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警:我在中东当酋长 第45章

作者:何雪关

即便造出作战实验室,解锁了空军工厂这么个玩意儿,也只是带来了三种非真正意义上的空战力量。

雄鹿武装直升机,可携带4枚旋风对地导弹,1挺12.7mm速射机枪,可针对步兵、载具和低速飞行器。

造价1800万。

狼犬突击运输直升机,纵列反转双旋翼布局,配置两挺12.7mm速射机枪,货舱侧壁座椅可坐16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装载1.5吨货物。

极端情况下,机腹可以额外悬挂2.2吨货物,但这会大大缩减航速和航程。

造价1400万。

蜻蜓无人机,装载电磁干扰装置,针对电子系统,支援作战。

造价1500万。

正因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空军,所以,作战实验室解锁的科技当中,有同系列的两款防空武器。

用来弥补空中的劣势。

防御型建筑中解锁了轰鸣防空导弹发射井,单个造价1000万。

机械单位中解锁了轰鸣防空导弹系统,一套价值8亿!

一套系统包括一辆通讯指挥车,一辆制导雷达车,八辆四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车,以及电源车和备份弹运载车,可装备一个营。

能够在任意地点进行部署。

导弹的各项参数在没升科技之前,都有点落后,防护范围只有75公里。

但对目前的张嘎来说已经够用了。

最大的缺点就是贵!

而轰鸣发射井之所以造价相对低廉,就是因为指挥和制导全部通过雷达站完成。

省去了所有的配套装置。

功能相当于一辆四联装发射车的四分之一。

缺点是,必须在基地附近建造,不可移动,单井单发。

张嘎继续翻看解锁内容,发现作战实验室还解锁了另外一种防御建筑:电磁干扰塔。

和空军工厂生产的蜻蜓无人机,是同一系列。

张嘎凝视着小地图上的1号营地。

此时人去营空,就像一块巨大的肥肉,等待着强者的攫取。

这次世界维和组织开放的成员国准入,有4个名额。

米国,华夏,带嘤,法德兰……

目前除了华夏的控制区以外,另外三个成员国的控制区域尚未披露。

但张嘎可以肯定,另外三家绝对不会对东北部山区视而不见。

唯一的悬念就是,来的会是谁。

“如果强行占领1号营地,以后要面临的压力,将会是空前的大啊!”

张嘎喃喃自语。

但是等到1号营地被人捷足先登,那自己再想伸手过去,就绝无任何可能性了。

然而1号营地对他的意义,不仅仅只是周边的资源。

还是张嘎对外扩张的跳板。

如果失去了这次机会,他基本上就只能窝在这一亩三分地中混吃等死了。

张嘎抽出一根烟,叼在嘴上,点燃了猛咗两口。

烟雾缭绕之中,他一咬牙,低声道:“干了!”

展开建筑页面,选择战争工厂,建造基地车!

直接第二基地干过去!

四座防空炮先部署在法赫鲁山谷周围,然后点了两座磁能反应炉、一座科技钻油井、一座矿石精炼厂、一座雷达站、四个轰鸣导弹发射井、两座机枪碉堡。

基地的生产车间开始发出剧烈轰鸣,就连地面都在微微震动。

所有生产设备全力开启,建造面板上的进度条不断滚动。

张嘎长长呼出一口气,下意识在额头上抹了一把。

不知何时,已经满是细密的汗珠。

张嘎走出基地,迈步向不远处的医疗帐篷走去。

……

曙光市油港码头。

龙涛带着一脸的绿色油彩,一路开车狂飙而来。

随同他一起来的,还有十几名半路赶来支援的同事。

正当他们气势汹汹闯入码头,准备登上那艘海湾一号找人的时候,却被几十名荷枪实弹的军人拦在了外面。

“干什么的?”一名中尉排长跨前一步,直接端枪顶在了龙涛的胸口。

龙涛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但是这么被人拿枪顶着的情况,还真没经历过。

他掏出证件,咬着牙说道:“我是曙光市警署的,这艘船上有个人需要配合我们调查。”

“不行!”中尉排长回答简练,确实一副不容商量的口吻。

这时又有一辆车嘎吱一声停在外围,龙涛回头一看,却见他的顶头上司,警署署长龚路下车走了过来。

龚署长朝龙涛使了个眼色,快步走到跟前,朝那位中尉排长伸出手道:“你好,我是曙光市警署署长,我姓龚,不知道贵部是哪里的队伍?在这里执行什么任务?”

“没有收到指示,我无权回答!”中尉排长依然没给面子。

龚署长也没生气,掉转头走出几步,掏出电话打给了当地驻军团部。

两分钟后,龚署长扭头回来,对龙涛等人摆摆手道:“收队!”

然后他再次向那名中尉排长伸出手,笑道:“辛苦了。”

中尉排长这次伸手和他握了一下,并敬礼说道:“为人民服务!”

龚署长点点头,也回了个礼,直接带人回去。

龙涛临走时,朝那艘白色的油船深深看了一眼,摇摇头,回到了车上。

其实龙涛没有太过沮丧。

毕竟张嘎并不是敌人,或者犯罪分子。

只是这个人身上的秘密太多,上头希望,能够从这个人的身上,尽可能挖出更多的情报。

这件事在上层其实是有分歧的,有人认为应该以合作的姿态,对张嘎保持信任和支持,这样的成本是最低的,风险也相对较小。

有人认为应当先掌控张嘎的所有情报,国家要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然后再综合考量出一个最合理、最符合国家利益的支持方案。

龙涛是没有决策资格的,他只是为后者办事。

两者虽然有分歧,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国家利益。

而且二者方法各有好处,没有对错,方向不同而已。

所以即便没有办成,龙涛也不是特别沮丧。

只是被那小子玩花招溜了,还打了自己一脸的颜料,实在是有点掉面子……

不过……

龙涛忽然自嘲一笑:“那小子枪法还特么真准啊!”

要知道自己当时是处于向下摔倒的运动状态,而对方从抬枪到完成射击,只用了极短的刹那时间,便准确击中了极小的两个目标点,根本没有机会瞄准!

龙涛掏出手机,拨了个电话:“喂,把那个叫王爵的放了吧,嗯,没事了。回去把你洗面奶给我用用,妈的……”

……

法德兰新闻时报国际部。

总监布鲁斯正在给随军记者打电话。

“安东尼,派遣军的目的地公布没有?”布鲁斯喝着中东咖啡,悠闲地问。

“总监,我刚刚拿到资料,我们的派遣军驻地在东北部山区!”

第66章 法德兰派遣军到达

加兰城。

仅有的一座破旧机场,已经多年不曾启用了。

不过今天却有四辆卡车,带着上百名制服杂乱的军警,以及各种各样的工具,停在了机场上。

车刚停稳,便有一名军官跳下车,大声吼叫着,命令车上的军警带上工具下车。

那军官的军装胸口,戴着加兰国反叛军的徽章。

上百名军警从车上下来,在那名军官的指挥下,开始对机场和跑道进行打扫。

打扫到深夜,将机场和跑道大致清理出来,这些军警又被催促着回到车上。

四辆卡车急匆匆返回城里。

凌晨时分,两架A400M运输机轰隆隆地出现在加兰城机场上空。

这两架小挫胖子,在加兰城机场盘旋了两圈,随后缓缓降落在机场跑道之上。

法新报的随军记者安东尼从飞机上下来的时候,天色已经蒙蒙亮。

80多名法德兰士兵,开着各种军用载具,和后勤装备,陆续从运输机中下来。

安东尼拍了几张照片,都是法德兰士兵忙碌的身影。

但是从照片之中,只见各个军官和士兵身姿挺拔、精神奕奕,根本看不出这套军容的寒酸。

很快整装完毕,所有人上了各自的车辆,向加兰城进发。

两架A400M运输机暂时停在机场上,因为没油了。

这些法德兰派遣军的先头士兵,需要先进入加兰城,获取足够的飞机燃料。

给两架运输机加满油后,才能返航,并且经过两次中转回到法德兰。

进入加兰城的道路十分颠簸,不过郊外并没有安东尼想象之中残垣断壁的状态。

他不禁有些奇怪,向自己的助手问道:“难道加兰国的政F军,没有在这里布防?”

要知道这个位置,距离加兰城边缘只有一公里的路程,基本上算是城市外最后的防线了。

助手摇摇头,也表示相当疑惑。

一路过去都很平静,完全没有激战过后的痕迹。

一直到进入加兰城中,看到一些半坍塌的建筑,才有了一点破败的味道。

不过,那些建筑怎么看,也不像是被炮火摧毁的。

倒像是年久失修的废弃房屋。

进城以后道路稍微平坦了些,也能看到不少反叛军的军警往来巡逻。

进入二环以后,安东尼给驻扎在加兰城的同事打了电话。

趁着派遣军的军官,去找反叛军交涉的时候,安东尼和那位中年同时见了个面。

地点在中环外,一座老胡子教堂外面。

“情况怎么样?”安东尼和中年同时握手寒暄了两句,便问起了城里的状况。

中年同时朝中环一指,说道:“政F军还在里面,一直被包围着。”

就在这时,中环的一座四层建筑顶上,一面白旗缓缓升起。

稀薄的晨曦之中,一个模糊的人影站在楼顶,手持扩音器,朝外面大叫:“我们投降了,请放我们出去。总统已经辞职,我们已经放下武器,请接受我们的投降!”

安东尼一愣,几乎是下意识地掏出了手机,准备向那人拍摄。

上一篇:狩神之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