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第61章

作者:类星体

  除此之外共和派在内战初期过激的集体化政策也极大削弱了自身力量,尤其直接导致大量的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自由派以及害怕自身利益受损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倒向了弗朗哥,而过激的反宗教政策也导致共和派在西班牙这个宗教气氛浓厚的国家里失去了更多的支持者。而实际上相对西班牙强大的封建保守势力而言,资产阶级自由派、小资产阶级和部分农民本是有可能成为革命的同盟军的。而宗教势力虽然从长期看禁锢着西班牙人的思想,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在短期内却并没有将其列为首要打击对象的必要,至少在战胜弗朗哥叛军前完全没有这样的必要。

  总结起来就是领导西班牙革命的那几派工人阶级政党,在本阶级以外不懂得暂时可以团结的阶级,在本阶级内也不懂得团结持有不同革命观点的其他党派,面对弗朗哥叛乱首先想到的不是建立强有力的联合政府应对危机,而是先想着各自拉山头抢地盘搞武装割据,后想着通过武装冲突和肃反清洗来消灭本阵营中的其他派别,从而把自己打造成革命阵营中的唯一正统。结果本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时候,西班牙左翼各派别却在切割一切可以切割的力量。

  前面说到因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滞后,西班牙工人阶级的力量本来就不算强大,现在外面失去了潜在的同盟阶级,内部因为派系斗争打出一锅粥,海伦娜对此只能说一句:虽然她不喜欢弗朗哥,但原历史位面中的共和军输得实在不冤,能坚持两年多时间都已经是奇迹了。这需要感谢国际纵队和部分共和军战士的英勇,唯一让海伦娜感到可惜的是这些勇士的鲜血被愚蠢的决策给轻易浪费了,也被肮脏的派系斗争给极大玷污了。

第三百六十一章 手牌价值

  面对原历史位面中的西班牙内战期间左翼共和派的迅速失败,海伦娜从理智上虽然深知就凭这帮人的拉跨表现不可能获得更好的结局,但是从感情上她对共和派中的理想主义者确实是抱有深刻同情的态度的。然而在思考本位面中的德国在西班牙问题上应该采取的策略时,海伦娜是绝不会用感情的因素代替对国家利益的精密考量的。

  所以当希特勒和她讨论如果西班牙爆发内战德国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利益最大化时,海伦娜的回答是非常现实而且残酷的:“德国在国际政治立场上,必须要坚定不移地站在西班牙左翼共和派这边,但是给左翼共和派的援助力度应该得到精确的控制,底线就是绝不能给左翼共和派直接扭转战场整体局势的契机,因为西班牙右翼势力暂时获得军事上的胜利更符合我们的利益,德国只需要继续保留支持左翼的政治牌面以等待时机变化即可。”

  海伦娜建议本位面德国在政治立场上支持西班牙左翼共和派的理由非常充分:首先是相比需要靠外国经济输血的右翼叛军,左翼共和派政府在战争初期毕竟掌握着西班牙国内包括黄金储备在内的多数经济资源,这就意味着左翼共和派能给德国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利益,而如果选择支持右翼叛军的话,德国反而得像原历史位面那样先对其进行输血。

  虽然右翼叛军也能给支持他的国家很多利益许诺,但是无论这些许诺讲得如何天花乱坠,在海伦娜眼里全都是政治期货的范畴,要知道在当前这种变幻莫测的国际政治环境里,政治期货这种玩意在未来可是很难保证得到全额兑现的,而相比存在投资风险的政治期货,还是左翼共和派手里能够立即落袋为安的黄金和外汇储备更让海伦娜放心。

  至于西班牙左翼政府是否会选择和德国交易的问题海伦娜倒是不担心的,虽然历史位面中西班牙总经理卡瓦列罗最终同意将价值超过五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运到酥联,但那也是因为在英法两国所谓的不干涉政策的束缚下,西班牙左翼共和政府是真的找不到其他的武器交易对象,所以虽然作为西班牙工人社会党领袖的卡瓦列罗根本不信任酥联,而且对代表莫斯科系的西班牙共党势力的膨胀非常警惕,但是面对弗朗哥凌厉的军事攻势卡瓦列罗也确实没有更好的选择。

  只要本位面德国能给卡瓦列罗总经理提供酥联以外选项,海伦娜相信西班牙的这笔在当时足够建造五艘衣阿华级战列舰造价的巨额黄金储备是有极大概率直接进入德国的腰包的,而且海伦娜也能够保证自己肯定会比原历史位面中的钢铁大叔有节操些,这当然不是指海伦娜会轻易放弃到手的利益,而是指海伦娜在帮德国捞取利益时更加注重吃相的优雅,最好能达到旁人即使知道其中的内幕也很难挑出刺来的那种境界。

  海伦娜建议希特勒支持西班牙左翼共和派的理由除现实的经济利益外,还有维护本位面德国的国际政治信誉的考量。毕竟西班牙左翼政府至少在宣传层面是支持殖民地独立的,虽然现在西班牙手里的殖民地其实也没剩几块了,但是本位面德国既然将支持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解放作为自己的国际政治招牌,就必须保持言行一致而不能在核心问题上含糊其辞,否则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国际信用会是极大的伤害。更何况此时的意大利已经选择了支持右翼叛军,而德国几个月前还在和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问题上对撕,现在随着意大利彻底倒向法国,德国就更是没有和意大利蹲在同条战壕里的理由了。

  希特勒对海伦娜在政治上支持西班牙左翼共和派的建议没有意见,但是他对海伦娜控制对西班牙左翼共和派的援助规模,让右翼叛军获得军事胜利的建议却有些摸不着头脑,正常的思维难道不都是希望自己支持的派别胜利吗?海伦娜怎么会希望左翼共和派输掉对叛军的战争呢?满腹狐疑的希特勒不禁将自己的不解向海伦娜问了出来。

  海伦娜认真地回答道:“想要让一盘散沙的西班牙左翼共和派打赢右翼叛军是不可能的,除非我们能从国内抽调精锐部队直接给他们代劳,但是如果这样做的话对我们来说性价比可就太低了。更重要的是即使德国帮助西班牙左翼共和派击败了右翼叛军,西班牙左翼各派别也会进入谁都不服谁的武装割据的状态,西班牙的内战绝对不会因为右翼叛军的失败而结束。这是我们德国无论是撒手不管还是支持其中某派,西班牙左翼各派系间的互相杀伐都会成为我们沉重的政治负担。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右翼叛军的屠刀对西班牙的左翼政治势力进行物理意义的清空,而德国在西班牙左翼各派被右翼叛军清洗的过程中,却保持着手脚的绝对清白。”

  “此时我们只需要注意在西班牙左翼共和派最终战败的前夕,将政治立场和德国亲近的政府高官和部分武装力量撤回到德国组成流浪政府即可,只要这个西班牙流浪政府还存在,即使右翼叛军成功占领了西班牙全境,西班牙的内战在法理上也是没有结束的,而与此同时德国政府就可以发表公告,宣称永远不承认右翼军政府对西班牙统治的合法性。到那时西班牙的左翼政治势力可就变成白纸一张了,元首阁下想要将它画成什么样子那它就能被画成什么样子,因为所以没和德国站在一起的都被留在西班牙国内,右翼军政府会竭尽全力将他们统统擦除的,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酥联支持的政治力量,届时我们德国可就成了西班牙左翼势力的全权代理了。”海伦娜用平静的语气说出了她堪称恶毒的计划。

  “但是如果给右翼军政府统治了整个西班牙,我们德国即使成为西班牙左翼政治势力的全权代理又有什么用处呢?”希特勒此时已经大致明白了海伦娜的思路,她这是要借助西班牙右翼的屠刀将派系林立的西班牙左翼直接格式化,然后再在德国主导下重新整合西班牙的左翼,这样德国就能顺便给新整合起来西班牙的左翼势力打上深刻的德国烙印,而德国在这个过程中却不会留下任何政治污点,但是希特勒还没搞清楚德国养着这样的左翼流浪政府有什么用处,毕竟这个计划的前提是先将西班牙让给右翼叛军。

  “西班牙左翼政府这张牌拿在我们手里或许暂时看不到作用,但是牌拿在手里也不需要立即就能打出去的,元首阁下现在觉得没用是因为我们和西班牙间还隔着法国,如果哪天法国被我们击败了,元首阁下还会觉得西班牙左翼流浪政府这张牌没用吗?这时左翼流浪政府在我们的帮助下推翻右翼军政府从法理上讲,也只不过是此前西班牙内战的继续而已。到时候我们不但能将矿产资源丰富的伊比利亚半岛纳入势力范围,而且能获得西班牙西海岸的前进基地,那里比法国西海岸要深入大西洋数百公里,从那里起飞的海军岸基航空兵可以直接出现在大西洋中部,即使是近海潜艇如果从那里启航也能直接威胁最繁忙的大西洋航线,所以这张牌即使不能立即打出,其潜在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完全值得我们投资不是吗?。”海伦娜微笑着对希特勒说。

  看出希特勒脸上的意动,海伦娜又接着补充道:“而且到时候德国打着帮助西班牙左翼政府解放西班牙全境的旗号,我们还随时保留背刺直布罗陀要塞的手段!”海伦娜指向西班牙最南端标注着“英占”的直布罗陀要塞对还在地图前沉思的希特勒说道:“到时候拿下这个地中海的门栓对德国来说可就像探囊取物那么容易了,这手牌的价值不知道元首阁下可还满意?更何况如果西班牙愿意将黄金寄存在德意志银行,难道我们还怕他们蹲在德国吃白饭不成?”

第三百六十二章 名利双收

  随着海伦娜将她有关西班牙问题的战略构想娓娓道来,一直聆听得如痴如醉的希特勒也越来越掩饰不住脸上的惊喜神色,他不得不承认海伦娜提供的建议对他有着无法抵挡的诱惑。虽然该计划的部分细节可能还需要根据国际局势的具体发展进一步完善,但是希特勒的直觉告诉他海伦娜的建议有着非常高的可行性,完全可以直接作为德国在未来西班牙内战爆发后的行动指导纲领来用,此前希特勒始终没有厘清在西班牙问题上的解题思路,而现在海伦娜的建议仿佛使得那些原本隐藏在晦暗朦胧中的东西瞬间都变得明晰了起来。

  其实在海伦娜眼中本位面德国对西班牙左翼共和军的支持就好像是场大型的商业并购,如果将西班牙左翼共和军看做是德国的并购目标公司的话,德国真正想要获得的东西就是左翼共和军这家濒临破产的公司手里的优质资产:这些资产中既包括多达数百吨黄金在内的有形资产,也包括左翼共和军所倡导的以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因为德国这家公司获得了这些资产后不但能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而且能增强自己在细分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简单地说就是德国需要通过对西班牙左翼共和军的并购达到名利双收的效果。

  但是这次并购最大的挑战就在于西班牙左翼共和军这家公司手里虽然有很多优质资产,但是德国如果选择整体收购却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因为左翼共和军这家濒临破产的公司手里同样有海量的负面资产,而且公司领导层各派系间无穷无尽的明争暗斗也把公司内部搞得乌烟瘴气,结果在面对右翼叛军这样竞争对手时也不至于节节败退。而此时如果试图整体收购西班牙左翼共和军这家公司的话,德国不但需要调集大量的资金来挽救它在商业竞争中的颓势,还得花费更多的精力来清理该公司领导层间的内耗。海伦娜认为这样蛮干是非常不合算的,毕竟德国所需要的是那些有形和无形的优质资产,而不是西班牙左翼共和派这家濒临倒闭的公司本身。

  因此海伦娜为德国在这局博弈中规划了更加巧妙的策略,首先打着帮助西班牙左翼共和派解决眼前困境的旗号,建议这家公司将名下最有价值的核心资产(如黄金)抵押给德国以换取宝贵的流动资金,相比明目张胆要吞并西班牙左翼共和派并撤换公司领导层的酥联,德国的方案显然更容易得到该公司高层多数实权派的青睐。但是因为德国的援手根本无法解决公司内部的派系斗争问题,所以西班牙左翼共和派这家公司在残酷的竞争依然难逃被右翼叛军击败的命运,所以该公司最后还是得面临破产重组的结局。

  但是此时西班牙左翼共和派这家公司经过德国前期的运作手段已经是徒具空壳:最有价值的有形资产黄金和外汇早就被抵押给德国了,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的旗号也变卖给德国了,此前和德国关系较密切的管理经营和基层骨干都跳槽到德国组建流浪政府了。至于该公司剩下的资产在海伦娜眼里基本属于垃圾资产,至于获胜的右翼叛军和另一个试图收购该公司的大金主酥联如果真的愿意接盘这些破烂,海伦娜也会表示乐见其成。

  虽然这样做的代价是德国暂时关停西班牙这条产品线,只留下由原西班牙左翼共和派的跳槽人员组成的事业部,但是这其实也只是海伦娜以退为进的策略而已。因为德国收缩该产品线的目的是为了先集中精力击败法国这个更主要的竞争对手,等搞定法国后德国再带重新扩充西班牙这条产品线,带着资金、技术团队和品牌的绝对优势杀回到西班牙这块细分市场,到时候还在为自己成为该细分市场的新晋龙头企业而弹冠相庆的西班牙右翼叛军根本就没法抵挡。

  所以德国短期内让出西班牙这块市场,但带走资产、技术团队和品牌只是为了今后能更好地打回来而已,而此前为争夺对西班牙的掌控权争得面红耳赤的右翼叛军和左翼共和派,甚至境外的酥联、意大利和葡萄牙等国在西班牙的所有付出,包括花费的金钱和承担的恶名,最终恐怕都会成为给德国人亲手缝制的嫁衣裳。到头来德国不但能拿到最多的经济利益,能赚得最好的国际名声,还能最终将西班牙这个重要的前进基地纳入自己的怀抱,并且直接威胁大英帝国所掌握的地中海门户——直布罗陀海峡。希特勒能被海伦娜的这通计划说得热血沸腾,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第三百六十三章 圣火传递

  即将到来的1936年8月1日就是万众瞩目的第11届柏林夏季奥运会的开幕日,整个德国为迎接这场即使算上闭幕式也只有16天的体育盛事已经准备了整整三年,在这三年时间里德国先是拆除了位于柏林市西郊的德意志体育场,然后又在其原址上兴建了功能更加完备的帝国体育场作为本届柏林奥运会的主会场。有意思的是负责新体育场设计的维纳·玛赫和华特·玛赫兄弟,正是刚刚被拆除的旧体育场的设计者奥托·玛赫的儿子,这样看来还颇有点子承父业的味道。

  希特勒在奥运场馆建设之初曾表示:“新的体育馆必须由伟大的国家来建造,这是国家和民族的任务,如果德国想成为整个世界的东道主,他的准备必须是非凡的。”德国政府在资金层面对该体育馆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几乎是上不封顶的,所以建造完成后的帝国体育场即使让海伦娜用后世的眼光来看,依然能够称得上是“误国奇观”级别的超大型建筑群,不得不说的是至少在喜欢建造“误国奇观”这件事情上,海伦娜和本位面的小胡子还是蛮有共同语言的。

  新建的帝国体育场在设计方面比较独特的地方是它28米的总高度中有12米是低于地面的,玛赫兄弟在设计时选择从地面开始向下挖掘12米用作体育场的中央运动场地和下半层看台,而地面以上的部分则是用坚固的花岗岩和大理石砌成的上半层看台。这样整个体育场可以容纳超过11万名观众同时观看比赛,该数据甚至超过了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所能容纳的九万名观众,当然这座体育场的建造费用也是惊人的,前前后后花费了德国政府4200万马克的预算,如果按照实际价值换算的话,这费用基本能和68年后的2004雅典奥运会主体育场的造价旗鼓相当。

  除建造气势恢宏的帝国体育场作为此次奥运会的主会场外,德国还陆续兴建了数个不同用途的体育场馆以及设施齐全的奥运村。其中奥运村包括上百幢运动员宿舍和38座餐厅,在1932年召开的上届洛杉矶奥运会上,美国政府曾首次给运动员提供简易的木制小屋用于暂住和歇脚,而受此启发的德国则决定集中建造有完善设施和优美环境的奥运村供运动员居住,整个奥运村里不但种满了别地移栽过来的花草树木,还放生了各种小动物和鸟类以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话说德国的这些举措也算开启了后世历届奥运会运动员住宅的基本格局。

  考虑到如果只是一味砸钱建设规模宏大的场馆,将很难留给世界更深刻更长久的印象,柏林奥运会的策划者们在挖掘奥运会的文化内涵方面也可谓绞尽了脑汁,这次他们将目光聚焦在了古希腊的奥运圣火传说上。相传古希腊奥运会召开时需要先在奥林匹亚宙斯神庙的祭坛前点燃神圣的火炬,然后再由火炬手们拿着燃烧的火炬奔赴希腊各城邦,火炬手们每跑到一处城邦就高举着火炬呼喊:“停止一切战争,参加运动会。”此时即使正在激烈厮杀的城邦也应放下武器,在奥运会召开期间进入神圣休战状态。

  这个传说当然只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但是用赛场上和平的体育竞技代替战场上血腥的厮杀也确实是奥运精神的主要内涵,德国要想让这次奥运会开得有文化内核的支撑,就必须在挖掘这些精神内涵上多做点文章。于是德国政府借着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亚签订停火协议的当口,向全世界发出了奥运会期间神圣休战的倡议,这个倡议立刻获得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积极响应,当然这也是因为除了日本不时在中国华北地区搞些不友好动作外,目前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间还算保持着大体上的和平局面,只是这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还能持续多久就是未知数了。

  除德国政府发布的在奥运期间神圣休战的倡议外,本次柏林奥运会最重要的仪式创新就要数恢复了古希腊时期的奥运火炬传递。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柏林奥运会组委会秘书长卡尔·迪姆的奔走呼告,有关奥运圣火的条目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在1934年被写入《奥林匹克宪章》。该宪章规定:“奥林匹克圣火是在国际奥委会许可下在奥林匹亚点燃的火焰”,“奥林匹克火炬是用奥林匹克圣火点燃的火炬或由它复燃的火炬。”此后他还根据古希腊陶器上的图样亲自设计了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把圣火火炬。

  柏林奥运会的圣火火炬由经过抛光处理的不锈钢制成,大体上由下部的手柄和上部的圆形平台构成,其中手柄部分刻有“奥林匹亚火炬接力-柏林1936”的字样,字样上方是象征德国的鹰徽和象征奥运的五环标志,字样下方刻有本次火炬传递的路线图,而火炬顶部的圆形平台上面则刻有“感谢火炬手”的字样。按照计划本次奥运火炬需要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希腊开始接力传递,然后中途经过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最后于8月1日奥运会开幕当天抵达德国柏林,全长3075公里的火炬接力过程总共需要3075名火炬手,每名火炬手都需要手举圣火跑完一公里再将火炬交给自己的下一棒。

  几天前的1936年7月20日,随着第一名火炬手用单膝跪地的姿势,用希腊少女手中的圣火火种点燃手中的火炬,现代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次圣火传递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海伦娜每天都能在柏林的报纸上读到有关圣火传递最新消息的报道,随着圣火距离柏林越来越近,整个德国都沉浸在激动的氛围中,而这种氛围海伦娜只在前世的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期间看到过。

第三百六十四章 奥运宣传

  就在象征神圣体育精神的奥运火炬以接力形式从希腊向着柏林传递的同时,德国政府所掌握的宣传机器也将世界范围内的奥运会氛围推向了新的高朝,宣传部掌戈培尔为借此机会巩固自己在希特勒心目中的地位简直忙得脚不沾地。早在1934年初德国宣传部就在希特勒的授意下新成立了名为“奥运宣传委员会”的特别机构,专门负责统筹与柏林奥运会相关的宣传事务,宣传部掌戈培尔亲自领导该机构的日常工作,德国对此次奥运会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要知道此前德国的国际地位曾因战败投降而烟消云散,德国经济也曾因巨额债务和经济危机而屡次陷入困境。不过近年来经过海伦娜一系列组合措施的力挽狂澜,目前德国的工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点且增长势头依然强劲,而在刚刚过去的埃塞俄比亚战争中德国算在国际安全事务中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这些不断发生的积极变化极大提振了德国民众对国家的信心,但是在戈培尔看来德国依然需要用一次标志性的事件来向国内外宣告德国的复兴。

  因此柏林奥运会在德国政府的宣传中被赋予神圣的使命:向世界展示重新崛起而又热爱和平的全新德国形象,这样就将德国在柏林奥运会上的综合表现直接上升到关乎国家荣誉的高度,而这样的重视程度在先前各国举办的历届奥运会上都是从未有过的。虽然这样做无可避免地给这届奥运会添加了更多的政治色彩,但是见惯后世奥运会的海伦娜对这种做法并没有觉得反感,随着奥运会的影响不断增大,奥运主办国将这样的盛会作为对内部增强国民凝聚力,对外部塑造自身国际形象的舞台可以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就像海伦娜前世祖国主办的北京奥运会也被视为中国复兴史上的重大事件,因为它不但极大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在世界范围内展示了这个国家的全新精神风貌。事实上在海伦娜看来只要别像原历史位面中的纳脆德国那样,把奥运会当成掩盖自己极端民族主义政策的遮羞布,这种相对良性的政治目的就不但不会损害奥运会所承载的体育精神,反而可以使奥运会所承载的体育精神能够感染到更多的人群。

  数年来戈培尔主持的奥运会宣传工作在德国国内确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在整个德国在国家荣誉的感召下像精密的机器般围绕即将到来的奥运会运转着,尤其是柏林的居民们用巨大的热情将整个柏林装扮的像花园般优雅整洁。但是在距离奥运会开幕只剩下七天时,宣传部掌戈培尔在视察完柏林的街道后依然说:“柏林真正变成了座节日之城,但还有很多事情尚待完成。”直等到距离奥运会开幕只剩下两天时,这位挑剔的戈培尔部掌终于满意地点点头说道:“现在柏林已经准备好了,它正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柏林所有平时的卫生死角如今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昔日破旧的贫民窟如今已经彻底看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上用装配法新建的标准化的工人住宅区,那些老旧的临街建筑外墙都经过了重新装修,德国国旗和奥运五环旗在每座建筑上迎风招展。扛着大喇叭的宣传车辆还在用最后的时间告诫市民要用最大的礼貌和热情招待八方来客,海伦娜将柏林的这些变化看在眼睛里听在耳朵里,不禁也对这届奥运会充满了期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甚至连海伦娜此前捣鼓出来的“能活动的奇观”——“欧罗巴”级高速邮轮和“兴登堡”级超级飞艇也被奥运宣传委员会征用,现在这些巨型交通工具正在通过自己的环球航行在世界范围内给柏林奥运会做推广,目前来看这样做的宣传效果相当不错,尤其是刷着醒目的巨幅奥运五环标志的“兴登堡”号超级飞艇,更是通过这次环球航行成了各地报纸争相报道的世界级明星,每当这型超级飞艇洁白的雪茄形身躯每经过一座城市上空时,往往都能在当地引起万人空巷般的轰动效应,不得不承认“兴登堡”号超级飞艇这样的巨型人造物本身就散发着工业时代的神秘美感,用它来做活动的奥运会广告牌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百六十五章 奥运开幕

  话说1936年8月1日是柏林奥运会的开幕日,原本按照气象官员的预测这天会有小雨,但是为了保证奥运开幕式拥有更加完美的效果,德国空军甚至在海伦娜的建议下动用数十架刚刚服役的do17轰炸机,向柏林及周边3000米高度的云层里布撒了数十吨黄豆大的干冰粒,从而迫使云层中的水汽凝结成雨滴提前降落了下来。

  因此奥运会开幕当日的柏林上空虽然还飘着些许残余的云朵,但是却没有出现可感知的降雨前来打扰宾客们的雅兴。考虑到人工降雨技术是荷兰的维拉尔特教授在1930年刚刚搞出来的新成果,德国此次通过人工降雨技术来给奥运开幕式驱雨也算是赚足了眼球。

  奥运会开幕当天海伦娜被安排到紧邻元首包厢的观礼席上的座位,而希特勒的女友爱娃·布劳恩就坐在她的旁边,这是继去年纽伦堡纳脆党代会后希特勒第二次带她出席重要活动。此时偌大的帝国体育场中来自世界各国的8万多名观众,1800多名记者和来自41家广播电台的125名摄影师也都已经依序落座,为给这些媒体朋友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奥运会组织者还贴心地准备了专门的播音室供他们使用,现在帝国体育场中包括海伦娜在内的所有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这场盛会的开幕。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奥运会还准备通过电视这种新兴媒体进行转播,这将是电视媒体首次用于转播大型体育赛事,德国的保罗·尼普科夫电视台获得了此次奥运会的转播权,这家电视台的名字显然是为纪念被那位称为“电视之父”的德国工程师保罗·尼普科夫,他在1884年发明了一种被后世称为“尼普科夫圆盘”的机械式扫描系统,从而解决了电视图像传输的难题。

  虽然电视作为新兴媒体获得了很多有产阶级的追捧,但是穿越而来的海伦娜却没有多少观看电视的兴趣,毕竟在前世看惯了21世纪的高清晰度大屏幕后,现在那些形同古董的电视机配合不怎么稳定的信号传输,播放出来的渣渣画质确实让海伦娜有些接受无能,更何况现在整个德国也没有多少电视台可供你选择,再加上海伦娜的便宜老爸对这种新媒体不感兴趣,所以海伦娜家里的那台电视机基本上可以算是她这辈子的便宜老妈的私有财产。

  考虑到实时直播的技术难度对30年代来说确实有些超纲,所以本届奥运会的电视转播还是最终还是采用了相对稳妥的录播形式,考虑到现在德国的电视机普及率还相对较低,宣传部掌戈培尔还命令在德国的主要城市设置集体电视室,这样即使家里没有电视机的市民也能集中收看电视转播了,海伦娜不得不承认这个措施极大调动了柏林以外的城市对奥运会的关注热情,毕竟以前即使你想关注本城市外的体育赛事,最多也只能在相关报纸上读到寥寥数语,而电视转播则将这些非主办城市和奥运会的距离拉近了很多。

  下午四点希特勒在国际奥委会和德国奥委会官员们的陪同下走向帝国体育场,当希特勒的身影终于出现在帝国体育场入口阶梯的顶端时,整个体育场里突然爆发出了如同海啸般的欢呼声,无数人站起身来举起右手激动地呐喊着。这场景把海伦娜都惊得楞了好几秒钟才回过神来,因为她此前很少参加有希特勒出席的大型集会活动,所以对希特勒现在在德国的人气指数一直没有具体化的认识,如今突然见到这种场面倒是有些突破她的想象力极限,不过希特勒鼓动和凝聚人心的能力确实是她所需要的。

  反应过来后的海伦娜也赶紧站起来装模作样地欢呼了几声,毕竟在这满场的小胡子脑残粉中间她也不好显得太过不合群。“海伦娜小姐是被这场面被惊到了吧?”旁边的爱娃偏过头来对海伦娜说:“说实话去年在纽伦堡时我也被那场面惊到了,但是惊讶过后我倒是觉得对他来说一切都理当如此呢。”海伦娜只好尴尬地对爱娃回以微笑。

  此时德国奥委会秘书长卡尔·迪姆年仅五岁的女儿跑了过来,她先向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希特勒行礼,然后将手里的一束鲜花献给了希特勒,虽然这个小插曲并不属于本届奥运开幕式的正式流程,但是接过鲜花的希特勒还是非常高兴地和她合影留念。随后希特勒领着国际奥委会和德国奥委会的官员们绕行体育场半周,然后登上距离自己不远的元首包厢。在那里希特勒向观众们举手致意后宣布各国体育代表团入场。

  本届柏林奥运会总共有50个国家派出了体育代表团,其中甚至包括原历史位面中因内战缺席的西班牙代表团,唯一让海伦娜感到遗憾的是酥联依旧缺席了这次奥运会,否则的话这次奥运会就能涵盖几乎所有的非殖民地国家了。按照奥运会入场式的固定流程,除作为古代奥运会发祥地的希腊代表团首先入场,作为下届东京奥运会的东道主日本和作为本届奥运会东道主德国在最后两位压轴入场外,其他国家的代表队按照字母顺序依次入场。其中海伦娜还看到了由69名运动员组成的中国代表队举着民国政府的旗帜入场,她在看台上兴奋地朝中国代表团招了招手,可惜淹没在观众的海洋中,中国代表团里根本没有人注意到海伦娜的举动。

  随着压轴的德国代表团在德国观众的掌声中入场站定,希特勒用简短的讲话宣布了本届奥运会开幕式正是开始,象征五大洲团结的奥运五环旗在万众瞩目中冉冉升起了,象征和平的数千只白鸽盘旋着向天空飞去了,象征11届奥运会的11门礼炮也鸣响起来了。

  接着由理查德·施特劳斯谱曲的《奥林匹克之歌》音乐声响起,负责奥运圣火传递最后一棒的运动员弗里茨·希尔根手擎着燃烧的火炬,以矫健的身姿跑进了帝国体育场,这位曾在1931年获得1500米世界冠军的中长跑运动员先是绕场跑了一周,然后快步登上高高的圣火塔站定,他先将手中的火炬高高举起向全场观众致意,然后将火炬倾斜伸进青铜色支架上的那个盛满火油的主火炬池中,升腾的火焰顿时瞬间熊熊地燃烧起来。

  接下来是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举重冠军鲁道夫·伊斯迈尔代表参会的全体运动员庄严地宣读誓词:“我们发誓:我们将作为诚实的参赛者参加此次奥林匹克运动会,遵守规则,并为了国家的荣誉和体育的尊严,发扬真正的体育精神。”

  不过在原历史位面中的伊斯迈尔在宣读誓词时是将手放在代表纳脆党的万字旗上,但本位面在海伦娜的建议下被改成手放在五环旗上,海伦娜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开奥运会当然蕴含着政治目的,但是要想实现你的政治目的,你就不能让别人过于明显地感受到你的政治目的,万字旗相比五环旗政治性就过于强烈了,而奥运会的政治宣传效果,尤其是对外政治宣传的效果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最好是能通过各种各样的心理暗示让别人自己得出我们想要对方得出的答案。

  最后在全场奏响的《奥林匹克圣歌》声中,1936年柏林奥运会开幕式落下帷幕。

  人民、人民,我们的客人,进入敞开的大门,欢呼吧,胜利终将到来。在这盛会中,奥林匹亚!我们不惧怕失败,在这和平的日子里,奥林匹亚!欢呼吧,胜利终将到来。在这盛会中,奥林匹亚……

第三百六十六章 没有遗憾

  海伦娜带来的蝴蝶效应不但在宏观上改变了本位面的历史进程,也在微观上改变了本位面很多历史人物的命运曲线,而这些人物中中就包括德国犹太裔跳高名将格蕾塔·伯格曼,她在刚刚结束的奥运女子跳高决赛的最后一跳中以1.78米的惊人成绩为德国摘得了该项目金牌,并且再度刷新她自己刚刚创造的女子跳高世界纪录,另一位名叫埃尔弗里德·考恩的德国选手则以1.71米的成绩获得了该项目的银牌。

  此时专程前来观看两位妹子比赛的海伦娜以及现场的数万名观众都在激动向她挥舞手中的德国国旗,而荣耀加身的格蕾塔·伯格曼和埃尔弗里德·考恩向观众们挥手致意,看到坐在前排为她欢呼的海伦娜时,格蕾塔·伯格曼和埃尔弗里德·考恩还特地给海伦娜送出了两个最灿烂的笑容,而得到两位跳高小姐姐回应的海伦娜也将手中的国旗挥舞得更加起劲了。

  然而海伦娜或许永远也无法告诉格蕾塔·伯格曼,这位她已经交往了数年的好朋友,最让自己激动的并不仅仅是这枚对格蕾塔·伯格曼、对德国体育都十分珍贵的跳高金牌,而是因为海伦娜亲眼见证了这位颇具运动天赋的坚强女孩终于摆脱上个位面中的悲情命运,这让海伦娜瞬间感到自己在本位面做的所有努力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话说格蕾塔·伯格曼于1914年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附近的小镇劳普海姆的一个犹太家庭,和海伦娜恰好是同年出生。她的父母在当地经营着一家生意不错的企业,然而从小就展露出过人体育天赋的格蕾塔·伯格曼的志向却不是经商,而是梦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运动员。好在她的父母对女儿的志向表现得相当开明,所以伯格曼得以在家庭的支持下走上职业运动员的道路,她不但顺利加入乌尔姆体育协会,而且在17岁那年以1.51米的成绩打破了全国纪录,这颗璀璨的体育新星看起来正在德国体坛上冉冉升起。

  然而在原历史位面中随着1933年纳脆党的执政,格蕾塔·伯格曼那刚刚开始的体育梦想瞬间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乌尔姆体育协会为了迎合纳脆党的排犹政策给包括伯格曼在内的犹太裔运动员发了份态度蛮横的除名通知:“在这里你不再被欢迎,因为你是犹太人!希特勒万岁!”而这意味着犹太裔运动员在德国的职业生涯基本中断。

  在原历史位面中的纳脆党宣扬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中,犹太人属于身体羸弱的种族,而高贵冷艳的雅利安人则是身体强健且充满活力,所以哪怕格蕾塔·伯格曼是全国跳高冠军和记录保持者,虽然她的父母早就已经深度融入德国社会(连宗教信仰都改掉了的那种),现在也必须得从体育协会卷铺盖滚蛋。无法继续在德国参加职业比赛的格蕾塔·伯格曼在只好先按照父母的建议远赴英国留学,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英国留学期间,格蕾塔·伯格曼还参加过1934年的英国田径比赛并且以1.55米获得了全英国的跳高冠军。

  格蕾塔·伯格曼的海外漂泊一直持续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前夕,当时为降低国际舆论界对德国国内种族主义政策的非议,同时也为在奥运期间对外营造出政治氛围宽容的假象,纳脆党政府终于表示允许包括格蕾塔·伯格曼在内的犹太裔运动员代表德国参赛,格蕾塔·伯格曼也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年的德国,然而虽然纳脆德国为迎接奥运撤走了原本随处可见的种族主义标语,甚至将部分激进的右翼报刊暂时停刊,但是德国国内的极端民族主义氛围并没有真正消散,希特勒青年团甚至直言不讳地宣称:“等奥运会结束后,我们再把犹太人揍成果酱!”

  归国的格蕾塔·伯格曼就是在这种氛围下展开了刻苦的赛前训练,然而乌尔姆体育协会并没有恢复她的会员资格,所以伯格曼不能和日耳曼裔运动员一起享用体育协会的训练设施,只能每天驱车数个小时前往一个专门给犹太裔运动员装备的破旧体育场训练,这是格蕾塔·伯格曼心里想的是在奥运会上给满脑子极端民族主义思想的纳脆党棍们瞧瞧,犹太女孩也能像日耳曼女孩一样优秀,甚至还可以比日耳曼女孩更优秀。

  虽然训练条件很不如人意,但是化悲愤为力量的格蕾塔·伯格曼竞技状态却越来越好,她甚至在奥运开幕前一个月以1.60米的成绩追平了当时德国的全国纪录,这也宣告了她已经具备了在奥运会上冲金夺银的实力。然而后面的事情却显得极为魔幻:可能是极端民族主义党棍们害怕这位犹太裔女孩真的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会动摇他们反复宣传的犹太人身体羸弱的暴论,竟然让德国体育部删除了格蕾塔·伯格曼刚刚创下的记录,然后以格蕾塔·伯格曼水平不够为由,直接不由分说地剥夺她参加奥运会的资格,对外界则宣称格蕾塔·伯格曼因病不能参赛。

  失去格蕾塔·伯格曼的德国女子跳高队只好派遣次流选手参赛,结果被拉上来接替伯格曼的选手埃尔弗里德·考恩在该项目上仅获得一枚铜牌,而德国派出的另一位名叫多拉·拉特延的选手则位列第四。有意思的是这位名列第四的多拉·拉特延后来被发现是为双性人,他因为患有隐睾症且男子器官整体开裂而被长期当作女孩,而且他对自己的性别认知也是女性,此后他在维也纳的欧洲田径锦标赛中还以1.70米的跳高成绩打破过世界纪录,但是当多拉·拉特延双性人身份暴露后,他此前所有的成绩都被取消了。

  痛失柏林奥运会参赛资格的格蕾塔·伯格曼依然不愿放弃她的体育梦想,对纳脆德国失望透顶的她于1937年去往美国,希望代表美国再战1940年的东京奥运会。在那里她又获得了两次全美女子跳高冠军,但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进入总体战模式的日本已经不可能再按期举办奥运会了,格蕾塔·伯格曼为之长期奋斗的梦想终于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支离破碎。直到2009年德国田协终于宣布追认贝格曼当年创下的1.60米的记录有效,然而此时的饱经风霜的格蕾塔·伯格曼已经是95岁高龄的白发老者,迟到的承认除些许心理安慰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原历史位面中的格蕾塔·伯格曼的经历是多么遗憾啊,田径运动员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很少能超过十年,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任何战争、伤病、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的干扰,一位天才的运动员最多也只有两到三次在奥运会这个最高的舞台上绽放光芒的机会。而原历史位面中的伯格曼这辈子唯一的那次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却被一群对体育事业毫无热爱之心的纳脆党棍们用如此肮脏的手段剥夺了。

  这在海伦娜眼中不仅是奥运会历史上最黑暗的故事,而且也是德国体育界永远的耻辱,好在本位面因为有自己的存在,格蕾塔·伯格曼再也不会遭受这样残酷的命运了。本位面中她既没有在职业生涯的上升期被乌尔姆体育协会除名,也没有在赛前训练中被拒绝和其他参赛选手共享体育设施,更没有因为各种可笑的理由被拒绝参加奥运会。

  几年前海伦娜还向格蕾塔·伯格曼推荐了后世的跳高比赛中普遍使用的弧线助跑加背越过杆的技术路线,其实开始时海伦娜是想将这种技术路线推荐给整个德国田径队的,但是对大多数运动员来说改变既有技术路线是件风险极大的事,而且海伦娜并不是体育界的业内人员,所以虽然海伦娜一再用科学原理证明,背越过杆比德国田径队目前所普遍采用的剪刀式过杆技术有很大优越性:不但助跑、起跳和过杆的衔接可以更合理,而且可以将过杆时的重心压低不少,但是虽然运动员们对海伦娜推荐的新过杆技术很感兴趣,但是真正愿意下决心彻底改变自己的既有技术路线的却是非常少的。

  格蕾塔·伯格曼就是当时少数被海伦娜忽悠到的运动员之一,另一个被海伦娜忽悠成功的是原历史位面中柏林奥运会的女子跳高铜牌得主埃尔弗里德·考恩,至于男子跳高队那边则还没有被忽悠成功的案例。海伦娜为让唯二被自己忽悠到的妹子相信背越式过杆的优越性,甚至还亲自上阵演示这种过杆模式的技术要点。

  话说上辈子她在上大学时参加校运会前毕竟练过背越式跳高的技巧,虽然因为海伦娜没当过职业运动员的原因,她的某些细节姿势可能还算不上特别标准,但是必须承认的是海伦娜这辈子的身体素质还是很不错的,加上她平时也没有疏忽体育锻炼,所以凭借背越过栏技术她甚至在两位小姐姐面前跳出过1.52米的高度,这在她前世的祖国也能够到三级运动员的标准了,这样才算是部分打消了两位跳高小姐姐以及国家队教练们的疑虑,她们决定认真地探索下海伦娜推荐的新技术,教练们也认为这种新技术至少也是值得一试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奥运会早期各项运动的技术路线还在探索之中,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度都比较高,如果在后世某个业余级别选手上来就对国家队的技术路线指指点点,恐怕有相当的概率被认为是脑袋有毛病需要治疗。

  让两位跳高小姐姐惊喜的是虽然刚开始尝试这种新技术时成绩起伏很大,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磨合后,她们的跳高成绩竟然真的奇迹般地提高了一截,而提出该建议的海伦娜也因此和这两位跳高妹子建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这才有了海伦娜为两位摘金夺银的小姐姐欢呼的热烈场面,原历史位面中埃尔弗里德·考恩只获得了铜牌,而成绩更加优秀的格蕾塔·伯格曼甚至因为种族问题无缘奥运比赛,但在本位面中她们都有了更灿烂的职业人生,想到这里海伦娜不禁也有种与有荣焉的自豪感。

  两位跳高小姐姐在德国国歌的雄壮旋律声中领完奖牌后离开会场,第一眼就看到早就守在那里的海伦娜,于是都像小鸟一样向她扑了过来,两张青春的脸上还挂着领奖时的滚烫的泪水没有擦干,她们每人都给了海伦娜一个热情的拥抱。“我们都要谢谢你,海伦娜!我们的奖牌里有你的一半功劳。”格蕾塔·伯格曼真诚地对海伦娜说。

  “请别这样说,格蕾塔。应该是我需要谢谢你们,你们的奖牌证明我这辈子没有白费。”海伦娜用同样真诚的语气回答到,虽然两位小姐姐并不能理解她这句话里的深意,但是海伦娜相信至少在这一刻所有人都没有遗憾。

第三百六十七章 传奇友谊

  在为期短短16天的第11届夏季奥运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国的3963名运动员在各项目的赛场中尽情地挥洒青春和汗水,给柏林这座古老的中欧城市留下了无数不朽的体育传说。而这些体育传说中最能够惊艳时光的就要属美国黑人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和他的德国同行卢兹·朗在田径赛场上结下的那段珍贵的跨国友谊了,事实上海伦娜上辈子就对他们间的感人事迹心驰神往,却没想到自己这辈子竟然能有幸坐在看台上亲眼见证这段奥运史册里的传奇。

  其中杰西·欧文斯是美国南方黑奴的后裔,虽然美国南北战争后黑奴得到了解放,但是欧文斯的家族到直他的父亲这辈依然只是个终年劳作的贫苦佃农,欧文斯从他的父辈那里除了那双与生俱来的修长的腿脚外没有继承任何东西。然而在当地村民口耳相传的迷信中,某个人的腿脚越长就越要承受四处劳碌奔波的苦头。小欧文斯就这样跟随父亲在田间地头的跑跑跳跳中度过了童年,直到九岁那年随家庭搬迁到了克兰利夫后,欧文斯才开始断断续续地接受姗姗来迟的正规学校教育,也正是在那里欧文斯首次和日后将为他带来辉煌的田径运动结缘。

  欧文斯当时选择田径运动的理由很简单,相比那些需要购买专用器材的项目,短跑和跳远只需要两条修长强健的腿脚就足够了。很快欧文斯的老师就发现了他的运动天赋,建议他参加学校的体育队并将更多的课后精力投入到短跑和跳远上来,但是欧文斯以他课后还需要勤工俭学为由委婉地拒绝该建议,但是他答应老师放学后继续打零工的同时每天更早起来训练短跑,而欧文斯作为一代体育名将的辉煌故事也就此展开:19岁那年他首次追平百码短跑世界纪录,结果被俄亥俄州大学破格录取,而在1935年的全美大学生运动会上,他又因为连续打破五项世界纪录而震惊国际体坛,随后在1936年欧文斯代表美国队参加了第11届柏林奥运会。

  在男子百米短跑的争夺中欧文斯不负众望,摘得了他在本届奥运会上的首枚金牌,但是在随后的男子跳远项目中他却遇到了空前强劲的对手,那就是欧洲跳远记录保持者——德国体育名将卢茨·朗。可能是因为精神状态过度紧张,欧文斯在跳远预选赛中第一次起跳就因为踩线犯规而没有成绩,第二次又因为起跳过早而成绩不佳,因为每位选手只有三次机会,如果欧文斯无法把握最后的机会就要面临提前出局的窘境了,欧文斯在起跳线前多次试跑,但是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得他迟迟不敢起跳。此时很多观众都觉得这场比赛已经没有悬念,欧文斯的频繁失误就意味着来自德国的卢茨·朗已经提前锁定了这枚金牌。

  但是就在欧文斯站在赛场上逡巡犹豫的时候,有着湛蓝色眼睛的卢茨·朗在无数观众的目光中主动向欧文斯走了过去,他脸上友善的笑容渐渐松弛了欧文斯快要崩断的神经。接着卢茨·朗用有些蹩脚的英语告诉欧文斯说:自己去年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形,所以后来自己总结出了个小诀窍来解决这个难题。接着他取过欧文斯的毛巾放在起跳线前面几英寸处,然后告诉欧文斯从毛巾那里起跳就不会偏差太多。欧文斯照着卢茨·朗的建议做了,果然获得了相当准确的起跳点并且成功晋级决赛。

  在决赛中卢茨·朗首先跳出了7.87米的优异成绩,直接平了欧文斯原先创造的欧洲记录,但是随后欧文斯的发挥更加出彩,他以8.10米的惊人成绩直接锁定了该项目的金牌,此时获得银牌的卢茨·朗表现出极其优雅的风度,他将欧文斯拉到观众席下并举起他的手臂喊道:“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斯!”场上的数万名观众也在卢茨·朗的带动下,山呼海啸般地欢呼起欧文斯的名字。

  接着欧文斯也用同样的礼节回报了他的新朋友,他也高高举起卢茨·朗的手臂高呼道:“卢茨·朗!卢茨·朗!”而全场的观众也热情地齐声响应道:“卢茨·朗!卢茨·朗!”这一刻他们的友谊超越了国籍、人种、肤色和语言,无数观众被这两位优秀运动员所表现出的英雄间的惺惺相惜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目睹这一切的海伦娜。

  然而在海伦娜这里感动的热泪和精明的算计从来都是不冲突的,她用胳膊肘轻轻捣了捣坐在旁边的希特勒,然后附在他耳边小声说道:“刚才这件事如果利用得好的话,我们可以用一枚金牌变成银牌的微小代价,换取一场国际意识形态博弈中的完胜,像这种上天赐给的良机我们可要好好利用啊。”而希特勒在听完海伦娜的话后脸上顿时露出了心领神会的笑容,毕竟奥运会背后的政治收益才是他关注的焦点问题。

第三百六十八章 利用弱点

  原历史位面中希特勒拒绝和杰西·欧文斯握手的故事在后世流传很广泛,然而只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还原当时的情形,很容易就能发现该说法其实是扭曲了事实。虽然这样的桥段比较符合普通听众的心理预期:种族主义者希特勒歧视黑人运动员欧文斯听起来合理得不能再合理,而且让欧文斯这位黑人在赛场上用无可争辩的实力打脸希特勒也很符合爽文的套路,但是这显然是把真实的历史当成演义来看待了。

  如果认为欧文斯靠斩获几枚金牌就能使希特勒撕掉伪装,然后不惜降低身段地用拒绝握手这样毫无品味的手段来羞辱对方,那也未免太侮辱希特勒经过多年磨炼的演技了,真实情况是原历史位面中的希特勒并没有在奥运会期间公开表现出种族主义倾向,虽然原历史位面中希特勒确实没有和杰西·欧文斯握过手,但是除奥运会首日曾和德国金牌得主握过手外,希特勒在奥运会闭幕前也没有再和其他运动员握过手。

  原因是奥运会首日希特勒在会见所有德国金牌得主并握手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耶·拉图尔郑重告诉希特勒为了保持奥运比赛的公平性,他要么就应该一视同仁地祝贺各参赛国的所有金牌得主,要么就干脆不要在奥运会期间有选择地祝贺任何一名运动员。希特勒选择接受巴耶·拉图尔的建议,所以自奥运会第二日起直到奥运会闭幕,希特勒都没有再和其他运动员握过手,这样原历史位面中的杰西·欧文斯没得到希特勒的握手祝贺就很容易理解了。

  虽然原历史位面中的小胡子确实没有和欧文斯握过手,但是却也没有像后世传言里说的那样对欧文斯视而不见,无论是现场的媒体的报道和后来欧文斯本人的采访记录都证实了这点。例如美国体育记者保罗·加利科在柏林撰文称欧文斯“被领到荣誉箱下面,他微笑着鞠躬,希特勒先生也向他行礼致意。”欧文斯后来也声称当时他和希特勒交换了“祝贺波”。可见原历史位面中的希特勒虽然是玩弄极端民族主义起家的,但是实际操作中他对所谓“有色人种”的态度是可以随着场合和政治需要灵活调整的,毕竟随时更换面具也是政治人物的基本素养。

  事实上原历史位面中确实有人故意冷落了欧文斯,但是这个人并不是希特勒,而是大名鼎鼎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因为当美国代表团从欧洲载誉归国后,罗斯福在白宫亲自接见了参加柏林奥运会的部分功勋运动员,这里之所以说是部分运动员,是因为包括欧文斯在内的所有黑人运动员都被排除在外,即使欧文斯刚刚为美利坚斩获了四枚奥运金牌。

  欧文斯后来在接受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希特勒先生并没有怠慢我。对我不够尊重的恰恰是罗斯福先生,这位总统先生甚至没有给过我一纸电报表示祝贺。”虽然欧文斯的这番胳膊肘外拐的表态在美国非常地政治不正确,但是却部分道出了当时美国种族主义氛围浓厚的事实。事实上欧文斯夺金归国后,在纽约华尔道夫酒店参加奥运代表团举办的庆功宴时,都被要求乘坐货运电梯上楼,而且就是这种明显的侮辱性举动都被认为是对这位黑人功勋运动员的格外开恩,因为平时欧文斯都是只能到“仅对黑人开放”的餐馆里吃饭的,现在特许他乘坐货运电梯到以往只有白人老爷才能享受的高档餐馆赴宴,欧文斯看上去确实应该对此感恩戴德。

  罗斯福总统在如此浓郁的种族主义氛围下,也不得不对这种隐形的政治正确低头,在他筹备总统选举准备连任的关键档口,罗斯福总统可不想为欧文斯得罪南方选民。白宫只邀请白人运动员接受总统的祝贺而不邀请欧文斯等黑人运动员,其实就是罗斯福总统在向外界传递自己依然坚持白人至上的隐晦政治信号,虽然这种反动的政治信号确实不适合公开地说出来。总之后世部分文艺作品将欧文斯在柏林奥运会上的表现形容为劈向希特勒的黑色闪电可能言过其实,因为欧文斯的批判矛头其实对准的恰恰是罗斯福而非希特勒。这里倒不是说罗斯福比希特勒的种族主义更极端,他们在奥运会前后的表现都是为了争夺政治利益罢了,希特勒急需对外界伪造德国的宽容政治氛围和平主义形象,而同时期罗斯福更关心的则是南方各州的白人选票。

  然而正像海伦娜对希特勒所说的那样,罗斯福不敢得罪南方的白人选民是美国短期难以克服的政治弱点,美国作为德国在国际上的潜在政治对手,他们的政治弱点只要好好加以利用,就能转化为德国自己的政治优势和政治资本。至于为什么德国能不歧视黑人而美国很难做大,那当然是因为现在德国国内生活的黑人数量微乎其微,即使选择对他们平等相待也不需要付出太多的社会资源;而美国的南方真的有相当比例的黑人群体,如果彻底废除种族隔离政策必然会严重损害当地白人群体的切身利益。

  所以德国现阶段可以放心大胆第通过高调宣传占领道德高地,与此同时几乎不需要付出额外的政治经济代价,但是罗斯福总统即使知道种族主义是错误的,即使被德国的政治宣传攻势恶心得够呛,也只能选择被动挨打而不敢回嘴。这就好比著名笑话中的那位农民,在被问道是否愿意捐款一亿时毫不犹豫地说愿意,因为他根本拿不出一个亿的善款;但是被问到是否愿意捐一头牛时就不愿意了,因为他家里真的能拿出一头牛。而现在德国利用的恰恰是美国家里真的有一头牛的政治弱点找事情,反正德国也不需要真的拿出一头牛来,因为德国家里根本没有牛。

第三百六十九章 奥运闭幕

  本位面中的希特勒在海伦娜的鼓励下发挥出极高的政治演技,虽然表面看起来德国根本没有给本届奥运会掺杂政治因素的意图,但是这不妨碍德国用更加潜移默化的手段将本届奥运会变成自己的政治秀舞台。其实在海伦娜看来过于明显的政治宣传很容易引起宣传对象的抵触情绪,那样反而会难以达到最初想要达到的政治宣传效果。更加聪明的政治宣传策略是先将你想对受众宣传的内容巧妙地隐藏起来,然后再通过看似完全没有政治意味,但实则精心安排的表演活动,循循善诱地让宣传受众们通过自主的思考得出结论,而他们得出的结论恰恰是你原本想要传达给他们的,这种潜移默化的诱导远比简单粗暴的灌输更容易让人信服。

上一篇:vtuber想尽情歌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