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我在中东当酋长 第122章

作者:何雪关

去了就变味儿了。

张嘎已经决定派老哈桑和丧彪,这两名左膀右臂,同时也是真正的加兰族人,全权代表整个加兰族,去参与谈判。

自己虽然在实质上,是可以代表整个东北部山区,和曼达格地区,一共十万加兰族人的。

但国际上并不承认这一点。

没有名分。

所以干脆就躲出去。

反正有肖万全代表华夏帮着托底,这事儿不会出什么纰漏的。

最坏的结果,也就是谈不拢,暂时搁置。

然后继续两军对峙的状态。

这边过了不到五分钟,库尔奇克又打了个电话过来。

他知道张嘎这边确定要参加以后,便十分鸡贼地像张嘎打听他的清单,好尽量避开竞争。

张嘎主要目标是国家官方,主打三样产品:

造价25万的黑曼巴。

造价800万的犀牛-2坦克。

以及造价80万的155自行迫击炮。

前两者是有一场摩迪沙之战背书的。

后者的优点也很直观——自行、大口径、便宜!

不过张嘎打算拉黑索西里官方。

无他,穷。

两人聊完以后,库尔奇克关心了一下大伊万的情况,便结束了通话。

吃完饭。

伊万诺维奇打了几个电话,回来说道:“已经有订单了,200辆黑曼巴,32辆155自行迫击炮,100架黄蜂-3自杀式无人机……对了,你的轰鸣-2防空系统,真的对标S-300?”

“射程160公里,比S-300略强一点儿。”张嘎点头道。

“那搞一套!”伊万诺维奇随口说道。

“什么?”张嘎一愣,“真搞?其实你们可以试试发射井的,一口发射井我才要2500万!”

“不要,就要车载系统。”谁知伊万诺维奇摇摇头,说道:“我看你售价是1.8亿美金,我们签2亿的合同,多出的两千万,你要返给我,明白吗?”

张嘎给整蒙了,半晌才明白是咋回事。

好家伙,不愧是巴尔干第一军火商,玩儿的比库尔奇克野得多啊!

“我能问问是谁要买这套系统吗?”张嘎还是第一次接这么大的买卖,心里难免有点激动。

要知道这玩意造价8亿一套,折合1.14亿美刀。

虽说比同级别的俄制S-300便宜不少,但自己都没舍得用这玩意!

“不能透露……”伊万诺维奇神秘一笑,“到时候看新闻吧!”

第180章 25.4亿

200辆黑曼巴,32辆155自行迫击炮,100架黄蜂-3自杀式无人机

张嘎算了算价格。

200辆黑曼巴,2亿。

32辆155自行迫击炮,按照单价1500万,一共4亿8000万。

目前世界军火市场上,155自走炮,最低也要300万美刀。

最高端的比如德子RCH,能卖到1500万美刀以上。

张嘎这种自行迫击炮,是出于猛龙-3的动力和底盘平台,火控上沾了点T55的基因,没什么亮点。

所以综合来说性能比较一般。

当然,价格也便宜。

这价格就算淘棒子的二手K9,估计都够呛。

突出的就是一个性价比。

张嘎含泪赚1420万一辆。

100架黄蜂-3,是黄蜂-2升级后的产物。总价6亿。

180公斤战斗部,所有性能和控制系统,已经完全超越目前世界上,自杀式无人机的最高标准。

同样是180公斤战斗部的阿拉什-2,相比之下就是个渣渣。

伊万诺维奇非常识货,这也是他愿意花600万的单价,购买这玩意的原因。

飞行速度2.5马赫,射程2600公里。

张嘎高度怀疑,这家伙就是买过去当中程导弹用的!

这些东西,加上一套12.6万的轰鸣-2防空系统,一共25.4亿!

成本8亿7000万……

8亿是一套防空系统的成本。

另外那些东西,几百件加起来才不到1亿……

不过张嘎另外付出了1亿的升级费用,用来提升轰鸣防空系统的科技等级。

……

伊万诺维奇似乎行程非常紧张。

只待了两天,把几样产品都试了一遍,心满意足后,便直接启程离开了。

走之前,他让张嘎给他准备一辆犀牛-2,作为样车和试用品,带回巴尔干去。

张嘎二话没说,叫人开了一辆新的犀牛-2过来,准备封装送往千星联盟,用货船运去巴尔干。

临走时,张嘎将一辆猛龙-3,拆除了武器系统,但保留了完整的装甲,送给伊万诺维奇。

后者惊喜不已。

张嘎说道:“我这辆车暂时还没有资质和许可,只能靠你自己想办法了。”

伊万诺维奇无所谓地笑笑,说道:“我能搞到牌照,放心吧。”

张嘎仍旧用直升机,将他送到边境,这才乘坐飞机返回。

回到法赫鲁基地以后,张嘎便开始做再次启程,前往索西里的准备。

不过这次他只计划待两三天的时间,把那边的矿山和海港处理好。

顺便参与一下军火交易会场,便直接回来。

其余的活动并不打算露面。

收到了伊万诺维奇给他的5亿预付款,张嘎直接购买了一艘新的超时空运输船!

并立刻改变成滚装船的形态,将伊万诺维奇订购的黑曼巴、自走迫击炮、黄蜂-3,全都如数装船,送往斯普利特。

不过在送到斯普利特之前,货船还要在摩迪沙港停留一下,卸下一个东西——基地车。

至于那套防空系统,暂时还没造出来。

因为……钱又花光了。

张嘎得等这一笔全部回款,和轰鸣-2的预付金到账,才会生产这件造价足足8亿的大家伙!

干等着钱也不是个事,张嘎打开一号船的信息,发现海湾三号,已经停泊在了曙光港,正在卸油。

……

曙光港。

左曼青这次依然亲自接船。

油品的报告已经拿到手了,完全没有问题。

还是一如既往的优质。

她捋了一把被海风吹散的鬓发,将报告放进车里,便开车回市区,赴一个约会。

左曼青约了自己一个好姐妹,就是当演员的那个。

之前接到李伊曼的电话以后,她便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了。

打电话给这位好姐妹约了几次,都没约上档期。

终于赶上前两天,好姐妹的一部戏杀青,这才抽出空来赴这个约。

饭店是左曼青定的,私密性很好的一个私房菜馆。

菜是在微讯上便商量好的,左曼青提前半个小时到了包厢,便将菜都点上了。

坐了有二十分钟左右,包厢门被推开。

好姐妹带着一身寒气走进来,进门先一圈圈把围巾接下来,然后脱掉帽子,只留了个口罩在脸上。

解除武装以后,这位颇有名气的女演员,才笑着道:“曼青,你来的这么早啊。你可一点都没变。”

“刚到。”左曼青笑着站起来,帮她将帽子挂在衣架上,“我天天忙的要死,都憔悴了,倒是你,皮肤还这么好。”

两人互吹了一会,菜陆续上来,左曼青便招呼服务员不要进来打扰。

好姐妹这才摘下口罩,露出一张中年妇女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媳妇脸来。

第181章 润

不过不同于电视上的主妇打扮,余晓玲在戏外的穿着十分时髦,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美女。

而且的确如左曼青所说,皮肤保养得极好。

虽然已经三十五六岁的人了,却看不出一丝皱纹。

“曼青,你这段时间找我,是有什么事呀?”

余晓玲没有客套,开门见山地问。

“是这样的,我业务上认识一个做能源矿产的老板,有意思投资拍个电视剧,我就想起你了。”

左曼青随口说着,不着痕迹地将桌上的两盘菜调换了位置。

一份虾仁口蘑,被换到了余晓玲的面前。

她记得好姐妹最爱吃这道菜的。

余晓玲十分感动地道:“曼青,没想到你还记得我爱吃的菜!”

两个好姐妹隔着桌子拉了一下手,好半晌才分开。

余晓玲是真感动。

她在这个圈子里趟了这么多年浑水,到处是尔虞我诈、明枪暗箭,心早就冷了。

“你说的老板具体是做什么的,煤老板?”

松开手后,余晓玲这才接着之前的话题询问道。

“不完全是……”左曼青神秘兮兮地道,“好像有煤矿,不过主要是做石油的,跟我业务对口,不然我也不认识这种神人。”

“啊?”余晓玲惊讶道,“国内还有油老板?”

在她的印象里,油老板都得是包个白头巾,开着黄金劳斯莱斯的。

就是土豪的代名词。

比国内的土鳖煤老板可上档次多了。

当然,煤老板有钱的也真有钱就是了。

左曼青便将张嘎的事大致说了一遍。

上一篇:狩神之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