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295章

作者:老老王

 相反,战后的西班牙佛朗哥政权,被视为最后一个法西斯余孽,属于过街老鼠一样人人喊打的存在。

 国际上的清算法西斯主义浪潮和西班牙本土的民主化运动,让佛朗哥政权始终处于内外交困之中。

 现在,作为西班牙法西斯政权灵魂人物的佛朗哥大帅,已经被原子弹一发入魂,坐着土飞机轰杀了。

 苏联自然会想要再次尝试插手西班牙乱局,看看能不能在欧洲铁幕的背后,打出一个左勾拳!

 若是能够让西班牙也变成红色国家,那么西欧阵营的南方就会腹背受敌。

 即使北约选择军事介入西班牙,用武力阻止西班牙翻红,那么至少也能让本来就已经被战争拖得半死不活的美国佬,体验一下昔日拿破仑皇帝的痛苦,从而明白“西班牙

 的事情总是那么糟糕”。

 ——哪怕苏联已经官僚化,对世界革命越来越缺乏动力。但冷战时代的美苏对抗,不是任何一方说停就能停的。除非克里姆林宫选择举手投降、任凭宰割。否则就只能跟西方阵营继续见招拆招才行。

 但现在看来,跟出手干涉远在欧洲另一端的西班牙相比,尽快加强国内的安全检查,加大力度彻底肃清各路反苏团体,防止莫斯科被一发核弹的闪光给照亮,似乎才是真正的当务之急啊!

 呃,别的不说,自己的度假别墅下面那个十年前挖的避难所,似乎应该扩建和加固一番了。

 因为过度工作已经精疲力竭的勃列日涅夫,一边昏昏沉沉地如此想道,一边斥退了安德罗波夫和格列奇科,然后起身收拾了一下办公桌,吩咐秘书进来,支起折叠床铺,好让他凑合着睡一觉。

 但还没等他躺下来,就听到外面传来急促的敲门声,原来是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又回来了。

 而克格勃主席之所以胆敢打扰总书记同志的休眠,也是因为刚刚出了一件实在堪称石破天惊的大事。

 “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完蛋了!总书记!耶路撒冷被美国人变成了死亡之城!”

 “啊?耶路撒冷?!”勃列日涅夫闻言顿时一个激灵,头脑中的睡意都被一扫而空,整个人都弹射般地跳了起来,“我没听错吧?难道是美国人用核弹轰平了耶路撒冷?他们怎么敢?怎么敢啊?!!”

 “只比核弹稍微好一点!美军用毒气弹把耶路撒冷给屠了!”

 作者的话:  PS:京东的事情,现在是越搞越有宫斗味儿了。基本上就是小仙女不断添乱,被打压的实干派硬着头皮拯救公司,还要被小仙女不断插手干扰和抢功劳,估计最后除非官方力挺,否则起码得崩掉半壁江山。

 之前某点女频有个造反文,女主角纠集了区区一个村子的壮丁,就在几个月里轻松打崩朝廷,夺了皇位,讨伐她的官军都是在集结动员时就自己垮了,或者倒戈投了女主角,看着最初有点玄乎。

 但考虑到文中设定满朝文武都是小仙女和小仙男,实干派数量为零,估计要造反成功还真就这么轻松。

 因为官军都是「误听消息而逃」的「勇者」。不仅组织度为负数,连熬到望风而逃的勇气都没有啊。

 第479章、耶路撒冷大屠杀

 虽然在美国人不惜动用核弹的疯狂恐吓之下,叙利亚和埃及的陆军,都暂时停止了对以色列的地面进攻。而约旦王国的军队更是跟以色列刚打了没两天,就草草地收兵回国了。

 但巴解组织却依然毫不畏惧,继续在巴勒斯坦(含以色列)的土地上纵横驰骋,用燃烧弹、火箭筒和微型原子弹,屠灭一座座以色列的「基布兹」农场,驱赶着犹太人平民在这片按照《圣经》记载流淌着「蜜与奶」。如今却燃烧着血与火,弥漫着辐射尘埃的土地上,仿佛丧家犬似的仓皇逃命。

 ——在耀武扬威二十多年之后,以色列的犹太人终于又尝到了当战争难民的滋味。

 此时的以色列中央政府已经瘫痪,尽管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在阿拉伯联军核爆特拉维夫时躲进了地下避难所,算是逃过了一劫。但面对政府官员在核爆中死伤失踪了90%以上,档案资料几乎全都化为灰烬的窘状——特拉维夫前后一共挨了9发核弹——这位以色列的「铁娘子」也没办法一个人行驶政府职能。

 同时,以色列国防部的通讯系统也彻底崩溃了,尚未完蛋的各地以军只能各自为战。

 而这些通讯中断的以色列军队,既联系不到上级,也得不到给养,更掌握不住敌情,只能茫然地待在原地,或是跟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窜,根本不知道该支援何处,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在5月27日,伦敦桥被北爱尔兰共和军用核弹炸倒的前一天,巴解组织成功夺取了耶路撒冷全城。残余的以色列驻军,护送着一万多名犹太市民,狼狈不堪地撤出圣城,来不及逃走的两千多个犹太人被巴解组织战士押送到哭墙脚下,集体枪毙——中东自古就是残酷的土地,人道主义思想在这里还是空谈。

 此事传到特拉维夫之后,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悲愤莫名,誓言要施加百倍报复。

 然而,以色列陆军已经被打得七零八落,指挥系统崩溃,短期内根本无力反攻耶路撒冷。

 此外,尽管以色列军队手里还有核弹。而且是威力巨大的900万吨TNT当量B53氢弹。

 但是,如果核爆目标是耶路撒冷的话,就连梅厄夫人这位「以色列铁娘子」,也实在下不了手。

 ——耶路撒冷,亚伯拉罕三教共同的圣城,古代犹太人和中世纪十字军国家的首都。

 其宗教意义在全世界堪称独一无二,大半个地球的人们都将这里视为圣地。

 无论是基督徒还是犹太人,都无法承受把耶路撒

 冷用氢弹夷为平地的后果。

 不过,对于犹太人来说,他们看重的只是耶路撒冷这座城市,并不想要保留里面的异教徒人口。

 于是,退而求其次,犹太人决定用毒气把耶路撒冷「清洗」一遍,从而实现「留地不留人」的目标。

 当然,此时的犹太人已经没有几架战机了,甚至连飞行员都凑不出多少,只能让美军代劳。

 而被华盛顿严令必须配合以色列一切本土防御作战行动的前线美军,也捏着鼻子答应了梅厄夫人的请求:杀伤力更大的核弹都丢出去了,那么毒气弹和细菌弹之类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自然更是无所谓啦!

 ——1970年6月1日清晨,一架满载着梭曼毒气弹的B-52「同温层堡垒」战略轰炸机,飞抵耶路撒冷上空之后,投下了10吨画着醒目骷髅图样的金属圆筒,里面灌满了恐怖的梭曼毒气。

 虽然自从二战之后,这一类毒气就被归类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一大堆国际条约严格禁用。但实际上,只要是稍微上点档次的大国,都暗地里储备了相当数量的此类玩意儿,联合国五常都不例外。

 很多国家还做过相关的战时转产预案,拥有在数天之内把一家化肥厂改造成毒气弹兵工厂的能力。

 毕竟,跟核武器和远程导弹相比,毒气实在谈不上是什么高技术门槛的东西。

 所以,冷战时期的美军海外基地储存有毒气弹,也是非常理所当然的事情。

 就这样,满载着毒气弹的B-52轰炸机,在耶路撒冷上空慢悠悠地投掷了10吨的梭曼毒气弹。

 这些从天而降的金属罐,一旦落地就会自动爆开,「嗤嗤」地喷出乳白色雾气。

 接下来,一股淡淡的、好闻的水果香味,迅速在耶路撒冷的古老街巷之间弥漫开来,随着沙漠的热风吹入房屋和地窖,慢慢灌入每一个人的鼻孔,无论他是基督徒还是穆斯林。

 起初,这股香味是如此的甜美,甚至让人有些陶醉。但下一刻,这甜美香气就变成了致命痛苦的源头,每个吸入了毒气的人,都感到晕眩、胸闷、涕泪齐下,如同被杀虫剂喷中的昆虫一样摔在地上,使劲捂着自己的脖子,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双脚在地上蹬出一个好大的坑,接着便头一歪,再也不能动弹了。

 少数意识到这是毒气的人,赶紧从衣服上撕了块布下来,紧紧捂住口鼻,然后朝着空旷的地方狂奔。

 如果这是催泪瓦斯和氯气之类的东西,确实只要往鼻子上捂一块湿毛巾,就能撑上一阵子。

 但科学技术总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那些几十年前的老式毒气。在收割生命的效率方面,可没法能跟梭曼这种最新型的神经性毒气相媲美——梭曼毒气不仅能够被呼吸道吸收,也能直接渗透进皮肤,让人染毒。即使遇袭者带着防毒面具,也是毫无用处,起码得上连体式防护服才行。此外,梭曼还容易被服装吸附,那些吸附了梭曼蒸气的衣服,在静置时也会慢慢释放出毒气,同样足以让人中毒毙命。

 最糟糕的是,在使用梭曼的时候,还会造成地面和物品的染毒,可以通过流动的水源,在所有人都无法察觉的情况下,将毒素在短时间内渗透到战场四周的每一个角落。

 至于其毒性嘛……按照苏联军队的试验测试,一汤匙梭曼毒液掉到地上,三十米之内立即寸草不生。一罐子梭曼毒液被蒸发气化之后,最少一个村镇里的生物,从猫狗到活人都会无一幸免。

 现代军队在遇到梭曼毒气的时候,如果没有人手一件的连体式防护服的话,剩下的对策就只有用海量的燃烧弹把毒气烧光——很显然,刚刚攻占耶路撒冷的巴解组织民兵武装,根本不具备上述两种条件。

 所以,那些用布堵住口鼻的巴勒斯坦人,也根本跑不出几步,就再也稳不住身子,整个人软软地摔倒下令,叫不出声,也挪不动四肢,只能在全身痉挛之中迅速死去……

 就这样,大片大片的梭曼毒气烟雾,在风力的作用下,在整个耶路撒冷的城区内弥漫开来。

 无论是待在岗楼上观察敌机的哨兵,还是藏在地窖里躲避空袭的市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带着淡淡水果香味的致命毒雾,都会悄悄透过一层层的障碍,降临到他们的身边。

 最终,在1970年的六一儿童节,整个耶路撒冷的8万军民,都享受到了集体转世投胎的福报。

 只有极少数幸存者,来得及赶在毒雾扩散前,驱车逃离耶路撒冷,并且向战地记者述说了此事。

 同一天,另外几架从星座号航母上起飞的美国海军A-1攻击机,也对伯利恒、加沙等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城镇,反复投掷了大量的毒气弹,以帮助阿拉伯人「计划生育」——把多生的都杀了即可。

 消息传开之后,国际社会和世界舆论已经不是哗然,而是麻木了。

 联合国照例对美国和以色列进行了谴责

 ,但无论是来自缅甸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还是其它发言的各国外交官,看起来都很是意兴阑珊,谴责时也是敷衍了事,颇有一种「累了,毁灭吧」的感觉。

 时至今日,美国已经把能违反的国际公约,基本上都违反得差不多了,也不差耶路撒冷屠城这一条了。

 联合国既然根本阻止不了美国到处大开杀戒,那还说什么多余的话呢?就看着吧!

 由于耶路撒冷老城由「一座山」和「四个区」组成:“一座山”就是圣殿山,四个区则是犹太区、穆斯林区、亚美尼亚区和基督区。所以,耶路撒冷一直都有很多基督徒生活,还有着圣墓大教堂等世界级古迹。即使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天主教会也在耶路撒冷保有着一个耶路撒冷拉丁宗主教区。

 之前,虽然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武装跟以色列军民在耶路撒冷打得很热闹。但城里的天主教徒和亚美尼亚人,基本上都还保持着中立的态度。巴解组织的战士也没怎么骚扰这些老邻居。

 结果,美军这一次亲自下场,帮犹太人往耶路撒冷使用毒气弹「清场」之后,被消灭的不止是城里的穆斯林和巴解组织武装,城里的基督徒也一样遭了池鱼之殃,圣墓大教堂的天主教神职人员更是团灭了。

 此事传出之后,全世界天主教徒一片哗然,愤怒的谴责声一浪高过一浪。

 唯有作为直接苦主的梵蒂冈教廷,反倒是躺平装死,甚至还竭力安抚信徒,让他们「从长计议」。

 没办法,本届教皇保罗六世,既是极端亲美人士,又是出了名的犹太人走狗和亲以派。

 这位教皇跪舔犹太人到了什么地步呢?他甚至在1962年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上公然承认了犹太人的特殊地位——当时天主教只是想要缓和跟犹太教的敌对关系。但美国犹太人委员会却逼迫梵蒂冈教廷全面让步。最后,保罗六世教皇宣称犹太人才是上帝的特权选民,将其置于基督徒之上。

 随后,这位教皇又颠倒黑白,否认了《圣经》中关于犹太祭司和耶路撒冷市民害死耶稣的说法,硬说什么是基督徒把耶稣给钉上十字架的,让全世界基督徒目瞪口呆。

 想象一下吧,赫鲁晓夫仅仅是否定了斯大林的神话地位,就造成了整个红色阵营的思想大混乱。

 而保罗六世教皇为了讨好犹太人,居然连《圣经》都敢乱改,耶稣的核心理念都敢否定!

 《圣经》之所以有「旧约」和「新约」之分,就是因为犹太人认为只有自己才是上帝的选民,而基督教则认为所有基督徒都是上帝的选民,一律平等。耶稣就是坚持后一项观点,才被犹太祭司们弄死了。

 保罗六世却说,犹太人是上帝的特等选民,普通基督徒只是上帝的二等选民!

 这不等于是瓦解了基督教存在的根基吗?

 哎,真的很难想象,教皇亲自宣布基督徒比犹太人低贱……这比美国规定《圣经》违法还离谱!

 但或许也因为太离谱了,反而确实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

 天主教在这种「精神犹太人」教皇的领导之下,自然是不出意外地出乱子了。

 ——保罗六世教皇如此的倒行逆施,让看不惯的南美主教们愤而独走,成立了司铎兄弟会,自己任命南美洲地区的主教,而教皇也对南美洲地区实施了绝罚,相当于是引发了天主教的又一次大分裂。

 中东地区的基督徒,尤其是阿拉伯人基督徒,更是愤而改宗,很多在中东从十字军时代一直苦苦坚持到二十世纪的天主教团体,在1960年之后面对教皇的背刺彻底心灰意冷,选择皈依了伊斯兰教或东正教。

 (保罗六世教皇,堪比天主教的叶利钦,把原本就内外交困的教廷,改革成了一盘散沙。只不过各地教会无论怎么分裂,都还举着十字架,所有没有红旗落地那么鲜明的视觉效果,外人不太看得出来)

 所以,在这样一位「精神犹太人」教皇的自杀式领导下。纵然耶路撒冷被毒气清洗了一遍,梵蒂冈依然摆出一副唾面自干的架势,拼命安抚各地天主教徒的愤怒情绪。教皇本人还可怜兮兮地联系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乞求她在收回已经变成无人空城耶路撒冷之后,就算占据了耶路撒冷的基督区,也千万不要破坏圣墓大教堂等圣地的基督教历史遗迹。否则梵蒂冈教廷很可能压不住下面的反犹情绪云云

 梅厄夫人则命令教皇必须严厉打击一切反犹罪人。然后她会看情况保留圣墓大教堂和耶路撒冷基督区。

 除此之外,耶路撒冷的亚美尼亚区,也在本次毒气攻城的灭绝事件中全军覆没。

 而眼下的亚美尼亚,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

 虽然留在故乡的亚美尼亚人,跟远在耶路撒冷的亚美尼亚人,关系未必有多好——很多亚美尼亚的「反体制分子」都跑到了耶路撒冷,在那里一边研修神学,一边从事反苏活动。

 但从十字军时

 代一直沿袭至今的耶路撒冷老城亚美尼亚区,就这么给美国佬莫名其妙给屠了,克里姆林宫也不能没有一点表示和反应。否则就是不把亚美尼亚人当成自己人了。

 所以,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立刻对此事表示了强烈谴责和抗议,并表示将会从叙利亚塔尔图斯港的苏联海军基地,向巴解组织立刻提供毒气弹、防毒器材和其它军火,用以向美军和以色列进行报复。

 作为反击,美国立刻在联合国发起谴责,斥责苏联资助恐怖分子,输出大杀伤性武器。

 对此,世界各国在联合国的常驻外交官,都表示自己真是大开眼界了。

 虽然外交就是一门说假话的艺术,但整天总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也实在是有点儿太侮辱他们的智商。

 你们这些刚刚用毒气屠了耶路撒冷的美国佬,居然还有脸指责苏联输出大杀伤性武器,破坏地区和平?

 这是何等的厚颜无耻啊?

 总之,在毒气消散之后,一支坐着装甲车,身穿美军连体式防护服的以色列先遣队,于6月3日进入一片死寂,腐臭味儿弥漫的耶路撒冷,又一次在哭墙脚下,竖起了以色列的六芒星旗帜……

 就这样,以「耶路撒冷大屠杀」为标志性节点,第四次中东战争的以色列,在美国的疯狂卖肾输血之下,靠着美军的下场代打,终于从被动防御转入了主动进攻。

 然后,刚刚被核弹打得半身不遂的以色列。一旦有了美国儿子的大力撑腰,就立刻精神抖擞地支楞了起来,开始反攻倒算,并犹如狮子大开口一般,表露出了惊人的贪婪胃口。

 ——按照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的说法,既然阿拉伯人把以色列的疆域变成了辐射废土(其实很多地方的辐射没多久就降到了安全范围),那么犹太人就必须要从阿拉伯国家拿走更多的土地,作为惩罚和赔偿。

 比如说,原本就是从巴勒斯坦划出来的约旦王国,这一次应该可以灭国了,埃及也得把尼罗河三角洲给割一块出来,并且所有重要的政府部门,都要接受以色列顾问的「指导」,从此变成半殖民地……

 当年的犹太人经历过《出埃及记》,现在也能再来一次「入埃及记」嘛!

 现代的以色列,要扩张出超越所罗门国王的疆域!「大以色列」的梦想一定要实现!

 原本,这一切发生在远方的纷纷扰扰。对于身在香港的菲里来说,不过是隔岸观火,看个热闹而已。

 但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因为美军用毒气熏杀了圣地耶路撒冷的缘故,搞得香港基督徒都闹腾了起来,跑到昂船洲的驻越美军司令部门口,扯着各式各样的宗教画像和旗帜条幅,高声喊起了反美口号!

 至此,菲里终于感受到了,那些位于敏感地带的驻外美军基地。在遭遇民众围攻时,是怎样的尴尬……

 命青年拿着红宝书在念语录……

 不同阵营的激进分子们,在此时此地竟然形成了奇妙的共识:一切都是美国这个大撒旦的错!

 各路记者更是兴致勃勃地举着照相机和摄像机,聚集在抗议现场,采访抗议群众,搜集新闻素材。

 听着昂船洲军营外面的吵吵嚷嚷,坐在司令部小客厅里跟基辛格博士一起喝咖啡的菲里,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起身关上了窗户,又拉上了厚重的窗帘,再打开电灯照明……

 这样虽然憋闷,但好歹能让屋里安静点儿。

 ——

 最初,当耶路撒冷屠城的消息传来时,只有香港的基督教神职人员带着部分信徒,义愤填膺地跑到昂船洲军营和美国驻港领事馆门外抗议。菲里对此也没当回事:白宫门口都天天有人举牌子抗议呢!

 但问题是,这些很有毅力的牧师、修女和虔诚基督徒们,还不止是来打卡拍照留念的,而是扎了帐篷,占领了街道,包围了昂船洲军营的出入口,俨然是一副要搭帐篷村,打持久战的架势。

 于是,再接下来,此时社会影响力还很强的「工联会」等香港左翼团体,也被发动起来凑热闹,举着各种反战主题的标语条幅,在昂船洲军营的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模仿日本左派的经典斗争方式,在昂船洲基地外面用铁锹挖壕沟,扎帐篷,打持久战,并且还架起了喇叭,对着军营不断播放音乐和喊话。

 嗯,基督教团体和革命青年居然奇迹般地达成了共识,轮流播放宗教音乐和革命歌曲,互相不干扰!

 一时间,福音书与红宝书相映成趣,赞美诗与样板戏轮流共鸣,当真是一副充满魔幻主义色彩的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