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211章

作者:老老王

 1962年,在同居两年后,59岁的苏加诺和22岁的七保子于总统府内秘密结婚,按照印尼习俗,七保子被赐名拉托娜·莎利·黛薇·苏加诺。在梵语中,这个名字的寓意是「如宝石一样的神圣女神」。

 然而,在此期间,黛薇的弟弟八曾男却因为投资失败而破产自杀,让她这个做姐姐的伤心不已。

 为了让她开心,苏加诺在雅加达郊区为她建造了华丽的宫殿,并以黛薇亡弟八曾男之名为该宫命名。

 就这样,八曾男宫的黛薇成了苏加诺的第四位妻子,并且后来居上,远比之前的几位夫人更加受宠。

 即使是在遇到政变和内战的动荡时刻,苏加诺的第一反应,也还是跑到八曾男宫,跟黛薇在一起。

 结果,就在八曾男宫,苏加诺总统接到电话,得知有不明武装分子进攻总统府。

 这让苏加诺大吃一惊,认为眼下的八曾男宫恐怕也不安全——因为,如今稍微八卦一点的雅加达市民恐怕都知道。如果苏加诺不在总统府的话,那么多半就是待在八曾男宫,跟他新娶的日本老婆在一起。

 于是,苏加诺当即就带着黛薇夫人上车逃离,让苏哈托派来攻打八曾男宫的两个排叛军扑了个空。

 但问题是,载着苏加诺和黛薇夫人的总统车队,依然在出逃的路上,被另一支叛军车队认出。随即,双方就在雅加达市区的街道上一追一逃,彼此开枪射击,上演了一出生死时速。

 期间,苏加诺的数名保镖中枪战死。但他们终究还是成功护卫着苏加诺总统和黛薇夫人,逃到了有400名苏军精锐驻扎,内有「密宗大师」日夜修炼欢喜禅,号称「红旗窑子」的「人体超能力研究基地」。

 接下来,叛军看到全副武装的苏联士兵,还有堵塞路口的沙袋工事,一时间也有些犹豫。但苏加诺总统是不能放弃的目标,所以在短暂的交涉失败之后,他们还是很快就跟苏联人打了起来。

 而苏哈托少将的反应也很敏捷,一旦确认了苏加诺总统的位置,他当即就放弃其它一切目标,收拢了700名士兵,外加中情局提供的150名雇佣兵,火速向着超能力基地,或者说「红旗窑子」杀奔而来!

 一时间,「红旗窑子」遭受

 了近千叛军的猛烈围攻,打红了眼睛的苏哈托用上了手头的一切火力,迫击炮弹和火箭弹在空中乱飞,装甲车直接撞开大门,还有叛军的喷火兵参战,将建筑物烧成一片火海。

 战况最危急时,就连代号「狼人」的密宗大师别尔科夫,也不得不从一位熟妇的胴体上爬下来,赤脚奔上房顶,亲自操纵一挺重机枪,跟外面的叛军和CIA雇佣兵展开对射。

 而此时已经怀孕的黛薇夫人,也在混战中被一发炮弹震晕,导致不幸流产,让苏加诺老泪纵横。

 然后,得知聚集了红色阵营全部「密宗大师」的「红旗窑子」,正在遭到印尼叛军的围攻和炮击,已经危在旦夕,印尼政府这边还没来得及反应,得到消息的克里姆林宫苏联中央主席团却差点疯了。

 ——这哪里是在颠覆印尼的苏加诺政权?分明是在剥夺他们这些老家伙的健康和生命啊!

 岂有此理!快快把这些可恶的猴子统统干死!让这帮混蛋知道什么叫做超级大国的愤怒!

 在克里姆林宫宛如发癫的咆哮严令之下,苏联驻印尼大使馆的外交武官和卫队,根本顾不得什么国际法,就直接冲出使馆,连大使本人都亲自扛起枪,一路杀奔超能力研究基地,从背后袭击苏哈托的叛军。

 前不久刚刚结束访问,从雅加达离开返航的苏联太平洋舰队,也奉命掉头重回雅加达,协助平叛。

 再接下来,苏加诺一部分总统卫队,印尼海军的上岸水兵,印尼共领导人艾地紧急动员的工农赤卫队,还有坐着飞机空运来到雅加达的蒂博尼哥罗师官兵,以及雅加达的武装警察,都心急火燎赶来救驾。

 这些乱七八糟的援军,跟苏哈托的叛军在「红旗窑子」混战了整整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傍晚,已经弹尽粮绝的苏哈托少将,才丢弃了残余的叛乱部队和CIA雇佣兵,独自化装出逃。

 而直到此时,200公里外的叛军主力西利旺义师,才刚刚离开驻地,向首都雅加达缓慢进发。

 就这样,苏哈托少将发动的雅加达兵变,在孤军苦战36小时之后宣告失败。

 事后收拾战场,印尼方面不仅抓获了数名CIA间谍和雇佣兵,还获得了美国情报部门煽动并参与本次叛乱的实锤证据,苏加诺总统愤而宣布与美国断交,并驱逐美国驻印尼的大使馆外交人员。

 至此,印尼正式结束了在美苏争霸之中的中立,转为向着东方阵营的一边倒。

 接下来,就是「将军委员会」领导的右翼陆军,跟彻底左转的苏加诺政府之间,展开的全面内战了。

 ——

 按照国防部长纳苏迪安的计划,是想要复刻西班牙内战的经验,从各处外岛调集陆军边防部队和野战部队,然后大举杀回爪哇岛,跟手里没多少正规陆军的苏加诺总统展开较量。

 谁知,随着苏加诺总统公开站出来谴责了叛军,各地的叛乱陆军,很快都陆续开始了军心浮动。

 ——虽然风流好色,但苏加诺确实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领导者。而作为开国领袖,他在民众心中又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即便是最激进的反对者也不敢说苏加诺是坏人,只能说苏加诺在某些问题上错了。

 没办法,作为带领印尼人民摆脱三百年殖民统治的开国之君,苏加诺的威望就是有这么高!

 更别提,苏联那边是发了疯一样的支持苏加诺和印尼共,整个红色阵营声援苏加诺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中苏之间都暂时放下了分歧,宣称愿意为印尼同志粉碎帝国主义颠覆阴谋而竭尽全力。

 这样一来,尽管「将军委员会」得到了大部分军官的支持,但士兵却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就算造反得胜了,好处都是军官的,他们这些大头兵又落得了什么好?

 万一打输了,那可就要被扣上叛国的罪名,子子孙孙都跟着倒霉啊!

 10月7日,驻守爪哇岛中部城市三宝垄的陆军哗变,起义官兵软禁了军官,宣布支持苏加诺。

 次日,泗水的陆军也在一场内讧之后,肃清了倾向于叛乱的右翼军官,宣布支持合法政府。

 至于中爪哇和东爪哇的乡村地区,更是在印尼共的领导下,一片红旗招展,把反动派打得溃不成军。

 到10月10日,整个爪哇岛上,各路右翼叛军都已经被基本扑灭,只剩下万隆的西利旺义师和少量其余部队,勉强顶着空军的狂轰滥炸,以及赤色民兵组织的骚扰围攻,在万隆郊外的军营里艰难死守。

 亏得苏加诺总统出于面子的考虑,没有让苏联军队直接参加万隆的平叛作战。否则西利旺义师的覆灭速度还会更快。但即使只是面对本国空军的反复轰炸,使用美式军械组建的西利旺义师,还是吃不消了。

 ——美式陆军都有几乎相同的毛病,虽然正面作战的火力强大,但对后勤的要求极高,而且自身的防空能力薄弱,几乎没办法在制空权易手

 的情况下打仗:因为美军几乎无法想象,制空权怎么会在敌人手里?

 困守万隆郊外军营的「将军委员会」五位叛乱将军,每天几乎是鬼哭狼嚎地发求救电报,向身在苏门答腊岛的国防部长纳苏迪安和苏拉威西岛上的陆军总司令雅尼求救,说他们孤悬敌后,已经撑不了多久。

 对此,在巨港自封为印尼军政府领袖的国防部长纳苏迪安,一时间却是无可奈何,有兵也派不过去。

 ——由于印尼的海军和空军全部支持苏加诺政府,还有苏联军舰自愿协助,导致分散在各个不同岛屿上的叛乱印尼陆军,被浩瀚的大海所阻隔,根本无法互相支援。甚至在局势不利时,都无法撤退和集结。

 实在无计可施之下,纳苏迪安只能厚着脸皮向美国求救,以「自由印尼政府」的名义,主动邀请美军登陆爪哇岛,配合「自由义士」兴「正义之战」,彻底铲除危害印尼的「赤色瘟疫」云云。

 即使美军不愿意直接参战,那么至少也请给他提供一支有军舰护航的运输船队。让「将军委员会」可以从各个岛屿上集结运走分散驻守的印尼陆军,汇集到苏门答腊战场,用于准备接下来的两军决战。

 ——这样一来,关于美国要不要直接出兵干涉印尼内战,支援印尼的右翼叛军?还有究竟应该干涉到什么程度?就成了摆在约翰逊总统和他的幕僚们面前的一个艰难选择。

 如果不出兵干涉,东南亚最大的国家就会彻底翻红,让冷战对抗的东方「竹幕」进一步崩盘破碎。

 如果出兵干涉,考虑到印尼这个国家的庞大体量,美军有可能会陷入比越战更大的泥潭之中。

 最后,在军工复合体、犹太人集团和右翼好战保守派的游说之下,出于对东南亚前线「多米诺骨牌」一块块倒下的恐惧和担忧,约翰逊总统终于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出兵印尼!

 作者的话:  PS:本位面,马六甲海峡将会因为印尼和马来西亚混战而航运断绝,苏伊士运河又会因为第三次中东战争而断航。如果两大航运咽喉都断了,日本、韩国和台湾的经济还发展得起来吗?

 那样真的只能原材料都从美国进口,销售全指望美国市场,亚洲这边只赚个加工费了。

 第340章、去不了西贡,就让我们去打雅加达吧!

 1965年10月15日,越南前线,「广南国」首都岘港,驻越美军司令部

 在这片被台风和暴雨轮番洗礼的土地上,又一年的热带雨季即将结束,而适合军事行动的旱季则就要降临——自古以来,每当泥泞的道路被旱季的太阳烤干之后,战争与毁灭之神的封印就会被揭开。

 现任驻越美军司令威斯特摩兰将军,显然也是按照这样的节奏,在策划着他的战争进程。

 在经历了前年名震天下的闪击河内之战,去年胜负参半的西原山区治安战和大败亏输的柬埔寨反攻战之后,现在墙上的挂历,已经翻到了威斯特摩兰将军担任驻越美军司令官的第三个年头。

 尽管手握五十万雄兵,掌管着如今美国最大的野战集团。但威斯特摩兰却并没感到多少的豪情壮志。

 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威斯特摩兰将军感觉自己这个驻越美军司令官,当得是越来越如履薄冰了。

 在他的指挥下,数十万美军已经在越南的血腥泥潭里折腾了三年,但却还是看不到结束战争的曙光。

 实事求是地说,威斯特摩兰将军在对付越共的手段上不可谓不狠,他一向主张要用最冷血的屠杀和毁灭,来碾碎越南的红色游击队。用铺天盖地的落叶剂和凝固汽油弹,在越南绽放出星罗棋布的死亡之花。

 可是,无论他在战场上打出多么漂亮的交换比,越共游击队依旧是杀之不绝,剿之不尽。

 而且,在没有美军充当铜墙铁壁的其它战场上,越共还在不断地高歌猛进,从金边打到万象,又向着曼谷发起冲刺,让一片片土地相继插上红旗,犹如遭了瘟似的,被迅速地染成红色。

 而后方的美国本土,也因为这场漫长战争的影响,正在从怨声载道走向沸反盈天。

 ——日益庞大的军费开销,挤占了原本预定用于社会福利的资金,约翰逊总统在1964年提出的「伟大社会」计划,以及那个激动人心的「向贫困宣战」口号,到1965年底的时候,已经几乎无疾而终。

 学校的助学金被大幅度缩减,为穷人建设的廉租房拖拖拉拉不见竣工,医疗卫生福利的费用暴涨了五倍。但大多数美国人感觉自己看病时并没怎么省钱。反倒是可供嗑的麻药种类变得丰富了很多。

 穷人确实领到了免费的食品券,但凭着北美大平原得天独厚的农业天赋,他们之前也没怎么挨过饿。

 大学是大大扩招了,但美国的工业却在向日本和韩国转移,毕业后的工作岗位都不知道在哪里。

 随着民权运动的开启,黑人与白人的矛盾非

 但没有走向缓和,反而变得越来越深,双方都觉得自己吃了亏受了骗,种族冲突在全美各州遍地开花、愈演愈烈,一副正在走在失控的模样。

 总之,民间的怨言越来越多,各种反战的声音越来越响,年轻人逃兵役已经蔚然成风。

 二战时的美国,若是有人逃兵役,那绝对是让全家蒙羞的社会性死亡丑闻。但到了现在的美国,逃兵役却已经是可以光明正大说出来的事情,火烧征兵站甚至成了受到夸耀的「英勇之举」。

 社会在撕裂,争吵在加剧,年轻人和长辈的代沟愈演愈烈,美国和盟国的矛盾也在积累。

 上述的这些压力,不仅积压在华盛顿,也越过太平洋,传导到了威斯特摩兰将军的肩膀上。

 从五角大楼到白宫再到国会山,都期盼着他能在前线尽快取得胜利,结束这场久拖不决的战争。

 而面对这么多人的寄予厚望,威斯特摩兰将军也已经有了自己的作战方案,那就是……

 收复西贡!重建南越!

 下一个目标是西贡!

 ——根据威斯特摩兰将军对近年战事的复盘分析,越战的「竹幕」之所以走向崩盘,美军之所以不得不亲自下场,赤色分子之所以在整个东南亚大举扩张,其最初的开端,都是西贡的陷落。

 那么,想要结束这场赤色瘟疫的扩散,让自由世界摆脱噩梦,自然也应该从夺回西贡来着手。

 只要西贡的嘉隆宫和粉红教堂,被成功插上星条旗,那么越共这几年的扩张势头,也就会戛然而止。

 嗯,至少威斯特摩兰将军、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和五角大楼的参谋们,都是这么认为的。

 为此,从上一个旱季的贡布战役惨败之后,驻越美军就在整个雨季里一边舔着伤口,整补着兵力和装备,一边全力筹备着在下一个旱季反扑西贡,收复整个湄公河三角洲的宏大攻略。

 ——侦察敌情,抢修机场,扩建港口,拓建公路,囤积物资,向五角大楼索要更多的兵力,更多的飞机和海军舰队,要求澳大利亚和韩国派遣更多的军队来越南参战,顶替美军的岗位。

 同时,威斯特摩兰将军还放弃了西原山区的绝大部分前沿基地,把分散在巍峨群山之间,守着一座座检查站,跟越共游击队捉迷藏打治安战的美军,重新收拢起来,加以整训,以恢复其野战能力。

 至于越共重新大举渗透到西原地区又该怎么办?那就只能苦一苦西原山区的土著酋长们了。

 时至今日,发动西贡战役的一切工作,总算是已经基本准备停当,而越南战场今年的雨季,也已经到了尾声。各路美军逐步开始取消休假,即将开赴南方前线或到港口登船,然后海陆两路夹击西贡。

 但是,正当威斯特摩兰将军的西贡攻略,正在有条不紊、紧锣密鼓地展开之际。

 来自遥远南方的一场兵变和来自华盛顿的一纸电令,却让这一切突然被画上了休止符。

 ——既然约翰逊总统拍板决定要干涉印尼内战,那么距离印度尼西亚最近,最适合调动参战的美军重兵集团,自然就是威斯特摩兰将军麾下的五十万驻越美军(其实是多国联军)。

 于是,已经即将启动的西贡攻略,只能被紧急叫停,以便于腾出机动兵力,投放到印尼战场。

 看着自己精心准备了大半年的西贡攻略作战计划,一下子沦为废纸,驻越美军司令部的美军参谋们。顿时心里很不是滋味,有种空落落的沮丧感。

 而驻越美军司令官威斯特摩兰将军。尽管心情也很复杂,但还是站出来讲话,给下属鼓劲儿打气。

 “上个世纪初,伟大的拿破仑皇帝曾经策划过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他用了足足两年时间,在与英国隔海相望的布伦港,日以继夜地建造了庞大的军营和码头,集结了长达15公里的进攻部队。

 遗憾的是,英国海军英雄纳尔逊提督的骁勇奋战,还有特拉法尔加大海战的辉煌胜利,让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灰飞烟灭,也让拿破仑皇帝的大军过不了多佛尔海峡,筹备多时的渡海计划化为泡影。”

 威斯特摩兰将军如此说道,“但是,拿破仑皇帝并没有气馁,而是对他的士兵说,「既然不能去伦敦,那就让我们去维也纳吧」!接下来,他就率领18万大军掉头向东,攻克了维也纳,又在「三皇会战」中打垮了俄国和奥地利的联军,一举摧毁了第三次反法联盟,奠定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欧洲霸权!

 所以,希望各位也要像当年的拿破仑和他的元帅们一样,有勇气面对一切突发的变故!既然这次去不了西贡,就让我们去打雅加达吧!要知道,攻占雅加达的荣誉和功勋,绝对能跟收复西贡一样棒!

 请各位务必以最快速度,制订出一份印度尼西亚攻略作战计划!”

 随后,他又吩咐自己的勤务兵收拾行李,因为——“我们很快就要把司令部迁移到新加坡了!”

 作

 者的话:  PS:随着印尼战场的开辟和大批美军的调走,越南战场的重要性将会大大下降。

 等到泰国和马来西亚战场再开辟之后。嗯,届时,菲里大概就够格再次出任驻越美军司令官了。

 第341章、印尼猴子比越南猴子好打多了!(上)

 1965年10月30日,越南,芽庄

 海军陆战队的菜鸟四等人新兵,约翰·西蒙斯背着沉重的行囊,站在码头的栈桥上,等着上船出发。

 望着四周桅杆如林的钢铁巨舰,还有风中猎猎招展的各色旌旗,以及人头攒动的海军陆战队同袍们,他的心中没有半点奔赴沙场,扬名立万,建功立业的豪情与壮志,只有无尽的疲惫、麻木与倦怠。

 跟其他海军陆战队员一样,约翰·西蒙斯的行囊里面有肩背包、挎包、毛毯、帐篷、雨衣、帐篷桩、牵绳、替换的靴子、袜子和内衣裤、一套备用军装、餐具、剃须用品以及挖掘战壕的工具。外加一顶钢盔、两只水壶、随身武器、防弹衣、双筒望远镜、指南针、刀具和配给食物,导致每个人的行李重达65磅。

 两千年前的罗马士兵,在马略军改之后。因为必须自己背着全部行李走路,不能用牲口代劳,而纷纷自嘲是「马略的骡子」。现在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员,身上背负的行囊重量,比昔日的罗马士兵只重不轻。于是也纷纷自嘲是「威斯特摩兰(驻越美军司令官)的骡子」或「麦克纳马拉(国防部长)的骡子」。

 不过,跟身上的重担相比,更让约翰·西蒙斯感到心力交瘁的,还是心理上的负担和迷茫。

 残酷的越战已经打了三年,后方的美国民众因此吵得沸反盈天,前线的美军士兵同样感觉疲惫不堪——这会儿的美军还不是花钱招人的募兵制,而是沿用着二战以来的征兵制,征兵官直接跑到大学里让适龄男青年强制抽签,抽不到算你走运,抽到了再体检合格就送上战场,敢逃兵役就记录进档案前程泡汤。

 为什么征兵人员喜欢往大学里跑?

 因为如果去征召那些街头无业的混混,或者打短工的单身汉,人家可能直接就溜了,找都找不到人。

 但如果是大学生的话,就有软肋可以拿捏了。

 首先,在美国,能上得起大学的人,家里一般最起码也得是个中产阶级,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多少讲点儿体面,家长通常还拥有着比较强烈的爱国心和大局观,看不得自家小子逃兵役丢人现眼。

 其次,一旦逃了兵役,你的大学文凭难道不要了吗?背上了逃兵役的案底,以后还能找得到好工作?

 问题是,大学生固然有软肋没错,但大学生也是一个国家最有冲劲,最具备宣传活动能力的群体。

 中国的大学生能搞出「五四运动」,放火烧掉外交部长的房子。美国的大学生难道就会安分守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