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之儒家小师叔 第99章

作者:不落骨

陈枢的报价要超过前面的任何一个人,包括寡妇清,这让众人有些诧异,他们不是拿不出比寡妇清更多的钱粮,但是为了维护寡妇清这个巴蜀两地商会老大的颜面,所以才没有报价更高,与其这样报价,倒不如私下里给子游送去一些,看着一向是人精的陈枢竟然做出了如此行为,众人也有些不解。

“不愧是陈家家主,我定会为各位请功,郡守府内备下了薄酒,诸位请吧?”子游说道。

众人跟着子游来到了一旁的院子,一顿主客尽兴的酒席过后,郡守府内就剩下了子游、曲益和司马信,司马信看着账单不断的咂舌,这上面记下的钱粮别说剿灭蜀山匪患了,再打一场灭韩之战都够了。

“这些人还真是有钱啊。”司马信感慨道。

“大人是否按照之前说的,寡妇清、司马家和李家的钱原路送回,剩下的钱一部分用来剿匪,剩下的押送回咸阳?”曲益问道。

“不用,这些人可不缺这些钱,我让你调查的事情调查清楚了吗?”子游问道,子游老爷可没有把有钱人的钱再送回去的习惯,毕竟这是在用你的钱办你的事情,我再给你送回去多少有些不合适了。

“调查清楚了,这些天属下和陈枢厮混在一起,已经确定了那些商人和陈家勾结,属下派人私下调查了这些人,不查不知道啊,这些人家族的土地已经超过了规定的,而且有些土地还是通过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拿到手的。”曲益说道。

曲益将这些天调查出来的结果送到了子游的手里,上面都是这些家族违法犯罪的证据,子游看完之后放下了这些证据,他原本以为秦国境内豪强土地兼并的情况还比较收敛,毕竟秦法还在那里,但是他没想到这些人对土地的贪婪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看来他必须拿出专治豪强的办法了,赐福,一个个必须给他们赐福。

“这些人盯好了,他们可是大秦的功臣,攻打魏国的钱粮还需要他们出呢?”子游说道。

“但是单论这些证据只能说抓了他们,但不至于抄家。”曲益有些担忧的说道。

子游无奈的看了一眼曲益,司马信看着子游的眼神,眼中冒出一道精光拱手说道

“大人,末将的手下发现有人私藏甲胄,还请大人允许末将带人抓捕。”

大家可以猜一猜这个赐福是什么意思。

第225章 ,甲胄兵器按我所说之法分发

曲益惊讶的看着司马信,他印象中的司马信可是一个老实汉子,什么时候也变得会玩诬陷这一招了。子游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后便是赞赏,在秦国没有任何办法比私藏甲胄这一招更杀人诛心了。

正所谓一套甲胄,全族升天,而且你到底私藏没私藏这不是你说了算的,我搜出来了,你说没有,那就是私藏,你说是你自己藏的,那就罪加一等,直接谋逆。

“不用急,私藏甲胄也是需要调查的,一定要趁乱,不要落人口实了。”子游说道。

“是大人。”司马信说道。

子游这句话的内涵是,让司马信看好了人再把甲胄兵器送过去,然后再派人拿下,抄家诛族。

看着三言两语就把一众豪族的结果给定下来的子游和司马信,曲益心中感慨果然近墨者黑,想当初司马信是多么老实的汉子,现在都被子游带的会玩阴谋了,不对这属于一种另类的阳谋。

此时,咸阳,秦王宫。

嬴政已经接到了子游的密信,此时吕不韦、尉缭、蒙武、王翦、李斯几人正在商议密信中的内容。

“若是项燕真的没在许地的话,或许可以让杨端和他们出击,占领许地,切断郢都等地和楚国内部的联系,到时既可东出攻魏,又可以南下收复南郡。”尉缭说道。

平兴之前的位置并不怎么突出,但是在秦军攻占下蔡和许地之后,这个位置就成为了楚国抵抗秦国的桥头堡了,而且平兴下方的息地和曾地是郢都和寿春联。无论是他们攻打魏国,楚军回援,还是南下收复南郡,切断寿春对郢都的支援,都要走曾息二地,拿下平兴便能进一步攻下曾息,哪怕无法攻下曾息二地,占据平兴也能极大的威胁楚国不敢乱动。

“但这只不过是司马信的推测,没有足够的情报,若是项燕故意泄露的情报为的就是引我们大军出击,到时候恐怕追悔莫及了。”吕不韦有些犹豫,现在秦国局势大好,完全没必要因为司马信的猜测而涉险,攻魏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虽然赵魏楚签订了盟约,但是国与国之间的盟约还不如一张厕纸,在足够的利益下,他们随时都能撕毁。

“我认为可以一试,不一定需要大军出击,可以派小股部队先行探查,佯攻,若是真的大军在攻打平兴也不迟。重点并非是平兴之地的攻打,若是项燕真的在郢都集结大军,便可直入夷陵,分兵围攻汉中,进而直入巴蜀,若是蜀地出现问题,哪怕拿下平兴也不足以弥补。”王翦说道。

“言之有理,哪怕放弃平兴也要保证巴蜀之地的安稳,老师的信中说明了两条可以直入巴蜀的道路,就是不知道项燕会选择哪一条?”嬴政看着地图说道。

“项燕的目标是巴蜀的话,极有可能走巫郡的道路,巫郡之路最快只需要十天便能入巴蜀之地,相较于黔中郡的地形,巫郡虽然多山地的,但山路较为通顺,行军速度大大提升,而且巫郡只有夷陵和渔复两地可以拦截项燕,面对的阻力也是最小的。”蒙武看着地图说道。

虽然他行军打仗的能力不如王翦和尉缭,但是简单的看图推测还是会的。

“蒙将军所言有理,迟则生变,巴蜀二地足以让项燕冒这个巨大的风险。”尉缭说道,他也觉得项燕最可能选择的路是巫郡这条路。

“如果是在巫郡这条路上阻拦项燕,可以让汉中的守军在此地高山之处拖住项燕,再让蓝田大营的军队从后出击,借道夷陵,前后夹击。”王翦指着地图说道。

“赵高!”嬴政说道。

“臣在!”赵高行礼说道。

“传下寡人的诏令,让汉中调动军队前往巫郡入巴之地进行设伏,再让蒙恬调动军队,随时准备过夷陵支援巴蜀,再让下蔡的杨端和准备好随时进攻平兴,若是项燕真的不在平兴,便大军出击,拿下平兴。”嬴政说道。

“诺!”赵高带着嬴政的口令便下去准备写下诏书,他现在是中车令,除了负责嬴政的车驾之外,还有这秦王内侍的身份,嬴政下达诏书都是他代为润笔,在交由嬴政看后,便盖上秦王印玺,再让人传达下去就行。

赵高在一旁书写着秦王诏书,嬴政几人继续开会。

“这个司马信你们有谁知道吗?”嬴政问道,子游在书信中称司马信为军中战将,而且还接受过武安君的指点,是不可多得之才。

面对嬴政的问题,军方的三个大佬和吕不韦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们都是第一次知道司马信这个名字。

“回大王,司马信乃是当初秦国大将司马错的后人,其父为昔日武安君的副将司马靳,在八年前接手了蜀郡郡尉一职,在任期间恪尽职守,练兵之事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些年蜀地粮道的安全和其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李斯说道。

他掌管着廷尉更是在丞相府处理地方事务,对于各地郡守郡尉多有了解,所以知晓司马信。

“你们看看吧,这是老师举荐司马信的书信。”嬴政把书信放到了三个军方大佬的面前。

王翦、蒙武和尉缭都有些懵,郡尉虽然也是带兵之人,但调动的是走吕不韦那边的,跟他们没有关系,但是嬴政让他们看,他们看还是老老实实的看起来。

看完之后一个个都是一脸震惊,接受过武安君的指点和学习了一卷武安君兵法,这句话实在是吓人,震惊的同时三人还有些羡慕,要知道那可是武安君白起的亲自指点和武安君一生行兵打仗凝聚出来的兵法,他们怎么能够不羡慕?

同样的三人也明白了子游为什么这么相信司马信的推断了,他们开始相信司马信的推断了,不因为别的,就因为一句接受武安君指点,冒这个险就是值得的。

“若是项燕带兵奇袭巴蜀是真的,那么这样的人才留在巴蜀担当郡尉实在是太可惜了。”尉缭说道,不说别的单说司马信是半个武安君弟子,只担任一个郡尉实在是太屈才了。

“武安君的半个弟子的确是屈才了。”嬴政也是有些惋惜,心中已经想着若是这次司马信的推测是真的,便将司马信调回咸阳,说到武安君,嬴政想到了白家,鬼使神差的问道

“武安君的后人现在在什么地方任职?”

听到嬴政提到武安君白起的后人,房间的空气突然安静了下来,一时间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嬴政,白起的名字在秦国是一个不能提的话题,所有人都知道白起是冤枉的,但是也没人敢伸冤,一句你没有造反的心,但有造反的能力便足以吓得大臣们瑟瑟发抖了。

看到众人的反应,嬴政才知道是自己失言了,摇了摇头说道

“算了,最近科学院那边研究出来的冶炼技术如何了?”

“回禀大王,用炒钢法已经开始普及,所冶炼出来的铁块质量要远超之前。现在冶炼场内正在加班加点的冶炼,再让掌握了锻造技术的匠人进行锻炼,现在已经能够达到先生说的百锻钢的水准。至于先生说的灌钢法,科学院还在研究,他们还没有掌握其中的诀窍。冷凝甲也在研制中,科学院那边说冷凝甲制作水平水准太高,其中关键技术缺乏,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吕不韦说道。

“水车的事情如何?”嬴政继续问道。

子游在走之前还留下了一些工具图纸,尤其是水车部分极为重要,郑国渠让关中变成了千里沃土,但是灌溉依旧需要人力,而子游提供的水车图纸,水转翻车、风力水车、高转筒车,这些可以轻而易举将灌溉用水提升到高田,大大提高了灌溉的效率,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水车的事情,秦墨弟子已经研究出来,已经着手打造了,各地的都开始动工建造,关中地区已经普及近半,其他地方也在开始,不出一年就会完工。”李斯说道。

嬴政点了点头,水车的事情利在万民,这件事不容有失,赵高也将诏书写完了,嬴政看后,盖上了秦王印玺,让赵高拿下去派人去传达。

楚国,詹台家。

詹台杞和申师于、颜路三人围坐,桌子上放着子游给他们的书信,上面写的也是项燕擅自调动军队的事情。

“师兄这是在给我们信号,楚国的事情可以尽早提上日程了。”颜路淡淡的说道,这些日子里,儒家弟子入楚,一些人在民间煽动百姓,一些人投入了李园或者屈景昭三家当做幕僚,无论是做什么,目的却是一个,那就是分裂楚国,昌平君让楚地儒家分裂,他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楚国分裂。

“昌平君麾下的儒家弟子,我们已经策反了六成,而且刚刚有人汇报说,张良也投靠了昌平君。”申师于说道。

“张良吗?终究还是走上了歧路。”颜路摇头说道。

他入韩的时候,也看过张良这个人,的确是颇有君子之风,但心胸不够,心中装下的只有韩国,而非是天下,这样的人对于儒家来说是隐藏的风险,所以他也拒绝了让张良入小圣贤庄。

“让弟子们准备好,等到项燕动手之后,立刻策动李园和屈景昭三家施压。”颜路说道。

还有一章在明天中午

第226章 ,气急败坏的陈枢

詹台杞摸着自己花白的长须,心中不由得感叹如今的儒家真是人才济济,伏念、子游、颜路、申师于这些都将是未来儒家的中流砥柱。

“屈景昭三家和公子负刍那边我去,至于李园那边就有劳师于了。”詹台杞说道。

楚地有了如今的文风和当初的詹台灭明入楚宣扬儒家文化有着直接关系,现在楚国朝堂上的官吏出身的家族,大多直接或者间接和詹台灭明有关,包括如今的屈景昭三家也有不少弟子在詹台家学习,而詹台家作为楚地最大的姓氏儒,他们的影响力非同寻常,所以詹台杞的话屈景昭三家绝对会深思。

而申师于是燕国人,在楚国属于是外人儒生,而李园也是赵国人入楚,同为外人入楚,所以由申师于是游说李园是最合适不过的,至于颜路,颜路代表的是小圣贤庄坐镇楚地的,毕竟楚地除了有儒家之外,楚墨也不容小觑。

楚国的祖师爷是邓陵子,邓陵子继承了墨子的非功,一生都在致力于充当雇佣兵的角色,充当雇佣兵你需要保持极高的武力和强大的军备,所以楚墨弟子一直都是江湖上的好手。项家和楚墨的关系十分密切,楚国军队的武备大多都是楚墨参与生产的,保不齐项燕和昌平君会想着用楚墨对付儒家。

为了防止楚墨对儒家弟子动手,颜路带领着儒侠一脉的也来到了楚国作为威慑。

“有了师兄提供的这个情报,恐怕不需要我们游说他们就会主动动手,但不能让他们直接杀了昌平君,我们的目标是楚国三分。”颜路指着子游书信的最后一句话说道。

两人看去,颜路指着的话赫然是一个在云梦泽附近流传的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而子游的意思是既然楚国有三家,那么楚国也应该有三个王。

“这句话应该和楚南公脱不开关系。”詹台杞笑道,云梦泽是楚南公隐居的地方,这句话能在云梦泽附近流传开来跟楚南公绝对有关系。

“这句话和我们没有关系,一句话罢了。”颜路说道。

三人又商议了些许的具体事宜之后,便开始分头行动,准备施行楚国分裂的计划。

蜀郡内,陈府。

陈枢跪在三长老的面前,神态十分的恭敬,而三长老则是一脸的不耐烦,自从子游说了要城中商人大族捐钱捐物之后便出城剿匪,但是子游一直用钱粮没有全做理由不出城剿匪,这气的陈枢直骂娘,陈枢确定所有人都交齐了钱粮,毕竟蜀郡的商人和大族谁敢缺斤少两。

陈枢知道这是子游在想办法捞钱,但是却没有丝毫的办法,他不想去做这个冤大头,但现在距离项燕出兵的日子越来越近,成都的三万守军在拿到了钱粮之后一个个士气正盛,他们这些缺少装备的山匪和这些士兵交战,不全军覆没就是好的了。

三长老在山上也等不及了,五千多人的每天的消耗都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且有的部落看到迟迟不开战,也有些摇摆想要撤退,所以他来到了陈府寻找陈枢。

“不是说好三天前就该出城剿匪吗?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丝毫的动静?”三长老气愤的问道。

“殿下恕罪,特使子游用钱粮未全当做理由,拒绝出兵,属下也没有办法。”陈枢咬着牙说道,要是他能掌控着三万人,他还犹豫什么,直接自立为王了,还会在这里受尽屈辱吗?

“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后天一定要让他们出城剿匪,距离楚国出兵的日子还有四天,若是成都方面收到了消息,我们就功亏于篑了。”三长老冷声说道。

“诺!属下一定想办法。”陈枢说道,现在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联合他的麾下的商人一起施压,再调动百姓的舆论施压,但是他不确定这个办法有没有用。

“去办吧,等到蜀国重新建立,你便是可以继承祖上的光辉,成为蜀国的丞相,将陈氏相蜀继续延续下去。”三长老说道。

“诺!多谢殿下恩宠。”陈枢俯首说道,虽然陈枢的嘴上说着感激的话,但是看向地面的眼神却充满了冷意,他的目标从来不是什么丞相,而是蜀国的王。

很快陈枢又将曲益邀请到了陈府上。

“陈兄,不知所为何事召我来府上?”曲益看着陈枢问道。

陈枢看着曲益,脸上流出为难的神色,叹息一声说道

“实不相瞒,我来找曲兄是为了剿匪的事情,特使大人一直说要剿匪,但迟迟不出兵,我心里急躁啊,陈家商队上一次的货物可还在山匪的手中,这事关陈家这半年的收益,我能不急吗?

不仅仅是我,不少商人都有些等不及了,他们捐钱捐粮是为了剿匪,现在军队没有丝毫动作,一个个都担心自己的钱粮被借此贪腐了。”

曲益看着陈枢一脸的担忧,笑了笑说道

“我也知道陈兄心急货物的安全,但是剿匪的事情没有大王的诏书,我们是无法调动军队的,现在只能等大王的诏书了。”

郡尉虽然有着调动兵马的权力,但这次调动的人手是成都三万守军,人太多了,他们必须在有朝堂的许可下才能调动,要不然就是造反了。

看着曲益的样子,陈枢知道自己这个钱是不交不行了,转而变成一个笑脸对着曲益说道

“还麻烦曲兄帮我找王师大人通融通融,之前被劫走的那匹货物对陈家很重要,这是我们平日里搜集的一些书籍,麻烦曲兄帮我转交给王师大人。”

说着管事带着两个护卫将一箱子竹简抬了上来,看着最少有二十多卷竹简的箱子,曲益看呆了,二十多卷的书籍,这应该是半个陈家的底蕴了。

“这可真是大手笔啊,陈兄。”曲益咂舌说道。

“这些竹简放在我这里也是无用,倒不如送给王师大人,王师大人乃是儒家大贤,定然能让这些竹简所记载的知识流传世间。”陈枢脸上带着笑容说道,但是实际上陈枢的心在滴血了,这些书籍是陈家不知道多少人收集起来的,是陈家的底蕴,现在一下子就要送走,他肯定心疼。

“也罢,我便去帮陈兄询问一番。”曲益笑着说道。

“当然,这些商队带回来的北地郡特产,曲兄还请带上。”陈枢又让管事拿来了一个盒子说道。

曲益打开盒子顿时被里面的黄金晃到了眼睛,当下把盒子关上了。

“陈兄,你这是.”曲益看着陈枢无奈的说道。

“这是商队在路过曲家的之候,老太太担心您在这里生活不好,特地托我带来的。”陈枢没有边际的说着谎话。

“也罢也罢,那我就不多留了,正好王师大人召我过去。”曲益笑着说道。

“那就不留曲兄了。”陈枢说道。

看着曲益离开的背影,陈枢的心里不断的在滴血,眼中的冷意越发的旺盛,为了平复心情,只能在心中不断的告诉自己,等到蜀国复国,这些东西自己将会数倍取回。

来到了驿馆的曲益,让人将书籍和黄金放到了子游面前,子游随手拿起一卷书籍看了一眼,又看了看满满一盒子的黄金。

“看来他们是等不及了,项燕那边应该就要出兵了,汉中和王贲到了什么地方了?”子游问道。

“先生,根据咸阳传回来的消息,两日前汉中的军队应该抵达埋伏的地点,而王贲将军应该正在蓝田调动军队。”墨鸦说道。

“嗯,既然如此我们也不用再拖着,告诉成都城内的人,大王诏书到了,明日便准备出城剿匪。”子游笑着说道,原本他们一直拖着剿匪的日子,为的就是推测项燕出兵的时间,蜀郡发动叛乱肯定要和项燕出兵是同一天,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惊动秦国的前提下,快速的完成里应外合。

现在陈枢拿出了陈家半个底蕴来换取出城剿匪,说明他们已经急了,现在汉中的军队已经抵达埋伏的地方,他们也就不需要拖着了,可以动手了。

“是,属下这就去告诉司马郡尉。”曲益说道,曲益的眼中闪烁着精光,这次可不是剿匪了,而是平叛,靠着这次平叛他足以从郡守升到朝堂了,同样的他也可以回家看望家人了。

“去吧。”

曲益离开了,子游看着桌子上的书籍和黄金不由得笑了笑,看着蜀山的方向子游的眼中闪烁着一抹冷意。

随着曲益的离开,成都的守军开始调动了起来,军营内军队动作吸引了全城的注意,一时间整个成都都知道了军队要去剿匪了,陈枢听着下人汇报的情况,把身边的茶杯狠狠的砸在了地上。

“他妈的,我就知道什么儒家大儒,什么天下闻名,说白了都一个样子,只不过一个要钱,一个要书籍。”陈枢额头上的青筋暴起狠狠的说道。

“家主慎言啊。”管事提醒道。

听到管事的话,陈枢冷静了下来,现在是关键时刻,不能有丝毫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