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我的崛起人生 第196章

作者:寒星之月

当然663最主要的是,现在房地产市场已经趋于稳定,各种政策都在限制房子的涨价,这就让这房子毫无升值价值,会花两个亿给自己置业的有钱人就更加少了。

而若是几年前,这房子估计会有无数人疯抢,因为光是等升值就能发一笔财。

要怪也只能怪这里的开发商二期工程太慢,赶上了房地产没有未来发展空间的时候,否则也不可能让陈逸找到这么一个跟一手房一样,没人住过的豪宅。

而陈逸更是知道,这些房地产开发商从这时候起,就是要疯狂的回笼现金了,否则在未来几年的环境下,无法回笼现金的房地产商,都可能会破产。

就连恒大这样的企业,都有巨大的债务危机。

看完房子之后,仅以性价比而言,陈逸觉得这房子两亿左右还是不值,但神豪哪在乎性价比,这里的景色他喜欢,这里的邻居他喜欢,那这两亿就没问题!

在薛经理惊喜的目光下,陈逸缓缓点头道:“……虽然这里不算太满意,但我也懒得再去其他地方看了。”

“……只希望你们工作能快点,这几天内就把房子能给交接到我手上。”

看来自己终于是要告别酒店生活,住在真正的豪宅里了。

就是这500多平太大了,自己一个人住的害怕啊。

为了能让胆小的自己不害怕,陈逸决定以后一定会天天带各种不同的妹子来一起渡过夜深人静的夜晚。

没办法,谁让这房子太大,自己一个人住的心慌呢!

陈逸如此找着借口。。

第343章

对于如今的陈逸来说,他的首要任务是完成系统的再次升级,让每月的系统金钱发放再次升级,达到一亿六千万。

这样的话,陈逸每年将会有三亿美元左右的现金供他挥霍,接下来的大项目也才能正式展开。

现如今的财富密码,对于重生者的陈逸来说,已经完全的写在了面前,短视频的风口以及电商下沉,将电商的主要目标群体对准那些人口数更多的穷人,这才是陈逸现在的目标。

也就是俗称的拼团名媛拼多多。

不要看拼多多这个企业在许多人印象中就是低端、low、穷逼、劣质产品的代名词。

但拼多多才是真正的抓住了国内最大的人群,知道那些穷人们所需的真正东西,从而在极短时间内创造了财富神话的密码。

主要还是那位拼多多创始人太低调,大家只是把目光关注到了拼多多上面的那些奇怪的产品上,但实际上拼多多在陈逸重生的时候,其市值已经高达1700亿美元。

从拼多多创建到上市也没几年时间,短短几年内公司市值接近2000亿美元,轻松塑造了一位国内前五的富豪,并且成为了国内第四大互联网公司。

这不是财富密码,不是神话还能是什么。

明知道地位与财富就在眼前,还不去拿的人才是愚蠢,至于拼多多的名声什么的,这都是小问题,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竞争对手打压带来的恶意名声,会渐渐消失。

许多生活一二线城市的人,赚着白领工资的人,看不到社会更底层的人民生活,只看了便宜的山寨产品。

但那些穷人才不会在乎你卖的东西是什么山寨,只要功能在,基本质量在,而且够便宜,就会去买。

而这些便宜的东西,也造就了大量小工厂的存活。

有钱人买一万块的手机,穷人买500块的手机,只要都是手机,基本的功能都有,这就没什么可说的。

甚至在陈逸看来,这家企业的存在甚至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能将电商带到更贫困的群体中,惠及更多的人群。

目标找好了,项目报告书其实都完成了,陈逸之所以还没启程,主要还是——没钱!

这种互联网类企业是需要烧大量的资本才能成功的,哪怕陈逸的系统再升一级,达到每年20亿左右,那也不够烧的。

没个几百亿烧进去,这企业绝对成不了。

所以真想把这事成了,就必须得有投资人,然后才能烧他们的钱开阔出一条道路来。

陈逸之前也让韩一帆的团队稍微调查了一下市场的情况,关于和陈逸有同样想法的企业不是没有,市面上其实已经出现了。

不过暂时这些企业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引起大资本的注意。

最关键的也是现在共享单车、外卖的资本竞争打的如火如荼,像是鹅厂、ali这些巨头暂时没有那么多的闲心放在这一块,才会让这份财富密码有所空缺。

但是机会稍纵即逝,陈逸觉得如果自己不能在这一两个月内就抓住机会,把公司基本架构完成然后引来投资,等到以后再加入这个战场,那就真可能是一场龙争虎斗了。

那时候哪怕是赢,也将是惨胜。

所以现在陈逸最需要做的就是完成系统的在升级,这样当其有大量资金入账时,才能在之后的融资里占据一个优势。

不管这样做能让估值变的虚高还是什么,只要自己手上有大笔现金,才不会在未来不小心被那些真正的资本大鳄们给吃个干净。

至于短视频领域陈逸反而不担心,因为系统说了只要完成升级任务就直接给核心算法,这是纯粹的技术碾压。

一套成熟体系的算法在这个短视频刚刚崭露头角的年代扔出来,直接就能暴打一切,只要人不傻,就不可能失败。

这就是陈逸接下来最大的目标,只要这两个风口抓住并且成功,那么陈逸就能成为真正的商界大佬,福布斯榜上有名。

到时候就能和鹅厂、ali一样成为互联网领域的一股新兴势力,去四处投资,不管什么领域都将能有他的身影,成为人们口中厌恶的‘资本’。

……

陈逸一边挥霍着手中的金钱享乐,一边马不停蹄的前进,对于资本而言,哪里能赚钱就投资哪里,才不会在乎那是什么产业。

陈逸也是如此,建立一家高端的全国连锁的奶茶店,因为产业限制,年销售额可能最多也就是十几个亿,顶头了四五十亿,但蚊子再小也是肉,陈逸不会挑食浪费。

拿出了一天时间,陈逸去看了一下位于赣省的那家工厂,厂房环境很好,机器也几乎是新的,在团队进行过检查确认没有问题后,当场陈逸就是和那家厂子的原主人签订合同。

之后把管理层全部踢走,基层员工留下,经过几天动荡后,厂子就是开始了运转

位于申语大学附近的商业街,找好的那家店铺在经过短暂的装修,对从自家大学里雇佣的那批贫困生进行过基础培训后,也是准备上岗开业。

与此同时,怀着对系统给的配方的信任,陈逸也已经开始让人在申城的各大商业以及核心区物色店铺,准备租下来开第二家、第三家的店。

这第一家店因为开的太急,装修的还是不尽如人意,陈逸这是要未雨绸缪,就像是星巴克那样,准备将以后开的各家店铺都统一装修 风格,这才是现代流水化作业。

只要过上那么一两个月,申城陆陆续续各家店就可以开业,之后就是扩展到全国。

若是这口味外国人也喜欢,最后走向全世界也不是不可能。

品牌名字嘛陈逸也已经取好,就用自己名字的一个字,叫做‘逸茶’伶。

刚刚赚的钱就这样如流水般花了出去,但这也是有钱人为什么越来越有钱,穷人却越来越穷的原因,钱只有流动起来才不会贬值,钱生钱才是赚钱最快的方法!

……

所有的事情都在如火如荼,也按部就班的进行着,陈逸一边等待着自己的团队在豫南省关于那家养猪场的消息,一边为自己的未来人生书写着计划。

而现在的陈逸,正在和那位民行的分行长,在申城某家高端会所里商谈着。。

第344章

这家私人会所地处隐秘,设施高档奢华,整个内部空间的结构也是非常复杂。

这样不但保证了绝对的隐私,也让不同宾客间的会面在里面不会遇到,看起来就像是每一人都有一个巨大的独立包间一样。

会所中各种娱乐设施应有尽有,只要宾客愿意,在这里吃喝玩乐样样齐全,许多明星大咖,商界大佬都是这里的常客。

这间会所也是申城的本地富豪打造了,各种装修花费高昂,其中的目的也是不言而喻,就是想要通过这样的会所,然后能与不同的人认识,扩大自己的交际圈。

就像是几年前遥远的所谓帝都四少,其中一位就是花费大价钱打造高档商务会所,其目的同样是想借用自己的名气来扩大圈之。

当然那个所谓的帝都四少听听也就得了,在真正的大佬眼中那就是个玩笑,帝都那块地方,有多少低调的真正二代与贵族子弟,都从不露面的。

陈逸觉得现在的自己去被称呼个什么帝都四少还差不多,不在于现在的陈逸有多少钱,而在于他在帝都二代和贵族子弟的圈子里有了名气和足够的威望。663

在加上他也有着不小的背景,这样的称呼才能让人心服口服,不过陈逸对这种噱头一点兴趣都没有,甚至觉得太low。

这间高档会所中的某一房间,其整体装修以简约为主,不过简约却不简单,各种细节处透着奢华。

旁边是一面巨大的如落地窗般的墙壁,能够看到外面花园中美景。

虽已到冬季,但也却有另一种萧瑟的美,这玻璃窗经过特殊处理,从外面看不见里面,保证着客人的绝对隐私。

陈逸和民行的那位分行行长鲁丞在这里相谈甚欢,喝着美酒,吃着佳肴,谈论着一些或大或小的事。

“来,陈少,我再敬您一杯,祝您财运亨通!”

这位鲁行长一张脸都快笑成了菊花,频频举杯示意,虽然不至于在陈逸面前低三下四,但也是放低姿态,妙语横生。

对于陈逸这个人,这位分行长也是心下佩服。

当初因为丽思卡尔顿的总经理许峰的缘故,他和陈逸算是混了个脸熟,不时的也会一起出去吃个饭,去更专业的地方玩,私下关系不错。

那时候他之所以会去 认识陈逸,也是因为许峰说这年轻人像是只池中真龙,而以鲁行长的身份地位,其实不至于去放低姿态认识一位年轻人。

不过第一次见面时,他也认同了许峰的话,觉得这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这才是他会和陈逸多加接触的原因。

而短短几个月时间,这年轻人确实得到了一番成就。

或许他这番成就和那些真正的商界大佬不能比,但是陈逸才多大啊,还不到二十岁就已经获得这样的成功,未来谁又说的准他能达到什么地步。

虽然这位鲁行长不走官途,但也是消息灵通,之前发生的事他也略有耳闻。

以他的地位倒是不可能知道更上层的方方面面关系,但是他也知道面前的这个陈逸,有能力直达天听,而且和申城现在的执政官,好像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个时候的鲁行长知道,面前这年轻人才可能是真正的大佬,其掌握的能量资源之多绝对不可想象。

自然的,这位曾经还觉得和陈逸站在同一个水平线的鲁行长,这时候也尽量的放低姿态了。

他虽然已经是民行的高层,但不过一家民营企业,还没那趾高气扬的资格。

就像现在,这不和陈逸一直套关系,就有了好处。

陈逸直接以个人名义借了一亿两千万的贷款,虽然只是利息比较低的房贷,但这对银行可谓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以陈逸的资本,和那些优质资产,这完全就是几乎没有任何的风险,坏账率很低,不管陈逸去任何一家银行,都会有无数人来跪舔抢着给他送钱。

鲁行长知道陈逸之所以会找自己,也是因为陈逸和他熟,这种九位数的贷款,就算不是陈逸,也值得他这位分行长亲自出面了。

况且这还只是开始,陈逸也只是个人名义进行的贷款,以后要是以企业名义进行贷款,那数额将会更加的大。

吸收存款,然后发放贷款,这可是银行的最基本业务,是银行最重要的考核指标,这样的优质客户必须得握在自己的手上。

“陈少,这可是我能决定的最低利息了,您可别觉得老鲁我是在坑你。”

鲁行长喝了一口酒后,很是真诚的说道。

陈逸闻言就是笑笑,对着这位鲁行长道:“……我当然知道鲁行长你的这份好意,我这不是来专门感谢你的。”

陈逸这话也不是反话,面前的这位鲁行长的确是挺有心的,一上来就给了陈逸非常低廉的利息比,已经是国家要求的最低额度。

与此同时他还用自己在民行内部的权力,尽可能的延长还款期限,说实话这种情况对一般家庭而言可能差别不大,该还多少钱还是要还。

但是对陈逸这种手上有着大笔现金的企业家而言,这就是赚钱的买卖。

就像是陈逸现在有两亿现金直接去买房,但是他就是不用,其中一大半都从银行贷款,这样自己的现金就留了下来。

而这部分现金再去进行投资,这钱就源源不断的动了起来,只有流动的河水才不会腐朽。

虽说银行在贷款时也考虑了通货膨胀,但是当这个还款期限延长后,这跟不要钱也差不多。

所以说现金流是王道,像是固定资产,还是从银行借钱填进去最好。

鲁行长确实是带着诚心来的,他就没想在陈逸这里赚钱,完全是抱着和陈逸搞好关系。

反正这民行也不是他的,这位鲁行长完全是拿民行的资源搞好自己和陈逸的私人关系,这才是聪明人,不是自己的钱,花起来不心疼!

不过陈逸也知道这位鲁行长这叫长期投资,等以后陈逸发达了,先不提那时候商业贷款的额度与利息有多少。

假如陈逸成为了那种人们耳熟能详的商业大佬,这位鲁行长光是凭借着和他的关系,就能在民行内部再往上爬一步。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可不是说笑的。

其实陈逸一点都不在乎这点利息,不过这位鲁行长这样热情,陈逸也不好拂了对方心意。

哎,非要给我省钱,我也没办法啊!

就在陈逸和这位鲁行长聊着一些申城各行业的八卦,听着某位富豪最近资金紧张,濒临破产的闲事时,陈逸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陈逸拿起手机一看,和鲁行长说了一声抱歉,就是站起身来走到了角落中接听了电话。

“老板,咱们这里遇到了一些麻烦事。”

来电的人是张洪超,也就是陈逸的那家‘逸茶’第一家店的店长,他的声音有些愁。。

第345章

学生和女人的生意都是最好做的,就像是承包学校的食堂,如果学校在设立一些规定,比如不让点外卖之类的,那么学校食堂必然是赚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