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复苏:从当城隍开始签到 第273章

作者:雲巅丨冰尘大大

是父亲怕她又不懂事乱来,惊了城隍爷不好,也是父亲为她着想,毕竟让城隍老爷安于渊生气很不好,他不想女儿出事。

“我记得……城隍爷叫……安于渊。”她低语,想到了父亲拉着她说关于安于渊的事情。

“咱们祖上曾经受城隍爷庇护,救济过,后来我们祖辈发达了想要回来找安先生,报答安先生,但是发现安先生仙逝,后来祖辈的人把这份恩报答在了安先生的亲子安平身上。

我们祖辈的人,一直跟城隍安家很不错,直到清朝入关,祖辈的人因为战乱不得不离开沧县,凝雨啊,沧县是我们现在住的地方的叫法,那是因为离开了沧县,所以我们和安家断了联系。”

“那爸爸,为什么我们后来又回来了。”

“祖辈的人钱赚多了,他们就想要做善事,想到了以前救济我们祖上的安于渊城隍爷,想到了城隍庙,这才带着家人过来,又回到了这片土地,只是那时候安家的人找不到了,后来又因为战乱,我们家也慢慢的没落了。

但是我们运气非常的好,战乱时期我们虽然没落了,但是我们全家都是保了下来,那一天炮火打进县里,你爷爷亲眼看到了炮弹飞过的,你爷爷奶奶那辈的人十几个就是靠着躲进城隍庙才躲过了一劫,是城隍爷庇护了我们,几百年前救了我们陈家,现在又救了我们陈家。

凝雨,你要记住,以后绝对不能调皮,城隍爷是我们陈家大恩人。”

父亲认真、郑重的话语声依稀萦绕在她的耳边。

她记得很多事情。

那是父亲经常唠叨的话。

城隍爷救过很多人,祖辈的人是其中一个。

城隍爷叫安于渊,祖辈被他救的时候只有十三岁,安先生的亲子叫安平。

安平安家书香门第……

父亲说了太多的话语,都是关于城隍爷的事迹,只是到了这一辈已经有很多人忘记,甚至很多事情都是编造,比如安于渊救了多少人,之后的安家的人过的怎么样,太多的事情已经无法追寻,唯一能知道的是他们陈家一辈辈传下来的话。

安先生对他们祖辈有大恩,没有安先生,他们祖辈就是一个臭乞丐,也没有后世的陈家,甚至达到最辉煌时期的陈家大族。

以前的人讲究恩情还恩,忠孝礼仪,对于恩人看重,甚至会祖辈代代传下来,若非两次战乱,他们也不会和安家断了联系。这样的传承祖辈事迹如今也只有在一些大家族还有,亦或者一些家族系脉大, 并且重视这些的家庭还有。

“城隍爷。”

凝雨盯着泥像。

旋即她脸色认真,在田华的诉说下,她去了城隍爷安于渊金身前。

“几十年了,我又回来了,城隍爷您老人家还记得我吗。”凝雨看着泥像,她微微颤颤拿着香,缓缓跪在蒲团,“小时候是凝雨不事,您老人家不要和我见怪,我人老糊涂了,很多事情都忘记了,今天才忽然想起来,我娘家陈家受您照顾,到了我这一代,是我不孝,没有接续以前人……”

她低叨着一些话,诚心的求拜。

凝雨说了很多话。

像是在讲述这几十年来的一切过往,从小孩到大人,讲述他们家的过往,还有感谢,一定会告诉自己孩子陈家的事情,她孩子不是陈家的姓,却留着陈家最后一点血,一定不会让这份恩情断,以后会来拜。

她的话很多,其中超过大半都是在说她的孩子林飞光。

最后她许下了愿,为自己孩子找一门亲事,不求对方多聪明,也不求对方多会赚钱,多漂亮,只要能对儿子好,能和儿子过日子,陪着他就行。

凝雨起身。

她看到了一直站在身边站着等她的几个老朋友,还有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庙里面来接她的保姆。

“我说了很久吗?”

“很久。”

田华老脸带着微笑,他们看到了凝雨在那边说了很多话。

这让他们很意外,怎么说这么多话?很快他们想到了凝雨家以前的情况,他们相互对视后就没有在多说什么,低声笑着交谈,并等待凝雨祈愿完。

“人老了,太久没有和人说话,不小心说多了。”凝雨轻笑,“很晚了,我们去吃个饭怎么样?”

“我们就是这么想的。”

“好,走,对了要不要买个麦芽糖?”

“哈哈哈,买什么麦芽糖啊,凝雨你又调侃我。”

“哈哈……”

凝雨和老李他们都是轻笑,恍若回到了年轻时,活泼的凝雨,爱吃糖的老李,大姐大田华……

安于渊看着几个人的背影。

几十年不见,却依旧有着年轻时的友情,真挚不变。

“令人艳羡的友情。”安于渊赞叹,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纵然是他也无法做到这一点,朋友间友情,在相互接触时也许没什么,但是如果离开的时间长了,分开长了,等到再相见时,这份友情就淡了。

曾经儿时的玩伴,十几年,几十年不见,再次相见,有几个人能做到如同曾经那般真挚、纯真。

这样的友情很难得。

世上又能有几人能做得这样。

看着他们一行人的离去。

安于渊视线收回,看向庙堂一面墙,这墙的另一面有两个小家伙。

“这里还有两个小家伙能做到……”他欣然一笑。

最后。

安于渊将视线落在蒲团上。

哪里还有两个因为膝盖跪下时凹陷的还没缓过来的小塌陷。

“陈家,小乞丐。”

他想到了一个人。

一个很活泼的小乞丐,一双眼睛十分的漂亮,像是黑色夜明珠,如同世间瑰宝。

“是陈宝么。”他想到了生前岁月一段日子,那时候朱元璋还未称帝。

有很多流民,其中有一群小孩子,他看他们可怜,花了部分积蓄弄了简单的私塾,自己做了教书先生,慢慢教导他们,后来欢儿出声,欢儿也是那个学堂的孩子。

学堂名曰‘平安堂’,他不求大家成长建功立业,也不求孩子们能富甲一方,只希望大家平平安安,有因此把私塾叫平安堂,也叫平安院。

其中有两个小乞丐就姓陈。

一人是原本的姓,一人则是他为其取名的姓氏。

他想到是后者。

那个算数很厉害的小孩子,他那时候可没有名字,只有简单的名字叫小草,因为他没地方吃东西,喜欢吃草,所以大家叫他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