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类星体
当海伦娜通过引入“投入产出法”和“单纯形法”这样超越时代的数学工具,为本位面中德国制定的“四年计划”提供了可供量化分析的科学基础之后,接下里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重大问题需要解决了,那就是实施“四年计划”所需要的巨量资金应该从哪里筹集?如果按照传统经济学的观点的话,政府想要扩大支出,只能依靠增加收税或者对国内外借钱的方法来筹措资金,但海伦娜认为德国政府并不需要这么做。
“元首阁下,当国家成为法定货币的发行者时,追求所谓的财政平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海伦娜对小胡子如是说道:“材政部门和中央银行就好比国家控制经济的左右手,当中央银行掌握着发行法定货币的权力时,材政部门却还在因为害怕日后无力偿还债务而不敢扩大投资,我认为这种窘况在逻辑上就是无比荒谬的,而造成这种窘况的的原因就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在我看来简直就是资本主义拓荒时期留下的野蛮遗迹。”
“海伦娜小姐是想说,当国家材政部门需用钱时,国家控制下的中央银行就应该直接印钱给材政部门花,而材政部门永远都不需要考虑偿还这笔钱是吗?”希特勒似乎犹豫了一下,接着又压低声音地问海伦娜:“这么做难道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吗?毕竟这样的货币只是依靠廉价的印刷术生产出来的,背后可没有黄金、外汇或者国债来为之背书啊。”小胡子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心程度可谓仅次于失业问题,毕竟魏玛共和国的倒台和超级通货膨胀是脱不开关系的。
海伦娜没有直接回答希特勒的问题,而是笑着问道“那么我想请问元首阁下,我们这些年发行的劳动券背后有什么担保物吗?劳动券的发行又引起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吗?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没有担保物支撑的票据虽然事实上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但是并没有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这些年我们德国的物价反而比其他工业国更稳定,元首阁下可曾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我们发行的劳动券是直接向全社会购买产品和服务的,如果我们不用劳动券购买这些产品和服务,产业工人会失业在家,生产设备会闲置生锈,而这些产品和服务都不会存在。也就是说只要社会上还有经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政府直接用印刷出来的纸币将这部分闲置的经济资源利用起来,转化为真正的产品和服务是不会引发通货膨胀的。因为增加的货币发行量和增加的产品供给基本上是匹配的。”
“所以这里就引出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国家财政的目标是什么?我认为无论是财政赤字还是财政盈余,或者是传统经济学家认为最理想的财政平衡状态,都只是国家财政实现其经济目标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而财政本身的真正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不引起严重通货膨胀的前提下,实现国家经济资源的最充分利用。而为了实现这个理想目标,我们的财政既可以处于赤字状态,可以处于平衡状态,当然也可以处于盈余状态。”
“这种以实现某种经济功能为导向的财政模式我称之为‘功能财政’,在这种财政模式下中央银行是不需要独立性的,相仿中央银行完全可以仅仅作为财政系统的记账部门而存在。只要社会上还有没有利用的经济资源,比如劳动力、生产设备、自然资源等,中央银行就应该无限制地为材政部门的账户上提供资金,这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只不过是改动一下账簿上的数字而已,而那些闲置的经济资源则会因为国家购买了更多的产品和服务而被调动起来,结果就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实现了经济潜力的充分发挥。”海伦娜说。
“但是如果没有精确把握好货币的发行量,导致政府扩大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超过了我们经济的潜在供给能力会怎么样?会不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希特勒再次问道。
“元首阁下看到了问题的关键,如果政府在社会上的经济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继续扩大购买产品和服务,确实可能会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因为此时达到饱和状态经济系统已经无法再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来和增发的货币对应了。”海伦娜实事求是地说:“但是功能导向的财政依然可以快速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增加税收或者减少公共建设之类的弹性支出,通过人为制造财政盈余的方法来回笼货币,然后再把回笼的货币直接扔进碎纸机里销毁掉,通货膨胀自然就被化解掉了。”
“海伦娜小姐请你等等,你确定你刚才说的是让政府把财政盈余得来的货币直接扔进碎纸机里销毁掉?而不是把这些财政盈余存在银行里?”希特勒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因为海伦娜说的实在是太反直觉了。
“当然!”海伦娜回答:“当我们把中央银行变成材政部门的账房先生后,财政赤字好财政盈余都只是存在于账本上的数字而已。再多的财政赤字也不会让财政因此而破产,同样的,再多的财政盈余也不会让财政因此而变得更富有。实施财政赤字的目的是为了用新创造的货币激活闲置的资源,消除失业问题;实施财政盈余的目的是为了回笼多余的货币,消除通货膨胀。”
“这就是我说的功能性财政的本质,财政只为实现预定的经济功能服务,而国家财政实现经济目标可以自由选择赤字或者盈余,而不必担心还钱的问题。总之就是除了国家的经济潜力上限和预定的经济目标以外,财政政策不应该受到任何外在因素的制约。所以在我看来,沙赫特总是担心政府日后无法偿还到期的梅福券纯属杞人忧天,只要财政支出被转化为了真实的生产力,梅福券这玩意是完全可以由中央银行直接印钱偿还的。”
第二百七十三章 货币稳定
海伦娜向希特勒推销的这套解决方案的核心,就是彻底取消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然后将货币发行的主导权从中央银行转到材政部门,而材政部门只要通过财政的扩张和收缩,就能直接控制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进而可以在经济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时调动社会上的潜在生产能力,或者在社会生产达到饱和时遏制通货膨胀。
这剂药方听起来与她穿越前争议颇多的现代货币理论(MMT)颇为类似,海伦娜承认自己确实从后世的现代货币理论中获得了灵感,不过这里必须强调的一点是:虽然现代货币理论在上个位面中是90年代后才在西方国家兴起的非主流的经济学说,但是这种让中央银行给材政部门充当账房先生的思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事实上海伦娜前世的祖国直到1995年《银行法》颁布为止,采用的都是财政与央行不分家的经济管理模式。
后世的主流经济学家在强调独立央行的重要性时,常常会拿历史上出现过的超级通货膨胀作为反面教材,试图证明在没有独立央行监督的情况下,经济必然陷入通货膨胀的泥沼不能自拔。然而海伦娜对于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是嗤之以鼻的,因为这种观点无论在实践上还是逻辑上,都是根本经不起仔细推敲的。
只要稍微费点心思研究历史上出现过的那些超级通货膨胀事件,就不难发现它们真正的共性在于社会组织结构瓦解导致的生产力崩塌,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强不强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否则如何解释为什么央行独立性很差的共和国能够在90年代成功完成价格闯关,而比共和国更早开启央行独立化进程的俄罗斯却遭遇到了悲惨的货币崩溃呢?
这是因为早在俄罗斯的货币崩溃之前,其国家的社会组织能力就已经随着苏共党组织的解散而瓦解了,而俄罗斯国家内部社会组织能力的瓦解加上西方商品的强势进入,又直接摧毁了这个新生国家的社会生产能力,在情况下无论是否有独立的中央银行,也无论俄罗斯政府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卢布的崩溃都是不可避免的。和卢布同步崩溃的还有俄罗斯的资产价格,苏联留给俄罗斯的巨大遗产要不就是在风吹日晒中渐渐朽烂掉,要不就是被国际游资以低得令人发指的价格收入囊中。
反观共和国这边,虽然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段时间,由于计划经济时代被压制的消费需求骤然释放,而社会生产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适应这种爆发式增长的消费需求,导致共和国同样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但是因为共和国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一盘棋,来保证财政支出和金融系统的大致稳定,这就让经济系统可以相对从容地组织新的生产能力来回应暴增的消费需求,等到新增的生产能力跟上消费需求,通货膨胀自然也就逐渐被平息了。
后来大家熟悉的津巴布韦的超级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也和俄罗斯大同小异,津巴布韦作为传统的非洲农业大国,独立时农业经济在其经济总量中占有绝对优势,而殖民时代留下了的白人农场主充当了津巴布韦农业经济中的主要组织者的角色。而津巴布韦政府驱逐白人农场主的经济政策恰好摧毁了自己的经济组织结构,这立刻诱发了津巴布韦农业生产的大崩溃,津巴布韦从原本的粮食出口大国变成了连口粮都需要依靠国际援助的国家。在社会生产飞流直下的情况下,无论津巴布韦有没有独立的中央银行,都是不能阻止其货币购买力的崩溃的。
总而言之就是央行是否独立以及独立性强不强,和货币购买力是否稳定没有必然联系,历史上发生那些的超级通货膨胀事件并不是因为所在国的央行不够独立造成的。所有超级通货膨胀的发生过程,必然是社会组织力瓦解在前,社会生产力崩塌在后。至于后面的货币泛滥所导致的物价飞涨,只不过是社会生产崩塌后的必然结果而已,在一个社会组织瓦解的国家里,不管有没有独立的中央银行,货币体系的崩溃都是必然的,因为没有人能在这样的国家里,利用手中的货币将生产重新组织起来,而没有社会生产作为支撑的货币是不可能有购买力的。
后世的部分经济学者不愿意去深究历史上的那些超级通货膨胀发生之前,所在国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生产能力是如何一步步崩溃的,也不愿意去深究共和国是如何在财政和货币不分家的体制下扛过经济转型最艰难的岁月的,只是简单粗暴地将央行独立作为货币稳定的前提,这种做法严重背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所以中央银行到底应该不应该保持独立,有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保持独立,从来就不应该有先验的标准答案,各个国家都应该而且必须根据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作出选择。虽然西方国家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者在1989年的所谓的“华盛顿共识”中,将建立独立的中央银行和利率市场化作为原苏联东欧阵营国家改革的基本原则,然而后来历史事实已经确定无疑地证明:独立的中央银行和市场化的利率并不是维护货币稳定的灵丹妙药,唯一能够长期支撑一个国家货币购买力的只有稳定的社会组织和强大的社会生产能力。
如果研究独立中央银行建立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英格兰银行在17世纪建立,并且在19世纪正式获得英国中央银行的地位,标志着近现代意义上的独立央行的建立。这在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阶级的长期较量中是一件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因为这标志着新兴的金融资产阶级最终取代了过去封建王公贵族,完全控制了整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权力。
在海伦娜看来,资产阶级控制下的独立中央银行体系的建立,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是有历史进步意义的,而独立央行的概念也是在这种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阶级的斗争中产生的,不过后世的研究者不应该将这种特定历史时期的进步性当做历史的终结,也不应该将央行的独立性当做不允许后人质疑的理论教条来看待。
海伦娜这里并不是说央行独立就一定不好,但是就德国目前所面临的国内国际情况来看,暂时剥夺帝国银行的独立地位确实是更加有利的选项,而且现在实施财政和货币的一体化也是“四年计划”顺利完成的强力保证,海伦娜认为这时候就不应该再受传统经济学思想的桎梏了,货币政策为实现财政功能服务是必须的。
“如果帝国银行的董事们知道我们的计划一定会气得跳脚的,沙赫特先生这次恐怕也很难赞同这个方案,事实上沙赫特先生是不怎么赞同政府实行‘四年计划’的,而奥地利的那些信奉自由市场的经济学家们甚至还会在报纸上亲切问候我的三亲六眷。”已经决定要正式解散帝国银行董事会的小胡子有一次半开玩笑地对海伦娜说。
“没关系的元首阁下,我们这些年采取的的几乎每一条经济制裁,都已经被所谓的正统经济学家批成狗都不吃的烂泥酱了,事实上就连大西洋对岸的罗斯福先生采取的那些在我看来根本就是既不能治标,也不能治本的经济政策,都在他们的口诛笔伐之列。我们的经济政策在他们眼里就更是异端中的异端了。”海伦娜满不在乎地摊开两手说道,接着海伦娜又眨了眨眼睛,补充说道:“不过说句老实话,也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听从那些所谓正统经济学家的建议,所以德国的目前的经济发展势头还是很不错的。”海伦娜用一句小小的幽默将在场所有人,包括小胡子在内都逗得开怀大笑。
第二百七十四章 控制央行
正像希特勒和海伦娜之前所预料到的那样,德国政府取消中央银行独立地位的行动,遭到了国内大银行家们的强烈反对,这是因为作为德国中央银行的德意志帝国银行过去并不是掌握在德国政府的手中,而是被独立的德意志帝国银行董事会所控制的,该董事会是由来自德国各大银行的八名金融家组成,而且这些央行董事会成员的轮换并不需要接受政府任命,这就使得德国的中央银行变成了德国经济系统中事实上的国中之国。控制国家的货币发行权的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强大的政治影响力,德国政府对央行的独立性的剥夺就意味着银行家们会丧失这种特权。
然而德意志帝国银行的董事们却很快发现自己根本没有能力阻止希特勒的行动,这是因为海伦娜此前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事实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架空了德意志帝国银行在德国经济运行中的枢纽地位。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德国政府现在已经将土地、劳动力、工业资本这三种主要的生产要素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而且还发行了“劳动券”这种完全绕开了中央银行体系,但依然可以为市场临时提供流动性的政府票据,也就是说现在的德国经济已经不那么依赖中央银行了,只要希特勒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他甚至有能力将现在的德意志帝国银行一脚踢开,然后再重新建立一套更符合自己需要的中央金融系统。
德意志帝国银行的董事会成员们此前一直觉得自己才是德国经济命脉的主宰者,所以对于希特勒在海伦娜的建议下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控制着德国货币发行权的金融家们其实是非常不以为然的,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国家的经济可以离开他们而继续运转下去。然而当希特勒要求德意志帝国银行董事会解散的时候,这些金融家们甚至都不敢相信这个昔日对他们言听计从的的“波西米亚下士”竟然敢和他们直接摊牌。然而等这些董事们从震惊和愤怒中冷静下来,他们才发现对国家来说,自己或许真的没有自己原本所认为那样不可或缺。
德意志帝国银行的董事会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被解散了,随后德国政府又颁布了新的《帝国银行法》用以取代1924年颁行的旧版银行法,这部法律不仅从制度层面完成了政府对德意志帝国银行的绝对控制,而且还顺带彻底终止了马克与黄金的兑换,将马克从“黄金十字架”的诅咒中解放了出来。虽然海伦娜并不认为像罗斯福那样让美元兑黄金大幅贬值能真正挽救经济,虽然央行行长沙赫特依然希望保留金本位制度,但是现在围绕黄金运行的国际货币市场已经瓦解,在美元、英镑等主要国际货币纷纷脱离金本位的情况下,德国如果还要继续坚持名存实亡的金本位制度(在此之前马克就已经不能自由兑换成黄金了),除了会让自己受制于英美这些黄金生产大国外,确实已经没有任何实质性意义了。
不过在海伦娜看来这并不意味马克的购买力会因此缩水,因为之前海伦娜就通过发行“劳动券”来雇佣失业工人,再让工人使用“劳动券”购买生活物资,然后让企业用“劳动券”以比较优惠的方式抵扣应交税款的方法,制造了规模巨大的表外货币循环系统。但是德国市面上的商品价格并没有因为这股流动性的注入而出现明显的上涨,这是因为“劳动券”虽然是德国政府凭空印出来的,但是当它通过工人的劳动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后,“劳动券”就不再是一张简单的彩印纸了,而是有了真实可靠的社会财富作为支撑。
“劳动券”的成功实践,让海伦娜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货币购买力来源的信念,那就是货币的购买力必然与社会的生产力挂钩,所以即使市场上新增的流动性再多,只要社会生产力也能获得了同步提高,就不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相反在海伦娜穿越前,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中央银行在经济危机爆发时,普遍通过在二级市场上大规模购买资产(主要是国债)的方式来创造基础货币并释放流动性,而本位面的美联储也刚刚开始了这种印钱买国债的操作。海伦娜认为这种创造货币的方法在对抗经济危机时的效用反是低下的。
因为央行通过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资产来创造货币的时候,必然会首先通过一系列传导机制推高市场上的各种资产的价格,而这个过程本身只不过是资产价格在数值上的变化,是无法创造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当然市场主体会通过各种渠道在市场上融资,使得部分新增的货币流向实际的生产领域,然而这部分实际进入生产领域的资金,与资产价格的膨胀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在海伦娜穿越之前,世界上各种资产的总价格已经达到了流通中现金的80多倍,也就是说各国中央银行竭尽全力给市场注入的流动性,大部分都转化为资产价格的上涨沉淀了下来,而真正直接用于驱动经济活动的流通中现金与庞大的资本市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这么低的货币运行效率是海伦娜无法接受的,所以本位面她选择采用政府直接创造信用来驱动生产力发展的货币创造模式,而此次中央银行的国有化可以让这个过程更加顺畅,毕竟随着德国经济的恢复,海伦娜也不想总是使用“梅福券”和“劳动券”这种临时性的措施。
由于德国取消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过程实在太过顺利,德意志帝国银行董事会的成员们甚至没有进行任何像样的抵抗就妥协了。其实在上个位面中,希特勒也完成了和本位面类似的中央银行国有化进程的,不过那是时间已经到1939年了,对德国的战争准备工作来说,这个时间点已经太迟了。本位面海伦娜使得德国政府控制央行的节奏快了很多,这样德国的“四年计划”就有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体化这个强力的辅助。
海伦娜从希特勒那里得知帝国银行董事会投降的消息后,甚至还有些无聊地搅动着杯子里的茶叶,然后懒洋洋地对希特勒说:“帝国银行董事会里的那几只老狐狸也真是,就算知道自己这局是输定了,也好歹在我们面前多蹦跶几下啊,他们像这样还没挨上板子就直接缴械投降,会让我感到这次改革很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把正在为自己能够控制中央银行而欣喜不已的希特勒听得个满脸黑线。
第二百七十五章 旁观论战
虽然为了让本位面德国的“四年计划”能够科学制定并且顺利完成,海伦娜不仅提前拿出了后世运筹学领域的诸多重要研究成果,并且还帮助希特勒解散了德意志帝国银行的董事会并从法律上完成了中央银行的国有化程序,让这家中央银行在德国的全部经济潜能被充分开发出来之前,都可以直接为国家财政提供“四年计划”所需要的任何额度的资金。但是至少在现阶段,海伦娜并不准备在德国实施像苏联那样的,包罗万象的中央指令型计划经济模式。
所以现在德国经济运行中虽然确实存在相当比例的计划因素,但是市场依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计划经济的因素主要集中在特定的资源和特定的行业中间,而且这些计划因素的存在也有着两个非常明确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对抗恶劣的国际贸易环境给德国造成的原材料稀缺,降低对进口资源的依赖性;其次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军事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发展起来,以确保未来能够应付大规模的战争的需要。
正在海伦娜在那里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国际经济学界也在进行着一场在上个位面的历史上著名的论战。辩论的一方是以奥地利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为首的自由市场经济派,另一方则是以波兰经济学家奥斯卡·兰格为首的市场社会主义派。辩论的焦点则是社会主义是否能进行有效的经济核算,或者说在生产资料社会化的情况下,经济计划的制定者能否做到对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中以米塞斯为首的自由市场经济派坚持源于亚当·斯密的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坚持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有效手段,市场手段做不到的用计划手段同样无法做到。以兰格为首的市场社会主义派则提出了著名的“兰格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存在消费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但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所以也就不存在生产资料市场,但制定计划的部门可以通过“试错发”来调整生产资料的价格,从而达到供求平衡。
尽管海伦娜在这场在上个位面被称为“兰格论战”的经济学辩论中只是旁观者,但是她在德国经济改革中的所作所为还是无意间给市场社会主义派提供了弹药。虽然这场辩论的结果是米塞斯和兰格谁也没能说服谁,但是和上个位面一样,此时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是支持计划经济的兰格赢得了这场辩论。不过这倒不是因为兰格在理论上取得了对米塞斯的压倒性胜利,而是因为世界经济的大环境,偏重于自由市场经济的英法美等国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潭,而德国和苏联却凭借政府对经济强有力的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
其中德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速度尤其惊人,这点甚至都不需要经济学家们亲自前往德国就能得到验证。三年前的德国工业生产的下降幅度高到40%,失业人口接近六百万。而现在德国为了缓解国内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已经不得不在美国各大城市的街头竖起旨在吸引美国失业工人前往德国的招工牌了。这些年一直活跃在大西洋航线上的“不莱梅号”和“欧罗巴号”这两条排水量超过4万吨的超级邮轮每次从美国返回,都会塞满准备去德国寻找工作机会的美国人。
对于路德维希·米塞斯和奥斯卡·兰格这对老冤家的相爱相杀,海伦娜的态度倒是没有偏向他们中的任何一方,“兰格论战”作为经济学历史上最著名的几次论战之一,即使放到海伦娜穿越前的21世纪,也很难准确地说出谁对谁错。经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很难做到完美地控制变量进行比对。
不过在海伦娜眼里,无论是米塞斯所在的自由市场派还是兰格所在的市场社会主义派,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他们都为自己支持的经济学观点构筑了一套理想的运行条件:比如自由市场派假定市场上的要素可以完全自由流动,不存在垄断、过度竞争和信息的不对称;再比如市场社会主义派假定计划制定者掌握的信息完全真实可靠,而且不存在独特的利益诉求。然后再以此来指责对方的经济学观点在非理想环境下运行可能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都太容易看到别人的理论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而轮到自己的理论是却开始构建理想化的乌托邦了。
这也是海伦娜不愿意卷入这场著名的经济学论战中的原因,尽管奥斯卡·兰格曾经对海伦娜发出过邀请,在他看来海伦娜一定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不过海伦娜委婉地拒绝了他的邀约。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上海伦娜其实并不秉持特定的理念,基本上都是感觉什么好用就用什么。海伦娜也不认为自己又充当经济学家的潜质,所以对于经济学领域的那些辩经活动,她基本上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比如这个时代除了“兰格论战”外的另一场经济学辩论:哈耶克和凯恩斯关于政府是否应该在经济危机期间出手干预的辩论,海伦娜同样没有参加,甚至没有在任何公开场合表明过自己的态度。
现在海伦娜最关心的事情是: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博弈,墨索里尼这位志大才疏的意大利独裁者,在得到法国不干预自己对埃塞俄比亚的军事行动的保证之后,便开始将原来驻扎在法意边境的部队调往意大利在东非与埃塞俄比亚接壤的殖民地,现在意大利终于在那里拼凑起了一支多达30万人的远征军,就等墨索里尼一声令下便要对埃塞俄比亚这个非洲唯一的独立国家动手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 潜水冒泡
时间距离“瓦尔瓦尔事件”的爆发已经过去了10个月,当时埃塞俄比亚和英国为解决该国与英属索马里交界处的草原的归属问题建立的划分疆界委员,在埃塞俄比亚安保部队的护送下前往埃塞俄比亚的东部边境的瓦尔瓦尔地区进行勘察。然而早就对瓦尔瓦尔地区虎视眈眈的意大利人希望将意属索马里的边界扩张到这一地区,所以不仅强硬地阻止了埃塞俄比亚军队在此扎营,而且还和埃塞俄比亚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结果严阵以待的意大利军队被打死了60多人,虽然埃塞俄比亚方面的伤亡其实比意大利更大,但是这毕竟是西方工业国和非洲农业国之间的冲突,于是意大利还是悲催地再次沦为了整个西方世界的笑柄。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墨索里尼自然是恼羞成怒,于是意大利开始对与埃塞俄比亚接壤的意属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增兵,并且对埃塞俄比亚提出苛刻的和解条件,包括通过在当地向意大利国旗致敬的方法承认瓦尔瓦尔地区归意大利所有,把攻击意军的“凶手”交给意大利处理,以及向意大利赔偿20万埃塞俄比亚银元。埃塞俄比亚当然不可能答应这样的要求,更何况在上次意埃战争中意大利还是自己的手下败将,于是在威胁无效的情况下,墨索里尼开始坚定发动战争吞并这个东非古国的决心。
虽然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亚之间的矛盾是“瓦尔瓦尔事件”之后走向全面激化的,但是墨索里尼对埃塞俄比亚的攻略并不能说是心血来潮,因为埃塞俄比亚对于这位醉心于自己的罗马帝国梦想的意大利独裁者来说,是他恢复意大利在罗马帝国时期荣光的道路上所必须克服的障碍。如果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不仅可以获得那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能把意大利在东非地区两块孤立的殖民地:意属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连成一片。最近这几个月来,墨索里尼已经无数次在他的办公室里对着巨幅的非洲地图心潮澎湃,仿佛已经看到了全新的意属东非正在自己的亲手打造下冉冉升起。
随着1935年初意大利通过与法国《法意罗马协定》的签署,换来了法国外长赖伐尔允许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放手行事”的承诺后,墨索里尼对于埃塞俄比亚的野心已经已经膨胀到了路人皆知的程度了,不过与法国打成协议后的墨索里尼出于谨慎的考虑,在对埃塞俄比亚动手之前还需要进一步试探英国人的态度。不过作为埃塞俄比亚问题的另一个利益相关方,英国此时对意大利的态度也出于矛盾和纠结之中。
如果仅仅考虑自己在非洲东部的殖民利益,英国其实是非常不希望看到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的,因为如果埃塞俄比亚被意大利所吞并,英国在非洲东端的重要殖民地英属索马里,与英属苏丹和英属肯尼亚之间的陆地联系,就会被意大利控制的殖民地分割开来,更何况埃塞俄比亚作为东非水塔和青尼罗河的发源地,还控制着尼罗河下游的相当一部分水源。虽然此时的英国出于百年来作为世界霸主的骄傲,并不相信国力弱小的意大利敢于要挟自己,但是英国依然难以接受意大利从自己眼皮底下挖走这块战略要地。
真正导致英国人在埃塞俄比亚问题上举棋不定的原因,是源于英国人几百年来对于平衡欧洲大陆势力的考量。因为如果英国单方面对意大利采取强硬态度的话,必然会逼迫意大利疏远与英国的关系,转而去寻求与法国或者德国这样的欧陆强国结盟。而在英国看来,意大利无论是和法国还是和德国单方面结盟,都会使得英国无法继续以相对超然的姿态,来保持其对欧洲大国关系的主导权,这直接造成了英国在对待意大利时始终无法真正做出强硬姿态。
因此在上个位面的历史中,英国虽然明确表示反对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吞并,但在讨论制裁意大利的国联会议上却始终表示和法国保持同步,比如英国的外交大臣霍尔就明确表示:“我们并不打算比法国政府走得更远,我们所说的集体行动的意思是和法国的全面合作,而任何缺少这种合作的情况都将毁掉集体活动,这也是我们准备采取行动的唯一基础。”
由于法国对意大利这个新收小弟的偏袒,再加上英国不愿意单独对意大利采取强硬态度,通过的制裁措施对意大利来说根本就是不痛不痒:表面上看连蔬菜水果啥的都在对意大利的禁运之列,但是意大利维持战争机器所必须的煤炭、石油和铁矿石却被法国和英国很“体贴”地排除出了禁运名单。面对这种“温情脉脉”的制裁法案,墨索里尼当然是不可能被吓倒的,而感到自己被英法愚弄了的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撂下了那句后世非常著名的狠话:“今天是我们,明天可就轮到你们了。”
本位面的“瓦尔瓦尔事件”发生后,英国也像上个位面一样陷入矛盾和纠结的状态,不过英国人的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因为一件看起来不怎么科学的事情而懵圈了。这件事就自从上次世界大战之后,就一直在国际热点事务群里长期在线潜水的德国,这次竟然针对埃塞俄比亚问题冒泡了,而且德国人竟然还是站在力挺埃塞俄比亚反对意大利的立场上!
这种突变的画风搞得英国外交大臣霍尔都想要当面问问德国外交代表里宾特洛甫,德国是不是被今年年初的《法意罗马条约》中遏制德国的条款刺激得有点反应过度了,至于德国人在公开声明中所打的反对意大利搞殖民扩张的旗号,英国外交大臣霍尔可是一个字都不相信,毕竟各主要工业国已经玩了几百年殖民扩张了,至于反对殖民主义这种说辞在霍尔看来,那只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左翼文人表达下自己人道主义光辉的道具罢了,德国人这次拿出反对殖民主义这种玩意来说事,纯属想敲打意大利又找不到好理由了。
不过这次不管怎么说,英国外交大臣霍尔和英国首相鲍德温对德国人反对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的表态是非常欢迎的,因为德国人的态度解决的他们眼下的麻烦。因为有德国人冲在前面吸引火力,英国就终于可以既不必自己亲自下场与意大利交恶,又可以防止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后损害到自己在东非地区的殖民利益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是的首相
在英国首都伦敦唐宁街10号,在那座黑色外墙的三层建筑中最宽敞的那间办公室里,时任英国外交大臣的塞缪尔·霍尔爵士正在向时任英国首相的斯坦利·鲍德温爵士报告德国人在埃塞俄比亚问题上的立场。这位斯坦利·鲍德温首相今年68岁的年纪,在英国政界或许还算不得最年长,但却已经是一名从政履历丰富的老牌保守党政客了,事实上这会儿已经是这位鲍德温爵士第三次搬进唐宁街上的这座乔治亚风格的著名官邸,并且担任大英帝国首相的职务了。
“尊敬的首相阁下,德国外交人员希望向英国政府转达他们这样的意愿:鉴于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亚之间日益紧张的局势,德国人希望在日后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亚爆发战争的情况下,我们能够继续允许他们利用大英帝国属下的索马里,向埃塞俄比亚运送武器和物资。首相阁下认为我们应该回应德国人的要求吗?”面对德国人在埃塞俄比亚问题上的反常态度,英国外交大臣霍尔爵士不敢擅自答复,所以在第一时间就向鲍德温首相做了汇报。
“虽然这次德国在埃塞俄比亚问题上的态度确实有些出乎我的预料,但这对于缓解我们大英帝国的压力毫无疑问是件好事不是吗?”鲍温德首相摘下嘴里叼着的那只陶瓷烟斗,脸上浮现出自从他担任英国首相以来就难得有的轻松愉悦的表情:“必须承认希特勒先生在处理德国的经济问题时表现出很高的天赋,但我看他在处理外交问题时经验显然还颇有欠缺嘛。比如这次德国在处理埃塞俄比亚问题时就太过冒失,虽然德国和意大利在奥地利等问题上确实存在矛盾,这次意大利和法国人签订的《罗马协定》也有针对德国的意图,但是希特勒先生现在的做法只会将意大利彻底推到德国的对手那边去。”
“首相阁下说得没错。”外交大臣霍尔赶忙附和道:“事实上大战结束之后,德国失去了国际政治关系中的主要仲裁者地位,我想希特勒领导的德国政府这次在埃塞俄比亚问题上之所以会显得如此莽撞,就是为向德国民众宣示德国已经重新登上了大国关系的舞台而已。只不过希特勒可能不会想到他们高调介入埃塞俄比亚事务,正好帮助我们解决了麻烦。希特勒先生想要达到首相阁下如今的老谋深算,可能还需要至少十年的政治历练吧。”外交大臣霍尔显然也被首相的乐观情绪感染了,抓住时机给鲍温德首相献上了恭维的话语。
“除了对国内宣示德国回归大国舞台之外,希特勒先生可能也抱有从埃塞俄比亚那里捞取点经济利益的打算,要知道埃塞俄比亚的财政虽然算不上宽裕,但是这些年在购买武器上却是非常舍得花钱的,而且埃塞俄比亚的自然资源还算丰富,很多对德国的经济引擎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润滑剂。”外交大臣的附和让鲍温德首相觉得自己已经完全摸透了德国人的思路,所以他又笑着说道:“虽然我不认为德国从埃塞俄比亚获得的那点经济利益,可以抵消与意大利矛盾激化所导致的安全环境恶化,但是如果德国人真能阻止意大利队埃塞俄比亚的吞并,我们就不用担心意大利在东非的殖民力量膨胀,会对大英帝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受到潜在威胁了。”
“而且德国和意大利不同,我们不用担心德国和埃塞俄比亚关系升温后会威胁到我们。相反德国在和意大利交恶之后,他们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的贸易联系必须通过我们的控制区中转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德国本土和埃塞俄比亚之间的贸易关系能否顺利进行下去,都必须要依赖我们大英帝国的脸色和心情。也就是说德国介入埃塞俄比亚问题后,英国在非洲东部地区的话语权不是被削弱了,而是进一步增强了!”说到这里,外交大臣霍尔简直快要眉飞色舞了,这件事要是做成了可是他这辈子的从政生涯中取得的最大一笔政绩资本了。
“现在你可以去通知德国人了,霍尔爵士。”鲍温德首相重新拿起了他的烟斗:“就说我会尽快说服议员们批准他们提出的请求,至于意大利那边也请告诉墨索里尼,只要意大利提出相关申请,我们同样可以考虑允许他们的物资借道大英帝国在东非的领地,虽然我认为意大利人可能并不需要。”鲍温德首相说到这里忽然笑了起来,毕竟意大利在东非已经有意属厄立特里亚和意属索马里这两块靠海的殖民地了,如果要运送物资根本就没有必要舍近求远,但这不妨碍英国用貌似不偏不倚的立场,给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行动制造一点阻碍,最关键的是意大利还没有立场去指责英国偏袒德国和埃塞俄比亚。
鲍温德首相最后吩咐外交大臣霍尔道:“如果近期意大利真的要对埃塞俄比亚开战,大英帝国在对意大利的外交措辞上,可以喊得比法国人适当强硬些,但是在实际动作方面我们最好不要越过法国单独行动,尤其是不要单独对意大利实施经济和军事制裁,那样只会让意大利完全倒向法国那边。既然希特勒那么喜欢出这个风头,就让德国冲在前面帮我们扛着吧。”鲍温德首相把烟斗里新的烟丝点燃,看着袅袅升腾的烟雾悠悠说道:“等到日后德国发现自己快要落入法国编织的包围圈时,他们会向我们伸出求援的手的。”
“你知道吗?霍尔爵士。英国现阶段在欧洲大陆的政策,就是既不能让法国对德国的包围圈完全形成,也不能让德国轻易从法国的包围圈里解脱出去,更不能和法国一起过度压迫德国,导致德国直接去和东边的苏联靠拢!我们大英帝国只有把握好法国、德国、苏联这三个欧陆大国之间力量的微妙平衡,才可能长时间坐稳欧洲事务裁判的位置。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已经让我们的相对实力陷入了空前的低谷,但是照耀大英帝国数百年的太阳,可不能在我们这代政治家的手中陨落啊!”在送别外交大臣霍尔走出首相官邸时,鲍温德首相又不放心地小声叮嘱道。
“是的,首相。”霍尔爵士紧紧握住鲍温德首相的手,眼神坚定地回答道,但是随后他又有些犹豫地问:“那么我们这代政治家退下来之后,英国又该怎么办呢?外交部的同僚们中最迟钝的人,都感到了帝国可以在外交场合用来交换的筹码在不断减少,埃塞俄比亚问题对帝国的威胁是暂时缓解了,但是如果不阻止帝国的相对实力的持续滑坡,总有一天……”外交人员对国力的升降是最敏感的,霍尔爵士猛然抬头看向鲍温德首相,却只那张刚才还笑容满面的脸上看到了黯然。
“快回去吧,霍尔爵士,至少现在帝国还能支撑得住。”鲍温德首相拍了拍外交大臣霍尔的肩头,随后霍尔就听到鲍温德首相的叹息飘散在秋日的寒风里:“从古至今都没有能够永恒强盛的帝国,但是如果真到大英帝国的太阳陨落的那天,又有谁知道当时正住在我身后的这座首相官邸里的,又是哪个倒霉蛋呢?”
第二百七十八章 先挖个坑
德国在从唐宁街那里得到即使在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亚之间爆发战争的情况下,德国依然会被允许通过英国在非洲沿海地区的殖民地,向地处内陆地区的埃塞俄比亚提供武器和其他战争物资的外交保证之后,便在继续在国际上对意大利的殖民扩张活动进行外交声讨的同时,开始逐步加强和埃塞俄比亚之间的军事合作的力度。
海尔·塞拉西一世这位上个位面中埃塞俄比亚帝国的末代皇帝,晚年因为在全国爆发严重饥荒的情况下,依然和达官显贵们维持着奢靡无度的生活而引发了国民的普遍不满,最终在1974年的动荡局势中遭到“最高协调委员会”的废黜,并于两年后的1975年在软禁他的皇宫中孤独死去(很多人都怀疑是主导政变的埃塞俄比亚前总统门格斯图谋杀了他)。但是至少在上个位面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这位海尔·塞拉西皇帝依然算得上是位励精图治的开明君主,而且也是当时广大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主义运动的旗帜。
德国的武器对于此时的海尔·塞拉西来可以说是非常及时的,因为绝大部分国家都不愿意为帮助这个落后的东非国家,和好歹能够勉强跻身世界列强行列的意大利交恶,所以埃塞俄比亚在“瓦尔瓦尔事件”后与西方国家签订的武器订购合同,绝大多数都随着埃塞俄比亚和意大利之间紧张局势的升级而化为了泡影。比如1935年8月31日美国就公布了所谓的《中立法案》,禁止对交战国输出武器装备,然而意大利毕竟是可以自己生产武器的工业化国家,对于进口武器的需要并不那么迫切,所以这个法案事实上是单方面限制了埃塞俄比亚。
其他欧洲国家对待向埃塞俄比亚出口武器的态度也和美国类似,不仅是法国和英国不愿意提供武器装备给埃塞俄比亚,就连丹麦和捷克等武器出口国也都终止了原本和埃塞俄比亚的签订的武器采购合同。比利时倒是表示已经签订好的火炮订单不会受到影响,但是海尔·塞拉西也知道比利时这种小国的承诺是不可靠的,因为小国在国际政治体系中缺乏独立的行动能力,也就是说国际局势的变化,比利时可能会随时改变武器出口政策。
于是海尔·塞拉西在权衡利弊之后,几乎没有犹豫就将德国武器列为主要采购对象,其中首批订单中就包括了10万多支毛瑟步枪,外加至少1000挺机枪和200多门火炮。这些年由施迈瑟设计的新式步枪/班用机家族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并且开始批量进入德军战斗部队服役,所以那些被淘汰下来的毛瑟Gew.98系列步枪、MG08系列重机枪、MG15.n.A轻机枪等装备,都被一股脑塞进了埃塞俄比亚的采购清单。虽然这些武器中有相当比例都是用过的二手货,但是埃塞俄比亚方面并不在意这些,他们要求的是价钱便宜量又足。
虽然有部分敝帚自珍的官员认为对埃塞俄比亚出口武器定的价格过低,甚至还有部分声音调侃说政府在处理旧式武器时的价钱只比废旧钢铁贵些。针对这类言论海伦娜曾经这样对希特勒这样吐槽道:“这帮人可能是被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虽然这次我们确实准备通过介入埃塞俄比亚问题上获得经济利益,但是这个利益并不是非得从埃塞俄比亚身上获得不可。以埃塞俄比亚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即使我们搬空了他们的国库其实也赚不到多少钱,所以我们把武器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卖给埃塞俄比亚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我们下一步的计划累积筹码。事实上我们真正的目标不是埃塞俄比亚的军贸市场,而是意大利那脆弱的货币体系!”
为了让希特勒在国际上通过更加卖力地表演来配合自己的计划,海伦娜很早就向希特勒透露了她这次行动的框架:
此时的意大利政府债务负担非常沉重,已经超过了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10%,再加上意大利自身的工业生产能力的相对贫弱,导致意大利的货币里拉的国际汇率总是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如果将来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战事久拖不决,墨索里尼几乎是必然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国际融资活动来维持政府开支,而意大利本来就不充裕的外汇储备也会因为需要进口战争所必须的资源而进一步走向枯竭,这就会导致意大利里拉的汇率变得更加脆弱。
如果此时资本市场预期意大利会取得对埃塞俄比亚的战争的胜利,那么意大利货币的脆弱性并不会立即在汇率市场上表现出来,甚至还可能会在乐观情绪的渲染中逆势上扬,因为如果意大利能够吞下埃塞俄比亚,预期的收益是足以抵消前期的不利因素的。但是这种乐观的情绪毫无疑问是寄托在一种并不必然发生的预期上的,而基于这种乐观预期形成的汇率就像是一座建在沙滩上的摩天大楼,根本经不起大风和海浪的考验。
也就是说一旦意大利获得战争胜利的预期被突然逆转了,意大利里拉虚浮的国际汇率也会瞬间崩塌,这才是海伦娜眼里真正赚钱的机会。至于埃塞俄比亚人的钱嘛,海伦娜表示只要埃塞俄比亚能通过一次战场上的胜利,点燃国际货币市场中看空意大利里拉的导火线,德国今后哪怕是打着支援反殖民斗争的旗号,把武器无偿援助给埃塞俄比亚照样可以赚得盆满钵溢,顺带还能博得个除暴安良的好名声。
至于埃塞俄比亚到底能不能在战场上给意大利一个难忘的教训,海伦娜表示这根本就不是自己需要关心的问题,这倒不是海伦娜对埃塞俄比亚的战斗力信心爆棚,或者觉得意大利军队真的像上个位面的传说中那样不堪一击,而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战场信息传输机制非常低效,也非常容易遭到扭曲。
得益于德国此前在帮助犹太人重返巴勒斯坦地区时与犹太资本的良好合作,也得益于墨索里尼长期以来的反犹政策在世界犹太人群体中引起的强烈不满。这次为了保证能够对意大利里拉一击必杀,德国控制下的“和平基金”在海伦娜的牵线搭桥下,已经和华尔街的相当一部分犹太资本在做空意大利的问题上结成了联盟关系。这次双方的这种联盟关系可不仅仅是在资本市场上的共同进退,德国还需要负责帮助埃塞俄比亚在适当的时机获得一场“重大胜利”,国际犹太则需要利用自己控制下的媒体将这场“重大胜利”在短时间里宣告给全世界。
至于埃塞俄比亚的这场胜利是歼灭了意大利几个连还是几个师其实并不重要,哪怕意大利在战场上实际上只是遇到了小小的挫败,通过犹太资本所控制的媒体制造的短期信息过载,照样能让全世界因为意大利的非洲军团马上就要全军覆没了,此时德国和犹太人的资本再联手做空意大利便会制造出惊人的雪崩效应,这时哪怕资本市场里还有投资者怀疑意大利战败的真实性,也只能跟着大部队一同逃跑。
这时候海伦娜只需要让“和平基金”和犹太资本一起事先埋伏好里拉的空单,就可以躺在家里数钱到手软了。而当意大利里拉的汇率被击溃后,哪怕意大利在军事上还没有完全失败,海伦娜也不相信失去国际融资能力后,墨索里尼还有能力把这场殖民战争继续下去。
到了那个时候德国政府再风风光光地出面收拾残局,并且和埃塞俄比亚宣布在德埃两国人民的并肩努力下,这场伟大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终于获得了阶段性胜利。到时候德国要经济利益有经济利益,要国际声望有国际声望,而且飞行俱乐部的小伙子们还能顺便在意大利飞行员身上刷刷实战经验,这种墨索里尼白送的人头,海伦娜根本就没有不笑纳的道理啊。
第二百七十九章 小试牛刀
在战争爆发前的最后几个月时间里,除了向德国人购买武器以及加紧训练军队以外,在德国派出的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还做了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宣布在埃塞俄比亚全境彻底废除奴隶制度。其实作为改革派的坚定支持者,海尔·塞拉西也是非常支持废除奴隶制度的,早在海尔·塞拉西还在担任佐迪图女皇的摄政王期间,这位日后的“所罗门王和示巴女王的第225代继承者”就已经开始推进废除奴隶制的举措,并且还用武力镇压了当时女皇支持的保守势力的反扑。
佐迪图女皇病死后,登基称帝的海尔·塞拉西在废奴问题上又迈进了一步。他于1931年取缔了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奴隶买卖,如有违反者会遭到严厉惩处,并且宣布如果奴隶的主人死亡,则奴隶主所拥有的奴隶将会自动获得解放。这本来是相对缓和稳健的改革措施,可以用几十年的时间缓慢消解奴隶制度的残余,但是战争的压力逼迫埃塞俄比亚加快了废奴的步伐。
因为海尔·塞拉西刚刚从德国顾问那里得到消息,刚刚接任意大利东非军团总司令的埃米利奥·德·博诺将军正准备打着废除奴隶制度的旗号,将自己装扮成埃塞俄比亚被压迫努力的解放者来缓解国际压力。海伦娜承认这条信息是她间接提供的,原因是上个位面意大利是博诺将军就是这样做的。在海伦娜看来,要让埃塞俄比亚问题向有利于德国的方向发展,政治博弈和经济博弈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战场上的胜负。
虽然所有的人都知道意大利并不是真的想要解放埃塞俄比亚人民,但埃塞俄比亚抢在意大利发动战争之前,主动提前彻底废除奴隶制度,非常有利于争取政治上的主动权。况且经过几十年的经济改革,目前奴隶制度在埃塞俄比亚经济中早已经不成气候,海尔·塞拉西可不想为了维护那些没落的奴隶主的利益给意大利人留下侵略的话柄,而德国人也同样不想在国际舆论上给意大利任何可以借力翻身的机会。
就在埃塞俄比亚全力准备迎接意大利的入侵的同时,意大利的东非军团经过也基本完成了兵力部署。吸取了上次意埃战争准备做得太过潦草导致惨败的教训,这次意大利人的备战工作做得还算比较周到。他们在埃塞俄比亚北翼的意属厄立特里亚集结了126架飞机、112辆坦克、580多门火炮、4200多挺机枪、3700多辆汽车以及35000多匹骡马,共计16.4万兵力担任主攻任务;在埃塞俄比亚南翼的意属索马里集结了38架飞机、45辆坦克、117门火炮、1600多挺机枪、1850辆汽车以及7900多匹骡马,共5.3万兵力担任辅攻任务。
其中北翼的主攻部队由意大利东非军团总司令埃米利奥·德·博诺将军亲自率领,南翼的辅攻部队则由鲁道福·格拉齐亚尼将军率领。其实按照博诺将军战前制定的作战计划,意大利应该先稳固在厄立特里亚的基地,然后依靠装备优势逐步向南蚕食和削弱埃塞俄比亚,而不是试图毕其功于一役。然而墨索里尼并不喜欢这个安全稳妥但是速度较慢的作战计划,因为如果像博诺将军计划的那样稳扎稳打,墨索里尼重建罗马帝国的梦想恐怕要到猴年马月才能实现。在墨索里尼反反复复地催促下,顶不住压力的博诺将军终于带领他的意大利东非军团,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于10月3日凌晨对埃塞俄比亚发动了进攻。
刚开始的时候意大利人的行动还算比较顺利,他们在10月6日到10月15日间,分别攻占了埃塞俄比亚北部边境城镇阿杜瓦和阿克苏姆,但是当意大利军队继续向提格雷州的腹地进攻时,却遭到了埃塞俄比亚国防大臣穆鲁吉埃塔公爵率领的一支10万人的增援部队的突袭,猝不及防之下意军死伤了数千人。
虽然这点伤亡并不足以让意军伤筋动骨,但是生性谨慎的博诺将军也由此意识到埃塞俄比亚并不像寻常的非洲土著武装那样不堪一击,于是博诺将军更加相信自己在战前制定的稳扎稳打逐步蚕食的战略是正确的,再加上埃塞俄比亚武装总是以各种方式破坏意军的后勤补给线,于是博诺将军命令意军在阿杜瓦和阿克苏姆地区驻扎了下来。
然而身在罗马的墨索里尼似乎并不能理解这位老将军的苦衷,不断地通过电报敦促博诺将军尽快进攻提格雷州的首府马卡累,这种亲自微操作的做派倒是颇得东方那位蒋光头的真传。当然墨索里尼如此急切地催促他的将军也是有原因的,趁着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进攻受挫的当口,海伦娜对里拉发起了一次试探性进攻,导致里拉的汇率一度出现重挫,意大利不得不动用外汇储备在国际上收购里拉才勉强稳住了汇率,但这也使得意大利的外汇储备进一步下降。
由于意大利发动战争所需要的煤炭、石油、铁矿石等资源无一不高度依赖进口,虽然英国和法国在制裁意大利的问题上划水,并没有直接掐断意大利的进口渠道,但是外汇储备的不足再加上没有囤积足够的战争资源,使得意大利脆弱的经济很难应对战争的长期消耗。虽然单纯从军事的角度讲,博诺将军的做法是最稳妥的。但墨索里尼知道长期战争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是不可接受的,如果国内的经济问题传导到民生上导致居民生活水平明显下降,自己还能否继续掌握意大利的最高权力都会成为问题,所以速战速决就成了墨索里尼的必然选择。
虽然在此次对意大利里拉的试探性攻击中,海伦娜和她的盟友们还略微赔了些钱,但是她对此并不在意。通过这次试探性攻击,海伦娜不仅让意大利的外汇储备进一步下降,而且还试探出了国际资本市场对意大利里拉的信心并不十分充足,否则里拉的汇率就不会因为这样小规模的做空活动就发生剧烈波动,以至于意大利不得不拿出本来就不充裕的外汇储备来稳定里拉,这让海伦娜对下一步的计划更有信心了,不过这次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亚之间的战争没有大半年时间是打不完的,所以德国短时间内还没有强势出场的必要。
第二百八十章 反一切炮
上一篇:vtuber想尽情歌唱
下一篇:林叶的恋爱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