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战略忽悠局 第83章

作者:老老王

 不过,由于兵力实在太少,在旗开得胜之后,第2506旅也没办法继续扩张,甚至连席卷整个关塔那摩省都做不到,只能满足于控制了关塔那摩湾四周的一小片土地,在这里把「自由古巴」的牌子重新竖起来。

 毕竟,关塔那摩湾周边地区虽然不算很大,但算算总面积,也跟香港差不了太多。

 能够用最多三千人的「美军+雇佣兵」,控制一个跟香港差不多大的地方,已经是捉襟见肘了。

 至此,除了时不时的空袭轰炸之外,美国方面在古巴岛上的军事行动完全陷入了停滞。

 另一方面,杜勒斯局长和比斯尔局长越过菲里,直接部署的针对古巴革命政权的招降纳叛行动,也在各路说客、线人和掮客的来回奔走之下,紧锣密鼓地在古巴岛上展开。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略」,结果喜忧参半。

 喜的是,随着成堆氢弹的落下,古巴革命政府内部确实出现了大批的动摇分子,他们看着祖国土地上升起的一朵朵蘑菇云,终于想起了曾经被美军铁蹄蹂躏的往事,还有被美国财团剥削支配的痛苦。

 而更恐怖的是,过去美国还只是想要剥削古巴人民,现在是却直接让古巴人民「高温蒸发」!

 美帝之威,

 天火焚城!美帝之怒,恐怖如斯!美帝之惩,斩草除根!

 所以……反正如今联合果品公司也不要古巴的辐射废土了,要不还是重新跪下求苟活吧?

 谁也不想自己的老家被一发氢弹轰平啊!偏偏美国的核武库那么大,氢弹还有好几千发!

 如果一口气统统丢到古巴岛上……这个十一万平方公里的岛屿,以后还能有活人吗?

 ——基于上述思想的蔓延扩散,很多缺乏觉悟的古巴民兵,渐渐不再服从上级命令,变成了自行其是的「民间暴力团体」,继而被中情局特工的收买,光速转化为狗腿子伪军,开始割据一方,称王称霸。

 甚至就连卡斯特罗的「革命老区」马埃斯特腊山脉,也冒出了几支拿着中情局空投委任状的「义军」。

 除此之外,随着克里姆林宫的赫鲁晓夫跟白宫的肯尼迪总统达成妥协,基本结束了对古巴革命政权的徒劳无功的远程支援之后,大多数增援古巴的苏联官兵,也因此丧失了战斗下去的意志和理由——他们大多不过是服从上级命令来古巴出差而已。可不是西班牙内战时期那一支为了理想主义而战的红色国际纵队。

 更别提,亲眼目睹氢弹爆炸的蘑菇云冉冉升起。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都是能让他们精神崩溃的场面。

 在跟祖国交通断绝的情况下,只有极少一部分苏联人愿意留在古巴,继续帮助古巴同志搞革命,大多数人都只想回家。为此,在一番磋商后,肯尼迪总统于2月1日批准了一次为期七天的「人道主义停火」,允许苏联商船在接受检查后前往古巴停靠,接走滞留在当地的苏联官兵,并输入若干粮食药品等物资。

 这样一来,随着大部分苏联援军的相继撤走,古巴革命政权还能调用的军事实力,就被进一步削弱了。

 忧的是,即使遭受了如此惨无人道的恐怖核打击,由于美国持续大半个世纪在古巴各种不做人事而留下的旧恨,再加上刚刚用氢弹将哈瓦那等一系列古巴城市夷为平地的新仇,整个古巴民间的反美情绪依然十分高涨——差不多一百万人死在了美帝国主义的核打击下,全岛家破人亡之辈不知凡几。

 每一颗美国氢弹的落下,就是在为卡斯特罗送去一大批怒发冲冠,满心复仇的反美死士啊!

 而美国地面部队的仓促撤军,又让古巴人看出了美国人张狂霸气外表之下的色厉内荏。

 也就是说,此时的古巴反美力量依然没有绝望,他们觉得完全可以靠顽强的战斗来拖垮美军,最终赢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甚至将反抗美帝暴政的星星之火,进一步传播到整个广阔的拉丁美洲大地。

 在这种情况下,古巴革命政权的士气虽然低迷,人心虽然涣散,但卡斯特罗兄弟依旧拥有一个可控的基本盘和一支绝对忠诚的武装力量,距离众叛亲离还差得很远。

 毕竟,对于现在的古巴人来说,杀美国佬是根本不需要动员的,投靠美国才得给钱收买。

 想要通过一场不流血的高层政变,或小规模的中枢兵变,就把卡斯特罗给干掉,是根本不可能的。

 甚至就连搞一次里应外合的斩首行动,派特种部队潜入敌后,把卡斯特罗干掉,也是做不到的。

 因为,中情局甚至弄不清楚,在哈瓦那被一发氢弹轰平之后,大胡子卡斯特罗究竟躲到了哪儿!

 于是,杜勒斯局长决定,暂时不忙着搜索卡斯特罗的位置了,先让古巴人自己打起来再说!

 1962年2月10日,古巴目前残存的最主要城市,圣地亚哥省的圣地亚哥港,发生了反革命政变,大约2000名古巴士兵扯旗造反,投靠关塔那摩的「自由古巴」,对依然效忠卡斯特罗的军队发起攻击。

 叛军很快控制了码头和绝大部分市区,只有少数几个最坚固的防御据点,一时间久攻不下。

 而忠于卡斯特罗的革命军和少数苏联志愿军,也不断从其它地方赶来支援,导致战局陷入僵持。

 兴奋的杜勒斯局长直接越过菲里,强令第2506旅的新任旅长伊尔内多·奥利瓦,率领600名相对来说较为训练有素的雇佣兵,携带火炮、坦克等重武器,搭乘美国海军的登陆舰,进入圣地亚哥参战。

 经过持续四天的混战,随着古巴援军被美军轰炸机从空中摧毁,留在圣地亚哥城内的少数顽固守军,最终在炽烈的炮火中迅速「软化」,相继弹尽粮绝,被逐个击败和打垮,只得分头潜逃入山林。

 然而,跟上个月在特立尼达战役末尾发生的情况一样,困守圣地亚哥的革命军官兵和苏联志愿者,也在最后时刻引爆了部署于此的苏联核地雷,与阶级敌人同归于尽……

 ——史称「血色情人节」!

 就这样,随着又一朵闪光的蘑菇云,在古巴岛上冉冉升起,菲里麾下的第2506旅雇佣兵部队,再次在核打击之中遭遇重创,从半个旅缩水到只剩四分之一个旅,

 或者说两个营。

 而第二任旅长伊尔内多·奥利瓦,也跟他的前任圣罗曼旅长一样,在核爆的蘑菇云下死于非命。

 由此,第2506旅在佣兵界成了一等一的硬核狠人,创下了「双重被爆」的传奇记录——这世上还有那个佣兵团能被核爆两次的?事后,第2506旅的雇佣兵借此在酒馆里大肆吹嘘,胡诌什么——“别的雇佣兵首领都只要一发流弹就能爆头,咱们的旅长却得要用核弹才能轰得死!”

 除此之外,中情局好不容易收买的古巴叛军,也在核爆之中死伤惨重,就算没有当场挂了,只要是当时待在圣地亚哥一带,也普遍患上了辐射病,只能躺平了垂垂待毙——跟强调一次性直接破坏力的核弹头不同,核地雷的主要功能不是直接破坏,而是制造出大片的核污染区,妨碍敌军通过或使用该地区。

 因此,部署在圣地亚哥的核地雷,虽然TNT当量没比广岛原子弹大多少,但辐射污染却远在其上。

 其他那些还没发动叛乱的古巴军政官员,见状自然是个个噤若寒蝉,短时间内再也不敢乱说乱动。

 ——美国的大当量氢弹固然要命,苏联的原子弹虽然当量小点儿,但也一样要命啊!

 雪上加霜的是,根据最新获得的可靠情报,卡斯罗特还掌握着另外一枚苏联原子弹!

 虽然古巴的中程导弹打完了,但只要把原子弹伪装一番藏入商船,再潜入美国某个重要港口,比如纽约,然后「轰隆」一声升起蘑菇云,也能把自由女神像变成辐射女神像……这是什么样的地狱噩梦啊?

 就算不是纽约这个大苹果城,而是迈阿密、新奥尔良或休斯敦被核弹轰了,那也一样堪称天崩地裂啊!

 哪怕卡斯罗特没有胆量袭击美国本土,而是南下核爆巴拿马,将巴拿马地峡变成核污染区,搞得巴拿马运河白挖了……这对于正在承受着怨声载道的肯尼迪政府来说,也已经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于是,本来就已经被国会弹劾搞得焦头烂额的肯尼迪总统,只得硬着头皮上电视再次宣布,靠近古巴的佛罗里达州,墨西哥湾沿岸的路易斯安那州、阿拉巴马州和德克萨斯州,重新进入紧急状态。

 而美国东海岸的其它港口和美国驻军控制的巴拿马运河区,同样也要加强对入港船只的检查,并且还给海岸警卫队和海关人员紧急配发了大批盖革计数器,一时间搞得鸡飞狗跳。

 更令人头疼的是,有美国科学家指出。即使能够对本国领土和领海严防死守,也没办法完全确保本土安全。因为,此时在墨西哥湾的公海上,早已到处遍布着美国各大石油公司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

 如果古巴人把原子弹装上自杀伪装商船,然后行驶到公海上的石油钻井平台附近引爆,那么同样可以制造出危害整个美国南部沿海的可怕生态灾难——偏偏由于公海的自由航行权,美国还根本没法管!

 上述这些新闻刚一爆出,纽约股市就再次应声而落,怕死的美国富豪们也重新搬入了各自的末日地堡。

 迈阿密因此爆发了大规模的种族冲突和零元购骚乱——起因是3K党极端分子袭击当地的古巴移民。但很快,随着骚乱的扩大,黑人也加入进来,最终变成了南方红脖子白人与全体有色人种的大乱斗。

 虽然美国的外交人员,看到古巴这种小国偶尔掌握了核武器之后的巨大危害,开始打着世界和平的旗号,试图在联合国舞台上力推「核不扩散条约」和「禁止大气层内核试验条约」,但终究远水难救近渴。

 ——之前的联合国,既然没办法阻止美国对古巴用兵,那么现在的联合国,也没办法逼迫卡斯特罗放弃手里的核武器,在美军面前束手待毙:这已经是古巴革命政权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

 被古巴核危机反复折腾了一个多月,普遍濒临精神衰弱的美国民众,到此时再也忍无可忍,纷纷把怒火发泄向国会山和白宫,咆哮着要求尽快结束古巴的那一摊子破事,不要再继续折磨他们可怜的神经。

 而肯尼迪总统和他的内阁成员,看着暴跌的支持率,也已经是精疲力尽。对于久拖不决的古巴战事厌烦到了极点,严词责令中情局尽快结束古巴危机,好让本届政府从火坑里爬出来。

 至于能不能搞死卡斯特罗来维护美帝上国的面子,甚至杀鸡儆猴什么的,则已经完全顾不上了……

 ——无论是阿富汗战争、越战还是更早的朝鲜战争,美国对待敌人都是这样的前倨后恭。

 一开始是精神满满,狂妄得没边儿,非得要对方跪下来五体投地唱征服,一丝一毫的体面都不肯留。但最多坚持了一年半载之后,美国舆论里的精气神就逐渐萎靡了,各种让人泄气的吐槽开始纷纷冒出来。

 再接下来,停战和撤军就成了政治正确,而怎样尽量体面的撤军,则是对华府政客们的艰巨考验……

 但结果往往是根

 本没法维持体面,从西贡铁拳到喀布尔飞人,一次次地丢尽了美帝王师的脸。

 没办法,在二战之后,历届美国政府就都成了机会主义者,每次打仗都只有三分钟热度,总是凭着一腔狂妄挑起战火,又在很短一段时间的精神焕发之后,借着好战舆论的快速衰退萎靡,而拍屁股跑路。

 ——敌人越弱,坚持战斗的时间越久;敌人越强,斗志消退的速度越快。

 虽然对于美国的军工复合体来说,战争就是发财的机会。但前提是战争不能发生在自家地头上。

 现在,这场古巴战争已经搞得中程导弹轰入了华盛顿,发动战争的五角大楼被轰掉一个角,在太平洋战争中赫赫有名的「东京烧烤达人」柯蒂斯·李梅上将,甚至差点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被烤了……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面对发生在身边的爆炸,再怎么嗜血的战争贩子,也会变得爱好和平起来。

 毕竟,并不是每一个战争狂人都有希特勒的勇气,能蹲在疫病滋生的战壕里,直面毒气弹的熏陶。

 更多的则是东条英机这一类滑头,平时满嘴铁血狂言。一旦死到临头,却连举枪自杀的胆量都没有。

 总之,到了这一步,杜勒斯局长终于不得不尴尬地承认,想要在短时间内结束古巴战事,是根本不可能绕开或扳倒卡斯特罗兄弟的。

 某位金少校提出的「剃须刀行动」方案虽然看似离谱,但在当前的条件下,却已是最体面的收场方式。

 就这样,中情局终于同意了菲里的看法,授权他直接跟卡斯特罗政权进行谈判。

 为了让菲里能够跟卡斯特罗兄弟接上头,局里的间谍还发动关系,找来了一位堪称重量级的中间人。

 ——卡斯特罗兄弟的亲妈,莉娜·卡斯特罗!

 顺便一提,这位莉娜·卡斯特罗女士,同样也是中情局在古巴的线人……

 哎,怎么说呢?或许,革命者注定是不能被家人理解,只能享受孤独的吧?

 作者的话:  PS:接下来就是经营古巴废土的故事啦。

 第132章、卡斯罗特的亲妈是CIA的线人?

 1962年2月2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珊瑚顶市的一家咖啡厅

 虽然才是二月下旬,但在终年阳光灿烂的迈阿密,午后的气温依然达到了30摄氏度。

 穿着笔挺军礼服的菲里·金少校,有些不太舒服地在卡座里挪动着身子,脸上的表情很是僵硬。

 与此同时,在他身旁穿着女士西装的中情局女特工玛丽塔,看上去也是如坐针毡,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而让两人感觉如此尴尬的主要对象之一,就是坐在他们对面的一位洋装长裙老妇人和老妇人的女儿——卡斯特罗兄弟的亲妈,莉娜·卡斯特罗,以及她嫁到了墨西哥的女儿艾玛。

 菲里在之前做梦也没有想到,中情局特工居然能把大胡子卡斯特罗的亲妈给请来,充当和谈的中间人。

 更不知道卡斯特罗兄弟在古巴居然搞得这般不得人心,连他们自己的老妈都跳反投美了……

 结果,此刻他带着玛丽塔跟对方突然见面。顿时就不禁感觉脸上讪讪的,十分尴尬。

 ——谁让大胡子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四年之前,曾经很认真地想要娶玛丽塔当古巴的第一夫人,还带着玛丽塔回过他的老家,见过他的母亲,也就是莉娜·卡斯特罗女士呢?

 结果这对曾经的准婆媳,时隔四年之后再次见面,一切却都已经物是人非,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嗯,还有坐在旁边的前准小姑子艾玛·卡斯特罗,跟玛丽塔也是认识的。

 哎,杜勒斯局长直属的特工一个个都神神秘秘的,带着我去见面前居然连对方是谁都不肯说。

 如果早知道局里联系到的中间人,竟然是卡斯罗特的亲妈……这回我肯定就不带玛丽塔过来啦!

 菲里·金少校忍不住伸手挠了挠头皮,心中幽幽地如此想道。

 不过,大胡子卡斯特罗闹革命竟然能闹到亲妈和亲妹妹都集体造反的程度,也真是堪称一绝啊!

 而更让气氛尴尬的是,为菲里引见这位老妇人的中情局特工,居然是弗兰克·斯特吉特——名义上,他如今算是菲里的下属,但实际上,这位资深特工直接听命于比斯尔副局长,菲里根本指挥不动。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菲里倒还不至于那么小鸡肚肠,他本来也不是那种控制欲超强的人。

 但问题是,三年之前,同样正是弗兰克·斯特吉特这家伙在纽约街头抓捕了玛丽塔,打掉了她肚里的孩子,又忽悠她拿着一瓶剧毒的雪花膏去刺杀大胡子卡斯特罗……

 如今玛丽塔跟他仇人相见,那真是分外眼红,一双美目里都快射出「哔哩哔哩」的杀人光波了!

 呃,附带一提,当初也是弗兰克·斯特吉特担任美方顾问,帮助卡斯特罗兄弟建设山区根据地,以及训练游击队——换而言之,他其实还是深度参

 与古巴革命的元老级人物:可见一个人是能扮演很多角色的。

 总之,看着表情僵硬的女友,还有女友的前准婆婆和杀子仇人,菲里感觉自己的脚趾都能抠穿鞋底。

 哎,我这是陷入了什么样的修罗场啊?

 ——

 对于广大拉丁美洲人民来说,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劳尔·卡斯特罗兄弟,代表着什么?

 点亮西半球红色革命灯塔的盗火者?

 胆敢对美国资本家亮剑的传奇勇士?

 拉美左翼运动最耀眼的光辉旗帜?

 但是,在老太太莉娜·卡斯特罗看来,他们就是一对败家兄弟和不孝子!

 ——二十世纪初,一个名叫安赫尔·卡斯特罗的西班牙退伍军人,从西班牙漂洋过海,移民来到古巴,在奥尔金省的比兰镇定居下来。靠着经营甘蔗种植园,他在古巴扎根立足。慢慢地发家致富。

 这位庄园主安赫尔·卡斯特罗,前后娶了两个妻子,生育有九个子女。他的第二任妻子莉娜·卡斯特罗生下了7个孩子,其中有两个孩子就是菲德尔和劳尔。

 在一众兄弟姐妹中,菲德尔身材高大,精力充沛,经常带着家里的孩子去爬树摸鱼,俨然是整个镇上的孩子王。而劳尔则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一个私生子,连父亲对他都不怎么待见。

 后来,在接触到文化知识后,菲德尔开始觉察到这个社会的不公,尤其对贫苦劳工非常同情,为了改善劳工们的待遇,他还亲自组织了一次自家种植园的工人罢工,要求自己的父亲提高工资。

 但他的母亲则非常不理解菲德尔的想法,认为菲德尔这种给自家人拆台的做法,实在是太荒谬了。

 当然,菲德尔那一次组织自家工人闹罢工怼亲爹。不过是三分钟热度,很快就虎头蛇尾地结束了。甚至连他的亲爹都没当回事,以为不过是年轻人在叛逆期常见的瞎折腾罢了,根本没必要上纲上线。

 ——少年时的菲德尔·卡斯特罗,还远远算不上是一个背叛了出身阶级的布尔什维克,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莽撞青年罢了。

 而有活力的年轻人在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上跟父母唱反调,不是哪儿都有的常态吗?

 事实上,在卡斯特罗家族里,首先接触赤色思想的并不是菲德尔,而是他的弟弟劳尔。

 当老爹安赫尔知道劳尔在首都哈瓦那的大学里参加学生运动之后,还派菲德尔前去阻止弟弟。

 在出发前,父亲对菲德尔说:“好好看着你弟弟,不要让他变成赤色分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