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79章

作者:不落骨

第180章 ,进军攻韩

子游在小圣贤庄休息了半月有余在准备回咸阳,这次子游将惊鲵带上了,而姬言则是留在了荀子身边,原本子游是想要将姬言也带走的,但是被荀子拒绝了,相较于咸阳,荀子更能应对够用梦境来暗示姬言去触碰封印的人,咸阳虽然安全,但是人多眼杂,谁也说不准会不会有遗民混在中间,于是姬言被留在了小圣贤庄。

等到子游带着众人回到咸阳的时候,鼎香楼已经开张了,鼎香楼为双子楼形式,中间乃是厨房工作地方,一面突出一个奢侈,另一方面则是以平常为主,同样的幕后的老板也被人传了出来,儒家和吕不韦联手开的。

一面楼以奢侈为主,主要是权贵和商客为主,因为来人非富即贵,这些人争抢着去吃饭,一方面是为了卖给吕不韦面子,第二就是为了拓宽自己的圈子,万一你能在里面结识到什么朋友呢?

另一面楼则是儒家经营,加上里面的饭菜的确新奇和好吃,尤其是火锅和烧烤的存在,让平民百姓们更是爱不释手,他们没什么钱财,只是单纯的吃些平常的菜即可,加上里面的环境亲民服务也好,加上有儒家的背书,人们放心去。

一时间鼎香楼场场爆满,里面的饭菜格外的吸引人,加上有着外卖服务,让一些人不用出门就能享受到新鲜可口的饭菜,加上吕不韦和儒家背书的无论是谁都能进去鼎香楼消费,保证里面不会出现歧视的问题,这让富商们更是不断涌进,成为了消费的主力军。

看着日进斗金的鼎香楼,嬴政脸上的笑容愈发开朗,羽林军的建设已经掏空了少府的钱兜,之前少府没钱了都是找国库借钱,现在靠着鼎香楼,少府令每天做梦都能笑醒,他终于不用再在没钱的时候找国库低三下四的借钱了。

随着羽林军的组建起来之后,白天除了日常训练之外,还有着读书,每天都有半个时辰让这些人去读书,因为里面大部分是老兵,对于新兵而言,老兵们还会教给他们战场上的经验和保命手段,同时对于一些表现好的,有机会成为基层军官的人,嬴政也命令军队中的军官去教导他们如果带兵。

秦国有着将领轮换的制度,每隔一段时间会调动守将回咸阳述职,这次期间,嬴政为了自己的亲军,还让这些述职的将军去讲课,讲如何带兵打仗,一时间羽林军的待遇传出,让无数人打破头想要进入,但是因为招收的限制条件,很多人都只能饮恨,嬴政对于自己的亲军如此待遇,自然也会传出闲话,很多人都有些怀疑羽林军的战力如何?

子游回到秦国之后,刚刚入家门就被赵高带走了。

“什么事情这么紧急?”子游问道。

“先生,大王准备攻打韩国了,现在正在商议这个事情。”赵高说道。

“我走了半个月,怎么突然要攻打韩国了?”子游疑问道,根据吕不韦和他商议的现在应该是巩固基础,等到楚国内乱之后再正式开启一统天下的战争。

“是韩魏楚三国盟约,韩魏拿了不少楚国的土地,因为韩国不方便治理这些飞地,于是和魏国商议,用土地、钱财和人口来换取这些土地,魏国答应了,如果等到韩魏交接好了,那么攻打韩国将会困难许多,所以大王和军方都准备趁着双方还没有交接马上攻打韩国。

同时考虑到楚国,看到韩国被攻打,魏国一国无法抵挡可能会趁机撕毁盟约收复失地,牵扯魏国,让魏国无法助韩。”赵国说道。

子游点头,若是如此考虑的确是最佳的选择,尤其是楚国撕毁盟约的事情,这种事情楚国不是第一次做了,无非就是事后来一句我蛮夷也,不知礼,反正楚国也是被中原鄙视,他们也不在乎。

两人匆忙的来到了大殿内,此时的大殿内已经来了不少的人,李斯、吕不韦、冯去疾、尉缭子、昌文君以及嬴政,还有盖聂,他们都在推算攻韩的路线和可能遇到的情况,看到赵高带着子游进来之后,众人停了下来。

“老师实属匆忙,还请见谅,我们正在商议攻韩之事。”嬴政起身说道。

“路上赵高已经和我说了,不知道大王和诸位商议到什么地方了?”子游看着布局图问道。

“我们商议到了攻打韩国可能遇到的障碍,现在卫庄带领的五万攻楚韩军正在回来的路上,而现在韩国还有这十五万可战之兵,尤其是白亦非手中的十万大军,尤其是五万白甲军乃是精锐中的精锐,而且占据着富庶的南阳之地,粮草充足,军备完整,可谓是最大的障碍。”尉缭子说道。

虽然韩国号称有着三十万大军,但其中能战之士只有十五万左右,剩下的都是一些后备队或者民夫,一旦打起仗来他们并不会上一线。

尉缭看着子游,他入秦之后每天都在听着子游的事情,对这位谋划天下,算无遗策的儒家高徒也是十分感兴趣,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拜访,今天见到了难免起了好胜心,想要看看子游是否在真如传言中那般无所不能,众所周知儒家是百家中少数不会兵法的,虽然儒家最初也有着子路这个大将军,但是子路走的是兵形势,靠的是自己的武力和威望,最后也是被乱刀砍死的下场。

“白亦非的事情我会去处理。”子游淡淡的说道,子游也看出来尉缭子的想法,那他就不得不装这个逼了。

“子游先生打算如何处理?”尉缭子来了兴趣说道。

“这件事就不麻烦太尉操心了,我会处理好白亦非的事情的。”子游继续卖着关子,同时心中想着怎么用这件事从尉缭子身上扒层皮下来。

“子游先生最好还是明言,战场并非是读书那般,一举一动都可能牵扯全局,而且韩国能战之兵主要靠的就是白亦非手中的十万军队,若是无法处理好白亦非的事情可能会影响大局。”尉缭子说道。

其他人看着咄咄逼人的尉缭子,一时间也有些不解,同样一直忍让的子游也是让他们费解,要知道子游可不会因为尉缭子年纪大就让着他,否则渔父这个老头也不会下场凄惨了。

“我自有安排,若是太尉不相信,我们可以打赌,就赌我能不能处理好白亦非的事情,让我秦国将士不伤一分一毫的拿下南阳。”子游嘴角微微翘起说道。

知道子游招牌动作的,李斯、吕不韦和嬴政都开始用同情的眼神看着尉缭子,他们知道子游要开始坑尉缭子了,同时也好奇着子游准备用什么办法处理白亦非,

“既然如此,我倒是打了这个赌了,不知道赌什么?”尉缭子说道。

如果说名家或者鬼谷纵横家跟他赌这个他可能会犹豫,但是儒家他可不会,儒家一不懂兵法,二也不会什么纵横之术,更没有名家那张巧嘴,而且子游本身也没有什么传闻说他做过什么大事,他做过的事情在尉缭子看来除了用名望压人和治国之策之外,没有别的了,总不能是子游去游说白亦非,让白亦非反叛吧?不可能!!!白亦非是韩国的侯爵,位高权重,更是世袭爵位,手中掌握着十万大军,自身武力超绝,怎么可能背叛韩国呢?

“我听闻太尉在写兵法,不如就赌这部兵法,如果我能够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南阳,太尉就将这部兵法交出,同时为秦国攻灭六国担任战略指挥,怎么样?”子游说道。

秦国现在缺少的就是尉缭子这样的军事战略指挥,但是尉缭子觉得自己学的是纵术兵法,不适合秦国,在秦国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就不肯出力,在秦国白享受了这么久了,还想不出力,但是在子游这个雁过拔毛的人来看这简直是最大的侮辱。

“当然可行,如果你做不到呢?”尉缭子说道。

“太尉说什么就是什么。”子游说道。

“好,一言为定。”尉缭子说道,他不相信子游能煽动白亦非降秦,这是他对于一个世袭侯爵的认同。

看着尉缭子和子游的商议结束,众人再度回到攻打韩国这件事上,攻韩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但是是带军就成了问题了?大军统帅是王翦没错了,但是如今蒙武出了服丧期,也想要活动活动,同时攻打韩国的先锋将军又是问题了,秦国最不缺的就是能打仗的将军,一堆人都想着参与进来。

这是秦国灭六国的第一场灭国之战,谁都想参与进去,但是攻打韩国还是用不上这么多人的,这时候就必须要选出一个足够让所有人信服的人担任攻打韩国的最高统帅,这样才能镇得住所有人,让其他人不会因为军功的问题产生矛盾,这些带兵打仗的人活的就是一口气,一个名,你让他去不让我去打这一仗,是不是觉得我比他弱?当初廉颇和乐乘不就是这么打起来的?

尉缭子到是能让王翦和蒙武都服气,但是奈何他不出力,就在所有人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嬴政看向了子游,子游是秦王系的中流砥柱,王贲、李信和杨端和都是他带出来的,蒙家的蒙毅有意学习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最近在跟着李斯办事,而蒙恬现在带领的是羽林军,而羽林军是子游支持建立起来的。

所以这次攻韩的最高统帅子游来当是最合适不过的。

“老师可以担任这次的最高统帅,王翦和蒙武为副将。”嬴政说道,这样王翦和蒙武也不会因为谁是主帅而争论不休了。

众人思考了一下,子游的确是最合适的,但是子游会不会带兵就是另一回事了,他们可没听说子游会带兵啊。

“子游先生可会带兵?”吕不韦问道。

“我不会,但是王翦和蒙武会。”子游说道,他是不会,王翦和蒙武会就行了,他又不是光头校长这样的微操达人,让专业的人来办专业的事情不好吗?他跟着混点军功。

“倒是可行。”吕不韦说道,毕竟最高统帅只不过是为了平衡军队中的各个将领,未必要会打仗,只要能够压得他们就行了。

“既然如此,那寡人下令让王翦在上党,蒙武在函谷关,杨端和和李信由许地三面出击,攻打韩国。”嬴政大手一挥说道。

“诺!”众人行礼说道。

第181章 ,招降白亦非

随着诏书颁布,驻守上党的王翦有些意外的看着诏书,他知道秦国攻韩近在眼前,也想着能当这第一场灭国之战的统帅,同时也知道蒙武会跟自己争,但是没想到最后朝堂竟然同意让子游担任大军统帅,不过转而明白了为什么让子游担任了,为了压住他们这些军方的人,不至于让第一次灭国之战就出现因为军功等等不合导致的问题。

顿弱看着诏书,心中有些忧虑,他不明白朝堂做出这番动作的深层次含义,但是也担心子游不懂兵事而瞎指挥。

“将军,大王为何会让王师担任大军统帅?不曾听说他会统兵之事啊?”顿弱放下了诏书说道。

“不曾听说先生会统兵之事,但是我和蒙武、杨端和都会,这次我和蒙武为副将,杨端和是先锋,真正上阵统兵的人是我们,不是先生。”王翦说道。

王翦心中也庆幸,能平衡各方势力的是子游,不是一个喜欢亲自上场微操的人,要不然这次攻韩之战不知道会发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这次攻韩兵分三路,预计是最终在新郑汇合,王师会跟随哪一路?”顿弱好奇的问道,行兵打仗也有着分兵进攻,但都有一路大军是主力,负责担任整个灭国的事情,所以子游的选择对于这三路而言很重要,因为子游在那一路,那一路是主力,意味着军功足够。

“跟随哪一路不重要,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是绝对的主力,二十万大军南下,杨端和和蒙武加起来不过七万人,他们的作用是牵制南阳的白亦非,按照朝堂的布置,我们南下占据野王,进一步直扑新郑,而杨端和和蒙武在南阳牵扯白亦非,让他无法回援,韩国能调动的可战之兵一半在白亦非手中,只要我们打下卫庄手中的几万人马韩国必灭。”王翦说道。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他手上这二十万兵马才是真正的主力,这二十万兵马可不是算上民夫的水数,而是实打实的二十万能征善战之士,虽然蒙武手中有着两万骑兵,但面对攻城他们还是有不足的,毕竟不是谁都是李牧,用三万轻骑兵干碎了燕国十万人驻守的城池。

“原来如此。”顿弱说道。

“你还有些学的,调动部队,准备南下灭韩!!”王翦拿出了虎符说道。

“诺!!”顿弱接过虎符开始传达军令。

随着秦国大军攻韩开始,正在韩王宫享乐的韩王安顿时吓得屁滚尿流,紧急召开了朝议,让大臣们来商议这件事,但是商议的结果让韩王安暴怒,战事还没开始,韩国的绝大多数大臣都主张着投降,他们都认为秦国只不过是想着在那些土地罢了,最多再割出去一些就好,不耽误他们继续享乐。

“秦国这次三面进攻,王翦更是手握二十万大军,他们不是为了割地,而是灭国!!”张开地高声在大殿内喊道,看着庸碌的朝堂大臣,张开地的眼中都是失望,他现在的希望就寄托在白亦非和正在赶回来的卫庄身上,卫庄已经进去了韩国,很快就能抵达新郑。

看着张开地,韩王安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问道

“张卿有什么良策没有?”

“回禀大王,秦国这次来势汹汹,三路进攻,国内能战之士全靠血衣侯的十万军队,目前野王有着五万守军据守可以拖延一二,大将军征讨楚国已经回来,靠着十万人据守野王尚且还有一战之力,能否转危为安全看血衣侯能否击败蒙武和杨端和,只要能在野王被攻下之前,血衣侯能击败二人,北上支援,韩国还是有一线生机的。”张开地说道。

“只能等血衣侯击败蒙武和杨端和吗?”韩王安喃喃自语道,韩国上下畏惧秦国已经是共知,但还有一人是例外,那就是南阳的白亦非,白亦非的母亲,韩国唯一的女侯爵,雪衣侯当初带领着南阳的百姓和军队击败了秦国大军,由此才封上了侯爵。

“大王可以派人向周围各国求援,尤其是赵魏两国,魏国和韩国乃是世交,若是韩国被灭,下一个便是赵魏,唇寒齿亡之理他们也知道。”张开地说道。

张开地看着面色复杂的韩王安,心中不由得叹气,让赵魏支援他何尝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只不过是想要给韩国朝堂以及韩王安一个希望罢了,希望他们不会做出什么率先投降的事情,在张开地心中韩国还是有一战之力的,只不过下场注定凄惨罢了。

“依丞相所言,派人去救援吧,不仅是韩魏两国,其他五国全部派出使者求援,哪怕是楚国,我们可以归还攻占的土地和从魏国交换来的财物,来换取楚国出兵。”韩王安说完这句话,整个人的仿佛苍老了十几岁一般,肩膀和脊柱一瞬间塌了下去,瘫坐王位上。

下方的大臣们嘴上说着诺,但是心中想的却是如何能够在韩国被灭之后继续维持自己的地位,他们不在乎他们头上的王是韩王还是秦王,对他们而言是谁都一样,他们都需要他们这些人来统治百姓,他们不在意韩国是否被灭,在意的是他们如何再拿到更多的利益。

大臣们离开大殿之后,丝毫没有国灭的担忧,三五成群的相约一起宴会或者去紫兰轩,看着这样对国事丝毫不上进的大臣们,张开地心中一片凄凉,他现在唯一想的就是希望白亦非和卫庄能够击败秦国,换取一线生机,同时也下定决心,只要韩国这次能存活下来,他要整治吏治了。

秦灭韩之战的开启,让整个韩国风声鹤唳,蒙武和杨端和二人接到诏书之后,朝着韩国境内攻去,双方合兵和白亦非的十万大军对峙,因为他们的诏书上有着等到子游到来之后由子游进行定夺的命令。

蒙武、杨端和、李信和冯毋择四人坐在军帐之中,商议着如何击败白亦非这十万人,他们只有不到七万人,若是普通的十万人他们也能一战,但是白亦非手中的军队不弱于他们,而且有着地利的优势。

“白亦非在南阳经营许久,敢在野外和我们对峙,明显是想要拒我们于南阳之外,放弃城池而野战,是不是有些看不起我们。”李信说道。

放弃坚固的城池和他们野战,这明显不是明智之举,敢做这种事情的人只有两种人,第一种是有的足够的优势和信心在野外击败他们,第二种就是傻子,敢在野外和他们野战,他们虽然人数少,但也有着两万骑兵,在这样的平原地带开战,两万骑兵奔跑起来,十万人也不一定能挡得住。

“先生现在到了什么地方了?”杨端和问道。

其他人都是一脸的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子游现在在什么地方,诏书上写着子游负责对战白亦非的全权事宜,他们已经合兵数天了,哪怕是从咸阳出发,子游也应该到了军营才对,但是现在子游的踪迹谁也不知道。

“我听闻朝中传言,王师和太尉打赌,要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南阳,王师现在是不是已经在南阳了。”冯毋择说道,在被李信讲述了子游诸多事迹之后,冯毋择有一种直觉,就是子游现在绝对在南阳搞事情。

“先生要做什么?刺杀白亦非吗?”李信说道。

“不一定,或许先生和当初的张子一样。”蒙武看着南阳的方向说道。

张仪除了骗楚之外,还有招降魏国蒲阳的事情,蒙武猜想子游应该是想要招降白亦非,但是蒙武觉得白亦非不会这么做,世袭爵位意味着与国休戚,白亦非背叛了韩国,也会他名声扫地,在南阳苦心经营的一切都会毁于一旦,而且秦国恐怕也不会再重用他。

“想那么多干什么,等先生来了就知道了。”李信说道。

此时南阳,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正行驶着。

“先生,血衣侯真的会同意投降吗?”墨鸦也很好奇,虽然血衣侯白亦非曾经是四凶将之一,但是墨鸦知道血衣侯可从来不是跟姬无夜一条心的,在命令上更是效忠韩王居多的。

“伱不相信吗?”子游看着反问道。

“的确觉得不可能,但是先生如此坚持,或许真的可能吧。”墨鸦说道。

“你觉得战争开启之后,百姓们会怎么样?”子游问道。

墨鸦不明白子游怎么突然问这个,但是还是老实回答道

“肯定是躲避战乱,要么居家不出,要么躲进深山中等到战争结束再出来。”

“那你看这南阳的百姓是什么样子的?”子游指着正在农田里劳作的百姓说道。

墨鸦一愣,看着四周的农田,其中劳作的百姓不在少数,每个人脸上并没有出现对战争的担忧,有的人甚至还在悠闲的在树下乘凉,在墨鸦不解的眼神中,子游让其停下了马车,来到了一个正在田头休息的老人身边。

“老人家,现在南阳即将发生战事,你们还在这里耕作,难道不怕被牵扯进去吗?”子游问道。

“后人你是从外地来的吧,南阳有着血衣侯,战事波及不到我们的。”老人笑着说道,但是声音中却透露着一股惋惜

“当年雪夫人带领着我们南阳的百姓击败了攻打韩国的秦军,保全了我们的土地和同胞,后来免去赋税三年,让我们南阳成为了韩国最富庶的地方,血衣侯虽然不如当年雪夫人那么慈善,但是也有着本事,攻打百越,南阳子弟无不景从,只可惜,曾经跟了大将军姬无夜,做了不少错事,好在姬无夜死的早,让侯爷醒悟了过来。”

“血衣侯在新郑可是被人视为洪水猛兽的,你们不害怕吗?”子游继续问道。

“侯爷是雪夫人的孩子,身上有着雪夫人的血脉,他在新郑如何我们不知道,但是他没有对不起南阳百姓一分一毫,南阳有今天是雪夫人和侯爷两代人的成果,老头子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心还没有糊涂,为了南阳,侯爷也有着自己的无奈。”老人说道。

子游跟老人告别之后,看着身边发愣的墨鸦说道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我敢说当初白亦非能够投降了吧?”

“因为南阳的百姓。”墨鸦点头说道,他觉得自己的世界有些混乱了,他从来没有想到让人恐惧的血衣侯白亦非竟然在南阳如此得民心。

“当初白亦非就看到了韩国的未来,跟我达成了协议,秦国攻韩,只要不伤害南阳百姓和放过十万白甲军,他愿意投降。”子游说道。

“真是没想到啊,血衣侯竟然为南阳能做到这一步。”墨鸦架着马车说道。

下午还有

第182章 ,一个不留

想明白的墨鸦,看着子游心中不由得感慨,子游的识人之能,不是谁都能一眼识破一个人的本质的,子游和白亦非第一次接触便看出了对方的本质,这个识人之明实在让人震惊。

“真正让我确定白亦非本质的是他毒杀翡翠虎的时候,翡翠虎为了自己的赌局,故意让南阳百姓颗粒无收,若是白亦非内心阴冷根本不会如此,翡翠虎除了是姬无夜的钱袋子之外,更是白亦非军饷的来源。

除掉他相当于断了自己的军饷来源,没有军饷的军队会怎么样你应该知道吧?但是这样白亦非依旧毒杀了翡翠虎,可想而知南阳对于白亦非是多么的重要。”子游说道。

“原来如此。”墨鸦点头说道,他想到了韩非的说林上一文中对于圣人的描写: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墨鸦想着子游应该就是这样的人了。

墨鸦驱赶着马车进入了南阳郡城内,没有任何的停留直接来到了南阳郡守府,墨鸦来说明身份之后,门口的白甲兵通报了白亦非后,子游和墨鸦进入了郡守府。

一身血衣的白亦非在大厅内站着,看到子游来了之后行礼说道

“白亦非见过先生。”

“嗯,很久不见了,我来找你兑现承诺了。”子游看着白亦非说道。

之前的白亦非或许对子游能兑现不伤南阳分毫的承诺担心,毕竟攻城之后抢夺钱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在知道子游是这次攻韩的统帅之后,白亦非便打消了疑虑,能让秦国军方三大巨头,王蒙冯三家心甘情愿的让出统帅的位子,足以看出子游在秦国的威望了。

“我知道了,但是还请先生留给我一个体面。”白亦非叹气说道,他在之前和子游达成交易的时候,已经想过自己的下场了,连休戚与共的韩国都能背叛,他白亦非注定要被天下人唾弃,秦国朝堂也不会留着他,与其到最后被清算,倒不如自己给自己一个体面,这样他也对得起自己的母亲,没有堕了他母亲的威名。

子游和墨鸦一脸不明所以,他们什么时候说要杀了白亦非了,看着子游和墨鸦的脸色,白亦非认为这是不允许,冷若冰霜的脸上充满了无奈和无力。

“我知道了,在我死后还请先生遵守承诺。”白亦非行礼说道。

“你是不是误会了什么?我没说要杀了伱啊?”子游说道,白亦非可不能死,白亦非在韩国的威望还是有用的,虽然白亦非叛韩,但是白亦非除了在南阳之外可没有什么好的名声,南阳百姓敬他,其他地方的百姓恐惧他,这是多么好的一个稳固战后韩国的代理人。

这个时代百姓们心中默认的是权贵对他们的统治,士人也是因为权贵给予了他们治理的权力,从而百姓们才会顺从,但是韩国的权贵,不能说是韩国的权贵,六国的权贵,无论好坏,子游是都不准备留下的,这些人留下就是祸害,只需要挑选一两个配合的人,帮助秦国稳固统治就行,等到赢氏宗室弟子收拢了民心,其他的人留下没什么用。

之后秦末起义之中,除了一个个背后都是这些贵族遗老们在支持着,与其留下他们不如都干掉。

而且韩国不同于其他国家,韩国的权贵没几个好东西,留下他们没什么好处,倒不如砍头,抄家,将一部分土地分给百姓来巩固政权才是正确的做法,这个时期土地兼并已经开始,只不过不如后世的地主阶级,这时候的土地都在权贵手中,尤其是顶级权贵,贫民破产,土地被中小权贵收购土地,而大权贵又不断收割着中下层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