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336章

作者:老老王

 作者的话:  PS:为什么面对日德崛起的未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会摆烂呢?

 因为日本和西德是美国的小弟,苏联插不上手,盯住了东德也没啥用,国内体制问题更是无解。

 ——克里姆林宫高层一直都知道自己的体制问题。但改革了N次,越改越糟糕,最后都绝望了。

 而美国则已经魔怔得太久了,一方面在国内形成了极其强大的反苏反俄势力,任何美苏缓和的提议,都会遭到内部既得利益集团的全力反对。另一方面则是「道心破碎」,暂时进入了颓废状态。

 增加驻日美军和驻德美军的事情,其实也做了。但这对于二十多年之后的变局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提前削弱日本和德国?说得倒是容易,但万一因此导致美苏冷战局势出现溃败,该算谁的责任?

 所以得要先造舆论,逐步否定冷战的意义,最终像苏联末期的俄国人一样,认为搞冷战都是大傻逼,势力范围丢了也不打紧,这样才能对日本和德国动刀——但日本和德国也不是死人,同样会全力反制。

 更要命的是,美国的其它小弟也会提前下注,比如台湾和菲律宾就要开始愈加亲日了。

 另外,哀悼美仁宗卡特总统逝世,这位好人终于还是死了。

 第549章、战略忽悠局的年底工作报告(2024年最后一更)

 1970年12月27日,美国,华盛顿,白宫

 刚刚粉刷一新的椭圆办公室里,一如既往地弥漫着麻草的气息,以及装修留下的甲醛味儿。

 已经结束了圣诞休假的尼克松总统,又一次坐在了他的「坚毅桌」后,埋头处理起了堆积如山的公务。

 ——很多中国人都有一种误解,以为美国人在年底放假的时候,会从圣诞节一直休假到新年。

 但实际上,美国圣诞节的法定假期只有一天半,也就是每年的12月24日下午半天和25日的全天,这一天半期间,所有的政府部门是不办公的。而私企老板如果不太小气的话,可能会多加一天。

 可若是想要从平安夜一直休息到元旦的话,那么员工就只能动用带薪年假了。

 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私营企业,通常不会有如此的慷慨,能够允许员工连续休息上一个星期。

 嗯,学校除外——美国大学一般是十二月中旬就开始放寒假,到一月初回来上学。但这跟圣诞假期是两回事,就像中国学校的寒假,也不能等同于社会上的春节假期一样。

 所以,在圣诞节过完,新年还没到来的十二月最后那几天,白宫和整个联邦政府都得继续上班。

 更何况,对于政务繁冗、日理万机的美国总统来说。所谓的休假,其实也不过是换个环境办公而已。

 尤其是对于刚刚打完了内战的尼克松总统来说,当前国家的情况实在是让人觉得焦头烂额。

 以至于他一边批阅文件一边唉声叹气,抱怨这破国家的现况真是让人看了就想要自杀。

 ——今年美国的经济形势,不出所料的走向了雪崩:GDP涨幅是负的30%,年通胀率高达400%,失业率「只有」25%,从工农业生产到物流运输,全都糟糕得一塌糊涂,基本上只能用「末日灾难」来形容。

 海外战争和内战虽然都结束了,但后遗症依旧十分严重——为了节约财政开支,停战撤军的下一步就必然是大裁军:从东南亚撤回国内的六个师遣散了四个,

 从三八线上撤回国内的两万美军,更是直接在飞机上就拿到了遣散通知。结果这么多的失业老兵涌入美国社会,立刻就变成了巨大的不稳定因素,让原本就萧条的经济和混乱的治安,愈发地雪上加霜,各地黑帮厮杀的火力强度,很快就进一步提高了。

 然后,对于遭遇内战破坏的美国本土——主要是纽约,战后重建的工程也进展得非常不顺利:重建资金匮乏,国会拖拖拉拉不肯拨款,各大公司抢工程抢得头破血流,却只拿钱不开工。从以色列逃回来的犹太人,又在纽约大肆圈地,似乎打算进一步驱逐其他族裔,把纽约打造成全世界最大的犹太人定居点……

 前几天,还有法国记者在自由女神像脚下,拍摄了最新的曼哈顿夜景——圣诞节的纽约,依然一片漆黑,因为电力系统还没修复,并且残余的市民已经普遍穷得点不起蜡烛,更别说什么自备家用发电机了。

 所以,这个圣诞节的纽约,处处黑灯瞎火,饥寒交迫的市民们犹如鬼魂般游荡,不知有多少小萝莉小正太像卖火柴的小姑娘一样冻毙街头,而赏金猎人还在城里四处搜刮,寻找散落的美联储金砖……

 当这张「纽约笼罩在黑暗中」的照片,被刊登在《费加罗报》上,又被《真理报》、《泰晤士报》、《人民日报》和《朝日新闻》转载之后,美国的颜面又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丢了一遍。

 但是,尼克松总统已经对此完全无所谓了。反正早在白宫被炮弹轰开,国会山燃起大火,红旗和蘑菇云在纽约同时升起之后,他这一届政府早已没啥脸面可言。

 相反,最近这段时间里,尼克松总统的心情还算是比较的轻松和愉悦。

 因为,随着「严打」活动的展开和深入,在波托马克河畔一口气枪毙了上万人之后,首都华盛顿特区的治安状况,在进入十二月后终于大幅度好转,得以解除了军事戒严,把坦克和装甲车从街头撤了出去。

 尼克松也不用继续蹲在白宫地堡呼吸浊气,而是可以像以往的历任总统那样,坐到椭圆办公室里了。

 啊,若是坐不到椭圆办公室里,还能算得上什么美国总统?

 只是,就算是回到了椭圆办公室,每天面对着铺天盖地的糟心事和滚滚而来的骂名……

 感觉似乎这心情也舒坦不起来啊!

 临危受命的尼克松总统很清楚,如今的美国已经没有了维持全球攻略的本钱,进行一番战略收缩已经势在必行。而这也是新国会的一致共识:对反战持有否定立场的人,是进不了这一届「不正常」国会的。

 接下来,既然要进行战略收缩,那么就必须向中苏示好,尽量争取能够后退得体面一点。

 期间肯定会有许多既丢面子又丢里子,乃至于丧权辱国的事情发生,新闻媒体肯定也会口诛笔伐,从各个角度把尼克松政府骂得一无是处,批成国贼罪人。但尼克松政府也只能选择忍耐。

 ——身为越战的失败者,除了站直了认输挨罚之外,还能怎么办呢?

 所以,在他之前授意赞成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以及宣布明年一月就要访华的时候,在国内激起的反对声音都小得微乎其微。无论是民主党议员还是共和党保守派,他们对此事的反应都很是敷衍了事。

 虽然国会的民主党领袖还是照例抗议了一番。但他在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竟然很光棍的如此说道:“我当然知道,阻碍红色中国重回联合国,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甚至联合国本身都没什么意义。但碍于长期以来的立场,我还是不得不站出来反对几句,否则别人就要说我是墙头草了……”

 既然反对派领袖都表示自己只是「为反对而反对」和「装装样子的反对」,那么别人就更不会反对了。

 但让尼克松总统感到头痛的是,虽然国内反对他访华的声音很小,可是支持美国继续争霸的声音就更小了——公众和政坛不反对他访华的原因,不是理解和支持他将要推出的「大三角外交战略」,明白了争取中国对于战胜苏联的重要性,而是从根本上已经对冷战和「自由阵营」事业失去了热情。

 也就是说,如今的美国公众不是想着卧薪尝胆,先投子认输一回,过些年再跟苏联一决胜负。而是已经广泛出现了躺平摆烂的颓废消极思想,乃至于朝着更加危险的分家散伙的方向在发展!

 没办法,从英国那边获得的未来世界情报,让所有人都知道了美国的前途是何等黯淡。

 ——GDP暴跌到跟缅甸差不多的水平,军队扑街到连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都打不过。

 最后还被日本人偷家打进了本土,西海岸的美国人开门揖盗,跟着日本老板,对华盛顿开战!

 这是什么蛮族入侵、罗马帝国衰亡的剧本啊?!

 既然再过三四十年,美国就连本土都要保不住了,一半以上的美国人都不再承认自己是美国人了。

 那么,

 现在还要搞什么海外扩张?什么全球争霸?这不都是浪费金钱与生命的无用功么?

 接下来,又有一群光着屁股的女人,从一个「说波兰语的魔法世界」归来,带来了更多貌似神奇而有趣,却让美国人愈加沮丧的异世界信息。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未来是属于德国和日本的,异世界是属于波兰人的。

 属于美国人的只有环境崩溃、分崩离析和民不聊生,以及把他们剥削到人不人鬼不鬼的资本主义剥削!

 所以,别再胡诌什么星辰大海的宏大叙事啦!还是让我们享受几天小小的确定的幸福日常吧!

 等到以后全国环境都被严重污染,大半个美国变成沙漠,蔬菜水果和肉类变成奢侈品,穷人只能吃充满科技与狠活的合成食品,并且喝不上一口干净的纯水之后,就连这种日子也没得过啦!

 如此一想,广大公众的摆烂心态,迅速勃然兴起,整个美国从上到下都是一片得过且过的心态。

 若是那些迷你小国,大家都躺平了倒也没啥,小国本身就容不得太大的雄心壮志。

 但尼克松总统可接受不了美国公民的心态变得如此颓废消极,并为此深感烦恼。

 如果说,整个团队都是日子人的时候,这队伍勉强还能带的话。可是,如果你的部下不是躺平流的三和大神,就是讨饭流的金牌讲师,什么激励手段都是无用。那么你这个领导者还能干得下去吗?

 面对一个全民躺平的小确幸国家,甭管是什么天降猛人都带不动的啊!

 可是,要怎样才能让美国人民重新振作起来,对国家,对未来恢复信心呢?

 尼克松总统想得脑袋阵阵抽搐,却还是一无所获。于是只得赶紧抓起烟斗,塞上加州老乡送给他的极品紫纹麻草,点燃之后抽了两口,缓解了一下头疼,然后伸手翻阅起了下一份报告:“呃?战略忽悠局的年底工作报告?关于虚构一个属于昂撒民族的英语异世界,以提振美国公民自信心的可行性研究?听起来似乎有点儿意思,异世界不能只属于波兰人啊……

 不过……战略忽悠局?联邦政府什么时候设立了这个部门?”

 作者的话:  PS:看了一份2023年的全球各地人均GDP变化表,有些小地方的经济震荡幅度真是惊人啊。

 比如挪威的GDP一年就跌了19%,澳门的GDP一年涨了90%?匈牙利和波兰一年也涨了20%,土耳其和墨西哥涨了21%,我们中国大陆是跌了1%,日本才跌了0.6%。亚美尼亚被打得那么惨,还涨了23%。

 这数值总感觉有点离谱的样子。

 第550章、被排挤的基辛格(元旦快乐!)

 洛杉矶,帕萨迪纳,联邦宇宙军司令部兼美利坚战略忽悠局驻地

 1970年的最后一天,近来因为秘密访华,促成中美外交破冰被曝光而大出风头的国家安全顾问(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带着他的夫人南希,造访了菲里眼下的「工作单位」。

 菲里在接到电话之后,也赶快驱车带着玛丽塔过去作陪。

 虽然菲里和玛丽塔已经认识基辛格博士很久了,但跟南希夫人却还是第一次会面。

 所以,初次见面的菲里和玛丽塔,当即就被这位篮球运动员一般的「女中豪杰」给震撼住了。

 ——也不知基辛格博士的审美观是怎么回事儿,他的老婆南希。虽然脸蛋还算精致,但身高却足足有两米!整个人长得牛高马大、虎背熊腰,身材魁梧如女巨人,看着就是能拿起盾牌去打仗的女武神一般。

 以至于身高一米七的基辛格博士,站在她的身边,隐约都有着一种「小鸟依人」的感觉。

 至于菲里和玛丽塔,更是无论站着还是坐着,都只能仰望这位南希夫人的脸了。

 呃,不知道这位南希夫人是否跟基辛格博士一样,也是德国人?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菲里就能理解,为什么当年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会自豪的夸耀说「吾国女子矫健如骠骑兵」了。

 嗯,等等,玛丽塔好像也是德国海军容克家族出身,怎么她的个头却很一般呢?

 看来,只能说是「一样的香肠养百样的德国人」了吧?

 接下来,基辛格博士带着他老婆在沙发上落座,端起咖啡喝了几口,就说起了他的来意。

 ——菲里递交给尼克松总统的战略忽悠局年度工作报告里,那个关于“虚构一个用英语的魔幻世界来忽悠世人,提振美国人民自信心”的方案,引起了尼克松总统的一定兴趣。于是就让基辛格过来跟他谈一谈,了解和判断一下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以及所需款项和时间等等。

 但菲里听了基辛格的话,却没有立刻切入正题,而是开口反问道:“基辛格博士,您为什么有空来这儿?今天是12月31日,按照白宫公布的行程,尼克松总统在1月2日就要访华了。您现在不是应该跟

 着总统一起准备去北京的事儿吗?

 等等,该不会这一次的尼克松总统访华,您竟然不在总统专机上的外交团队里吧?”

 他一脸诧异地看着眼前貌似又胖了一圈,已经愈发肥头大耳的基辛格博士,难以置信地说。

 ——作为半个当事人,菲里可是非常清楚,为了促成中美外交破冰和尼克松总统访华,基辛格博士在这大半年里前前后后往北京跑了多少趟,当真是磨破了嘴皮子又跑断了腿,还有两边受夹板气。

 怎么如今好不容易大功告成了,尼克松总统出访北京在即,基辛格博士却被打发到他这个冷衙门来了?

 这怎么想都很不对劲好不好!

 事出反常必有妖!

 “咳咳,关于这个问题……好吧,尼克松总统这次确实不打算带我去北京。因为如果他再不把我冷藏一段时间的话,罗杰斯国务卿就要发狂了——他可是公开在白宫向总统咆哮「外交到底归谁管」!”

 最初,基辛格博士还想矜持地说几句场面话。但旁边的南希夫人朝他一瞪眼,基辛格就立刻软了下来,唉声叹气地抱怨说,“结果,明明是我谈成的总统访华,真到了出发时,专机上却没有我的座位——因为罗杰斯国务卿表示他不想在跟着总统访华时看到我!如果我也去的话,他就不去了!

 这样一来,尼克松总统为了安抚国务卿,就只好把我剔除出了访华团队的名单。

 哎,我原本还想去尝尝东来顺的羊肉锅和全聚德的烤鸭,再看看熊猫呢!

 这下可好,全泡汤了……”

 听了基辛格博士的吐槽,菲里顿时恍然大悟——这不就是中国古代的太监与朝臣之争嘛!

 嗯,虽然美国没有太监制度,但基辛格在美国的权力场上,还真是站了宦官的生态位。

 毕竟,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都会遇到同一桩麻烦,那就是不听话的官僚机构。

 就像明朝的文官集团总是跟皇帝对着干一样,美国的官僚系统也总是跟总统对着干。

 这也正常,属于管理学上的痼疾,干活的总是鄙视指挥的,并且希望领导按自己这样「专业人士」的意思来,不要乱折腾,最好不折腾,维持现状——至于这会不会让国家慢性自杀,就不管了。

 但尼克松总统可不想当个维持会长——他接手的这个烂摊子,早已到了无法维持的地步!

 既然他想干的事,官僚们一件都不让他干,或者各种推诿找理由,那么为了打破这种僵局,他就要搞小圈子,另外找一帮专业人士去替他干活——就像中国的皇帝绕过朝廷,重用宦官一样。

 具体到中美外交破冰的问题上,尼克松总统就绕过了真正主管外交权力的罗杰斯国务卿,私自任命了基辛格博士到北京去秘密磋商——因为他知道,真让国务卿去谈,这事想都不用想会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外交纠纷。双方在谈判桌上你来我往寸步不让,从台湾问题到间谍问题,再到历史上的中美借款……

 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双方已经开了一百四十多次会议,始终都是僵在那里,根本没有半点进展。

 没办法,自从美国搞完麦卡锡主义之后,联邦政府的文官们早已统一了思想,同情新中国的外交官全被扫地出门了,比如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谢伟思同志,剩下的都是些冷战思维入脑的花岗岩脑袋。

 另一方面,台湾的蒋委员长花了大价钱在美国搞「院外游说」,年复一年地斥巨资游说美国上流社会反对红色中国——这事做得颇有成效,美国有谁敢说一句支持新中国的话,立刻会遭到媒体的暴击。

 这样一来,美国外交部门自然在谈判中不肯做半点让步,非要新中国屈膝投降,而且尤其喜欢层层加码,比赛谁的嗓门声调喊得更高——但战场上都拿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又怎么可能拿得到呢?

 对此,历代国务卿都是完全不着急。反正谈不成又不是他们的责任,只要摆出强硬姿态就行了。

 所以,尼克松总统索性架空了国务卿,让基辛格博士担任总统特使,直接过去跟中国上层单聊,聊成后他站出来直接宣布结果,生米煮成熟饭——到了这一步,就算官僚们还想反对,也已经来不及了。

 比如,尼克松访华的事情,就是在全程瞒着罗杰斯国务卿的情况下敲定的。

 就跟2024年12月3日夜晚的韩军将领们,很多都是看了电视才知道自己要参加兵变戒严一样,罗杰斯国务卿也是看了尼克松总统的电视直播,听他宣布自己下个月就要到北京去,才知道居然有这么回事儿。

 于是,罗杰斯国务卿当即气得暴跳如雷:这不是故意搞我么?总统你就对我这么不信任?

 竟然完全跳过了美国负责外交的国务院,派遣一个助理去操办中美建交这么大的事?

 虽然尼克松总统确实是对这位国务卿的忠诚和能力一点儿都不信任,但面子上的安抚工

 作还是要做的,所以赶紧对罗杰斯国务卿解释说,这真不是信不过你,只是当时比较忙乱。所以忘了跟你说了,你也别往心里去,不是故意要跳过你们(这跟克林顿说自己不是故意给希拉里戴绿帽子似的)。

 罗杰斯国务卿当然不相信这种话,但面对木已成舟的事实,他也没办法强迫总统收回他的访华宣言。

 只是为了维护外交系统的尊严,就算敲打不了总统,也得敲打一下始作俑者,作为警示。

 所以,在国务卿的竭力要求下,基辛格博士就被踢出了尼克松访华的随行团队。在总统去北京的时候,将他打发到洛杉矶,来办一件无关要紧的冷门差事了。

 作者的话:  PS:韩国弹劾了总统又弹劾了代总统,现在开始弹劾代代总统,而总统本尊却还赖在龙山总统府,拒不接受逮捕令。这事儿该怎么说呢?太遥远的历史查不清楚,但至少在二战后,还是第一次见到自己掀了桌子之后,又把桌子扶起来放好,然后钻桌子下面不出来的,尹卡卡的执政风格真是充满抽象。

 第551章、焦虑的韩国人(元旦加更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