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102章

作者:不落骨

“继续待命,等到后军通过之后再出击。”

项燕没有起疑心这是在王贲的意料之中的,在接到命令之后,他提前让各城池树立起大量的军旗,一方面是为了拖延项燕的行军速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为他们在渔复的埋伏打掩护。五万人的军队想要隐藏踪迹是根本做不到的,倒不如提前布下疑阵,玩一手狼来了的消息,麻痹项燕。

同样位于项燕身后的范增,对于渔复的场景也没有丝毫的怀疑,这一路上他做的比项燕还小心一些,基本上路过的城池都会派人试探,结果被牵扯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导致他们和项燕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为此范增在后面城池的时候放弃了探查,开始了全速行军。

“范先生,大军已经通过渔复,接下来要通过一线天,大将军在前方等待我们。”副将对着范增说道。

“派军跟上,让大将军等待一段时间,派人佯攻渔复,防止渔复守军埋伏在一线天。只要经过一线天就抵达巴郡了,秦国若是有动作,绝对会在这里拖延大军。”范增说道。

“诺!”副将下去找到了传令兵让其传达给项燕。

此时项燕位于一线天的入口处,看着两侧高而险峻的山峰和狭窄的山谷,项燕带领军队停了下来,虽然项燕心中认为秦军不可能在这里布放,但是谨慎的本性还是让他不敢轻易的进入。

“将军,范先生说让将军等待一些时间,他派人去试探渔复守军。”副将说道。

项燕看了看前方的一线天山谷,又看了看身后疲惫的士卒,因为高强度的快速行军,士卒们休息的时间极少,所以一个个已经疲敝不堪了,过了一线天,他们进入巴郡面对的就不是巫郡这样的骚扰了,按照秦军的动作,哪怕无法及时调兵,也会让巴郡的守军出击阻拦楚军,若是用这样的疲敝士卒交战,肯定不行,于是项燕说道

“全军驻扎,休息半天,在进行行军。”

“诺!”

副将下去传达项燕的命令之后,楚军全部停下休息了,在接到休息的命令之后,楚军的士卒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神色,长时间的快速行军,让他们疲惫不堪,尤其是夜间行军在这种险绝的地方,更是他们神经随时都绷紧了,不敢有一丝的松懈,生怕自己掉下去。

每一次的驻扎停息都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尤其是这次的休息是半天时间,他们坐下的瞬间,便开始拿出备好的干粮和水开始休息,有的人吃完之后,直接背靠背睡着了,足以看出这段时间他们的高强度行军带来的压力有多大。

渔复城头上的守军看着下方进攻的楚军,一边派人阻挡,一边让传令兵去城中通知王贲。

“将军,楚军攻城了!”传令兵来到了军营大帐说道。

王贲放下了手中的兵书,蹙眉看着传令兵问道

“楚军大约有多少人?攻城强度如何?”

“楚军大概有数万人,各种攻城器械都在,隐约能看到后方的楚军还有数万人,郡尉大人恳请将军派人帮助守城。”传令兵说道。

“带我去城墙。”王贲严肃的说道,楚军贸然攻城,这让他有些意外,按说现在的楚军应该急速行军才对。渔复守军不多,但地势居高,若是攻城要耽误一些时间,这不符合楚军的行军动向。

“诺!”传令兵说道。

传令兵带着王贲走上了城墙,郡守和郡尉两个人正在组织全部的守军在抵抗楚军的进攻,他们已经打退了三次楚军的进攻了,在看到王贲的到来,两人急忙迎上。

“王将军,楚军已经进攻两次了,攻势一次比一次猛,第三次已经动用了全部守军,若是下次恐怕我们有受不住的风险啊。”郡尉说道。

“郡尉大人稍微等候一番,若是楚军目标真的是渔复,我定然会派遣军队帮助守城。”王贲说道。

看到王贲这样说,原本还准备恳求王贲的郡守不说话了,王贲只是临时的将军,本职是一个校尉,比他这个郡守要低一个等级,但是王贲的后面还有王翦,王翦那可是真正的军方大佬,他一个郡尉得罪不起,只能听从王贲的话。

王贲看着下方正在准备第四次进攻的楚军,楚军手中的攻城器械的确是攻城的器械,但是更多是盾牌这类的防御器械,而且像是云梯都是在最后面,攻城锤更是没有出现,尤其是楚军的营地,完全没有驻扎的意思,一般来说攻城都会是一个拉扯的长久战,进攻方都会布置大营,一方面是供主帅观察敌军动向和调度军队,另一面也是为将士的进攻提供方便。

下方的楚军大营的确有着驻扎的迹象,但是像是拒马等等防御器具都没有准备,只是简单的扎着营地和大帐,当下王贲便想明白了楚军攻城是为了试探渔复守军是否在城内,三次进攻,每一次的人数成倍,而第三次正好是守军的全部才能抵抗的,第四次又这么光明正大调动军队,明显是在试探他们。

“命令一部分守军脱下盔甲换上百姓的衣服。”王贲说道,守军一般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是不会让百姓参与攻城的,对方光明正大的调动三倍守军的力量攻城,就是为了看看他们会不会用百姓守城。

郡尉和郡守一愣,不知道王贲为什么这样命令。

“按我说的去做即可,我保证他们一看到这些士兵,就会褪去。”王贲眼神严肃的看着郡尉和郡守。

两人面面相觑,碍于的王贲身份只能按照王贲的命令让一部分守城的将士换上了百姓的服饰。

第四轮攻城开始了,三倍守军的楚军冲向了渔复城,渔复顿时被楚军包围的水泄不通,弓箭相互交射,滚木礌石不断被丢下,楚军士卒不断的冲击着渔复城。

大营内的范增正在等着攻城士兵的消息。

“范先生,攻城的士兵回来了。”副将说道。

“快带进来。”范增说道。

攻城的士兵被带回来了,士兵灰头土脸的,脸上带着些许的血渍,士兵在看到范增之后立刻行礼

“范先生。”

“如何?”范增看着士兵说道。

“守军的反抗依旧很强烈,我在城头上看到了一些平民,他们抱着滚木礌石不断丢下,一些人也拉着弓弩,但是他们的射程很近,一些兄弟攻上城头,这些平民第一时间不是进攻而是后撤。”士兵说道。

攻城战中有专门的士兵在近距离观察城头上敌军的动向,就相当于后世的战地记者那样,而这个士兵就是其中一个,很快负责攻城的将军也回来了,对着范增进行汇报,说法和士兵一样。

“好,既然如此,通知大军后撤,告诉将军可以派遣军队进入一线天。”范增说道。

“诺!”

此时项燕处,项燕撒出去的探子也回来了,探子探查了一线天上的情况,发现并没有敌军的踪迹,这时范增的传令兵也来了,在得知渔复守军充足的情况下,项燕心中的疑虑终于消散,当即下令让大军准备继续行军。

而渔复这里,楚军在得到命令之后,开始大规模的撤退,城墙上的郡守和郡尉有些懵,王贲跟他们解释了其中的原因,两人这才明白,纷纷崇拜的看着王贲,心中感慨果然将门无犬子。

等到楚军彻底撤离之后,王贲派出了探子,随时汇报范增军队的去向。

此时一线天出口处,蒙武带着军队正在严守,为了防止项燕的探子发现他们,他特地只在一线天出口处进行埋伏,他只需要将出口堵上,而王贲将后路堵上,再派人再上山攻击即可。

项燕坐镇中军,对着身旁的传令兵说道

“下令全军加快速度,一个时辰内离开一线天,这里我总有股不详的感觉。”

“这里的地势的确让人心寒。”副将说道。

一线天的地势太过于险峻,十分适合埋伏,抬头望去,只能看到一道狭长的天空,陡峻的山谷是最佳的埋伏地带,当初的魏国大将军庞涓就是马陵道被孙膑设下埋伏,一战庞涓葬送了魏国数十万精锐,魏国也因此一蹶不振,彻底失去了称霸诸侯的资本。

“无论是否秦军再此埋伏,必须快速通过。”项燕说道。

他们现在的情况和当初的庞涓何其的相似,只不过一个是追击,一个是主动出击,但都是轻装简行,同样都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底蕴,楚国的兵力有着四大军团、边军和禁军三股力量。

项燕这次带的十几万大军,便是龙腾军团以及边军中的半数精锐,可以说楚军三分之一的力量全部被他带走了,若是在一线天被埋伏,楚国将再也无法抵挡秦军的兵锋。

王贲得到范增率军全部进入一线天之后,五万守军也悄悄的从渔复离开,开始朝着一线天的入口移动。

很快埋伏在出口处的蒙武听到了山谷中回荡的脚步声和马蹄声,眼中冒出了一抹精光,四周的士兵们也纷纷打起了精神,手中的弓弩也都拉弓上弦了。

今天的一万全了

第232章 ,项燕的恐怖,昏厥的范增

被粗壮的网状绳拦截的巨石块旁也站着手持长剑的士卒,只要蒙武一声令下,他们便会割断绳子,堵死一线天的出口。

看着楚军的越来越近,蒙武举起的手立刻落下,士卒当即割断了绳子的,一时间滚石落下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山谷之中,整个楚军顿时乱作一团,前方的骑兵的马匹在落石的声音下纷纷受惊,一个个纷纷嘶鸣乱跳了起来。

所有人抬头望去,大量的石头纷纷落下,最前的骑兵当即大喊道

“有埋伏!”

骑兵立刻向后撤去,一些来得及的人快速撤走,最前面来不及撤退的骑兵纷纷被落下的巨石掩埋,巨石落下的尘土飞起,荡起的灰尘笼罩了整个山谷的前端。

“项燕,今天就是你的死期!”蒙武大喊道。

随着蒙武的声音落下,秦军手中的弓弩弦全部松开,密密麻麻的羽箭射向了峡谷内部,前方的骑兵顿时死伤无数。

坐在中军的项燕在听到落石的声音便知道大事不好,蒙武的声音更是当头一棒,将其彻底打晕,他没想到秦军真的有埋伏,他的心中有极大的不解,他不明白秦军为何在这里埋伏,他们选择这条路就是因为这条路的守军最少,而且周围的城池守军也不可能及时调动的过来,哪怕是最近的汉中调动士卒来到了这里也需要七天的时间。

虽然项燕的脑子还处在混乱的状态,但是基本的军事素养让他在第一时间下达了正确的命令

“举盾!防御。”

传令兵嘶喊着传达着项燕的命令,这些士卒都是楚军中的精锐,大大小小经历了不少的战役,在传令兵的提醒下,所有人当即反应了过来,将盾牌顶在上方,五人为一组,一些手里没有盾牌的人也被遮掩了进去,盾牌极大的挡住了秦军的弓弩,减少了伤亡。

“全军后军变前军,前军变后军,所有人有序的撤离!”项燕继续指挥着。

这种情况他这个将军必须保持有效的指挥,只有有序的撤离才能极大的减少伤亡,在这样的狭长地带,一旦军队混乱,士卒们争先恐后的逃离,那样造成的踩踏伤亡要远远大于秦军所造成的伤亡。

传令兵不断的传达着项燕的命令,在军官的指挥调度上,混乱的楚军重新变得井然有序,所有人转身开始有效的撤离。

“传令兵,告诉范先生,快速撤退有埋伏!”项燕说道。

楚军稳定之后,项燕最担心的是后方的范增部队,范增的军中大多是物资和军备,这些东西过于笨重,调动撤退很费力,若是和范增汇合再调头撤退,将会浪费极大的时间,军队也会因为道路堵住感到恐慌,所以必须让范增先行掉头彻底。

其次,项燕明白秦军敢堵住前路,那么一定会派人在后方堵住道路,虽然后方有着留下看守入口的军队,但人数只有千余人,根本挡住秦军,他们必须在秦军合围之前,快速撤离。

“诺!”

传令兵奔跑着朝着队伍末尾而去,后方有着军马,传令兵在骑上军马之后朝着后方跑去。

看着经过片刻慌乱之后,便稳定下来的楚军,蒙武心中十分震撼,在这种生死局面,还能让士兵保持冷静做到有序的撤退,这是极难的,这考验的不仅仅是士兵的素养,更多的是统帅的指挥和在军中的威望。

统帅必须在军队刚发生混乱就派人传达正确的命令,否则军队一旦混乱,到时候士卒们逃命脱离了自己的伍长便会不再听从命令,变得混乱无比,军队行军打仗,统帅的命令就是靠着一层层军官传递下去,最终控制士卒的是基层的军官,也必须依靠这些人。

而能够在这样混乱的情况下,军官还能维持自己的手下,这便能体现出平日里项燕对军队的训练水平;只有一刹那的失神便做出正确的命令,足以说明项燕的统帅能力;在命令下达之后,士卒们安心成队,没有因为害怕而独自逃跑,这可以看出项燕在军队的威望。

只是一个命令,蒙武便知道了盛名之下无虚士,项燕不愧是当今除了李牧之外的第一将领,至于李牧和项燕谁更强一些,蒙武说不好,因为项燕和李牧给的他的感觉是一样的,都像是一座高山,他爬不过去,秦国最有希望和这两人一较高下的是王翦。

一想到这里,蒙武就感觉郁闷,他老爹蒙骜死的时候,没有给他留下任何兵书,只有生前对他的指点,这导致他这一生统军的本事只能是中规中矩,没有太大的出色,蒙家的希望也只能在他的儿子蒙恬身上了,蒙恬在军事上的天赋比他强多了,在秦军的青壮派中虽然出名不如王贲、李信早,但天赋丝毫不弱于最强的王贲,李信和杨端和都比不上。

“派人上山放下落石,弓箭手继续放箭。”蒙武对着身边的传令兵说道。

传令兵点头之后开始传达命令去了,蒙武看着骑着马在楚军中不断下达命令的项燕,拉满了手中的强弓,锋利的箭矢对准了项燕的胸口。

项燕还在维持着军队的撤离,现在楚军虽然稳定了下来,但士卒心中的惶恐还在,他必须站出来让士卒们看到他的存在,靠着自己的威望这样才能保持军队的稳定。

项燕还在下达着命令,丝毫不知道蒙武的箭矢已经对准了他,蒙武的手指松动了弓弦,锋利的箭矢划破了空气,发出了刺耳的声音。

一旁的护卫正在挥着长剑抵挡射来的箭矢,丝毫没有发现这支冷箭。

项燕背后的汗毛竖起,心中警铃大作,常年带兵打仗的他,在面对死亡的威胁的时候会有独特的感觉,但是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蒙武的箭矢已经到来,一件射到了他的后背上。项燕口中吐出一口血,后背传来的疼痛感让他全身颤抖,整个身子想要向下倒去,但是为了楚军的稳定他只能强撑着身体,不让自己倒下。

一旁的护卫发现了项燕的情况,当即做成防御队伍,将项燕围在了中间。

“大将军,您要不要紧?”护卫翻身下马,扶着项燕的马说道。

“不不碍事,我不能倒下,否则楚军必乱。”项燕身子不停的颤抖说道,刚才的箭矢已经射到了他的后心口,但好在两层盔甲和秦墨研制的软甲抵消了大部分的力量,这才让他不至于当场毙命。

看着脸色苍白,额头满是冷汗的项燕,一个护卫当即牵住了项燕的马,剩下的人紧紧的围在项燕身边,防止再有冷箭射来。

“传令,快速撤退。”项燕咬着牙说道。

“诺!”

蒙武看着被护卫团团包围起来的项燕,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天不亡项燕,他也没办法了,只能让士兵们加快射箭,同时让上方的士兵们丢下落石。

一线天的入口处,守护入口的楚军,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树林中射出来的冷箭射杀大半,随着惊天的冲杀声响起,大量的秦军冲来,吓得这些楚军一边抵抗一边朝着峡谷内撤去。

“盯住,出口不能丢失。”负责看守出口的将领喊道,同时让传令兵去通知范增秦军袭击入口。

此时范增已经行军到达了中间,正好遇到了前方来传达命令的传令官。范增看着传令官灰头土脸,满身血污的时候,便知道前军出事了。

“前方发生什么事情了?大将军如何?”范增抓着传令官的手臂说道。

“范先生,我们遇到了秦军的埋伏,出口被堵上了,兄弟们死伤无数,大将军让我们快速撤离。”传令官带着哭声说道。

“秦军有多少人?”范增急忙问道。

“不知道,漫山遍野都是秦军,看这样子应该有着不下十万人。”传令兵说道。

范增的瞳孔猛然紧缩,他心中出现了项燕一样的想法,他们认为自己的谋划已经达到了天衣无缝,而且事先计划的知情人只有他、项燕和昌平君知道,哪怕是项梁、项伯都不知道,他们不知道秦军是怎么知道消息,并且提前在一线天埋伏好十万人。

“快,所有人掉头,撤退。”范增喊道。

身旁的传令兵马上向下传达着范增的命令,范增看着传令官又问道

“大将军如何了?”

“大将军没事,大将军稳定了军队,正在有序撤离。”传令官说道,他走得早,并不知道项燕中了箭矢。

“那就好。”范增松了一口气,有项燕在楚军最起码不会出现不攻自乱的情况,同样的一个疑问一直萦绕在范增心头上。

整个巫郡加起来的守军都没有十万人,范增觉得只能是提前调兵前来,所以秦军是如何猜测到这件事环绕在范增的心头上,他想不明白是哪个环节出错了,让秦军预测到他们要对巴蜀出兵,楚国内部没有丝毫他们要动兵的意思,哪怕是调兵前往郢都,都是小规模小规模的从各地调动,一方面是防止屈景昭三家和李园知道,另一方面就是为了不被秦国发现。

范增恐怕想破脑袋都想不到司马信凭借郢都粮食价格飙升就发现了楚军的调动,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猜测军队调动的主要依据就是粮草,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

因为是私自调兵,他们没有朝堂的支持,所以靠着商人购粮,而且昌平君担心被人发现,派出了几十个人伪装成粮商购粮,但是他们忘记了,过度的收购粮食,会导致粮食价格全面上升。这本来不是一件多么引人瞩目的事情,毕竟所有人都看不起商人,也看不起经商,所以无视了这一点,但司马信作为兵家,而司马家也参与经商,发现了这一点,这才发现了楚军的调动。

若是让范增和项燕得知自己是输在了简单的经济规律上恐怕会直接引刀自刭,打了半辈子仗的他们输在了自己从未看得起的经商上,他们只会觉得耻辱,无颜存活在世上。

就在范增调动好军队准备撤离的时候,出口的传令兵也来了,看着出口传令兵也是全身血污,范增急火攻心,双眼一黑,直接从马上掉了下去。

“范先生!”

一旁的护卫马上翻身下马快速的扶起了摔倒在地上的范增。

看着昏迷的范增,护卫拿了清水灌到了范增嘴里,范增轻咳两声,睁开了眼睛,只不过眼中已经是一片悲伤。

“出口如何了?”范增声音中带着悲痛询问道。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冲出来大量的秦军,我们只有千余人根本挡不住,项统领带着兄弟们还在抵抗,当我来找范先生,寻求支援。”传令兵说道。

“快快快!让龙岐带领龙腾军团中的骑兵支援项且,如果入口被秦军占据,我们便只有困死在这里了。”范增抓着身旁副将的手急促的说道。

这次出兵中,龙腾军团可谓是全军尽出,龙腾军团的统帅龙岐也跟随着,龙岐是楚大夫之后,也是楚国的贵族,比项氏这个楚国皇族不差多少。

“诺!”副将当即去传达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