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老王
最近几年的圣费尔南多谷似乎变得越来越热,科学家说是什么城市热岛化,冬天都能把人热晕!”
迪士尼公司的创始人,华特·迪士尼站在旁边,点头附和说,“要让员工们一整年都在这种气温下穿着厚厚的布偶装,也未免太辛苦了,那简直比下矿挖煤还糟糕,很多人都根本吃不消。
不过,这里的环境,倒是确实很适合那些不穿衣服的人长期生活。
温暖干燥的空气有利于健康,而流淌在这里的河流,又不至于让空气干燥得太过头。
就是……这条河未免也太不自然了。就算是迪士尼乐园里的人工河,也要用草皮和石头装饰一下啊。”
看着河岸完全被水泥覆盖,就连河底都是水泥的洛杉矶河,华特·迪士尼有点嫌弃地吐槽说。
——虽然洛杉矶河只有不到100公里的长度。但它在土木工程领域却是赫赫有名。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条经过了全方位改造,连河床都铺了水泥,彻底从天然河流变成人工河的河流。
从1938年开始,为了避免洪水冲击洛杉矶,美国陆军工程部队在这里大兴土木,用灰色的混凝土浇筑了河堤与河底,把天然河道统统改成了人工的水泥河道,使之成为美国第一条渠道化的天然河流。
怎么说呢?如果把河流比作一个人的话,这样的搞法就相当于是对人进行了高度赛博义体化改造,搞成了亚当·重锤的模样,全身都是科技和狠活,就是没剩下几两肉……
或者说,在改造完成之后,洛杉矶河就相当于是变成了一条古罗马的高架水渠:只是没抬起来而已。
——当美利坚还是基建狂魔的时候,确实是搞过很多的奇观工程,远不止是胡佛大坝和帝国大厦。
如此一来,人类就能精确调控洛杉矶河的水量和水位。即使暴雨倾盆,也能提前引流泄洪,以免市区浸水。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日后洛杉矶再闹洪水,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人祸,即管理不当,而非天灾。
就像福岛核电站虽然存在着一大堆的毛病和问题,但直接原因终究还是地震海啸引发的天灾。
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灾难,就完全跟天灾不沾边,纯粹是苏联人自己作死了。
但问题是,在水泥铺装完毕之后,洛杉矶河也就变成了一条赛博朋克风格的河流。而且洛杉矶河平时水量很小,只有河床的最底下才有一点儿水,远远望去仿佛是一条特大号的下水道,看着就觉得碍眼。
“铺着水泥的洛杉矶河,确实不太好看。但我们本来也没准备把伊甸园直接盖在河边啊。
而且,迪士尼先生,您似乎可以在这里再开一个迪士尼热带主题公园的。”
作为圣费尔南多谷伊甸园小镇项目的倡议者,菲里的大哥,去年刚落选的前众议员伯纳德,立刻满脸堆笑地插话说,“您看,按照《圣经》的描述,伊甸园应该有四条河流环绕。
我们准备从洛杉矶河引水,在这里的伊甸园小镇铺设出四条人工小溪,最后汇入一个人工湖。
但人工湖的湖水还得继续再往低处流淌,那么在流出伊甸园的河岸边,建设一个热带主题乐园,让人扮演非洲土著和亚马逊女战士,肯定也能吸引不少游人,顺便让镇上居民有个消遣度假的地方……”
“嗯,听上去似乎不错,但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还是再考察一番伊甸园小镇的建筑用地吧。”
与此同时,站在后边的玛丽塔,却悄悄咬着菲里的耳朵,小声地问道:“如果不是听到那两个老头儿的对话,我还差点没注意到。虽然我刚来这儿的时候,就感觉这山谷很热。但近两年的圣费尔南多谷,怎么感觉变得越来越热了?在今年冬天,更是睡觉也不用盖被子了。
快说,亲爱的,是不是你动了什么手脚?”
面对玛丽塔的逼问,菲里眼珠一转,看了看左右,发现似乎没人注意到自己这边,便点了点头。
玛丽塔:??!!
自己拍成反派,岂不是自己打脸?
再结合全英十一个主要城市有九个选出了穆斯林市长,总有点怪怪的感觉——当初撒克逊人征服了凯尔特人,诺曼人又征服了撒克逊人,现在莫非大不列颠岛又要开启新的民族征服?
第390章、搞乐园,找迪士尼(下)
作为一种唯心的力量,魔法和神术的使用者,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周遭环境的。
比如说,在童话故事里,那些被女巫或魔王占据的城堡,往往会变得黝黑阴森,城堡四周也是要么草木枯焦,化为秃山;要么遍地沼泽,植物也都奇形怪状——感觉像是在故意营造恐怖氛围。
但等到勇者成功讨伐了女巫或魔王之后,城堡的画风就恢复了正常,四周也是百花盛开、绿草如茵了。
同理,在DND的世界里,红龙的龙巢四周会火山活动频繁,绿龙的住处四周总是森林密布,黑龙的龙巢大多环绕着沼泽——这不仅是巨龙会选择喜欢的环境筑巢的缘故,而且巨龙本身也会影响身边的环境。
当然,这个影响力的程度是有限的,一条黑龙蹲在沙漠,通常也没办法凭空变出一个冒泥浆的绿洲。
作为谎言王子希瑞克的眷者,菲里同样拥有类似的环境影响能力。
虽然做不到让森林瞬间变成沼泽,海面升起陆地,沙漠变成绿洲——这样大范围的环境魔法,得要大奥术师施展「马文的世界编织术」、「造岛术」,或者神祗直接降下神迹才行。
但靠着系统外挂,小范围地影响一下天气,菲里还是能做到的:这就是个概率调整的问题。
而菲里的选择是……本来就已经很热的圣费尔南多谷,在冬天变得更热一些!
——只要对不可捉摸的玄学概率稍加影响,让四面环山的圣费尔南多谷尽量少下雨,云层和水汽都被山脉拦截在谷地的外头,清凉的海风吹不进来,那么洛杉矶地区的灿烂阳光,就足以把这个谷地变成烤箱。
至于因为干旱而导致的缺水?嗯,确实是会有这样的问题。
但是,圣费尔南多谷和整个洛杉矶的水资源,本来就远远不足以供应一座百万人规模的大城市啊!
哪怕把洛杉矶河给喝干了都不够,必须依靠外地调水才能让人和花草不渴死。早在1913年,洛杉矶就兴建了450公里的管道和渠道,用于「北水南调」,从遥远的北方向洛杉矶引水。
而在天然的降水条件下,洛杉矶原本就应该只是一片干燥的草地,根本长不出什么棕榈树的。
事实上,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在洛杉矶一带,也是遍布着沙漠旱地景观。除了有河流和人工灌溉滋润的低地,还有靠着海岸线的山脉(比弗利山庄就是靠近海岸的山丘),看起来还有比较茂盛的绿色植被之外,洛杉矶内陆方向的绝大多数山岭,就全都是光秃秃的,只长草却没多少树。
比如像好莱坞山上的那一排「HOLLYWOOD」白色字母标牌。如果是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山头上这么布置,估计要不了几年就都得给草木淹没,看不清楚了。但在干燥的洛杉矶,却是矗立百年,依旧不受植被遮掩。
所以,自从菲里搬进圣费尔南多谷之后,他就一直在暗搓搓地让冬天的圣费尔南多谷变热,以至于如今已经几乎是「四季常夏」了——这地方的冬天,真的是比莫斯科的夏天还热呢!
后果则是除了河流渠道能够滋润的谷底之外,四周的山坡上都出现了严重的沙漠化,好些山包上都是除了仙人掌和芨芨草之外,就啥也不长,让租用了土地想要搞果园的农民,个个亏得欲哭无泪……
听了菲里用西班牙语悄悄咬耳朵的回答,试探提问的玛丽塔顿时感觉一阵无语。
为了让女奴能够舒服地保持裸体生活,不给她们穿衣服的借口,这个坏主人还真是动了不少心思啊!
唉,明明拥有着能够改变世界的能力,他却把一半精力用来终日荒淫,玩弄身边无法反抗的裸体女奴们。至于剩下的精力,则是用来……让世界变得愈加群魔乱舞、光怪陆离?
比如说,把洛杉矶郊外的圣费尔南多谷,变成一座人间的「伊甸园」?
啊啊啊,真是好想咬这个坏蛋一口啊!
想到这里,玛丽塔就下意识地张开嘴,露出了小虎牙……但菲里已经一个箭步跳开,到前面去跟几位大佬站在一起,听一位工程师讲解圣费尔南多谷的伊甸园小镇选址的区位优势,以及初步的设计草稿了。
——前面已经说过,圣费尔南多谷说是一个山谷,其实面积足足有八百多平方公里,站在山谷的一头望不到另一头。所以就算决定了要在圣费尔南多谷建镇,具体选谷地里的哪一块土地,也还得仔细考量。
而菲里选择的地点,就是谷地的西北部,他居住的避难所别墅山脚下不远处的一块干燥平原上。
大致上,距离他居住的山间避难所别墅,只有
一公里多点儿的直线距离,从阳台上就能远眺全貌。
就仿佛是坐在城堡里的君主,俯瞰着属于自己的城市和王国一般。
当然,为了掩饰这一小心思,他在诸位大佬们面前,也是着实找了不少理由:
首先,圣费尔南多谷的东南部,靠近市区的伯班克一带地区。如今已经被开发得很城市化了,如果想要在这里征用足够修建一座城镇的地皮,那么光是拆迁费就近乎于天文数字。
而且,作为裸体族群居住的伊甸园小镇,也应该尽量跟人口稠密的市中心拉开一段距离,以免某些低素质人群和帮派混混没事过来骚扰——众所周知,现代美国是穷人住市区,富人住郊外的。尽管这个人口迁居的趋势,眼下才刚刚开始不久。但大体上的格局已经差不多定下来了。
如今这几年,美国各大城市的黑人暴乱和反战运动频发,每次都伴随着大规模的纵火和零元购,整个国家都打得一塌糊涂。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还是让伊甸园小镇距离这么暴力的城市更远一些为好。
(真实历史上的越战时期,美国一共训练组建了七支「内战型」特种部队,合计一万五千人,专门用于国内镇压作战。说是全国处于内战状态也一点都不为过。日后的「黑命贵」与之相比简直太温柔了。)
其次,菲里选择的这片土地,在整个圣费尔南多谷,也算是最热的地方(菲里的手笔),一年四季的气温都在27摄氏度以上。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点难熬,但对于建设永久型天体营来说,就是再好不过了。
再次,尽管炎热干燥,但是洛杉矶河的一条支流从此地穿过,能够为伊甸园小镇内的人工水景供水。
最后,在这片土地上,陆军工程部队原本就已经进行过征地,修建了一座目前归菲里管辖的难民营。故而留下了一条不错的沥青公路和一大块清理了植被并且平整过的现成土地,供水供电都有一定基础。
在此基础上,只要把营区内的越战难民,转移到别的难民营里,推平原有的简易板房,再把腾出的地皮拓展扩建一圈,就足以建起一座容纳数千人口的镇子了。
而且,难民营的四周都是荒芜的国有土地,日后如果小镇要继续扩建,也比较容易。
鉴于菲里的上述理由(忽悠),投资方和本地政府最终同意了这个方案。
到了现在,迪士尼公司雇佣的设计团队,已经拿出初步的草图,向前来实地考察的众人进行介绍。
——按照这份设计草图,伊甸园小镇不会被建设成开放式社区,而是仿造迪士尼乐园,整个镇子都被高大的城墙环绕,小镇的门口就是大型停车场,原则上一般不允许外来车辆入内,只能停在镇外。
围墙之内,全镇占地约四平方公里,有四条人工河流过镇内,并在镇子中心形成一个人工湖,取名为伊甸湖,环绕着湖的四周,预备建设400套带庭院的独栋房屋和5座四层公寓楼,外加拥有大片绿地和人造沙滩的湖滨公园、广场、医院、疗养院、镇公所、邮局、学校、体育馆、居民活动中心、宗教圣殿、商业街、高级酒店旅馆和超级市场等等,以及独立的自来水系统和备用的应急供电系统。
设计师甚至还没忘了要在伊甸园小镇的地下,挖掘如今已经成为豪华社区标配的地下避难所,从而让那些跟亚当和夏娃一样赤身裸体的伊甸园居民不用出城墙,就能享受到舒适的现代文明生活。
为了确保伊甸园内的安静、环保和清洁卫生,避免被汽车尾气和其他工业废弃物污染,城墙内的裸体居民只能用类似高尔夫球车的电动四轮车(早期版本的老头乐)来代步,最高限速为时速10公里。
——很多人往往会误以为,电动汽车是二十一世纪才普及的玩意儿,其实电动汽车的历史远比内燃机汽车还早,二十世纪初的时候,美国的纽约、波士顿等繁华城市,就已经到处都有电动汽车在跑了。
因为电动汽车既不会排放废气,电动机又比内燃机更加安静,跑起来没有早期汽车那么颠簸。所以被当时的西方人认为是「好像淑女一样娴静」的交通工具。故而一般是男士开内燃机车,女士开电动车。
当然,电动车的电池充电缓慢,续航时间和里程太短的问题,当时肯定也没有解决。反倒更严重,但好在那时候的城市比较小。如果只是在城里跑来跑去的话,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就已经足够了。
更关键的是,当时早期汽车的性能也不怎么样,还比电动车更容易坏,在竞争中并不占优势。
但是,电动汽车的辉煌时代,在二十世纪也就是持续了二十年左右。到了1920年以后,随着内燃机汽车的性能不断提高,还有城市面积的迅速扩张,市民通勤里程的变长,电动车的「短腿」问题逐渐凸显。
再加上财雄势大的美国石油集团,为了自身利益,刻意打压清洁能源,
推动立法限制电动车的使用——正如它们在一百年后打压特斯拉电车的做法一样:只不过在那时,它们打压的是特斯拉先生本人。
因此,在二十年代后半叶,电动车就被逐渐淘汰,美国大街上跑的渐渐全都变成了烧汽油的汽车。
但是,跟二十一世纪的「登月靠考古」总是失败不同。如今想要把电动汽车从故纸堆里发掘出来,还是挺容易的。更何况,在汽油车大行其道的同时,电动车其实从来都没有完全消失过——洛杉矶的迪士尼乐园里就有电动观光车,还有小孩子开的电动玩具车,稍微改造一下,就能在伊甸园镇上跑了。
然后,硬件设备既然有了,接下来就是软件的人员和管理制度问题。
未来住进伊甸园小镇的,除了「密宗大师」和他们的伴侣家人,肯定还得有各式各样的服务人员。
要招募一批愿意裸体工作的打工仔倒是不难。但伊甸园小镇的经济定位是一个医疗城镇,依靠前来花钱治病的「医疗游客」获得收入。那么,在镇子刚刚开张,第一批国内的「密宗大师」买房入住之前——这会儿美国房产交易的都是现房,没有期房的概念,该让谁用「性疗术」去治愈第一批慕名前来的病人呢?
幸好,这个问题似乎不难解决——基辛格博士表示,他之前负责管理的巴厘岛女子战俘营(天体营),已经陆续培养出了超过1500名女性「密宗大师」,其中达到4级以上,能够在男女交合之中使用「性疗术」治愈任何疾病的印尼女人,就已经操练出了300多名。即使被陆续调走了不少,剩下的也还有二百余人。
至于靠日夜啪印尼女人练到4级以上「密宗大师」的美军士兵,同样在巴厘岛积压了500人之多。
只要五角大楼或白宫下达命令,就能把他们调动到圣费尔南多谷来,应对小镇开业初期的客流。
“别的我都懂,但为什么管理伊甸园小镇的,会是迪士尼呢?
每天搞成人运动的密宗大师,和给小孩子带来欢乐的迪士尼,感觉两者画风似乎很不搭的样子。”
玛丽塔一边听着建筑师的讲解和众人的讨论,一边凑到菲里的身后,踮起脚尖,咬着他的耳垂问道。
“但是,除了一个服务小孩子,一个服务成年人之外,你不觉得两个园子都很像吗?
伊甸园是一个需要招揽游客的园子,迪士尼乐园也是一个让人花钱游玩的园子,要说经营这种人口众多,人流量巨大的园子,还要同时确保安全和舒适,论这方面的经验,有谁比得上迪士尼?
更何况,迪士尼公司的总部就在洛杉矶啊。”
菲里低声对她解释说,“我哥哥想要在明年再选众议员,怎么也得交好一些本地的大公司……”
闻言之后,玛丽塔想象了一下人来人往的迪士尼乐园,还有同样依赖于「特殊旅游业」的伊甸园小镇,发现这两者还真是很类似——前者是给小孩子带来欢乐,后者是给大人带来欢乐……
“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可以说是别的都万事皆备,唯有资金可能不足——因为第一期的工期就需要18个月左右,整个伊甸园小镇完工则需要三年。如果国内的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一直稳定不下来,那么等到工程进入后期,预算怕是要翻着跟头往上涨,更别提还有可能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罢工和骚乱等等。”
菲里略带忧虑地继续说道,“如果接下来的几年里,美国的物价还是像去年一样,动不动就涨个20%到30%。那么,如今规划的预算即使再怎么宽裕,到了后面也会翻着跟头往上疯涨的。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届时我会施展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怎么也要让投资人把追加预算给批下来。”
他对玛丽塔如此安慰说。
中取得几个里程碑式的光辉成绩,或是在越战前线打出几个胜仗,也好多少提振一番市场信心,让失去了锚定物,从「美金」变成绿纸的美元,不要贬值得那么快才好。
但很遗憾,在这两个领域,约翰逊总统收到的都是噩耗。
先说太空竞赛,此时距离肯尼迪总统宣布启动阿波罗登月工程,已经过去了五个年头。昔日发明V-1和V-2导弹的「纳粹余孽」冯·布劳恩博士。在接受美国的返聘之后,已经主持完成了对土星五号运载火箭的设计和制造,休斯公司和另一家中标的美国公司,也完成了「阿波罗」飞船的设计和研制工作。
1966年2月,第一艘阿波罗1号飞船被发射进入近地轨道,进行了不载人的宇宙飞行和再入大气层试验。接下来,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又发射了阿波罗2号和阿波罗3号两艘无人飞船,均取得成功。
眼看着阿波罗飞船已经成功进行了三次不载人飞行试验,整个NASA都是弹冠相庆,欢欣鼓舞,而约翰逊总统也很高兴,要求NASA尽快进行第一次载人飞行试验,让宇航员坐着阿波罗飞船上太空溜一圈,就算暂时还飞不到月球,至少也要让他们像苏联的加加林一样,在宇宙中向地面发出宣告的声音吧!
于是,尽管质检人员和工程师们一再警告,由于最近的国内骚乱,导致了本土工业生产的紊乱,飞船上使用的很多零件和元器件,恐怕未必真正合格,需要进行更细致的检查,才能确保万无一失……但约翰逊总统还是一意孤行,拍板要求NASA尽快发射载着宇航员的阿波罗4号,好为他的政府提高民众支持率。
然后,人类宇航史上的一场悲剧,就在白宫的政治干涉下,理所当然地发生了。
——1967年1月,载着3名美国宇航员的阿波罗4号飞船,已经矗立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离地66米的土星五号火箭上方,发射已经进入倒计时的读秒阶段之际,一团明亮的火光突然在飞船内炸开!
一瞬间,充满了纯氧的飞船座舱内,突然冒出了浓烟和大火,3名勇敢的美国宇航员还来不及反应过来,就被浓烟所熏晕!尽管发射台的工作人员奋不顾身地冲向大火,舍生忘死地全力抢救,全然不顾这枚灌满了燃料的土星五号火箭若是被火灾引爆,就会让在场的所有人个个尸骨无存……
但最终,三名宇航员还是被活活烧死,阿波罗4号飞船也被烧成了一个焦黑的金属壳。
事故发生后,NASA组建了一个15人的调查委员会,经过两个月的调查,终于查明了起火原因是一名宇航员座位旁边的电线绝缘不良,再加上舱内电线的布局过于杂乱,导致短路和产生电火花,进而让火焰在充满纯氧和易燃物的座舱内迅速蔓延开来,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为此,NASA紧急改造了下一艘阿波罗飞船,调整了电线的布线,又加强了电线绝缘和材料防火的设置,本以为应该万无一失,谁知下一次发射时,飞船没出问题,出问题的是火箭!
——伴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惊天巨响,还有宛如天悬二日的明亮火光,载着阿波罗5号飞船的土星五号火箭,在发射后不到一分钟就轰然爆炸,把飞船也炸得七零八落,金属碎片如大雪般纷纷扬扬落下!
全美观众都在电视机前观看到了这两次发射失败,进而就是对美国赢得太空竞赛的信心愈加动摇。
幸好,另一边的苏联,也在1967年4月发射「联盟1号」载人飞船成功入轨。但返回地面失败,飞船上的科马洛夫成为了第一名因为执行任务而遇难的苏联宇航员(美国宇航员已经死了一堆)。
为了铭记科马洛夫的牺牲,苏联为他举行了最高规格的葬礼,15万民众自发为他送行,科马洛夫的骨灰被军车运过红场,安葬在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之下,可以说是极尽哀荣了。
由于美苏两边都是遭遇了惨痛的败绩。所以美国虽然失败了两次,但苏联也没有赢得新的胜利。
接下来,在印度支那半岛上,驻越美军和驻泰美军也是败绩连连,令人沮丧。
美国三年前在越南前线勉强拼凑两个傀儡政权之一,充当「外围防火墙」的西原联邦,在1966年深秋最终覆灭,全境被越共或者说「越南南方共和国」占领。
另一个「盟友」广南国,也在1966年的战事之中,丢失了将近一半的疆土,失去了南边的芽庄和金兰湾,只剩下了从岘港到归仁的一万多平方公里沿海平原地区,暂时还没有被越共染指。
上一篇: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