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老王
“博士,你这次去北京的旅行还顺利吗?怎么现在就回来了?”
看着风尘仆仆却明显又胖了一圈,外貌愈发肥头大耳的基辛格博士,菲里有些狐疑地问。
“因为我根本没去北京,所以自然回来得快啦!”基辛格如此答道。
“啊?!没去北京?”菲里大吃一惊——莫非,基辛格的这次秘密访华,居然吃了闭门羹不成?
“虽然没去北京,但我在广州见到了他们的最高领导人,那位伟大的毛,所以北京就不用去了。
我第一天到香港,第二天坐车去广州,第三天到毛的专列上拜访和会谈,第四天回到香港,然后又象征性地跟港督聊了一下,接下来就坐飞机回国向总统述职了——半个钟头之前,我才刚从白宫出来。
对了,这是我从那边带回来的糕点和茶叶,都是上等货,分给你一点儿尝尝……”
看着菲里脸上流露出的惊讶之色,基辛格博士微微一笑,自己揭开了谜底。
随即,他又从随身的行李箱里拿出两个包装精美的礼盒,递到菲里的手边上。
呃?教员这会儿在广州?
哦哦,想起来了,依稀记得教员在晚年时,确实有过好几次南巡,好像是回过他在湖南韶山冲的老家,又在长江里游过泳……
不知今年这次南巡是哪一趟?
算了,历史都已经被改变了那么多,南巡的时间和路线有所变化,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实在没必要胡思乱想得太多……而且,跟全聚德的烤鸭和东来顺的涮羊肉这两样「北京名物」相比,恐怕还是「一盅两件」的广东茶点心,更合基辛格博士的嗜甜口味。
菲里一边如此想着,一边接过礼盒看了看,发现是龙井茶和凤梨酥。但也没太在意,就接着问:“看你这么轻松的表情,此次中国之行,初步接触的态度也还不错吧?”
“是啊,那位主席的态度很友好,对于跟美国缓和关系也依旧很有诚意。”
基辛格博士笑着点头说,“但那边要求我们从台湾撤军、抛弃台湾当局的态度也很坚决。
幸好,他们和苏联的关系,在这段时间里也重新变差了。
自从你这位末代驻越美军司令官,被核弹炸得在越南全境都没地方待,只能逃到香港建立「流亡司令部」之后,红色中国就完全停止了对越南的援助,撤出了全部的援越部队。
当越南从老挝割走大片领土,将老挝变为保护国,乃至于殖民地化的时候,北京方面也
是颇多谴责,而苏联却继续慷慨地援助越南,并且在国际上为越南的侵略行为发声辩护,似乎是一心要跟北京别苗头。
不过,以如今的越南,比「三国同盟战争」之后的巴拉圭,还要更加的处境惨淡。即使苏联再怎么大力援助,越南恐怕也很难生出胆量来正面挑衅中国,最多就是在国际舆论上阴阳怪气地说些怪话罢了。”
对于基辛格博士提出的这个观点,菲里大致上表示认同。
作为穿越者,菲里当然不怀疑越共领导层的勃勃野心。但即使野心再大,没有资本也是白搭。
没办法,本位面的越战,可是比另一条时间线上残酷血腥了十倍都不止。
如今的越南虽然实现了统一,但却被战火与核爆「蒸发」掉了三分之二的人口,整个国家的工农业生产基本崩溃,绝大多数城市都被核弹夷为平地,铁路公路中断,最肥沃的稻田统统成了核污染区……
结果就导致统一之后的越共,甚至找不到一座还有自来水和供电的城市可以充当首都!
越共手里拿着这么一副满目疮痍的烂摊子,外加一支被彻底打崩了的军队,哪里还敢挑衅中国啊?
他领导下的红色越南,之所以在统一之后就不顾吃相,亟不可待地从老挝割地,也是因为本国耕地在十几亿吨TNT当量的美国核弹暴击之下,被污染和破坏得太厉害,短期内根本恢复不过来,只好从同样饱经战乱。但核弹挨得比较少,故而地广人稀的老挝抢地盘,以安置一部分失地农民罢了。
至于进一步吞并柬埔寨,统一印支三国什么的。即使越共的心气再高,也实在是有心无力了。
因为,以如今越南严重失衡的人口比例。若是还想继续打仗的话,就得派女兵去攻打红色高棉啦!
而只要越南无力吞并柬埔寨,不敢正面骚扰中国边境,那么就不会触及北京的红线,不至于兵戎相见。
顶多就是跟二十一世纪初的中朝关系差不多,各自在舆论宣传中把对方抹黑一通,完全不痛不痒。
“不过,虽然战后的越南应该没有实力,也没有胆量去主动挑衅他们的北方邻居。
但只要苏联继续保持这样的强势,不断发动战略进攻,而我国却在持续进行战略收缩,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退出东南亚的话,那么中美之间的矛盾将会迅速淡化,而中苏矛盾则会快速上升。”
基辛格博士又接着说道,“在我看来,「世界革命」的口号喊得再响,也只是一个口号而已。大国博弈和利益争夺才是斗争的本质。苏联越是强势,美国越是收缩,中方就越是有可能站到我们的这一边来,从而重新构筑中美苏之间的「大三角」外交关系……”
对于基辛格博士的这一观点,菲里也表示基本赞同。
要知道,在冷战时代,两大阵营是在玩零和游戏的博弈,美国的衰弱后退,就意味着苏联的强势进取。
而对于北京来说,一个强势的克里姆林宫,远比一个强势的美国来得更危险。
毕竟,美国再强,也远在大洋彼岸,苏联却是近在身旁,跟自己有着一条全世界最长的边境线!
所以,除非苏联能够真正变成社会主义的明灯,抛弃国家、宗教和民族的隔阂,彻底融入到全世界无产阶级之中去,把阶级利益放在国际利益至上。否则,中苏关系在蜜月期之后的冷淡和破裂,就几乎是必然之举。
因为,苏联实在太强了,行事风格又太霸道了,从北方带来的压力实在是太重了。
继续维持中苏同盟,已经无法给中国带来更多的利益,反而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想到这里,菲里突然感觉头脑中灵光一闪,终于明白了在穿越前始终困扰自己的一些问题的答案。
——为什么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关系之中,中国和俄罗斯总觉得欧美日韩非常的傲慢自大,动不动就对自己颐指气使。哪怕是一些欧洲小国,都敢对中国和俄国指手画脚,让自己这边觉得非常委屈?
而欧美的政坛却反过来仇华仇俄,恨得咬牙切齿,明明是在主动干涉中俄内政,却觉得仿佛是自己被侵略了一样?
关键就在于,中俄和欧美日韩之间,对冷战结束这一历史事件的性质,存在着巨大的认识分歧!
在美国,西欧和日韩的眼中,苏联和东欧是战败国,古巴、越南和朝鲜也是战败国,中国的角色属于在最后时刻跳船的反骨仔,类似于二战中的意大利那种角色,也就是「得到了特赦的战败国」。
而西方对俄国的经济收割,则是名正言顺的战争赔款,只是名义上不叫赔款。但俄罗斯人却认为是自己主动结束了冷战,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牺牲,戈尔巴乔夫的贡献比里根和撒切尔加在一起都大。所以在冷战结束之后就陷入了自我感动,认为自己是美国的盟友,共同结束了邪恶苏联体系,回归了文明世界,也应该是战胜国——
所以,俄罗斯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想加入北约。
可问题是,西方认为俄国应该接受的是二战后日德的待遇,也就是割地肢解,此外还要直接驻军——所以看到俄国竟然没有跪求北约在莫斯科驻军,并且像日本一样交出首都上空的管制权,自然火冒三丈。
打个比方来说,俄罗斯认为冷战结束之后,邪恶的苏联时代已经翻篇了,自己就可以坐到文明世界的餐桌旁边吃饭了。欧美却很生气:俄国毛熊真是不识时务,为啥还没有乖乖跳到锅里来?你就是主菜啊!
没办法,冷战是不战而胜,没有在地缘政治上形成对世界的重新划分,二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只是被动摇了,但是承重柱还没有被拆完。西方作为战胜国,虽然获得了不少利益,但还是认为自己拿的太少了。
于是,就在冷战后形成了一个认识错位:中俄不承认自己是战败国,但西方却认为中俄是战败国。
如果把冷战当做第三次世界大战来看待,那么冷战后的很多怪现状,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首先,德国为什么对屠杀犹太人反思得那么深刻?因为犹太人操纵了美国,是冷战的真正胜利者。
其次,为什么日本政客老是要去靖国神社。因为他们以冷战胜利者自居,认为波茨坦公告和东京审判可以被冷战的胜利推翻了,冷战后的日本是战胜国,应该像二战前那样在东亚任意行动才对。
再次,台湾那边无论是绿营还是蓝营,都追求跟大陆的对等地位。甚至把自己当成大陆的主子,说白了也是以冷战的胜利者自居,认为大陆再强也是战败国,必须乖乖跪下当奴隶才对。所谓惠台就是战败国的赔款而已,台湾那边不仅拿得心安理得,还嫌数量太少,给钱的态度不恭敬,需要多多责罚和鞭打!
更要命的是,中国和俄国认为这世界还是二战后的格局,雅尔塔体系依旧在生效。
但西方却认为二战后的联合国五常体系已经过时了,现在是冷战胜利者主宰一切的时候啦!
什么联合国五常地位,什么雅尔塔体系,在冷战之后早就已经失效了!
中国和俄国再强大又怎样?你们是战败国,再强大也是身负原罪的国际贱民,天生就是要当奴隶的!
美国为什么在冷战后多次跟联合国对着干?并且长期拖欠联合国会费?因为美国认为冷战后的联合国,就像二战爆发后的国际联盟一样,已经算是过期报废的破玩意儿,根本不用认真对待。
全世界的很多小国,为什么都热衷于挑衅中俄?因为西方操纵的国际舆论把中俄打成了战败国。无论怎么欺负都是不能还手的,敢反抗就是大逆不道,就是政治不正确——当然,中俄认不认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此一来,冷战之后的世界格局,就有点像是一战后的欧洲,人人都觉得别人欠了自己很多东西。
战败国没有像二战的日德那样驯服。反而觉得自己受骗上当,满心怨念地想要「公平待遇」;战胜国也非常的不甘心,一直惦记重新划分地缘政治格局和进一步肢解战败国。当西方从谈判桌上实现不了对地缘政治的重划和对地区强权的肢解时,就得下场搞政变和热战了,比如北约东扩和颜色革命。
在西方看来,这不是什么侵略,而是「帮助」中俄认清自己的战败国地位!
就像当年英国殖民全世界,是为了「传播先进文明」一样!
偏偏美国在冷战结束后,对里根的「不战而胜」太过于推崇,认为历史会终结于美式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所以特别惜命,没有对俄罗斯和中国穷追猛打,把星条旗插进莫斯科和北京。反倒极度的担心战争伤亡,甚至追求零伤亡:一个世界霸权不追求言出法随,反而总是谈「巧实力」,怎么看都有点怪怪的。
但也同样是因为如此,才让北京和莫斯科被迷惑了很久,搞不懂欧美为啥说的和做的相差甚远。
最终,等到俄罗斯终于突破了「认知障碍」,明白了自己的战败国地位时,对西方就没有幻想了。
——不得不说,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这剂麻药的劲儿实在是太大了,大多数的俄罗斯人一直要到2014年才彻底清醒地弄明白了自己在世界上的战败国地位,才开始彻底放弃了融入西方的幻想,又一次团结起来,救亡图存,甚至不惜动用武力。
同时,中国和欧美的外交一直搞得鸡同鸭讲,彼此总是无法沟通,也是因为两边对冷战的认知有着天壤之别:中国认为自己是二战胜利者,又是联合国的五常之一,天然就应该享有大国地位。
但欧美却认为只是稍微体面些的冷战战败国而已,哪里还有什么大国地位?没有在北京建立北约驻军基地,再安插一个「北京地检特搜部」,就已经是极大的宽容了!
一边认为自己是战胜国,一边认为你是战败国;一边认为自己是婆罗门,一边认为你是首陀罗……
这沟通和交流还怎么做得下去?
只是美国佬太惜命,中国这边太有「战略腚力」。
这种鸡同鸭讲的交流,靠着两边互相装傻,又勉强维持了很久。
直到2021年的中美阿拉斯加谈判之中,美国的布林肯国务卿对中方说「要从实力地位出发」。实际上是提醒中国在冷战中的尴尬地位,以及中国的战败国身份。而中方回应「美国没资格从实力地位出发」,则是在提醒美国,此一时彼一时了,冷战已经过去三十年,这个战败国的头衔,中国不认!
——在美国看来,中国就相当于是希特勒的纳粹德国,竟敢撕毁承认战败国地位的条约,显然是大逆不道的重罪:尽管中国从来没签过这样一份战败投降的条约。但美国认为中国签了,那么就是签约了。
至此,新的全球冷战正式展开,并且在全世界的很多地方演变成了热战……
然后,把时间往回倒退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试图跟新中国建交的时候。当时基辛格谋划的「大三角外交」。在美方的视角之中,似乎也跟二战后期,同盟国诱使意大利倒戈退出战争的招数差不多。
换而言之,就是在冷战之中,给予中国相当于二战中意大利的待遇,换取中国在冷战中的跳反!
这样,等到冷战结束,美国获胜之后,会让中国享受「被赦免的战败国」这一「国际贱民」地位。
——不管北京那边是怎么理解的,基辛格本人又是如何策划的,至少华盛顿的老爷们是这样认为的。
就是不知道,如果基辛格真的在访华时对那边统统都实话实说,这中美重新建交的事,还办的成吗?
哎,就像全世界到处都是草台班子一样,各种外交的实质也都是两头骗和糊弄啊!
日本人眼里的工匠精神!
也不知道创作战锤40K的西方艺术家,是否曾经借鉴过他们的奇葩观点?
所以,这么一个穷光蛋帝国主义国家,这么一个破烂凑合的工业体系,是怎么变成了如今的面貌?
难道这世上真有违反了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日本奇迹」?
但经过接下来的社会调查,基辛格博士很快就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
——哪有什么日本奇迹?全都是美国爸爸的慷慨奉献!
二战之后,美国全面扶持日本产业。不仅大量在日本下订单,给日本工厂的廉价劣质商品找市场找销路,还强行在日本推行现代管理制度,强调质检,抓品控,逼迫日本放弃了「工匠精神」。
传授完了如何搞工业的真本事,摧毁了日本人头脑中小农时代的手工行会思想残余之后,美国又在五六十年代,向日本以近乎免费的价格,转移了价值超过300亿美元的数百项先进技术专利。
这些专利不仅都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结晶。而且都是马上就可以造出产品推向市场的成熟技术。
只要日本人吃透了这些专利技术,再把产品造出来,推向国际市场,就能立刻赚取到大量的财富!
除了技术之外,美国还把全世界的市场开放给了日本,虽然这事儿其实有点阴差阳错——二战之后,美苏联手肢解了殖民主义,强推全球广大殖民地独立,摧毁了欧洲老牌列强的殖民帝国。
同时,在殖民地瓦解的基础上,美国带头身体力行的自由贸易,又大大拓展了国际贸易的空间和市场。
偏偏在这个时候,美国因为本土人工费用高涨的缘故,已经开始把工业部门向日本和德国转移。
因此,美国爸爸靠着武力和霸权夺取的广大市场,并没有留给本国。反而便宜了新兴的日本工业,让全世界可能做生意的地方,都变成了日本的经济殖民地——这是昔年皇军死了三百万人都没做到的事!
所以,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日本的夏普、索尼、松下、NEC等公司,开始获得极好的发展契机。
日本通产省制定了《电子工业振兴临时措置法》,限制外国资本进入,保护本国市场,引导日本企业重点发展半导体产业。如黑白、彩色显像管电视机、晶体管收音机、录音机、录像机、计算器、电冰箱、洗衣机等等——在当时,这里面的每一件东西,都不是便宜货,而是全世界最顶尖的民用「奢侈消费品」!
这都是相当于大航海时代的丝绸、瓷器和香料一样,在冷战时代被所有人追捧和渴求的好东西!
想想看,八十年代时,一台彩电或一台录音机能在乡下引起怎样的轰动,就知道这些东西有多走俏了。而美国却慷慨地将它们的生产办法传授给日本,简直不亚于古代欧洲从唐朝获取种桑养蚕和缫丝的技术!
同时,日本确实也是个好学生,在吸收技术和转化应用方面不遗余力,乃至于进一步的推陈出新。
1955年,日本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晶体管收音机的商品化。1957年,又把可以装在衬衫口袋里小型收音机投放到了市场。之后,晶体管收音机大量出口至美国市场,索尼公司也由此得到了巨大发展。
这些曾经的明星产品,其主要生产技术几乎全部来自美、英为首的西方国家,利润却进了日本的口袋。
由此可见,日本的美国爸爸,是真的很疼爱日本这个干儿子的,也真的是全心全意全力扶持的,要市场给市场,要技术给技术。当然,这也跟日本人自己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若是战后的日本实在不争气,选择像菲律宾一样躺平摆烂,那么美国就算给日本塞了再多的好东西,日本也拿不住啊!
当然,现实是日本不仅接住了美国的产业转移,还发展得出类拔萃,犹如坐火箭一般上了天。
而在本位面,由于美国在越战中的过量消耗和随之而来的国内混乱,导致这种产业转移的速度,还在进一步加快。至于转移的规模,也是翻着跟头地往上飞涨——最先进的工业、技术、人才,还有天量的资本,都正在迅速逃离战乱动荡的美国,涌入秩序较为安定的日本,让「日本奇迹」的含金量成倍飙升!
毕竟,跟三天两头大打全境城市巷战,动不动来个焚城大火和工人骚乱,纽约挨了核爆炸,连首都华盛顿居然也能大停电一个月的美国相比,安定的「和平国度」日本,简直就是资本家的天堂啊!
美国官方也是对此予以默认:堵不住的资本,流到被美军控制的日本,总比流到英法来得强些吧?
毕竟日本不仅有美国驻军,还是二战的战败国,在国际上天然的低人一等,即使发展起来也很难翻身——这就跟中世纪的伊斯兰国家普遍大用奴隶兵。甚至让奴隶当宰相和将军的道理一样。
虽然奴隶也有很多不太忠心的,但总比老贵族来得更可靠一
点儿吧?所以只能将就着用了。
众所周知,「大力出奇迹」,在美国这样的拼命输血之下,日本的经济腾飞,自然也就成了定局。
时至今日,日本的GDP已经超越英法、西德和苏联(存疑),高据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宝座!
更要命的是,如今尼克松总统收拾残破的国内局势,急需从海外小弟那边割肉回血。
可是面对全世界最肥最有油水的日本,白宫这边却发现似乎很难下口。
上一篇: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