的送过去。”

  徐忠德再次应下。

  他没立即离开,还有一件事没问。

  瞥了眼一旁的冰盆,他问:“万岁爷,最近气温高了,今年可要移驾避暑山庄?”

  皇宫中高墙众多,加上处于京城中心,每到夏日热得厉害。先帝时期,每年都会搬到避暑山庄去。避暑山庄在京城外山中,气温要比皇宫低一些。

  这一些,便是热死人和还能忍受的区别。

  康宁帝犹豫着。

  去避暑山庄有一个大问题,——不能举办早朝。

  折子可以移送避暑山庄,大臣们却不能移过去,避暑山庄距离京城不远,但一天也只够往返。

  他想到最近稳定的局势,又想到再过阵子,御书房要如何热气腾腾,有了决断。

  “月底过去,让内阁大臣们随行。”康宁帝道,“太子……留在宫中统管京城事宜,三皇子和在上书房和南书房的小皇子们,都带过去,嫔妃就不带了。再问一问太后娘娘去不去。”

  “诺。”徐忠德应下,退出御书房。

  走出养心殿的路上,徐忠德心跳的厉害。

  他心想,皇上带着内阁大臣,是为了批折子时能有商量的,留太子在京城处理普通事务,也是常规安排,问太后娘娘去不去更是应该的,不带嫔妃有点儿不合常理,但考虑到皇上修身养性不近女色,也正常。

  唯独一样不正常。

  为何要带上皇子们?为何还要带上小皇子们?

  先帝时,都是因为带着嫔妃,顺带带上了小皇子。小皇子们离了嫔妃,一定闹腾,是为了什么,让皇上不顾这种闹腾,也要带上他们?

  再结合康宁帝刚刚对太子不满的发言,徐忠德觉得自己掌握了某个大秘密。

  这次避暑山庄之行十分要紧,得提醒一下九皇子。

  出了养心殿,他又想,康宁帝生性多疑,要是他告诉了九皇子,九皇子露出破绽……

  他摇了摇头,笑自己自找烦恼,以九皇子的聪慧,若皇上有这个意思,怎么可能察觉不到?根本不用他来提醒。

  他点了几个太监,先去了临溪宫。

  作为后宫里的情报头子,徐忠德哪里不清楚尤太后的真正目标,婉嫔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他踏入临溪宫的院子,婉嫔已经在院中等待。

  “徐公公如何来了?”婉嫔一使眼色,左右宫女立即上前,给徐忠德和太监们递上瓜果。

  “奴才来此,是为了传皇上的口谕。”徐忠德不理宫女,厉声将康宁帝的话复述了。

  婉嫔脸上没了血色,浑身颤抖,令人捉来宁珠珠,当着徐忠德的面打了两下。

  徐忠德心中冷笑。他看得清楚,婉嫔看似动作大,到了宁珠珠身上,又收了力,而且都打在不易疼的地方。

  这女人真是胆大至极,遭了皇上的训斥,也敢敷衍。

  婉嫔令宫女递来银两,徐忠德收下,多说了两句:“太后的意思,就是皇上的意思,皇上令奴才去寻皇后娘娘,要选个能让太后满意的公主,这事才算过去。”

  前面的句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事才算过去’这句话。若不算过去,当然要问罪婉嫔。

  若是对其余嫔妃,徐忠德多余说最后一句,但是对婉嫔,只有说到这个地步,对方才能明白。才能主动送去宁霜儿,少了尤太后的麻烦。

  徐忠德离开了临溪宫,婉嫔急匆匆赶往颐和宫,要与柔妃商量。

  尤太后低调已久,婉嫔没想到,康宁帝居然如此重视那个老太太!

  颐和宫里,柔妃已得知了这件事,在屋子里大骂宁珠珠废物。

  她哪里不知道太后严厉?只是为了让宁珠珠过去,为了搭上慈宁宫这条线,故意没告诉婉嫔。她想着太后严厉归严厉,也不会真拿公主怎么样,大公主小时候过得可是很不错。

  没想到,宁珠珠居然没用到这种地步!一天都坚持不下!

  屋子里,宁思思和宁高祥兄妹也在,宁思思听着没说话,宁高祥跟着母妃大骂。

  此前,柔妃和宁高祥畅想了背靠慈宁宫后的生活,忽然畅想成空,母子俩都气愤得很。

  “问题是换哪个公主给太后。”柔妃坐在太师椅上,叹息道。

  “不是说,让皇后去管吗?”宁高祥话语不算恭敬。他平等地对所有地位超过自己的人抱有敌意。

  “本宫之前从皇后那边接下了这件事,出了事情,皇后只会找本宫麻烦。”柔妃揉了揉额头,“得找一个公主,还得养公主的嫔妃同意。”

  宁思思听不懂其中的拉扯,但看柔妃神态,知道事情的严重。她想了想,上前一步。

  “母妃若为难,女儿愿意过去。”宁思思咬牙道。

  “对,让妹妹过去!”宁高祥兴奋道。让宁思思过去,不比宁珠珠过去得好?到时候,慈宁宫里的东西,都是自己的!

  “说什么混账话!”柔妃用力敲了宁高祥的脑袋。

  宁高祥捂着脑袋,不解地看柔妃。

  柔妃拉过宁思思,揉揉她的脑袋:“放心,宁珠珠不行,还有个宁霜儿呢,就算没有宁霜儿,也轮不到咱家思思去受苦。”

  她又瞪宁高祥:“太后是什么人?你妹妹到她手下能过得好?”

  宁高祥嘀咕:“你刚刚说大公主过得很不错。”

  柔妃冷笑:“是不错,学了一堆男人的东西,直接嫁去匈奴那边了,那荒凉地方,饭都吃不上,只能啃那羊马骚肉!”

  她又看宁思思,笑得温和:“咱家思思要嫁一个大世家的贵公子。”

  宁思思看着柔妃,眼中有感动,也有挣扎。

  她早知道母妃不是个好人,但母妃待她的确真心一片。

  “娘娘,婉嫔到了。”宫女隔着门喊道。

  “行了,你们出去吧,那慈宁宫,就让宁霜儿去。只是可惜,宁霜儿和婉嫔没什么感情,罢了,便宜了她。”柔妃推了推两个孩子。

  走出主殿,宁高祥瞥了眼宁思思,哼了一声,走向自己的屋子。

  他还是觉得宁思思去慈宁宫更好。

  宁思思低着头,转到院子后方角落,那里搭着一个小棚子,棚子里,是康宁帝亲自命名的灰兔石将军。

  灰兔见到宁思思,立即蹦出屋子,蹦到了她的怀里。

  女孩抱着石将军,抚了抚它的背脊。

  若夏景在此,定要惊讶得很,灰兔是野兔,野兔最为机警敏感,难以驯服。女孩能和灰兔如此要好,一定待它极为温和友善。

  石将军动了动鼻翼,嗅到了女孩袖子里的味道,用脑袋拱她的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