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164章

作者:不落骨

“这件事还是需要跟太尉商议一番再下结论。”吕不韦慎重的说道。

嬴政点了点头,想到尉缭,嬴政又问道

“最近上朝都不见太尉的身影,太尉在干什么?”

“启禀大王,太尉已经告假半月有余了,说是月前出城打猎,偶感风寒,至今没有病愈。”李斯回复到。

“哦?偶感风寒半月有余了吗?赵高你带着夏无且去帮太尉诊脉,太尉对我秦国功劳甚高,若是需要什么药材尽管用,务必保证太尉的身体。”嬴政吩咐道。

“诺!”

看着赵高来开的身影,吕不韦、李斯、韩非和张苍心中都明白,嬴政这是派夏无且和赵高去试探尉缭去了。尉缭的真实想法,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现在尉缭半月没有上朝,自然会引起嬴政猜忌。尉缭的带兵能力有多高,他们都是亲眼见过的,自然明白若是放走了尉缭,秦国将来会面对一个怎样的敌人。

“棉花和占城稻的收成如何?”嬴政看着张苍问道。

在嬴政派人留下自己的时候,张苍便知道嬴政要干什么了,当即回道

“回大王,经过核算,棉花的收成为十二万三千六百石,远超科学院的预料,亩产量也超出我们的预计,根据我们和农家的计划,明年便可以进行大规模的推行。而占城稻仅在汉中推行种植的收成便达到了一百五十二万石粮食,是之前的两倍多。”

听着棉花和占城稻的收成都不错,嬴政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问道

“棉花的推广已经确定了,占城稻如何?寡人之前听科学院的汇报,说占城稻的种植限制很多,无法大规模推行是吗?”

“是的,但根据堪舆家和农家两家弟子一起的探勘,已经确定了适合占城稻种植的地方,足以进行推广。”张苍回复道。

“嗯那便好,老师不在咸阳,棉花和占城稻之事暂时由子苍你负责。”

“诺。”

“新秦法的编纂如何了?”嬴政看向了李斯和韩非。

“如今已经完成了八成,这些都是经过推行检验,可以进行整个秦国推广,至于剩下的两成还在检验中,其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廷尉府正在修改。”李斯拱手说道。

“正在修改的部分,已经在地方进行实验,等到没有问题之后,便可以编入新秦法之中。”韩非补充道。

就在嬴政准备针对新秦法发表看法的时候,赵高着急忙慌的走入了大殿之中,赵高如此惊慌的样子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发什么事情了?”嬴政问道。

“大王,太尉跑了,太尉的府邸空了,而太尉将官印悬挂在了房梁之上。”

“什么!?”嬴政瞪大眼睛站了起来。

其他人也是震惊异常,他们没想到尉缭竟然现在就跑了。

此时,函谷关外,看着身后巍峨的关隘,尉缭松了一口气,这半月以来他一直在计划着逃跑的事情,如今成功出了函谷关,哪怕秦国反应过来,也不可能再抓住他了。

尉缭身后的年轻人正在看着尉缭写的兵书,眼中充满了求知。年轻人是尉缭在逃离的时候遇到的,看到年轻人第一眼的时候,尉缭便知道对方是一个天生的军事家,在得知对方是因为在家乡混不下去了,才外出游历的,尉缭当即收下了对方为徒弟。

“信,兵书你看的如何了?”尉缭问道。

“老师的兵法深奥,我目前只学会了三成,剩下的还需要实践经验来提升。”韩信放下兵书说道。

听到韩信的话,尉缭心中倒吸了一口冷气,不到半月的时间韩信便学会了自己三成的兵法,哪怕只是纸上的,这种天赋已经称得上是可怕了。

“我知道了,你是兵家难得的天才,所以今天还是你我师徒便分开吧。”尉缭拍了拍韩信的肩膀说道。尉缭知道自己将来要做的事情,所以他不想要连累韩信,而且韩信是自己唯一的弟子,是自己衣钵的继承人。

第347章 ,潜蛟和韩信,叫门的燕王

韩信看着尉缭的神情,便知道尉缭是要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了,而且结果很大可能只有一个,但韩信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对着尉缭鞠躬说道

“弟子,韩信,拜送老师!弟子定不会让师门传承断绝!”

说完韩信对着尉缭行跪拜大礼,尉缭眼中满是欣慰的看着韩信,他收下韩信,除了是韩信那怪物一般的天赋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韩信和他很像,两人都是那种为了自己心中理想可以抛弃一切的人。

“去吧,去追求你的道。”尉缭说道“这柄剑名为潜蛟。正如你现在所处的境地,正如深潜之蛟龙,等到风云变化之时,便破水而出,风云相随,一跃而为真龙。”

韩信双手接过潜蛟,对着尉缭再度叩首,起身后将兵书放入自己的包袱中,便朝着和尉缭相反的方向而去。而尉缭也没有做过多的停留径直的朝着南方而去,他的第一站要去找昌平君熊启。

而咸阳宫内,嬴政沉着脸,吕不韦四人也是沉着脸,五个人浑身散发着冷意,他们倒不是因为尉缭逃走的事情而生气,而是尉缭逃走多日,整个咸阳竟然没有一个人发现,咸阳守卫、罗网、影密卫竟然没有任何人发现,而且在他们提前派人盯着尉缭的情况下,这才是让他们生气的原因。

而且尉缭离去多日,经过多少关隘,竟然没有被任何人发现,这要是他国的间者盗取了机密,是不是也能轻易的离开秦国而不被发现呢?

“赵高,罗网那边盯着尉缭的人呢?”嬴政沉声问道。

“罗网的人扮做了太尉府邸的奴仆,但是太尉这些天一直称病除了大夫之外基本没有见过其他人,他们也想去看,但为了不暴露身份也不敢靠的太近。”赵高回复道。

尉缭是秦国的太尉,罗网这些人有多大的胆子才敢在尉缭对外称病的时候去靠近病房打探消息,要是被发现了当场被杀死,那也是白死,毕竟你一个奴仆在主人生病的时候,偷偷摸摸靠近,难道是想要刺杀吗?

“影密卫呢?”嬴政沉声说道。

跪在赵高身旁的章邯,也是低着头说道

“回大王,影密卫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太尉对于府邸的奴仆并不信任,哪怕是贴身护卫也不信任,影密卫的探子没能靠近太尉。”章邯回道。

嬴政虽然生气,但也明白其中的道理,这的确不是章邯和赵高的错误,尉缭在入秦之后,发现秦国并不是他的归宿之后,便一直准备着离开,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自然不会相信任何人,从而为自己产生一个弱点。

“派人去查,务必要查出尉缭的行踪,以及去向是何处。”嬴政沉声说道。

“诺!”赵高和章邯齐齐松了一口气,原本他们想着出现了这么大的过错,虽然不至于被处死,但也会被狠狠的惩罚一次,却没想到这么被放过了。心中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暗自告诫自己不能再有下次了,这次嬴政能放过他们,并不是说他们没有错,而是嬴政不计较。要是再有下次,他们就属于是蹬鼻子上脸了,嬴政绝对不可能在饶恕他们的。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并非是说着玩的。

章邯和赵高随后便下去派人去调查尉缭的行踪,走出大殿之后,两人都警惕的看了一眼对方。赵高和章邯之间在外人看来那是有我无他的关系,倒不是两人之间有天大的私仇,而是赵高和章邯都是嬴政的耳目,这就是注定二人无法和平共处,。

密卫诞生的原因就是为了制衡罗网,让其无法一家独大,所以两人之间的争斗也从来没有停下来过,但两人心中有数,都是一些小打小闹,谁也不敢为了争宠而真的耽误了大事。

两人看了对方一眼之后,便转身朝着相反的方向而去。

“尉缭走了,这件事无法瞒住的,昭告天下吧。”嬴政无奈的说道。

“诺,臣回去便让廷尉府发布出去。”李斯拱手说道,尉缭属于是不告而别,也没有正式和嬴政请辞,所以属于是叛国的行为,应该有廷尉府下达通缉令。

“嗯。”

当天,廷尉府便将通缉尉缭的告示,随着廷尉府的人员,将通缉令传达到秦国各地之后,整个天下都知道了尉缭叛秦了。一时间无数人都开始猜测尉缭叛秦的原因,但无论是怎么想他们都无法想明白尉缭是为什么离开秦国的。

尉缭身为秦国的太尉,总管整个秦国兵马,位居三公,可以称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而且尉缭对秦国征战六国有着天大的功劳,眼前秦国就差一统天下已经到了末尾了,尉缭此时离开,这是直接将之前的付出全部白费了。若是他们,他们就算被打死也不可能离开秦国的,毕竟等到秦国一统之后,尉缭这个太尉,除了高官厚禄之外,必定会在青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

虽然绝大多数人都无法理解尉缭的想法,但是也有人明白尉缭到底是怎么想的,对此也只能感慨尉缭乃是真性情,随然便开始猜测未来秦国太尉一职会让谁来担任,毕竟这可是一个能够影响整个秦国朝堂格局的位置。

新郑,子游再次来到了新郑,这次他并没有让钟际过来,他们只是在新郑休息片刻便会再度上路,赶回咸阳。子游带着焱妃和少司命混在人群之中,看着城墙上张贴的告示。

“尉缭跑了?”子游看着告示惊讶的低声说道。

“尉缭真的走了?”焱妃也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子游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尉缭本身心就不在秦国,算算时日,当初的五年之约的确已经完成了,所以尉缭才会不告而辞,因为对于尉缭而言,离开本就是早已准备好的。

人群中的韩信看着告示上尉缭的画像,也是满脸的惊讶,他没想到自己的老师竟然是秦国太尉,名满天下的尉缭子。尉缭收徒韩信的时候,并没有告诉韩信自己的身份,而是直接用兵法降服了韩信。

等到人群看完热闹离开之后,也只剩下韩信还停留在原地,片刻之后,韩信也回身离开了城墙,朝着城内走去。韩信自顾自的走着,丝毫没有注意到有一双眼睛一直在盯着他。

“怎么了?”焱妃也注意到了子游盯着韩信的背影于是问道。

“看到一个人,很特殊的人,只是没想到在这里见到他了。”子游摸着下巴说道,他也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了韩信,那可是韩信啊,后世被称为兵仙的人。

虽然后世对韩信的评价有好有坏,但从来没有一个人敢说他在军事上的作为不行,用最通俗的话来评价韩信的军事能力,那就是没有人知道韩信是怎么打赢对手的。这并不是说韩信的指挥很特别,而是战场上遇到韩信的人,还没弄明白韩信的布局便被击败,而韩信的队友,甚至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发现敌人已经被自己打败了。

“有多特殊?”焱妃看着韩信的背影好奇的问道,但很快焱妃就被韩信背后的潜蛟吸引了过去“他的那把剑很特殊。”

“那把剑叫做潜蛟,是风胡子剑谱排名之外的剑,但这把剑不入榜,并非是这把剑不够资格,而是现在还不是他入榜的时间,正如剑的名字,潜蛟,潜水之蛟龙,终有一天,化作金龙,遨游天下。而他的主人也是一样。”子游看着韩信的背影说道。

“你怎么看好他呢?”焱妃问道。

“他可是尉缭唯一的弟子。”子游想了想还是将韩信这层身份说出来焱妃更能明白一些。

焱妃和少司命齐齐看向了子游,他们都不敢相信尉缭竟然收了韩信这样一个其貌不扬,甚至有些潦倒的人为弟子。尉缭在咸阳的时候,咸阳上下多少人求着想要当尉缭弟子的,哪怕是王翦这个前将军为了能跟着尉缭学习,在尉缭府邸没有修建好的时候,将尉缭请到家里,当亲爹一样侍奉,但无一例外都没有被拒绝了。

“你没有开玩笑吗?”

“当然,只可惜现在他现在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菜鸟罢了,不过这样的人才要是就这样放走了,下次遇到的时候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子游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了自己招牌的笑容。

焱妃和少司命看到子游这样,心中当即为韩信生出了同情的神色,子游一旦露出这样的笑容,那就意味着子游又要算计人了。子游带着焱妃和少司命来到了鼎香楼,在吃完饭之后,子游见了罗网的负责人之后,便交给了其一项任务。

吃完饭之后,三人再度上出发,朝着咸阳赶去,递达咸阳之后,位于燕国前线的军报同时和子游递达了咸阳,传送军报的甲士骑着马在咸阳内狂奔,喊道

“燕国前线军报!蓟城破,燕王被俘,燕国灭!”

“蓟城破,燕王被俘,燕国灭!”

甲士骑着马奋力的嘶喊着,一路上听到燕国被灭消息的百姓纷纷兴奋的高呼,大秦万年。嬴政拿到军报的时候,更是让刚刚散去朝议的大臣们返回章台宫,来参加了这次的朝议,嬴政当众宣布了燕国被灭的消息。

嬴政将手上的军报递给赵高,传给大臣们让他们共同享受这份喜悦,等到朝议再度散去之后,换好朝服的子游也来到了章台宫。此时秦国核心的小圈子都在商议之后治理燕国的事情。

“老师回来了,李信破了蓟城,俘虏了燕王。”嬴政兴奋的说道,燕国灭了,秦国一统天下的道路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了,现在赵、楚、齐三国已经彻底被孤立了起来,只要秦国想,随时都能够出兵攻打三个国家,说是三个国家,但实际上秦国唯一要考虑的只有赵国。

楚国还在分裂之中,李园惧秦就不用说了,而唯一有威胁的昌平君熊启,对于秦国而言只不过是顺手的事情,如果不是为了尽可能的消耗楚国的有生力量,秦国早就攻破郢都了。而齐国多年不修武备,在秦军面前没有丝毫抵抗的能力。

嬴政将军报递给了子游,子游看着军报上,燕王喜确实被李信俘虏了之后,也是松了一口气。

燕王喜在朝堂上当众昏迷,直接导致了蓟城内部军心不稳,很多人都开始想着逃命了,而昏迷的燕王喜刚回到后宫太医还没来,便直接醒了,他在朝堂上昏迷是假的,为的就是为他跑路拖延时间。

之后燕王喜下令封闭后宫,对外宣布还在昏迷之中,大小事宜全部交给了丞相,而自己则是收拾钱财准备带着妃嫔通过密道离开。燕王喜计划的很好,执行的也非常好,燕国朝堂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王已经跑路了。

但燕王喜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刚出密道,还没来得及跑路的时候,就遇到了清理蓟城四周的秦军士卒。秦军士卒也没想到对面的是燕王喜,只是看到对方穿着富贵,带着大大小小几十车的东西,便以为是跑路的权贵,本着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不放过权贵一丝一毫的原则,几十个士卒当即朝着燕王喜冲杀了过去。

一番激战之后,燕王喜的护卫全部死在了秦军箭阵之下,而燕王喜眼看自己就要被砍的时候,为了保住自己的命直接说明了身份。听到对方自称是燕王,还拿出了燕王印玺,士卒们也不敢擅动,押送着燕王喜和几十车物资回到了秦军大营。

在核对完燕王喜的身份之后,整个秦军都惊呆了,李信和蒙恬更是无法说出话,他们根本没有想到清理四周竟然清理出来了燕王喜,他们更是没想到还没攻城,燕王喜这个燕国的王竟然直接丢下自己的百姓和大臣跑路了。

但震惊归震惊,李信和蒙恬也想到了更好的攻城办法,第二天直接让燕王喜去城前劝降,虽然屈辱万分,但在自己的小命面前,燕王喜还是照做了。

燕王喜出现的瞬间,整个蓟城都傻了,士卒和百姓们怎么都没想到在后宫养病的燕王喜为什么被秦军俘虏了。但随着秦军的消息发布,整个蓟城百姓和士卒都知道了燕王喜跑路的事情。

随后便是整个蓟城的愤怒,燕国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走夫贩卒都没想到自己的王竟然背叛了,于是也不再坚持守城,直接开门投降了。

第348章 ,陈平入燕,子游任太尉

因为燕王喜的跑路,燕王喜直接成为燕国百姓唾弃的人,如果不是有秦军保护着燕王喜,恐怕燕王喜早就被愤怒的燕国百姓一人一口唾沫淹死了。

也正是因为燕王喜的行为,导致还没有被攻占的燕国城池全部投降了,臣等欲战死,大王何故先降?这种无奈让燕国忠贞之士深刻的体会了一番。

看完军报,子游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他没想到燕国这场战争竟然会是这样荒唐的结局,不过也好在燕王喜荒唐至极,少却了很多不必要的杀戮。

“现在李信正在燕国稳定局势,已经三封书信送回来要人了。”嬴政拿出李信连续三封催促朝堂送官吏过去的书信。

听到李信要人,在场的所有人都露出了无奈的神色,他们也想要送人过去,但是秦国现在后备官吏已经无法支持燕国的需求了。

“子平呢?他现在不是正在负责科举的事情吗?”子游突然问道。

做了一段时间嬴政秘书的陈平,已经通过了嬴政的考验,便将科举这样的国策交给陈平去负责了,从子游提出科举,到现在已经有了数年时间了,虽然科举的确帮助秦国筛选出了不少的优秀人员成为官吏候补,但是这个时代识字的人都很少见,更何况是能够担任官吏的人,所以这导致科举始终无法大规模推广开来。

不仅如此,科举终究只是一个新的事务,很多人还是选择招贤馆,而不是参加科举,加上科举的筛选要比招贤馆更加严格,这也导致科举的效果在有些时候甚至比不上招贤馆。

“这件事也不是陈平能够解决的,他接手科举之后,科举的推行已经比之前好了很多了,否则现在我们连第一批送往燕国官吏的人都拿不出来。”吕不韦替陈平解释了一番,陈平这些年的努力,他是看在眼里的,之前科举之事也是在丞相府下面挂着,所以吕不韦是知道陈平有多么的不容易的。

“根据我们的统计,燕国最少需要三百法官,一百二十三主事官,数百小吏,才可以,这也仅是派去燕国主要城池的官吏,一些小城池乃至寒苦之地,完全没有在啊统计之中。”韩非苦着脸无奈的说道。

“燕国地大,苦寒之地较多,这些苦寒之地的百姓也少,若是将这些地方重新进行划分,再整合,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官吏的需求?”子游提议道。

“这个事情丞相府已经商议过,所以才有了上面的需求,而且燕国属于飞地,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去镇压燕国,让燕国内一些不稳定的因素不敢躁动。”吕不韦说道。

燕国和秦国之间有着齐赵卫三国疆域隔绝,如果燕国真的有问题了,秦国肯定是无法立刻出手的,而且燕国与胡人接近,还要应对胡人的侵扰;还要燕国多游侠,而游侠是最能惹是生非的,一旦他们发起狠来,甚至敢刺杀官吏,这就注定将来负责燕国的郡守能力远超常人,且手段足够狠辣,否则不足以压住燕国内部方方面面的矛盾。

但是现在秦国有能力的官吏都在各地方上任,一些有能力的但手段不足,有手段,有能力的却又都身居要位,无法脱身。

“可以让陈平去。”嬴政提议道。

听到嬴政提议陈平,所有人都不解的看向了嬴政,包括身为陈平老师的子游,所有人的担忧都是一样的,首先陈平不懂军事,其次陈平虽然有丞相之姿,但现在的陈平终究是太年轻了,虽然在文渊阁进行政务处理,对于各项事情已经精通,但郡守所要处理的事情可并非是在朝堂这般简单,他们都担心陈平的经验不足。

寡人觉得陈平可以胜任,陈平无论是智谋还是手腕都是最适合燕国的,至于说军事的问题,让李信留在燕国和陈平一起镇压燕国足以。”嬴政说道。

听到嬴政的提议,除了子游之外其他人都开始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而子游的眉头则是更加深了几分。子游对陈平的担忧可不仅仅是经验上的问题,依靠陈平的聪慧哪怕最开始上任后有些生疏,但只要摸透了各方势力之后便足以震住所有人,所以子游并不太担忧这个事情,他担忧的正是嬴政欣赏陈平的地方,就是陈平心中那股狠辣。

陈平在历史上和张良正好是相反的,陈平玩阴谋诡计可是出了名的,要说历史上谁能跟陈平在这方面齐名,也就是贾诩李儒差不多,陈平可以说是一个加强版的贾诩,子游知道燕国的情况,他担心陈平狠辣过头了,给自己的履历产生了误点,从而影响了未来。

陈平一个人还好,他最多用计谋去玩弄这些人,但是在加上李信这个莽夫,子游真的担心李信给了陈平掀桌子的底气之后,两人在燕国弄出来什么大的惊喜。

“老师有什么担忧吗?”嬴政看着子游问道。

“不没有。”子游摇头说道,但是现在秦国的确没有其他人能够派去燕国的,他现在只能希望燕国那些人能够老实点,也真的惹到了陈平,从而葬送了自己全族的性命。

“臣也觉得陈平合适,但是陈平走了之后,这科举之事应该交给谁来做?”吕不韦问道。

“老师不是回来了吗?可以让老师去坐。”嬴政说道。

子游没想到自己刚回来就要干活了,不过近期他的确不会再出去了,阴阳家的事情他没有准备亲自出手,自己出手的风险太大了,所以子游为阴阳家准备了一个大礼。

“总领燕国的人有了,但官吏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韩非说道。

“我记得今年的丞相府负责的官吏考察要出来了。”子游悠悠的说道。

听到子游说到官吏考察,吕不韦当即眼神一亮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