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62章

作者:不落骨

兄弟们下午更新,上午有个考试,抱拳了

第140章 ,百家:我放飞了

关于燕国能不能抗住李牧,这真的不好说,自从燕国攻打赵国被庞暖率兵击败,大将剧辛死后燕国再也没有一个能率兵的大将了,现在的燕国大将军晏懿说实话,他连给姬无夜提鞋都不配,更别说抵抗李牧了。

“燕国幅员辽阔,又有着易水作为天险,哪怕燕国军队挡不住李牧,易水已能够拖住李牧了。”子游沉声说道。

其他人也是点头表示赞同,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祈祷燕国能尽量拖住李牧,让秦国有时间拿下足够的战略缓冲地带,支撑秦国灭了韩国。

“那这件事就让仲父去做吧。”嬴政对着吕不韦行礼说道。

吕不韦点头,这种事情一般都是他在负责的,虽然他把罗网交出去了,但不代表他不能谋划这件事,约定好了借燕攻赵的计划,吕不韦便离开准备策划这件事。

“老师,寡人想要韩非先生入秦您觉得这件事可行吗?”嬴政问道。

子游看着嬴政,对于韩非入秦这件事子游是支持的,秦国的律法只适合作为战争机器的秦国,一统天下之后严苛的秦法必须进行改革,变得适合统治天下和休养生息,这件事如果只依靠李斯来做,恐怕很难,如果韩非入秦并答应支持这件事,速度将会快上不少,如果只是让韩非入秦这很简单,只要跟韩王安说一声就行,韩国惧秦入骨,如果让一个不受宠的九公子入秦就能缓和两者的关系,韩王安绝对是乐意的。

但是问题在于该如何让韩非甘愿效劳,这才是嬴政头疼的事情,也是嬴政想问的问题。

“大王尽管让师兄入秦即可,剩下的我来办就行。”子游说道。

“好,这件事就拜托老师了,老师这是最近儒家弟子参与秦国官吏选拔的人员名单和丞相府给出的评价和安排。”嬴政将一个奏章交给了子游。

嬴政让子游看着这些倒不是说儒家弟子不适合秦国,反而这些弟子无论是对秦法的研究还是对于治理百姓的想法让嬴政耳目一新,相较于现在的秦国治理办法,这些儒家弟子的想法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百姓的利益,同时也能维持秦国这座巨大的战争机器的运作。

这些儒家弟子的做法很简单在维持秦法的威严的同时,加入了人性化的执法政策,吕不韦的丞相府给出了一个建议,就是让一些不符合担任官吏的人充当后备役,在秦国进行学习,之后方便管理新打下的疆域。

“文信侯的眼光我还是相信的,只不过他们其中的确有些人不适合当官吏。”子游拿着奏章看到,现在的儒家弟子最大的优势,就是可塑造性强,对于治国,他们也承认法律的作用,只不过认为法律不应该严苛,对于百姓应该以教导为主,法律为约束,君主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等等。

“寡人之前认为儒家弟子会在这些考核中大肆批判如今秦国的严苛法律,但是没想到他们对于秦法的研究很透彻,并非只是指责秦法的严苛,还说明白其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嬴政感叹道。

子游看着嬴政还是决定不把真相告诉嬴政了,这次被选取的大量儒家弟子其中很多都是公羊儒和荀子一脉的,公羊儒奉行的大一统和大复仇需要依靠秦国这样的强大国力,而秦法是秦国赖以生存的法宝之一,秦国如今凝聚起来的民心和上下一心的志向,更是可以说是公羊儒的天堂,他们没有吹捧秦法都是让子游感到意外了。

至于荀子一脉,韩非和李斯为什么要跟着荀子学法家,荀子本身就是儒法合流的开始,自己家老大和圣贤都是这样,他们自然也不会反对,加上子游《行论》中的法律是道德的最低限度,道德是法律的重要补充,给他们打开了新的视角,为什么要反对法?礼法礼法,礼在前,法在后,法也是礼的一部分,只不过是另一个称呼罢了。

所以整个儒家就开始跑偏了,有的偏激的开始喊出,当初法家其实出自儒家,因为最早的法律是道德习俗,之后形成了礼法,而法家只不过是从儒家学走了法,而非完整的礼法,更是为法家大贤们编造了各种曾经接触和学习儒家的典故。

这让法家的人气的破口大骂,但是儒家不管了,现在儒家中有的人认为其实法家只不过走偏的儒家一脉罢了,我们不应该反对他们本身,我们反对的是那些严苛的法律和不公平危害百姓的法律而已,所以他们要做的就是研究法家思想,并给他们灌入儒家的仁义理念,帮助他们更加符合治理天下而已。

因为子游的《行论》让儒家原本在百年后才会出现,并经过千年发展才会形成的儒皮法骨的国家治理概念提前出现了,并且在如今活跃的儒家中开始泛滥开来。

儒家的一系列操作看傻了其他百家,仔细想过之后纷纷眼神恐惧的看着儒家,儒家这种行为和窃国者侯没什么区别了,他们要做的就是偷掉法家的核心,变成自己的东西,一时间百家都开始警惕儒家,不敢和儒家靠的太近,你儒家剽窃别人可以,但是你不能从根本上否定法家吧?

好在还是荀子看到了这一点站出来解释了一番,表示儒家没有吞并法家的意思,只不过想教教法家什么才是法罢了,这让现存的法家弟子气的更是想要直撞南墙,但是现在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就是荀子的弟子,他们也不敢说什么,只能开始钻研法家学问,然后拿着学问去找儒家的弟子辩论。

在儒家的刺激下法家从原本分散的局面逐渐变得团结起来,他们聚在一起不断的研究法家学问,随着人群的聚集和争辩,一些法家原本遗留的问题也被解决,法家也出现了强势期,开始和儒家斗的不相上下,看到儒家和法家只是在学问上争斗,百家也放心下来了,学问上相互融合,这件事大家都知道,只不过大家都是偷偷的,你儒家这一次这么大规模的干这种事情真的是不要脸了。

不过看到儒家的确没有吞掉法家的意思,其他门派也放心下来了,看着儒家这么做,他们心里也有些痒痒了,伱儒家都这么做了,我们凭什么不能?一时间百家开始极为激烈的学术交流和辩论,原本已经有些沉寂的百家争鸣因为儒家的一系列操作再次热闹了起来。

大家基本上都放下脸面了,看着能弥补自己家学问缺点的东西直接套个自己家的皮就开始融合,将对方的观念和本家融合完成为了新的东西,就拿出来和别人争辩,争辩中出现了新的问题就继续研究,一时间百家再次充满了活跃的姿态,争辩程度甚至赶上了诸子的时代。

现在天下大乱,我提出什么都行,反正最后有你儒家和秦国收拾,我们就放开就行了,这是百家真实的想法。

下午还有八千

第141章 ,继往圣之绝学

桑海,小圣贤庄。

伏念和颜路相对而坐,颜路看着窗外落日的余晖,满脸的担忧,而对面的伏念则是面色波澜,慢慢饮着清茶。

看着伏念一脸平静的样子,颜路还是将自己担心的事情说了出来。

“师兄,如今百家混乱,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和法家,这样下去,恐怕会给整个天下带来极大的危害。”

如今百家混乱,每家都抢着说出一些稀奇古怪的言论,虽然大多数人都是尽可能地在完善自家学说,从而促进学说发展,但是在这个繁荣地表明下,还有着看不见的危险,百家争鸣,如果是有秩序的争辩按自然是好的,但是如今百家争辩已经愈发的无序,很多观念已经开始单纯地为了争辩而争辩,不再是为了天下地百姓,还有一些人提出了妖邪之论,这些人以自己的利益出发,以损害压迫百姓为主。

之前桑海就有一个人宣传着什么妖邪之说,说上位者应该理所当然的享用百姓商贩的供奉,而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还说这什么人一出生阶级就已经划分,将百姓说成下等人,小圣贤庄知道后立刻出手将,由颜路亲自带人进行辩论,以人头为对赌,将对方砍杀在桑海城门。

颜路接触过这些妖邪之说,所以才担心这件事,而且这件事是因为法家和儒家开启的,如果任由这股风气盛行下去,等到将来无法挽回的时候,儒家这个开启者将会得到天下人的征讨,儒家恐怕会毁于一旦。

相较于之前的百家争鸣,如今的百家争鸣不过是如海市蜃楼般的虚幻,一旦这个泡沫碎掉,将会来带无法挽回的危害。

“路,你说的我都知道,你可曾看到过除了儒家和法家的辩论之外,墨家、道家、名家、农家、兵家、阴阳家、鬼谷等等这些大门派放纵弟子随意吸收别家的经义吗?”伏念平静的说道。

“不曾。”颜路一愣说道。

对于百家而言,最珍贵的是什么,无非就是自家的经义,这些经义是他们区别于别的门派和树立自己道的根本,他们不会去随意地吸收别的门派的经义,要知道能被称为经义的都是经过时间洗礼和认可的传承,可不是随便就能吸收创造的。

一旦自己的经义被别的门派经义冲击或者野蛮融合,代价只有一个,自毁前途,这相当于断了一个门派的未来。

“天下之大不可能只有桑海这一个地方有妖邪之说,桑海的妖邪之说是你带人斩断的,那么其他地方呢?”伏念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

说起来如今百家争鸣的都是些什么人?都是一些不入流的,甚至是已经到了末日的小门派,什么称孤道哀的,孤家,被大门派不承认的姓氏族,一些已经被明确驱逐的旁系,还有的就是一些已经被淘汰但是死而不僵的门派,因为儒家开启了这个先河,让这些人看到了重振门派的希望,所以才纷纷站了出来。

“师兄的意思是,其实百家中大部分都明白这个事情,也都在尽全力的阻止这件事?”颜路思索了一番说道。

“是的,伱以为师叔那一脉的儒家弟子为什么和法家起了争端?公羊儒又为什么在不断挑衅法家?”伏念继续说到。

“这些都是子游师兄的算计?师兄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他的所作所为可是和他的愿望相反的?”颜路沉声说道。

百家动乱会造成百家损伤,更有甚者会导致百家经义损耗,变得不伦不类,这和子游立下的大道,为往圣继绝学相反的。

“你觉得什么才是往圣绝学?”伏念问道。

“这”颜路眼瞳猛然紧缩,被伏念这么一点,他瞬间明白了子游想要做什么了,子游想要做的很简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往圣绝学就在那里,但并不是所有人的目标都是和昔日的圣贤一般,希望通过自己的学说和努力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好,更多的人则是想要用这些绝学谋取私利。

现在百家这幅样子,一些有野心和图谋不轨的人自然会安耐不住寂寞走来,还有一些隐藏在暗中死而不僵的被时代淘汰的,但贼心不死的门派也会出来,借着这个乱局完成自己的谋划。

他们这样肆无忌惮的吸收其他门派的经义,最后的后果只会是自毁根基,他们的门派虽然废了,但是他们的经典还在,只要找到合适的人继承这些经典,那么这才算是继往圣之绝学。

继往圣之绝学,绝不是单单继承,更多的是要推陈出新,诸子百家的学问哪个不是在争辩中不断走向完善的,所以颜路想明白了,子游这一番举动,第一为了给那些真正对天下有益的门派和学问一个机会,让他们重新站出来,像是堪舆家这样的。

第二个则是想要清除一部分人,将百家中的一些害虫清除掉。

伏念看着颜路的神情便知道颜路想明白了,又说道

“你想的还不全,师弟还有这另一层的目的,你说六国合纵背后的推手是谁?”

“是百家。”颜路说道。

六国之间矛盾重重,单说韩魏之间,魏国打断了韩国崛起之路,这怎么能让韩国心甘情愿的和魏国结盟,六国之所以合纵,百家在背后的力量不容小觑,百家和贵族密不可分,能存活到现在的贵族多少和百家有些联系,要不然在这数百年的战争和内乱,他们怎么可能存活到现在。

“对,师弟的目标是让秦国一统天下,虽然现在秦国内部已经稳定,但六国合纵秦国是无法抵抗的,所以师弟将整个百家算计进去,让他们自顾不暇,谁敢说自己家的弟子没有脑有疾的,一旦将其他门派的学问经义不假思索的引进自己门派里,他们恐怕会疯掉的,这可是动摇门派根基的事情。

而且这些妖邪之说在他的势力范围内宣传,他们能忍吗?所以这次的百家争鸣,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将百家的精力耗尽,让他们无暇顾及秦国吞并六国。”伏念说道。

他最开始也是没有看出子游的算计,还拜访了荀子,经过荀子的提醒他才想明白,子游的算计过于厉害,每一步都是在为了一统天下而去,局内的人很难看清楚,每次子游都是将一个足够大的利益抛出来,让人失去理智,却不知道高利益伴随的是高风险。

而且子游的算计,是让百家自己跳进来了,本来这是儒家和法家之间的事情,是你们主动下场了,哪怕他们知道自己被算计了,也无话可说,没人比他们下场,让他们下场的是他们的人性。

“子游师兄看起来更适合去鬼谷,儒家只能操控天下人的嘴,但是操纵不了人心,而纵横是最能洞察和操控人心的。”颜路感叹道。

伏念也是心中感慨,如果子游要是能全心放在儒家身上,儒家成为第一治国学问不过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子游的性格和志向,注定他无法被一家一派制约,而且现在的儒家已经让他很满意了。

最起码现在的儒家内耗已经很少了,各家各派都知道了未来是秦国的未来,而自己能不能实现儒家治国之道就看这一次了。

“路,你在小圣贤庄已经很长时间了吧?”伏念看着颜路问道。

“是的。”颜路说道。

“替我去韩国一趟,韩非他们弄出来的事情过了,公羊儒已经想着暗中动手刺杀韩非了。”伏念沉声说道。

韩非在这知道自己入秦就在眼前之后,为了自己的谋划,在打压住姬无夜之后,借着儒家内部这股不再抗拒法家的风潮,强行推动了自己的变法。

但是韩非忘记了,变法并非是儒家内部思想改变就能顺利进行的,儒家内部思想的改变终究不过是学问上的争论,而变法则动了很多人的利益,而且韩非终究是人力有限,他无法顾及到变法的方方面面。

而变法的两大支持者,卫庄和张良手段都太年轻,为了推行变法,不惜用上了严苛手段,如果不是现在墨家衰败了,恐怕这两人早就上了墨家的必杀名单。

韩国境内的儒家看在韩非是子游的师兄,荀子的弟子,给了小圣贤庄通报了这件事,希望小圣贤庄能够出面解决一下,如果小圣贤庄没有处理好,他们就要私自动手了,哪怕卫庄是鬼谷弟子,张良是张开地之孙,韩非是子游的师兄。

在听完伏念的讲述,颜路心中已经了然,点头应下了这件事。

伏念看着颜路离开的背影,眼中是一股坚决,关于这次百家争鸣的事情,伏念也有着自己的算计,他的目标是让儒家成为第一治国理念,但是现实并不允许,但是这次的事情给了伏念新的希望,那就是让儒家成为融合百家学问的门派。

儒家弟子的可塑造性极强,而且儒家有着极大的包容性,仁和义都是一种底线,而非是全部,所以儒家的弟子在吸收其他门派学问和思想的时候都很快,而且反噬很小,孟子当初吸收义的时候便证明了这一点。

伏念的目标也不是让儒家取代百家,他知道这样对于天下百害无一利,他的目标是让儒家成为一个概念性的门派,百家是百家,但儒家亦是百家,一个国家不能有着多种治国理念,这样只会导致国家分裂或者衰落,未来的秦国需要一个门派统筹其他门派,而伏念看到的就是这一点,他想要儒家成为这个门派,而且百家之中能和儒家争夺这个位置的只有道家,而且道家底蕴比儒家更深,所以他必须快道家一手,从弟子方面争夺这个位置。

这也是为什么儒家的弟子大量大量的在外游学的目的,他们可不仅仅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更多的是吸收一些有利的百家学问,充实自己。

此时咸阳,秦王宫内。

嬴政并不知道子游的这些算计,而是在和子游讨论灭掉六国之后的具体布局,秦国之所以能够上下一心,励精图治,是因为当初商君给了秦国一个目标,让秦国上下都为这个目标去奋斗,秦国自然上下一心。

这个目标被实现之后,灭掉六国一统天下的目标也顺应而来,但是灭掉六国之后呢?怎么治理,治理成什么样子?秦国根本没有目标,好在子游提出了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具体的细节还没商定。

'“老师,我们设想需要大量的人才来支撑,单说秦国和儒家也撑不起来。”嬴政说道、

无论任何时候,人才是最重要的,有了人才能演变出无数可能,尤其是人才,治理一个国家需要的人数不胜数,优秀的人才自然是越多越好,但是人才并不是说有就有的,需要培养,而培养一个人才的周期太长了,耗费太高。

“人才这个事情我会去处理,大王不必担心,人才就在那里,就看怎么拐.让其为秦国效力。”子游说道,人才哪里多,七国找百家,百家中的弟子不能说人人如龙,但是能用的人还是不少的,关键在于怎么拐到手。

“老师说的是百家?”嬴政也有些发愁。

最早的时候秦国还被称为边陲小小果百家是看不上的,哪怕现在秦国壮大了,但是百家中有学识的人还是看不上秦国,觉得秦国骨子里还是边陲小国。

“这件事需要慢慢来,如今百家有的忙了,我们先不要插手,我需要为大王举荐一个小门派。”子游说道。

百家现在被他算计的自顾不暇,哪有时间来秦国当官。

“什么门派?”嬴政好奇地问道,值得子游亲自推荐的门派,一定是有着不同凡响之地。

“堪舆家。”子游说道。

“堪舆家?”嬴政微微皱起眉头,难怪子游说这是一个小门派,他甚至都没有听过这个门派的名字。

“这是堪舆家的家主罗湛让我呈献给大王的秦国境内一些没有开采出来的矿藏的位置。”子游从怀中掏出一块绢布说道。

“什么!?”嬴政有些激动地喊道,矿藏的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守好藏好的宝物啊。

第142章 ,堪舆家:未来不是梦

嬴政接过子游手中的绢布,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绢布上面对于秦国的地形地貌描绘的栩栩如生,嬴政甚至能想到绘制这张矿藏图的人有着多大的毅力走遍了整个秦国,勘探了多少山川河流才绘制出了这么一张图。

地图上面标注了很多秦国境内的矿藏地点,有些的是已经被开采出来的,还有一些的则是一些荒山野岭,但是在这张图中却标注着一个个令人心动的矿藏,尤其是标注的那个巨大的铜矿。

铜的作用很多的,单说铸造钱币、打造武器等等这些都离不开铜,现在的时代武器还多为青铜材质的,铁制武器的制作工艺并不成熟,加上铁矿也不容易开采,普及程度并不高,所以铜现在很重要。

“如果这上面标注的都是真的,那么堪舆家将会是秦国重要功臣。”嬴政看着手中的绢布说道,在看完绢布之后小心翼翼的将绢布折叠好,刚想放到桌子上,但是又怕自己不小心丢了一样,于是像是宝贝一般的放在手里不肯撒手。

“堪舆家的作用不仅如此,堪舆家更擅长的是建造各种工程,如果郑国渠让堪舆家来主持建造的话,罗湛家主说他们最少能加快一年的时间和减少很多物资。”子游说道。

对于罗湛说的,子游最开始也不相信,毕竟郑国渠将来是要灌溉整个关中平原的,为秦国一统天下提供足够的粮草,路线、方法都是经过郑国和秦国朝堂多次实地勘测之后确定的,罗湛却说他们能让郑国渠更快更好的完成,这让子游怎么能相信?

直到罗湛随意画出了郑国渠的草图和具体施工的时间以及其中多耗用时间的地方,子游才知道罗湛没有吹牛,堪舆家真的有这个本事,因为郑国渠的草图和施工都是秦国的最高机密,除了秦国朝堂的核心和负责郑国渠建造的人之外,没人看过,但是罗湛随意就画出来了,这让子游相信了罗湛的话。

之后罗湛又告诉他,郑国只能算是半个堪舆家的弟子,当初他的师弟在韩国进行勘察游历的时候发现了郑国,并待在身边教授了一段时间,所以郑国对于堪舆家的手段并没有学完。

嬴政听到子游的话最开始也是怀疑,认为罗湛吹大了,但是子游将后面的事情告诉了嬴政之后,嬴政就迫不及待想要召见罗湛了,他们的未来秦国蓝图规划有着不少建造的工程,如路途、城池等等,如果有了堪舆家的帮助,那么这些事情建造起来最少事半功倍。

“罗湛家主就在咸阳城内,今天天色不早了,明天我会带他拜见大王。”子游说道。

“好,寡人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见一见罗家主了。”嬴政说道。

子游对着嬴政行礼之后就离开秦王宫了,他也没有直接回到自己的宅院,而是在赵高的带领下来到了廷尉的停尸房中。

“先生,这就是燕丹的尸体。”赵高掀开了盖着燕丹尸体的席子说道。

按说燕丹也是一国太子,哪怕如今在秦国是质子死后也不应该是这样的待遇,哪怕当初韩国被灭之后,散尽家财刺杀嬴政,和韩国已经堕落的贵族说要一口棺材,来证明自己准备要么死要么成功的决心。

可惜的时候韩国那些贵族已经堕落,都是一些扶不起来的烂泥,以为是张良的朋友去世了,还真的给张良搞来了一个昂贵的棺材,说是只有这样的棺材才配得上张良的朋友,气的张良差点宰了他们。

原本燕丹也该有这样的待遇,但是奈何他是被当做逆党当场射杀的,能给燕丹留个全尸都算秦国仁慈了,子游认真的检查着燕丹的尸体,面容也没有易容,身体的骨架也是和燕丹年纪相仿,手中的老茧也是长期练剑导致的。

“先生,这应该就是燕丹了。”赵高说道,他接手罗网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燕丹的死因,和燕丹近期的行动,再三确认之后才敢跟子游保证这就是燕丹。

子游将席子重新给燕丹盖上说道

“派人盯着昌平君,尤其是调查清楚近几天昌平君府上所有来往的客人,以及昌平君所有的动向。”子游说道。

“先生是怀疑昌平君有问题吗?”赵高有些诧异,如果不是知道子游对于党争没有兴趣,他都怀疑是不是子游故意把事情往昌平君身上引了,昌平君是楚系魁首,身居左相之位,又是太子扶苏的舅舅,怎么看都是子游最大的竞争对手。

“你先去调查,希望不会有问题。”子游沉声说道,他不相信燕丹会这么容易死掉,哪怕燕丹真的和嫪毐勾结了,但是昌平君作为燕丹的好友兼同盟,怎么可能不去阻拦燕丹呢?

秦时明月中,燕丹可是在昌平君死后唯一一个知道青龙计划全貌的人,也是青龙计划的总负责人,昌平君绝对不会那么容易让燕丹死掉的。

“是,先生。”赵高行礼说道。

墨家据点内,六指黑侠也是不相信燕丹死亡的人之一,相较于子游只是推测,他有些许的线索,这些线索都指向了昌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