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想重新做人 第89章

作者:辛老板

“晚上一起聚个餐?这么冷的天吃个火锅吧?”

周美荣举起小拳头:“火锅!火锅!火锅!”

伍绯轻声道:“火锅的话,我知道一家店还不错,就在这里不远....”

五人结伴离开,一副青春年少的活力感。

话说...刘小倩今天好像一整天都没有出来啊...

第131章 玉观音

新的一周平平稳稳。

从周一开始,东海大学各学科开始进行断断续续的期中考试。

作为九州著名学府,东海大学对于学生成绩还是很看中的,因此各科老师批卷很严,没有太多通融余地,尤其是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

期中考试占到学期总成绩的30%,期中成绩若是太拉胯,恐怕会一路拉胯到下学期补考。

叶达对此倒是不紧张,毕竟平时刻苦学习(并没有)不会白费,作为掌握了一点学习方法(实为开挂)的好学生,期中考试什么的,不过是炫技罢了。

周五最后两门考试,叶达轻松拿下,其中还包括高数这样的课程,在一片粗重的喘息中,叶达选择提前交卷。

搅乱对手的心境,也是计策之一...才怪。

他没有那么恶趣味,只是单纯写完了无聊罢了。

出门前看了一眼王维文,这家伙也已经无聊的在玩笔了,冲叶达笑了笑,没有准备交卷的样子。

李婶烧腊开门了,叶达准备去饱腹一顿,同时心里想着《入世活法》什么时候能够精进到味觉恢复活人的水平。

哪怕寡淡一点也好。

他有些想念蔬菜水果碳水化合物的味道了。

走到校园门口,一个带着鸭舌帽的倩影引起了叶达的注意。

稍稍多看了一眼,对方却抬头对他挥了挥手。

居然是许久没出现的辛艺。

叶达也挥了挥手:“禁足结束了?”

辛艺点点头:“算是。”

两人很自然的一起走向前,经历了不少事情,虽说性格古怪,但辛艺也称得上朋友了。

“向日葵震了好几次,你似乎都不在,你把它放在哪了?”

“阳台,太阳好,日照长。”

“担心我监视你?”

叶达摇摇头,然后又点点头:“多少有些不方便。”

辛艺依旧是尴尬制造大师:“家里不喜欢穿衣服?原来是这种类型么?”

叶达只能呵呵。

将帽子压低了几分,避开了一群经过的学生,辛艺说道:“感觉这样不好,我话变多了,你反而话变少了。”

叶达心想好像是这样。

“今天专门来找我?”

辛艺没有避讳,点点头道:“上次是我约你去的图书馆,所以之后你被困在里面我也有责任,我身上的玉佩是家里给我用来预防危险的,检测到灵子事件后第一时间将我送走,当时我想带你,但没来得及。”

过了半晌,辛艺无奈道:“论反应速度,我是比较迟钝的那种类型。”

叶达宽慰道:“没事,我没介意。”

若是自己不在图书馆内,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况且有惊无险的解决了申善荣,还得了香炉这个异宝,叶达不算亏。

辛艺摇了摇头道:“不,这样显得我很没义气,这次来是给你带了个东西。”

辛艺从口袋中掏出了一个东西,似乎是一个吊坠。

一块雕工精巧的观音玉坠。

“这个和我之前功能是一样的,检测到灵子事件的时候,会将你传送到安全的地方。”

叶达没有去接,而是惊讶道:“这是启灵物?”

辛艺摇了摇头,说道:“不,只是启灵能力封存在物品之上,能力来自于我的一位叔叔。”

“你家里...启灵者很多?”

辛艺想了想,最终点了点头。

叶达没有去接玉坠,辛艺有些失望的又收回了口袋,此时两人已经走到了“李婶烧腊”门口。

老板娘看到熟客上门,脸上挤出了一点笑容。

“小叶又来了,今天吃点什么?”

转而突然又想到,之前自己在这个年轻人面前,似乎总将介绍女儿挂在嘴边,嘴角的一丝笑容复又消失了。

叶达看到店内,一个坐着轮椅的姑娘正在不太熟练的打包外卖,抬头看了叶达一眼,笑了笑。

叶达回以笑容,对辛艺说道:“这家烧腊不错,要尝一尝么?”

辛艺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叶达自己点了两只烧鸭半只烧鹅,然后给辛艺点了一份三拼。

坐轮椅的姑娘将东西递给叶达,叶达笑着收下说道:“谢谢,你们家味道一直很好。”

坐轮椅的姑娘也笑道:“我认得你,东海校草叶达,你女朋友真漂亮,感谢你救我出来,这顿我请客。”

辛艺头又低了几分,不知道是不好意思,还是怕被认出来。

李婶平时不怎么上网,这才知道,眼前这个帅气的小伙子就是传说中解决了灵子事件的英雄,立马热情道:“小叶原来报纸上说的就是你啊,哎呀谢谢你救我家囡囡出来,以后阿姨都给你免单!”

叶达摆摆手道:“那可不行,我可是常来,也不能白吃一辈子,不然我可不好意思再来了。”

要不是隔着玻璃橱窗,李婶都想出来拉着叶达的手唠他一个小时。

“别,那阿姨给你打折!”

又聊了两句叶达才找到机会脱身。

走的时候,叶达对轮椅上的姑娘说道:“学姐,还回来上课么?”

对方拍了拍屁股下面的轮椅笑道:“我先熟悉熟悉下面这个新朋友,争取吧。”

叶达点点头:“我看好你。”

辛艺和叶达一人提了一袋烧腊离开。

辛艺掂了掂手上的东西,嘴角不自觉上扬,说道:“所以吊坠,收么?”

叶达:“不收会显得我很作么?”

辛艺:“不,会显得我很作。”

“那我还是收了吧。”

让朋友难堪不是好习惯。

叶达从辛艺掌心收下挂坠,虽然并没有多在意,但这段时间似乎确实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包括这周还收获了一份好成绩。

叶达没有邀请辛艺进家里,两人在幸福里分别。

辛艺站在路口等待,不到3分钟后,一辆宽大豪华的轿车停在了路口。

一名头发花白的身躯却挺拔的老者下车为辛艺拉开车门,说道:“小姐请上车,晚上还有晚宴要参加。”

辛艺扬了扬手上的三拼烧腊,说道:“不去了,我已经有晚餐了。”

老者从后视镜看了一样,犹豫了一番说道:“也可,不过至少要吃点蔬菜和碳水,营养要均衡。”

辛艺却已经从袋子里拿出一根鸡腿,叼在嘴里。

“味道真的不错哎,以后可以常来。”

“不过得找个人刷脸打折。”

开车的老者一言不发。

第132章 外地合训

新的一周周末,叶达继续如海绵般吸收着青训营的一切,班海健又来了一次,在“两面镜”的作用下,和叶达进行了长达四个小时的神交,也就是不眠不休近40小时。

叶达对于棍等长武器的使用,已经入门。

说是入门,只是说在技巧上,真要是抡起近200斤的“玄水棍”砸人,可以直接让人入土。

同时,叶达也在周日下午,通过青训营的渠道,拿到了驾照,那辆拉风的肌肉跑车,现在就停在幸福里侧门的一处车库内,据说杨天交了5年的租金。

唯一可惜的,就是上学那不到一公里的路开跑车实在过于愚蠢,平时应该用不太到。

周日晚上,就在曙光小队成员们准备结伴离开的时候,许久未见的姜侯终于出现了,这位“曙光计划”的总负责人最近似乎很忙,但一出场就给出了一个劲爆的消息。

“外地合训?”

“对的,地点是云州湖,那边刚刚建立了一个新的野外训练基地,由于是第一次使用,所以九州各地的青训营都会来试用,据说有不少优秀的年轻人。”

会议室内,曙光小队五人对视一眼,均看出了彼此眼中的意外。

姜侯继续说道:“刚好各个学校的期中考试也差不多结束了,年轻人们也都有时间,如果同意参加的话,青训营会代为联系你们各自的学校或者所属部门帮你们请假,怎么样,机会难得哦,那里绝对会让你们大吃一惊。”

姜侯卖了个关子,但明眼人都能感觉出来,去了云州湖那边,肯定不会只是让他们做基础训练。

周美荣举手道:“姜队,时间长么?”

“大概一周左右吧,前后总要有个波动不是么,另外合训期间有津贴,一天1000。”

众人似乎没有拒绝的道理,经历过一周的考试后,出去玩玩似乎也不错。

是的,曙光小队将其看做是秋游更多一点。

“那么,明天准备一天,周二早上这里集合!”

姜侯哈哈一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二的清晨,叶达开着自己的小车车来到青训营大楼总部,副驾驶坐着周美荣。

沿途无数年轻男女纷纷回头。

肌肉跑车时髦度拉满。

叶达很有公德的没有轰马达,一路只是正常行驶,只是在无人的大路上试了一把推背感。

抵达青训营大楼,车停在车库,叶达和周美荣来到地上,王维文等人已经到齐。

集体行动自然是乘坐特事科的车,一起同行的除了曙光小队+姜侯,还有李友仁,他将作为随行研究人员,另外也是考察一下云州湖新建的野外训练基地。

人数七人,没必要动用大巴,姜侯和李子丰各开了一辆特事科那种重型越野,朝着云州湖的方向出发。

本次他们的目的地,不是之前叶达去过的“云东县”,而是云州湖北侧的一处山里,名为落云山,路途还要再要遥远一些。

出于让年轻人们继续磨合的意思,姜侯很识趣的让曙光小队五人乘坐一辆,自己和李友仁两个老男人一辆。

“这次上头可是花了大功夫,才搞出这么一个陆内的野外训练基地,不知道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李友仁坐在副驾驶,端着平板电脑,查看着新基地的资料。

新的训练基地是在一个原有研究所的基础上扩建出来的,短短几个月就开始投入使用,看来上面有些着急啊。

姜侯一边开车一边说道:“我之前在那里呆了一段时间,各种规格都是顶级的,不过里面的东西不够多,毕竟往年都杀得差不多了,这次集训据说从各地调配了一些,希望能有点真东西,让年轻人们开个眼。”

李友仁有些头疼到:“隐瞒了这么多年的东西,渐渐就要放开了么?”

“不单单是对这些各地而来的年轻人,上面有意将部分信息,分批投放到社会面上,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最近几个月九州各地的都不太安生,毕竟哪怕最乐观的预计,海上那些东西也只能再维持3年。”

李友仁沉重的点点头,说道:“没想到近百年都好好的东西,三年时间就急转直下,我们的准备是还不够充分啊...要是再多几年时间就好了。”

姜侯笑道:“谁也想不到啊,不过准备只有充分和更充分,现在只能做好手上的事情了,丢了,那个小伙子你接触下来感觉怎么样?”

李友仁知道对方说的是叶达,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很优秀的年轻人,学习速度极快,我都要怀疑他是不是思维方面的启灵者了,另外品性很好,没有那种年轻人的急躁。”

姜侯摸了摸络腮胡子说道:“那当然了,那可是我亲自堵门邀请来的,我非常看好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