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41章

作者:老老王

 ——虽然打倒特鲁希略这个混蛋,确实是拉美各国在去年发出的共同呼吁。但当时他们只是想要靠封锁和施压,促使多米尼加国内发生政权更迭而已,最多就是想要逼迫美国放弃对多米尼加的庇护。

 却万万没想到,素来缺德冒烟的美国佬。如今却仿佛变得急公好义,真的出兵去打特鲁希略了!

 看到一向蛮横的美帝老大,居然十分难得地做了一回人事,当真是让他们反倒多少有点不适。

 所以,对美军出兵多米尼加的这个「十字军行动」,拉美国家普遍表示谨慎的欢迎和支持。

 哪怕是古巴的卡斯特罗,在得知此事之后,也只是保持了沉默而已,因为不管怎么表态都很尴尬。

 ——现在,特鲁希略政权终究还没倒台。如果太早跳出来反对的话,岂不是变成自己给自己打脸?

 更别提,万一真要是因为拉美国家的积极反对美军干涉,而让特鲁希略政权逃过一劫的话……

 那么,美洲国家组织就要变成一个喜欢自虐的笑话团体了。

 接下来,对于美军发动的这场「十字军」行动,去年刚刚把特鲁希略大帅开除了教籍,导致多米尼加天主教会遭遇浩劫的罗马教廷,也是喜不自胜。

 自从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天主教会的权势和影响力可谓是与日俱减,早已号令不出梵蒂冈,攻击和嘲讽教会早已成了知识分子的普遍风尚。而愿意每周都去教堂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对于这种走向衰颓的大趋势,历代教皇都忧心忡忡,一直想要搞个大新闻来吸引眼球。

 很显然,肯尼迪总统发动的这一次入侵多米尼加军事行动,从名义上讲,还真的可以说成是响应教皇号召,出兵惩戒背教者的十字军!如果这样宣传的话,对于提升教会的影响力,显然有着极大的好处。

 所以,梵蒂冈的代表当即就在联合国大会上鼓掌欢呼,表示热烈支持美军此次讨伐多米尼加「背教者」的十字军行动,并且对肯尼迪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天主教总统,进行了极为热情的赞誉和褒奖。

 然后,对于美国在自己家门口发动的这场军事入侵,要说苏联人没有一点搞事搅局的想法,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跟之前英法入侵埃及和镇压殖民地起义不同,这场

 多米尼加之战实在抓不住什么痛点。

 毕竟,根据去年在哥斯达黎加发布的联合声明,颠覆特鲁希略政权,已经成为美洲国家组织的集体意志。而特鲁希略大帅在去年的一系列疯狂作死行动,又实在是搞得天怒人怨,想要给他洗地都没法洗。

 再说,苏联又有什么立场,来为这个极度反动的独夫民贼说话呢?

 就因为特鲁希略在穷途末路之际,曾经口嗨过几句要投共亲苏?

 并且,在干涉周边邻国的问题上,苏联自己的屁股也不干净——1956年出兵匈牙利的血迹还未干呢!

 那时候的华约国家可没有集体跟匈牙利断交,联合国也没对匈牙利下达什么制裁令。但苏军还是彪呼呼地扑向布达佩斯,干涉匈牙利政局了。

 虽然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匈牙利跟日本、德国一样,都在联合国的「敌国条款」上,乃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都可以找个借口踩一脚的「国际贱民」。所以苏联要出兵匈牙利,在法理上倒也说得过去。

 但是,美国本次出兵干涉多米尼加,同样有美洲国家组织和罗马天主教会的背书,更有联合国的制裁令在前,还有多米尼加现任总统的邀请,论法理只会比苏联出兵匈牙利更加充足过硬。

 最后,苏联方面只能不痛不痒地表示,美国就算出兵干涉邻国,也应当尊重多米尼加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同时还暗搓搓地表示,特鲁希略在三十年前能够上台掌权,也是靠着美国的大力扶持。

 美国代表阿德莱·斯蒂文斯则回答说,人是会变的,一个曾经的好人,也有可能在某一天变成罪犯。而且,苏联在昔日也曾经跟纳粹德国签署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云云。

 同时,肯尼迪总统也发表讲话,郑重保证美国对多米尼加共和国的领土没有任何野心,本次出兵只是为了响应美洲国家组织的号召,促使多米尼加共和国结束强人独裁,实现民主,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等等。

 总之,除了某些已经疯魔的反美国家,一如既往地在报纸上大肆抨击美国「侵略弱国」,完全不顾前因后果之外,肯尼迪总统发动的此次「十字军行动」,得到了国际和国内不同程度的广泛支持。

 就算是那些并不支持的国家,也没有明确的开口反对,等于是表示了默许。

 至此,肯尼迪总统上任以来的第一次海外军事行动,取得了一个极好的开局。

 就这样,随着国会山亮起绿灯,早就摩拳擦掌的美国大西洋舰队,立刻气势汹汹地扑向了多米尼加。

 ——

 很显然,在此时此刻,肯尼迪总统的好消息,就是郎费斯·特鲁希略少帅的坏消息。

 通过广播电台和电视机,得知国际舆论普遍支持美军出兵多米尼加,能够牵制美军行动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宣告破灭,特鲁希略大元帅幕府眼下的几位主事者,各个都是面色惨白,如丧考妣。

 ——如果敌人只是中情局幕后支持的本国倒幕叛党,他们或许还敢纠集兵马,跟倒幕军战上一场。

 可现在即将扫荡多米尼加的倒幕主力,变成了横行地球的美帝天兵……这哪里还打得过啊?

 早在第2506旅雇佣兵登陆普拉塔港之时,北部军区司令部就跟首都断了联系,等到肯尼迪正式宣布出兵多米尼加之后,就连南部军区司令部,也主动跟首都的特鲁希略大元帅幕府切断了通讯。

 至此,幕府还能控制的土地,基本就只剩下了首都一座孤城。

 雪上加霜的是,在得知美国对多米尼加发起「十字军」行动之后,兴奋的罗马教廷又立刻发布了新的教皇谕令,号召多米尼加的全体信徒「弃暗投明」,不要再为背教者作恶,以免死后下地狱云云。

 中情局和多米尼加反对派得知此事之后,立刻用无线电广播和空投传单,把这个消息送进了唯一还在特鲁希略幕府控制下的首都特鲁希略城(圣多明各港)。顿时引发了幕府阵营的新一波骚乱。

 ——纵观整个拉丁美洲,除了最原始的印第安部落成员和信仰巫毒教的海地人之外,就没有几个不是天主教徒的。而在海地隔壁的多米尼加,天主教徒占多米尼加国民人数的比例,起码也在95%以上。

 所以,特鲁希略大帅究竟有何德何能,竟敢同时跟美帝和上帝为敌啊?

 呃,对了,特鲁希略大帅都已经死了,那就更加没法打啦!

 于是,首都城内愈发人心惶惶,而正在赶路的第2506旅快速纵队,则发现自己这一路走得更顺畅了,甚至有一些乡下神父和修女,带着几百号手持各种奇门兵器的暴徒,开着汽车尾随在雇佣兵的车队后面,说是要跟他们这支「十字军」一起前往首都,讨伐「主的敌人」!

 不过,雇佣兵车队想赶到首都,还需要一段时间。而在此之前,更可怕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一支美国舰队大模大样地闯进了特鲁希略城的港

 口,毫不掩饰地将炮口对准了市区!

 作者的话:  PS:最近看了几部奥德彪拉香蕉的视频,还有尼日利亚拍的电影,突发奇想:下本书的主要舞台放在现代非洲如何?绝对是一个非常魔幻的地方。

 很弱很弱的外星神灵降落非洲,跟一群黑叔叔和黑妹子们的热带雨林爆笑故事。

 第65章、幕府无血开城

 早在入侵多米尼加的「十字军行动」开始之前,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就已经有不少舰艇,提前以「演习」为名,被派遣到多米尼加附近的加勒比海区域活动。

 但在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被中情局不断制造和释放的各种假消息误导,以为可能的攻击对象是古巴。

 所以,多米尼加的特鲁希略大元帅幕府上下,几乎都对此毫无防备,甚至没怎么留意。

 此时白宫一声令下,提前部署在开曼群岛海域的第81.8特混舰队的「香格里拉」号航空母舰、「北安普顿」号巡洋舰和两艘护航的驱逐舰,外加两艘潜艇,立刻气势汹汹地杀奔特鲁希略城(圣多明各港)。

 而刚刚掩护完普拉塔港登陆战的「埃塞克斯」号航空母舰,也在约翰·E·克拉克海军少将的指挥下,朝着西南方航行,再次穿过向风海峡,扑向特鲁希略城,与第81.8特混舰队主力汇合。

 由于对多米尼加这等家门口的蕞尔小国的一贯轻视,美国海军压根儿没搞什么远程封锁,而是大摇大摆地把「北安普顿」号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直接开进了多米尼加首都的港口,把航道给堵得严严实实。

 骇人的203毫米和127毫米炮口,直直地指向了市区和码头!

 虽然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对岸开火,但那种恫吓的威胁和傲慢的轻蔑,却已经绝对是不言而喻。

 ——如果不是因为跟随第81.8特混舰队行动的美国海军陆战队都在普拉塔港上了岸,眼下封堵首都港口的美国海军并没带陆战队的话,恐怕就不止是海面封锁,而是直接挥师登陆,强袭多米尼加首都了。

 一时间,城内居民再也顾不上幕府的戒严令。尤其是靠海的几个街区,所有人都涌上街头,扶老携幼,扛着行李,开着汽车,强行冲开了各处关卡,心急火燎地往郊外乡下逃亡避难。

 而理应堵截难民的军警宪兵,面对汹汹涌来的难民潮,也都放弃了职责,纷纷丢下枪或拖着枪跑了。

 在这种无声的恐吓执行,特鲁希略幕府的少帅郎费斯,也是又惊又怒,乃至于精神都有点崩溃了。

 气急败坏地砸了一通花瓶和茶杯之后,余怒未消的郎费斯少帅打电话召来了多米尼加海军的参谋长,歇斯底里地吼叫一番,勒令他率领多米尼加海军尽数出港,全军出击,把堵门的美国海军干掉!

 ——没办法,空军已经集体造反,特鲁希略幕府现在只能指望海军拒敌于国门之外了。

 多米尼加海军参谋长:我??!!

 (此处参考《西游记》某妖王吩咐鲶鱼精去把唐僧师徒除掉时,鲶鱼精脸上的困惑表情。)

 ——

 呃,多米尼加共和国虽然是个小国,但在好大喜功的特鲁希略大帅治下,多少还是有一点海军的。

 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百年海军」。

 ——早在1844年的反殖民独立战争期间,多米尼加就建立了一支海军,可说是与国家同岁。

 只不过,比较特殊的是,其它地方的殖民地独立战争,一般都是有色人种反抗白人殖民者。但多米尼加的独立战争却比较魔幻,在肤色上反了过来,是白人起义军在反抗黑人殖民者!

 嗯,简单来说,就是当时的多米尼加被海地共和国的黑人给占了。所以当地白人奋起反抗,跟海地的黑人殖民者展开海陆大战,在陆地上举着燧发枪排队枪毙,在加勒比海上驾驶着双桅帆船彼此对轰,一直打到1856年,黑人殖民者终于打不过昔日的白奴,只能停战认输。

 而伊斯帕尼奥拉岛也从此被一分为二,出现了西边的海地和东边的多米尼加两个国家。

 此后的一百年里,海地和多米尼加依旧动不动打一仗,不过两边都是小国寡民,缺钱又缺人,所以海军也没啥大的发展——事实上,当时整个加勒比地区的小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的海军可言。

 毕竟,近代化的海军都是吞金兽,一艘铁甲舰就能掏空一个小国的国库,谁没事养得起啊?

 直到二战结束后,这世上最强大的两支海军,英国皇家海军(包括各大自治领)和美国海军都开始了骨折价抛售剩余军事物资的活动,特鲁希略大帅趁机抓住了这波甩卖潮,弄了点大舰巨炮玩玩吓人游戏。

 他首先从美国半买半送地获得了一些小型舰艇,包括三艘PC461型猎潜艇,一艘江河级护卫舰、两艘钦佩级扫雷舰和两艘LCI型步兵登陆艇,最后又从英国进口了一批退役军舰,包括两艘

 F级驱逐舰、两艘花级护卫舰和两艘江河级护卫舰,并且将一艘驱逐舰改造为旗舰,命名为特鲁希略号。

 截止到特鲁希略大帅毙命之时,多米尼加海军共有两艘驱逐舰、五艘护卫舰、十艘巡逻舰艇、三艘辅助舰艇和一艘训练帆船,总人数为三千人左右,其中包括一个海军陆战队营,实力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

 但是,就凭这样的阵容,想要单挑美国海军。哪怕只是单挑一支特混舰队,也是彻彻底底的作死行为。

 问题是,已经红了眼睛的郎费斯·特鲁希略少帅,却完全顾不得这么多,他只是疯狂地咆哮:“现在就是最光荣的时刻了!我要你们对靠近首都的美国海军发起攻击!

 我要让美国人知道,我们的国家虽然弱小,但也不会屈服于他们的压迫!

 首都、圣克里斯托瓦尔和拉斯卡尔德拉斯海军基地的全部舰艇,都给我立刻出海迎击!

 即使是死,也要死得像个英雄!

 任何畏缩避战,不敢与强敌交手的人,统统就地正法!立即枪毙!”

 ——怎么说呢,大约就跟一战末期的德国基尔水兵起义前夕,已经成了红眼赌狗的德皇威廉二世下令公海舰队全体出海总攻击,跟英国海军进行决战,并光荣战死的做法差不多。

 面对这位濒临疯狂的少帅,多米尼加海军的将校们一时间张口结舌,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

 不过,在离开大元帅幕府之后,他们又立刻开了个小会,并且只用一分钟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什么当英雄?见鬼去吧!老子可不陪少帅您殉葬啊!

 ——当天傍晚,首都特鲁希略城(圣多明各港)的海军舰艇,一齐挂上白旗,启航出海,向封锁港口的美国海军投降。圣克里斯托瓦尔和拉斯卡尔德拉斯海军基地的多米尼加海军官兵,也在随后发出公开通电,正式宣布倒戈归顺华金·巴拉格尔总统领导的合法政府,不再服从「非法幕府」的号令。

 至此,在失去了重金打造的加勒比海最强空军之后,特鲁希略幕府又失去了它的加勒比海最强海军。

 而郎费斯·特鲁希略少帅除了继续在家里摔东西和气得直哆嗦之外,依旧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再接下来,第2506旅古巴雇佣兵的三百人快速纵队,终于花了五天的时间,走完了从普拉塔港到特鲁希略城(圣多明各港)之间300公里的坎坷道路,疲惫不堪地出现在了多米尼加首都的郊外。

 呃,在现代的高速公路上,300公里可能也就是三个小时的车程。但对于一支奔驰在崎岖山峦之间的机械化部队来说,这段行军路能在五天里走完,就已经是差点要了他们的命。

 一路上,尽管没有遇到任何武装抵抗。但快速纵队的5辆M41轻型坦克还是抛锚了4辆,只剩最后一辆坦克勉强坚持到了多米尼加共和国首都郊外,而卡车和吉普车也有不少损坏的。

 全靠征用沿途乡民的汽车、马车、驴车甚至是拖拉机,他们才在中情局给定的期限内,抵达了目的地。

 嗯,背后还跟着至少七百多个被天主教会煽动起来,在神父和修女带领下打着十字旗的武装暴民,要来首都讨伐「背教者特鲁希略」的「农民十字军」。

 然后,在长途跋涉了这么多路之后,每个人都已经疲惫不堪,腰酸腿软,走路打晃,举枪乏力。

 所以,尽管首都的楼宇街市似乎已经遥遥在望,雇佣兵们还是准备下车休息一会儿,搞个野炊吃个饭,睡个午觉恢复体力,然后再看看能不能打进城里,还是只能在郊外找个地方挖工事据守。

 ——按照登陆之前得到的情报,多米尼加陆军装备着三十五辆坦克呢!就算这些坦克并没有全部集中在首都。但哪怕能从城里开出五辆坦克来,也足够让仅剩一辆坦克的古巴雇佣兵们抱头鼠窜了。

 但指挥这支快速纵队的副旅长伊尔内多·奥利瓦并不知道的是,这会儿的首都城内。无论军队还是政府都已经陷入了瘫痪状态,各级官员和军官们不是弃职潜逃,就是跑去找美国人和现任总统表忠心。

 多米尼加的装甲兵部队这会儿都已经就地解散,各自逃回家了,而没人开的坦克,再多也没用啊!

 相反,倒是待在巴拉格尔总统身边的菲里·金上尉,得知古巴雇佣兵在登陆后居然一枪未开,而幕府军却已经自行解体,「十字军行动」很可能不战而胜之后,就很担心自己的这次战场镀金刷战功会落空。

 于是,他就极力怂恿埃斯特莱恩组长,趁着敌人还没投降,赶紧对特鲁希略城发动一次空袭。

 菲里给出的理由是,如果胜利来得太轻松,太平淡,很可能会影响战后的功劳评定。

 就算是世界历史上时间最短的战争,1896年大英帝国皇家海军「37分钟速通桑给巴尔」之战,英国海军也在这短短的37分钟里,朝着桑给巴尔岛的王宫发射了五

 百多发炮弹,还击沉了一艘敌舰。

 如果「十字军行动」连桑给巴尔之战的烈度都不如,从头到尾一枪未发,又怎么能算是打过仗了呢?

 要知道,武装游行的苦劳,跟沙场破敌的功劳,可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啊!

 什么?之前已经刺杀了特鲁希略大帅?

 拜托,刺杀一个独裁者可不能算是战功,怎么也得炸个标志性建筑,才算是打了一仗吧?

 至于具体应该炸哪里么,菲里建议可以轰炸国家宫,那地方又大又显眼,绝对不会认错。

 事后大家再去国家宫的废墟上摆拍几张照片,就能吹成堪比苏联红军插旗柏林国会大厦的壮举啦!

 听说要炸了他的办公地点,巴拉格尔总统显然是不太乐意的。但菲里说这是为了要恐吓特鲁希略家族尽快投降,避免首都陷入巷战,他也实在说不出反对的意见。

 而在私下里,菲里又跟埃斯特莱恩组长说,等到多米尼加之战结束,特鲁希略家族的财产肯定都是要没收的。无论是糖厂、庄园、行宫和别墅,都有可能变成中情局的资产,现在若是炸了,未免有点可惜。

 但多米尼加的中央政府驻地国家宫,却是绝对的国有资产,怎么都没办法「化私为公」。

 所以还不如现在炸了,搞出个战地废墟来,让大家有个显摆吹牛、炫耀战功的谈资云云。

 于是,正当古巴雇佣兵们在首都郊外埋锅造饭之时,一架刚刚由美国地勤人员维护抢修完毕的多米尼加空军B-26B「入侵者」轰炸机,在中情局雇佣的古巴叛逃飞行员马特斯·法兰斯上尉的驾驶下,从特鲁希略总统空军基地起飞,并且由多米尼加空军的导航员领路,顺利抵达首都上空。

 接下来,马特斯·法兰斯上尉驾机在多米尼加首都上空盘旋了四圈,确认全城没有任何防空火力之后,这才俯冲下去,进入攻击阵位,对准国家宫投掷了两枚航空炸弹,随后又发射了无制导火箭弹。

 伴随着冲天的烈焰,国家宫的穹顶轰然塌落,而特鲁希略幕府的最后一点抵抗意志,也就此瓦解。

 一个小时之后,郎费斯·特鲁希略少帅在两位叔叔的一再劝说甚至逼迫之下,终于无奈地发出通电,表示愿意停止抵抗,解散幕府,辞职下野,同时希望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与此同时,伊尔内多·奥利瓦副旅长和他的古巴雇佣兵,才刚刚踏进首都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