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157章

作者:不落骨

张耳回到了太子府,将廉颇自刎身亡的消息告诉了公子假,公子假当即起身前往了魏王宫。而魏王宫内的魏王增在听到公子假传来的消息后,心里最后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身为君王,魏王增自然是不希望成为亡国之君的,但奈何现在已经在进退两难的地步,优柔寡断的性格让魏王增无法抉择,一方面他希望能够依靠廉颇击退秦军,继续做自己的魏王,虽然心中知晓这是不可能的,但还是存留着一丝希望。另一方面在秦军破城的时候保住自己的性命,所以答应了公子假的劝降。

正因为魏王增的优柔寡断,无法做出抉择,所以他让公子假和廉颇进行厮杀,哪一方胜了就听谁的。否则单论投降,魏王增只需要一道诏书即可罢免了廉颇手中的军权。

现在结果出来了,廉颇失败自杀,魏王增自然没有再选择的余地了。

“传召寡人的旨意,让守军放下武器,明日投降。你派人去和秦军商议投降之事吧。”魏王增有气无力的说道。

“儿臣领命。”

公子假起身离开了魏王宫,离开魏王宫之后,公子假拿着诏书当即和张耳当即前往军营告知了守军魏王增投降的诏书。在听到自己的君王已经投降,虽然很多魏军士卒心中十分不甘心,但还是接受了投降的结局,毕竟他们保住了自己性命。

当然也有人不愿意接受这个诏书,想要哗变。但被朱燕派人当场拿下控制了起来。看到军营没有问题之后,公子假当即派人召集了魏国的文武大臣,听到了公子假当众宣读了魏王增的投降诏书,主战派的大臣当即悲愤不已,一些人更是哭喊着要见魏王,但是都被公子假拦了下来。

议和派的大臣也是如丧考妣,面色惨白,他们虽然不主张抵抗秦军,但也不想要亡国。到是投降派的大臣们则是没有什么感觉,一个个脸上也没有丝毫喜色,这种时候若是他们开心的笑出来,那可能会引起主战派和议和派的共同敌视,甚至被当场打死都有可能。

看到魏国大臣都接受了投降的想法,公子假当即派出禁卫在大梁城内宣布即将投降的诏书。

此时秦军大营内,狗盗已经见到了子游。王贲和李信坐在子游的身旁。

“事情如何了?”子游问道。

“魏王增已经下达了投降的诏书,张耳和公子假已经掌握了整个大梁的守军,魏国朝堂的官员也都被掌控了起来。等到明日清晨,大梁城便会打开城门。”狗盗拱手说道。

“辛苦了。”子游点头说道。

王贲和李信两人听着子游和狗盗的对话嘴巴微张,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白天的时候,王贲和李信争论该如何攻破大梁城,李信觉得可以将破土三郎运过来,但王贲觉得太浪费时间了,不利于秦军后面的行动,提议决了大梁城上方的河堤,水淹大梁城,到时候大梁城不攻自破。

李信最开始听到王贲的想法的时候是十分惊骇的,决堤攻城,到时候大梁城城内的百姓都会遭殃,所以当即否定了这个想法,两人还为此争论过一番。

两人争乱了半天最后不欢而散,但是现在听到魏王增主动投降了,想到子游已经搞定了魏王增,而他们还在争论,顿时两人感到有些羞愧。这次两人才是主帅和主将,但一路征战以来,他们两个人几乎都是靠着子游才顺风顺水的。

“你们都听到了,准备一下,明天准备受降。让各地的部队都停下攻势,等到魏王投降之后,派人接手即可。”子游看着呆滞的二人说道。

“是,先生。”两人当即说道。

想到明天还要受降,两人当即急忙的出去准备去了,大军接受受降可不是一件随便事情,他们需要好好准备一番。王贲和李信走了之后,狗盗看着子游拱手说道

“侯爷,张耳让我告诉您,注意公子假。”

“公子假?发生什么事情了?”子游蹙眉问道,之前张耳见他的时候,就说过这个公子假不一般,现在又让自己警惕公子假,子游想着自己是不是要见见这个历史上魏国的亡国之君。

“这张耳没有告诉我,只是让我告诉您,要注意此人。”狗盗说道。

“我知道了,窃符之事多谢先生了,劳烦先生回去通知张耳和公子假,明日秦军接受受降。”子游说道。

“这是我应该做的,怎敢劳烦侯爷称谢。”

狗盗一拜便离开了秦军大营。

次日,破晓初生。

大梁城外,秦军军旗肃立,黑色的玄鸟旗在半空中被吹得猎猎作响。王贲站在四匹马拉动的战车之上,手持天子剑,严肃的看着前方的大梁城。

大梁城的城门吱呀吱呀的从里面打开,魏王增口含魏王印玺,反手被绑着,赤着上身,牵着一头羊,带领着魏国朝堂大臣从大梁城内走了出来。

魏国的大臣和宗室专车孝服麻衣,魏国的百姓也是紧张的跟着后面从大梁城内走了出来。公子假跟在魏王增的身后,不同于其他人的神色悲凉,公子假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波动,仿佛亡的不是自己的国家一般。

王贲看到魏王增从大梁城内走出之后,示意驾车的士卒驱车向前,身后的秦军士卒也整齐有序的朝着大梁城下而去。黑色的秦军大纛迎风而起。

子游并没有参加这次的受降仪式,王贲是主将,他怎么也不能去抢了王贲的风头。

“你也不去看看吗?万一出现乱子呢?”焰灵姬坐在椅子上吃着鲜果有一句没一句的问道。

“能出什么乱子?农家田光死了,现在农家内部朱家和司徒万里正在拉拢一切能拉拢的人,准备和田猛田虎争夺侠魁的位置。道家人宗已经被天宗看管起来了,北冥子亲自跑到了咸阳去跟大王解释人宗的事情了。还能有什么乱子?神族后裔那些老鼠,要是真有那个搞事情的胆子,怎么可能还活到现在?”子游看着书籍也不抬头的回答道。

焰灵姬抬起头,看向了营帐外,远处大梁城城头上的魏国旗帜纷纷落下,一杆杆黑色的玄鸟旗被插上。

王贲释放了魏王增,当众接过了魏王印玺,宣布从三家分晋到现在,经历了近两百年,曾经称霸诸侯,以一国之力压的六国无法抬头的霸魏灭亡了。

随后秦军大军驶入了大梁城,士卒们严格遵守子游留下的军令,不敢对百姓有丝毫的侵犯,封存了魏国的国库和魏王室的宝库之后。王贲便派人将魏王室全部看管了起来。

随着大梁城内稳定下来之后,子游跟随着秦军大营驻扎进了大梁城内。大将军府内。

子游看着廉颇及其护卫的尸体之后,也是感慨一声说道

“厚葬吧。”

“诺!”张耳拱手说道。

“公子假呢?”子游问道。

“现在公子假和魏王增及其魏国宗室都被囚禁在了魏王宫的一处宫殿内被严加看管了起来。”张耳说道。

“那就去魏王宫吧,我要见一见这个公子假。你去告诉王贲一声,说我要见他。”子游说道。

“诺!”

子游坐在魏王宫的后花园内,张耳带着公子假走入了花园之中。

“拜见景侯。”公子假对着子游行礼说道。

“魏太子有礼了。”子游还礼。

子游示意公子假坐下说话,公子假也没有客气便坐在了子游的对面。

“侯爷找我来想必是想问我一些事情对吧。”公子假直入主题的说道。

“没错,这些天来魏太子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出人意料。如此手段和城府根本不是传闻中的那般,所以便产生了好奇之心,故此想要见上一面。”子游为公子端倒了一杯茶说道。

公子假端起茶水饮了一口说道

“我只不过是一个爱犬之人罢了。侯爷想问的无非是我为何知道如此之多的隐秘对吧。”

“没错,不知道魏太子能否与我解释一番?”子游问道。

“现在魏国亡了,我也不是魏国太子了,自然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侯爷身为大秦景侯,也是儒家荀夫子的弟子,想必一定知道苍龙七宿吧。”公子假淡淡的说道。

听到公子假说到苍龙七宿,子游微愣,他没想到公子假上来就丢出了这样一个重磅炸弹。看到子游的神情,张耳当即明白接下来子游和公子假说的事情肯定不简单,于是便悄悄的走到了花园门口,将空间留给了二人,同时防止其他人来偷听。

子游深深的看了一眼公子假

“果然魏太子知道的事情不少,魏太子是如何知道苍龙七宿的?”

“有时候知道太多的秘密也不好,我之所以知道苍龙七宿自然是从我的叔公信陵君之处所知的。说出来侯爷可能不相信,我曾经被叔公十分的看重,更是被称为聪慧不亚于他。”公子假自嘲的笑了笑。

“我觉得信陵君没有看错人。”子游淡淡的说道。

“叔公在死之前我曾经见过他一面,这一面他将魏王室最大的秘密,也是整个天下最大的秘密,苍龙七宿告诉了我,并且给了我这个。”说着公子假从怀中拿出了一块玉佩。

看到公子假拿出玉佩,子游当即从怀中拿出惊鲵给他的玉佩。两个玉佩一模一样,哪怕是细小的花纹都是一模一样。

“苍龙七宿一直在各个国家的王室中间流传着,但很少有人真正的知道其所蕴含的秘密是什么,但叔公却参悟了其中属于魏国的秘密。”公子假笑着说道。

“信陵君参悟了苍龙七宿的秘密?”子游诧异的问道。苍龙七宿自从当初周王室灭了之后就再也没人知道了,哪怕是自己的老师荀子都不知道其中的秘密。

“是的,叔公的聪慧远超常人,叔公告诉我,苍龙七宿并非是周王室所创造出来的,根据叔公根据古籍中的只言片语发现苍龙七宿是曾经殷商帝辛之物。”公子假说道。

“帝辛?苍龙七宿莫非跟封神之战有关?”子游发现自己或许今日就能偷窥到苍龙七宿的一角了。

“根据叔公的说法是的,苍龙七宿的确是和封神之战有关,但具体什么关系,叔公也不清楚。而叔公解开了魏国所有的铜盒之后,他获得了气运,根据叔公所说,铜盒被他开启的瞬间,整个魏国所存有的气运便朝着他涌去,但他害怕影响到了魏国的国运,便用又封闭了铜盒。”公子假说道。

子游想到了信陵君生前所做的事情,若非是有大气运之人根本无法完成。

“信陵君的意思是,苍龙七宿实际上是一种凝聚气运的宝物?”子游问道。

“并非如此,叔公猜测或许苍龙七宿本身就是气运所凝聚而成的。当初黑帝颛顼绝天地通,隔绝人神,将人族从神族的奴役之中拯救出来。但人间与神界之间的通道并没有封死,还存在着很多的通道,而神族后裔也留在了人间,意图打开绝天地通,重新让神族奴役人族。之后的历代贤人圣者,历代王朝都在想着封印通道,绞杀神族后裔。

而苍龙七宿就是一个后手,要想依靠血肉之躯与神对抗,唯一能够依靠的外力就是人间气运。而苍龙七宿便是当初帝辛所留下的一个后手。”公子假说道。

听到公子假的话,子游看着桌子上的两块玉佩,陷入了沉思之中。

第335章 ,和氏璧,荀子入秦

苍龙七宿属于气运一类的物品,这是子游从没想过的事情。之前子游想过苍龙七宿是周王室卷土重来的工具。子游曾经听说过一个传闻,说是周王室并没有死绝,而是地达了传说中的海外仙山,在暗中潜藏准备随时卷土重来。而阴阳家在秦国一统天下之后,便以海外仙山有长生药为原因,耗费秦国国力建造了蜃楼,为的并非是找什么不死药,而是为了接回这些海外的周王室。

但公子假的话,实属让子游没有想到,若是苍龙七宿真的是蕴含人间气运,是人族抵抗神族的最后手段,那么这背后的事情就不是那么容易的解释了。

“那这两枚玉佩又是什么情况?”子游看着桌子上的玉佩问道。

“气运加身虽然可以让人心想事成,但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够压的住大气运。若是本身命格不够,还强行收拢气运,便会造成气运的反噬。对于这一点叔公十分明白,他知道自己并非是魏国的王,所以压住整个魏国的气运,于是魏王室传承的宝玉为媒介,将自身的大部分气运全部转嫁在了玉佩上。

叔公原本的计划是,将其中一枚玉佩交给祖父,而自身留下一枚,从而共同撑起魏国气运。奈何叔公还没有开始施行自己的计划,祖父已经不信任叔公了,在死之前叔公将这一切的秘密和其中一块玉佩交给了我。现在魏国亡了,这块玉佩自然也不属于我了。”公子假将自己的玉佩推到了子游的面前。

公子假明白这块玉佩代表的是什么,掌握了这块玉佩,相当于掌握了天下七分气运其中的半分。而掌握气运这将来必定要为人族与天斗上一斗。公子假知道自己文不成武不就,更不懂兵法,拿着这块玉佩只是给自己徒增麻烦,倒不如交出来,换取更好的东西。

“你想要什么?”子游问道。

“一块地,一栋楼,以及天下名犬。”公子假笑道。

“可以。”子游点头说道。

公子假和子游一直谈论到半夜才停下来,子游询问的东西有很多,而公子假将自己知道的全部告诉了子游。包括自己当初是怎么和燕丹有了交际,青龙计划、里长城等等,还有鞠武的下落等等。

张耳将公子假带走之后,子游从怀中拿出了和氏璧,将两块玉佩与和氏璧摆放在了一起。

“青龙计划吗?真没想到昌平君从现在就开始布局了,解铃还须系铃人啊。”子游把玩着其中一块玉佩说道,青龙计划是韩非设计的,那么负责解决这个大麻烦的任务只能交给韩非了。

就在子游把玩着玉佩的时候,突然一道清脆的碎裂声响起,子游神色严肃的看着手上的玉佩。原本碧玉无瑕的玉佩此时已经多出了一块明显的裂痕。

不等子游有反应,那道裂痕开始逐渐扩大,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子游手中的玉佩顿时变成了一道齑粉,一阵轻微的风吹来,齑粉瞬间散在了半空中,

翠绿的细微颗粒粉末,如同天空的群星一般闪耀,而放在桌子上的玉佩也发出了碎裂的声音,一阵气浪升起,子游起身后退了一步,谨慎的看着四周,两块玉佩化作的粉末在半空中不断的回荡着。

颗粒粉末闪烁着翠绿色的光芒,随着一道玄之又玄的气韵升起,放在桌子上的和氏璧也散发出了柔和的光芒,在子游诧异的目光下,半公中翠绿色颗粒粉末开始以和氏璧为中心围绕的旋转起来。一道翠绿色的的飞鸟嘶鸣一声便一头扎入了和氏璧中,和氏璧周身的光芒顿时大盛。

刺眼的光芒刺的子游无法睁开眼睛,而半空中翠绿色的光点也逐渐暗淡了下去,最终消失不见。而和氏璧上的光芒也暗淡了下来,最终重回原本的样子。

子游睁开眼睛拿起了桌子上的和氏璧,拿起的瞬间子游便感觉到了不对劲。相较于之前现在的和氏璧放在手中有一种独特的温和感。子游凝神看去,隐约间子游看到了和氏璧中有一道若隐若现的气流在游动着。

“我这算是误打误撞吗?”子游摸着下巴说道,和氏璧未来是干什么的,子游是清楚的,虽然现在的和氏璧还只是一块略微粗加工之后的玉石,但是秦一统天下之后,这可是被雕琢成了传国玉玺的,与定秦剑一起镇压秦国的气运。

想到和氏璧竟然吞了魏国的气运,那么当初韩国的气运又去什么地方了?韩国的铜盒去什么地方了,这一直都是一个谜。虽然天泽说自己找到了当初郑庄公留下的宝物,但那个是韩王安弄出来吸引所有人视线的假的,至于真的至今下落不明。想到了信陵君,子游想着是不是这个铜盒是不是在韩非的手里。

子游也不再去深思,等回到了咸阳,找到韩非问一问就知道的,随后子游重新将和氏璧装入怀中,便离开了后花园之中。

一夜无话,第二天,子游就被王贲叫到了秦军大营之中。

子游走在大营中不断有人对他行礼,对此子游也是一一点头回应。进入大营之后,子游看到了大营内已经聚集了所有的将领校尉。

“发什么事情了?”子游问道,现在大梁破了,魏王增下诏投降,秦军已经将消息散播了出去,剩下魏国的城池只需要派军队去接管即可,而燕国的事情还需要等到秦国全盘接手了魏国之后才能去处理,所以现在应该说是没有任何事情了,所以子游不知道为什么王贲聚集了秦军所有的将领校尉。

王贲和李信面面相觑,两人都想说话,但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出来。”子游坐下说道。

王贲看了看李信,李信耸了耸肩后退了一步。王贲见状只能自己说了,接下来王贲说的话,让子游顿时憋不住笑了起来。

“是这样的先生,魏王增投降,魏国拿下,但这次攻魏之战最大的功臣是您,所以这军报我准备将您写上去。”王贲说道。

“我当什么事情呢?就这个啊,你随便,我虽然有功劳,但更多的是你们这些将士上战场厮杀出来的,如果不是你们打出了秦军的威风,哪怕我的门客提前渗透了魏国各个城池内,也无法轻易的就投降。你要是写上我就写上,当然不要写头功是我。”子游说道。

王贲当即领悟,点了点头应了下来,子游的功劳是让自己的门客渗透在魏国各个城池之中,在秦军进攻的时候给予方便,或者直接打开城门投降;又让自己的门客劝降魏王增,这可以说是灭魏的首功了。

之前子游带军灭了韩国,现在又位于灭魏首功,若是两国加起来子游的声望太高了,虽然嬴政不会说什么,但是民间和朝堂的大臣不知道会怎么想。子游不喜欢麻烦,两个灭国首功加起来足以让子游被秦国朝堂上的一些老顽固盯死,一直盯着子游,就等子游犯错,然后昭告天下。

而且本身子游并非是这次攻打魏国的参与者,所以他的军功可以不写在军报上,但王贲又亲自写了一封书信,将子游的功劳全部写了上去。

解决这点事情之后,子游就离开了,剩下的事情就是王贲等人需要的处理的,负责治理魏国的秦国官吏现在就在路上,明天就能抵达。

秦军攻魏的事情结束后,子游便带着几人回到了新郑。听说子游回来了,钟际急忙从郡守府出来去迎接子游,将身为弟子应该做的事情全部做好了。

子游看着钟际这般模样,也没用说什么,算是认下了这个弟子,同时也认下了自己儒法一道的领袖的身份,这让钟际十分的欣喜。

“老师还在新郑吗?”子游问道。

“夫子去咸阳了,现在应该已经到了函谷关了。”钟际说道。

“老师真的要去咸阳啊!?”子游惊讶的问道,圣人不入秦,荀子要去咸阳,不知道要被天下人震惊成什么样子。

“是的,我们原本也是以为夫子停留在新郑一些时日便是足够了,但没想到夫子只停留了两天,便继续朝着咸阳出发了。”钟际说道。

“嗯。”说完子游便带着众人进入了新郑。

此时,函谷关外。

嬴政牵着扶苏站在函谷关下,尉缭和吕不韦站在他的身后,前方的道路上秦军士卒手持长戈站在两旁。秦国朝堂的百官整齐有序的站在后方低着头,所有人的脸色都带着些许的紧张,哪怕有的人脸上已经出现了汗水,但是他们也不敢有稍微的动作,生怕自己哪一点不合符礼仪,从而被即将到来的荀子厌恶了。

在荀子在新郑修整的时候,钟际便向咸阳递交了情报,说荀子即将入咸阳。听到荀子要入秦,整个秦国朝堂顿时炸开了,嬴政更是兴奋的大笑不止,随后便决定亲自率领百官到函谷关外迎接荀子。

一国之君到城外迎接便已经是最高规格的礼仪了,而现在嬴政亲自率领满朝文武到函谷关外迎接荀子,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但秦国朝堂上并没有人反对,相反一个个都想要陪同前往。

如果是迎接其他人,嬴政要是做出这样的事情,满朝文武肯定都要问问这人配不配,但是这人是荀子啊,当世唯一一个被世人公认的子啊,说句不好听的话,荀子入秦,那代表着儒家这个天下读书人的精神支柱承认了秦国的文化,从今天开始天下再也没有人敢说秦国是虎狼之国了,最少都得说一句礼仪之邦。

至于这个礼仪到底是什么礼仪,那得秦国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