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想重新做人 第14章

作者:辛老板

两人正聊着,教室门再度被推开。

教导主任岳健康,昨天陪叶达去警局的那位。

叶达有些意外,这课是岳主任上么?他是启灵者?

岳健康看了一眼二人,点点头道:“可以了,那我们就开始吧。”

第19章 十万分之三与融合

高鹏显然是认识岳健康的,举手道:“岳老师,没其他人了么?”

岳健康点点头:“这一届新生里面,只有你们两个启灵者。”

这个数字远比叶达想象中的少。

事实上原本只有高鹏一个,若不是冒出一个新登记的叶达,根本没打算开指导课,就直接联系高鹏进行一对一沟通就好了。

两个人倒也可以分别这么操作,但刘校长昨天专门问起了这件事情,岳主任自然要重视起来,第二天就安排上了。

岳健康到不觉得麻烦,毕竟比起繁重的其他工作,给两个学生上课,反倒算是休息了。

“你们在高中阶段,应该已经接触过一些启灵和灵子方面的启蒙科普,不过今天还是要从头讲起,听过了也再认真听一遍。”

叶达恍然,原来从高中或者更早阶段,九州就进行过启灵者的科普么....

没上过高中的表示很淦。

岳健康讲话的时候总是缺乏语调,配合上岳主任那张平静又刻板的脸,以及一丝不苟但发量稀少的发型,给人一种严肃稳重的感觉。

“启灵是人类的一种天赋激发,可以说是众生平等,但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打开这种天赋....”

叶达认真记着笔记.....

“灵子蕴含在每一个人的身体里,但也有多少之分,而‘启灵’则是体内灵子的一次升华和变性,会让其变得活跃和可操控。”

叶达:这个“启”字的原因,原来在这里么...

“一般来说,6-30岁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可能成为启灵者,这就导致启灵给每个人带来的变化有很大不同,比如若是6岁的儿童启灵,那么他就可以根据启灵的能力,有意识的规划自己的人生,取得一些优势,肉体系启灵者从小朝着运动员方向发展,思维系启灵者从小朝着科研方向发展等等...”

“但若是觉醒时已经完成了人生的某些规划,这需要看启灵能力是否相合,值不值得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

这点倒是叶达从未想过的,仔细想想,若是一个30岁事业有成的商人,觉醒了不太有帮助或者不厉害的启灵能力,比如弹跳力加强?好像确实不会有太大帮助,最多当做生活中的便利或者乐趣?

反观若是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启灵方向,境遇就完全不一样了,不知道画灵辛艺是不是从小画画,才能这么年轻就取得了这么高的成就。

“所以,启灵时间越早,一般来说启灵者开发的时间就越久,跟自身道路就越契合,而启灵越晚,面临的麻烦和抉择就越多,比如我....在学校成为老师,按部就班的工作多年后,突然觉醒了一些不相干的能力,但我本身并不准备脱离热爱的教育工作,启灵对我的工作也没有太多帮助....”

岳健康平静的脸上,仿佛在诉说别人的故事,但是高鹏和叶达同时对视了一眼,产生了浓浓的好奇。

岳主任的能力是什么?强不强?

岳健康推了推自己的眼镜,平淡的说道:“所以,所有大学都会在意对校内启灵者的指导,我们的指导课就是为此而设的,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为的就是让你们以后能够成为对九州有用的人......”

这个开场,让叶达重新认识了启灵者与九州的关系。

并非前世很多小说中那种超凡隔绝于世俗,乃至凌驾于世俗的社会结构,而是融合。

王国方警官,岳健康主任,都是启灵者,但不代表他们只有启灵者一重身份,相反他们第一重身份,是警察和教导主任。

叶达突然对九州官方的社会管理方式产生了一丝好奇,不知道九州官方是如何维系这种平衡的...

接下来,由于是第一堂课,岳健康讲得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但也正是叶达最最需要的。

叶达得知,启灵者觉醒概率,大概在十万分之三,也就是说2000万人口的城市,理论上有600人的启灵者。

但这只是理论,以东海市为例,远远不止。

因为大城市有人口虹吸效应,年轻人都喜欢离开家乡,来东海闯荡打拼,启灵者更是如此。

很多欠发达地区的人,启灵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来大城市。

再比如叶达所在的小镇大概13万人口,但是一个启灵者都没有。

哦对了,叶建国也是,那就是算一个。

一节基础课,高鹏听的昏昏欲睡,看得出这些内容他早就知道,但叶达所获良多。

“现代社会的基础,就是高度分工,也就是‘职业’,只有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成为对‘九州’有用的人,强调一下,启灵者并不是职业只是天赋,你们可以理解为‘更聪明的人’‘更强壮的人’,是天赋,但依然需要‘有所学,有所为、才能有所得。’若是觉得启灵者天生就高人一等,不用学习、不用努力就理应从社会中得到什么,这样的人大多都走上的犯罪道路.....”

最后,岳健康面无表情的总结道,同时目光在叶达和高鹏之间徘徊。

确认二人表情没有异样后,岳健康满意的点点头,结束了第一节指导课。

更多的东西,不定时下节课讲,具体看岳主任什么时候有时间,短信通知.....

离开前,叶达却举手问道:“岳老师,这个世界...有鬼么?”

岳健康盯着他看了一会儿....

语气难得出现了一丝揶揄....

“鬼是故人对旧日怪异的误解,现代社会中,已经没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岳主任说现在已经没有了.....

也就是说以前有对么...

好像700年前,在叶家的深宅大院中,听到各种神鬼怪异传闻,“鬼”占据了不小的比重。

指导课已经过去了两天,叶达还在为了石针和刘小倩头疼。

虽然岳主任说的也未必就是真理,但至少可以理解为“鬼”这个概念,在当下的九州是极为罕见的。

石针没有说明书,刘小倩记忆混沌,想要弄清楚这些事情,难度不小。

不过倒有一件事情可以试一试,也许会有帮助....

周五放学后,叶达在校园内找了一处僻静的地方。

“从现在开始,没有我的允许,不许出来,不许感知外界情况,能做到么。”

刘小倩诺诺不敢言,但是也不能违背叶达的命令。

“好的恩公。”

他想试一试查到刘小倩的身份。

比起警方和校方,他知道刘小倩的姓名,以及是10年前左右古文专业的学生。

若是能够查清楚刘小倩的来历和死因,也许就能知道她现在的状况,为什么会变成一个罕见的“鬼”。

十年前这个世界的情况叶达并不了解,网络可能没现在这么发达,但应该也没有到断代的程度。

渐渐的,通过不断的关联搜索,叶达在寻找着十年前名为刘小倩女孩的蛛丝马迹。

直到一小时后,手机发烫,电量告急,叶达吐出一口浊气。

看着手机上,那温婉微笑着的女孩的照片,叶达关闭了手机屏幕。

“九州诗词大会冠军刘小倩,来自东海的文学少女。”

第20章 男人

有些年代感的厚刘海和蘑菇头,也遮不住女孩明亮的笑容,背景本地电视台的某个节目,影响力不小,但几年前就停办了。

略带羞涩的笑容,比了一个剪刀手,怀里抱了一个金色的奖杯。

这是网上能找到唯一的照片了。

虽然蘑菇头变成了狂乱的水草头,干净笔直的校服变成了褴褛肮脏的衣衫,年纪也比阿飘状态下的小一些,但不难辨认出这就是刘小倩。

另外关于刘小倩死亡或者失踪的消息,互联网上却没有留下具体信息。

叶达只在学校论坛里找到了10年前的老帖,是一份寻人启事,看口吻似乎是室友或者同学。

帖子只有四五层,看得出当时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发帖人和网友废话了几句,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看内容,是刘小倩连续多日没有回到宿舍。

至于帖子意外的地方发帖人是否有报警,是否有向学校反应叶达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有的话,也许警方可以反向确定刘小倩的身份,但考虑到时间跨度,恐怕难度不小。

毕竟每年都有很多玩失踪的学生,甚至有直接弃学的,这种十年前的警务是否还有记录也两说...

十年前,刘小倩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失踪。

十年来尸骨却一直沉在校内湖底的烂泥之中。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叶达在那个沉底多年的寻人贴下,留言道:“你是刘小倩的同学么?”

估计被回复的概率小的可怜。

看了看表,也该回家躺冰箱了,叶达敲了敲手臂,告知刘小倩可以出来透透气了,然后朝着幸福里走去。

“终于出来了~!”刘小倩欢呼着飘出。

可能是有着十年幽闭在湖底淤泥中的记忆,所以她不喜欢呆在石针中,时间一长就哀求出来转转。

刚走到幸福里南门,就看到一辆救护车堵在门口。

“这谁的车?!有谁认识车主!!”

红蓝色的顶灯晃的人头晕,急促的喇叭声更是让人心烦。

一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对四周大声喊着。

老小区进出口本就狭窄,此时停了一辆‘宝玛’车,倒不是那种停在路中间堵死,但留下的空间显然不够救护车通行,不知道是没停好还是故意的。

很多人围了过来,却没有人认识车主。

小区保安急急忙忙跑来,一脑门子汗。

“我问了好几栋楼了,没找到车主!”

“报警了么?”

“报警有个屁用!警察来了人都凉了!”

显然救护车被堵在这里不是一会半会了。

叶达从侧面看去,车窗后也没有什么挪车电话。

“真不是东西,这不是害人命么!”

“真缺德,这和杀人有什么区别!”

显然这种豪车挡住救护车的事情,让不少人不吐不快,很能调动大家的负面情绪。

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大哥突然一拍脑袋。

“把车给他搬开不就完了么,这么多人还能被尿憋死!”

一个大爷一拍大腿:“对啊!大家搭把手!弄坏了算我的!”

众多男性闻言纷纷围了上去。

叶达没有犹豫,也一起上前。

很快十几个男性围了上去,准备掂量掂量车的重量,毕竟谁也没徒手搬过车。

没想到这随手一试,车居然就轻易起来了!

轻松程度显然是大家没想到的。

而此时承担了大部分重量的叶达,尽量表现的平常一些。

十几号人本来只想将车抬起来一点点,没想到入手居然不比一袋大米沉多少,不少人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还真是人多力量大!这车这么轻么?”

“别说风凉话了,赶紧挪开,旁边的人让一让!”

也许有无意的,也许是有意的,众人似乎没往人群中有启灵者的方向想。

此时他们更愿意相信的,是众志成城,是人多力量大。

每个男人,都曾经幻想过某一天自己能够救人于水火,但绝大部分都只是幻想了一辈子,从无遇到过这种契机。

十来个男人,有身体尚可的大爷,有送外卖路过的小哥,有一身肥膘的胖叔叔,还有叶达这样的大学生,喊着号子就往外挪。

尤其是刚才那个喊着弄坏了车他赔的大爷,此时面色潮红,不是累的,是激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