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达但从地联到人联再到失控机仆 第96章

作者:Caracciolo

  “……017号吉姆的机师做出了连续的回旋动作,很流畅,从背后逼近了敌机!”

  “但是他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机体已经进入了敌战舰的近程防空圈,而且他还在背对着敌舰,不看态势感知图是这样的。”

  屏幕中,吉姆E在高速运动中举起了机枪,对准了前方的敌MS,然后机体背后便是火光一闪,一串近防炮炮弹如同毒蛇一般咬在了吉姆E背后的推进背包上;

  而这时,前方的扎古也猛地回头,顺势拔出热能斧从失去平衡的吉姆右肩斜着劈下,如同热刀切黄油一般顺畅地划过吉姆的驾驶舱,再一脚蹬在不动了的吉姆残骸上拔出热能斧,向另一边飞去。

  “哎呀,可惜了,就差一点,至少能换掉敌机。”

  实际负责操控着那架假想敌扎古的辛西娅假装惋惜地说道。

  “平均在每场训练中,因为只盯着眼前的敌人而被来自其他方向的火力击中的MS机师高达11.4人,都应该引以为戒。”

  实际负责操控那艘建模虽然是吉翁军的姆赛级巡洋舰,但是防空火力的数据却向改进过后的麦哲伦级看齐的假想敌战舰的马可波罗给出了客观的评价。

  维尔斯中尉的脸上稍微浮现出一丝尴尬,特别是当他听到身后突然有人喊了一句:

  “哈呀,维尔斯,你又上锦集了!”

  “什……什么上锦集,一般人想上还没机会到这一级别的实战模拟里挨打呢!”维尔斯中尉涨红了脸,紧接着便小声嘟哝着什么“为团队吸引火力……不讲武德,搞偷袭……1对1的话我能五五开”之类的怪话;

  让食堂的这个角落顿时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模拟训练中剪辑出的片段之后,还有随着近来月神2号在实战中投入的吉姆E的次数增多,直接从实机上抽取的真实战斗记录以供学习,不过维尔斯中尉已经不好意思再站在这里看下去了。

  ……

  “坎宁安那边的量产型MS,已经到了能够大规模投入实战的级别了吗?”

  “是的,雷比尔总参谋长,坎宁安中将已经正式回复,将派遣三支携带了月神2号版本的吉姆中队的袭击舰队,到近地轨道附近牵制打击吉翁军在轨道上的舰队。”

  吉翁军宇宙舰队有限的输送能力,要视情况分配给用于轨道轰炸的滑翔炸弹,为地面部队提供的弹药补给或者增援兵力,以及护卫用的太空战MS;

  其中一项要是多带一点,其他两项就得对应减少,如果袭击舰队能让吉翁军给每支往返于近地轨道的舰队都留出一些搭载量给护卫的太空战MS的话,那联邦军在地面的压力就要减轻不少。

  “机动的巡洋舰队隐藏在米粒子迷雾中搭配MS作战吗?看来坎宁安也跟着吉翁军学了不少啊。”

  “毕竟我等联邦宇宙军在今年之前,何曾有想过要实施破交战?”

  正在向雷比尔上将汇报的宇宙军参谋摇了摇头,露出一丝苦笑;以往联邦宇宙军看哪个殖民卫星群不安分,都是直接带着几十条战列舰堵到他们家门口——

  然后以阅舰式或者军事演习的名义,把进出该殖民卫星群的转移轨道所在宇域给封锁个三两天,殖民卫星群都得乖乖做出让步;哪里会设想过破交战这种作战形式。

  “对了,雷比尔总参谋长,月神2号也提及了,本次出动的袭击舰队,也携带了额外的宇宙用吉姆样机,会在近地轨道上时伺机空投再入回加布罗总部,以供进行性能评测。”

  “那挺好,让总部的技术部门好好看看,月神2号在被封锁中,物资有限的情况下都能做出什么样的机体。”

  雷比尔语气中显然是对在加布罗总部设计生产的量产型吉姆(RGM-79 A)稍有怨言,目前在运输过程中,训练中,以及前些日子对哗变部队的震慑行动中,吉姆部队的出勤率已经快降下80%了;

  虽然雷比尔认可,不盲目追求高精尖,单机质量压制的理念,但是量产货至少也得可堪一用才称得上有性价比,这都还没正式投入战斗便减员两成,实在令他有些难以接受。

  转过头来,雷比尔上将看着背后那巨大的作战地图上,在欧亚非大陆上从西至东画出的7条巨大的攻势箭头,心中感慨万千。

第七十章:多路并进(3)

  ‘大洪水’行动,是联邦陆空军在这地球战线全面燃起烽火的半年多以来,一直在策划着的一场全面战略反攻行动。

  在这场战争初期,联邦宇宙军几轮大战下来令吉翁宇宙军舰队的损失也不轻,加上对吉翁本土的奇袭核打击行动,让吉翁公国的上层人士一时间人人惶恐,要求保留足够的部队守备本土;

  使得吉翁军对地球的空降攻击计划,不自觉地偏向了保守,将最具有突然性的第一次轨道空投作战的目标,设立在了相较于欧亚非大陆纵深稍浅的北美洲东西海岸;

  而第二次空投作战的目标,则在南美洲;虽然地面的攻势初期,趁着南北美洲的联邦陆军动员都还没有完成,少量的常备职业兵因为承平日久的关系战斗力也颇为堪忧,进展都还很顺利——

  但是当吉翁军试图从南北两面向联邦军的总部,同时也是军备生产中心和造船基地,加布罗推进时,便立即遇到了联邦军坚决的抵抗。

  还是由于兵员素质和训练的问题,在短时间内,加布罗总部空有大量的武器装备产能,却没有足够多的合格士兵能够发挥出武器的性能,阻挡吉翁军的推进;

  只得将尽管在北美战场已经经过一些实战的检验,但是项目仍处于试验阶段的无人智械兵团投入到了吉翁军南下的最关键战场,巴拿马地峡上,将吉翁军牢牢地堵在了这里。

  无论吉翁是通过两栖登陆,还是后方空降试图迂回绕过联邦军的防线,无人智械兵团都能毫不在意被夹击的事实,牢牢地钉在前线,最终反而往往是吉翁军的迂回部队在茂密的雨林中率先弹尽粮绝,撤出战场。

  再加上此时在东亚,欧拉西亚,以及中西欧这些高素质兵源相对充沛,军工业也都还有一定保留的广袤地区,联邦军扩充的速度就算是吉翁军的宇宙舰队满负荷地去轨道轰炸,也不能完全阻止;

  吉翁不得不接受了其最先在地球上开辟出的两片控制区,始终无法打通陆上连接的事实,但是当时已经到了必须将轨道空投补给的配额调用给其他方面的地步了。

  孤悬海外,而且地广人稀的大洋洲,以及动员了,但是人员和装备状况和没动员也没啥区别的非洲便多半落入吉翁军之手,继续营造出吉翁军在地球上仍在节节胜利的幻象——

  ‘地球上的陆地有七个大洲,除去只有个别中立极地城市的南极洲,剩下六个大洲我等吉翁军已经占领了其中四个,居于绝对多数,大胜利,开香槟喽!’

  然而剩下的欧洲和亚洲,吉翁军最初还靠着连战连胜的势头,勉强啃下了东南亚,南亚,中亚和中东的部分地区,但这些地方本就属于地球上发展相对较差的地区,而且还有不少打着宗教旗号或者民族旗号的反联邦派;

  再想向北突破,便与军力已经扩充起来的联邦东亚,欧拉西亚,和中西欧成员国陷入了僵持,难有打破的能力。

  而现在,攒足了劲头,决定要主动打破僵局的,反而是联邦军。

  雷比尔上将看着眼前的数字地图,沉思着,目光从地图上那一个个最低也是军级部队的联邦陆军单位标识上扫过;

  

  他在脑海中回忆,尽量拼凑出指挥这些部队的将军们的脸庞,他们的作战风格,能力高低;这对于他一个在二十年前就转入宇宙军的老人来说,并不容易。

  “TA-31,帮我回忆一下图上各部队的现状,以及他们指挥官的履历吧。”

  “好的,雷比尔总参谋长。”

  在未被唤醒时,便宛如人偶一般站在一旁的联邦陆军战术参谋AI机器人,突然活了过来;雷比尔上将的前线指挥部,同样也建立在庞盘级陆上战舰之上,代理人便也被本地部署于此。

  “从现在离您最近欧洲战区说起,部署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I集团军群,计划跨过直布罗陀海峡向北非西岸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地区进发,之后沿大西洋海岸线向南,光复西非地区。”

  “我记得他们的司令是勒克莱尔上将,你会如何评价这个人?”

  作为联邦四军的最高指挥官,雷比尔上将比起具体的行动细节来说,更关注的反而是执行各行动的指挥官水平,以及为各战区配置的兵力和物资是否合理。

  ‘很难评价……’

  欧亚大陆这边,对无人智控军团没有迫切的需求,对在战争期间转向一个全新的作战体系也不是很感兴趣,所以代理人并未直接接触过这位勒克莱尔将军。

  代理人当然也可以将她能直接从资料库中检索出来的军官个人履历,晋升时的考核评价,所获个人荣耀之类的东西念给雷比尔上将听,但是这显然不是他想要的。

  代理人稍微在接入的联邦陆军档案库中模糊搜索了一阵,才给出了答案。

  “勒克莱尔将军曾经三次针对于联邦军的兵役制度和职业化改革提出意见书,反对军队公务员化,坚持在联邦层面立法要求各成员国保留服役义务,这或许可以说明他对于军队存在意义的认识和态度;”

  “此外,虽然勒克莱尔将军并未有可查的实战指挥记录,但是从他在军校时指挥的兵棋推演,以及两次在欧洲战区联合军演中的指挥表现来看,他的作战风格果断顽强,擅于在进攻战中以点破面……”

  雷比尔上将轻轻点着头,代理人说的,有些是他还记着的,有些是他前些天与欧洲战区的诸位将军们开会时能看出来的,还有些,就算是他,也得让手下军官去翻资料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翻出来的。

  不过也有些东西,是并未录入电子数据库之中,或者在代理人也无权解除的保密档案之内,是雷比尔上将从别处得知的,但是代理人依旧给了雷比尔一个从更多角度评判一个人的机会。

  “那么综合现在对吉翁军的情报了解,你觉得I集团军群胜算几何?”

  “估算误差过大,不具备显著性,雷比尔总参谋长;现在我军还在抓紧时间准备,预定要补员至前线部队的新兵因为哗变的关系,现在也还在重新编成,吉翁军在我军实际发动攻势时的兵力部署现在也还不确定。”

  I集团军群主要由联邦成员国西欧,南欧和不列颠岛上的部队组成,计划参与行动的军事人员数量应达到85万人以上,是受这次哗变事件影响比较大的。

  “也对,毕竟就连我军什么时候能发动攻势,我现在都不敢打包票呀。”

  雷比尔上将叹了一口气;

  如果一切能按照计划进行的话,现在雷比尔上将都应该已经开始协调部队向吉翁军挺进了,而不是仍在联邦的控制区内不时到各地的进攻物资储备仓库抽查,探访兵营环境是否得到改善。

  现在,很多事情都还说不准。

  紧接着便是从西西里岛出发,登陆北非突尼斯,然后沿着地中海海岸线跨过利比亚,直奔埃及和苏伊士运河区的A集团军群,部队调集自南欧,中欧和北欧诸国;

  目前在土耳其境内与吉翁军僵持的B集团军群在得到了来自东欧和巴尔干诸国的增援之后,也会主动出击,突破当面的吉翁军,与来自欧拉西亚的高加索方面军会合,光复被吉翁军控制的阿拉伯半岛以及波斯湾湾区。

  继续往东,是依旧由欧拉西亚军,以及部分东亚西部军区部队组成的中亚方面军,将多面出击,先反包围目前正在拜科努尔航天城内与联邦守军鏖战的吉翁部队,再一路向南,从中亚方向突入被吉翁军控制的南亚次大陆。

  在整个欧亚大陆的最东面,自然是兵力雄厚,而且在前两个月的反击战中已经成功夺回了缅甸地区的东亚战区,他们将独自负担起两个方向的进攻任务:

  向西沿孟加拉湾突破吉翁军的防线,进入南亚次大陆,以及向南扫清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半岛上的吉翁守军,登陆印度尼西亚群岛,为重夺大洋洲打前站。

  经过了代理人的一番讲述,再与雷比尔自己脑海里的印象,以及他手下军官们提交的分析报告互相进行印证,他对目前即将发动进攻行动的各部队的认识也算是更加清晰了一点;

  各路大军之中,有雷比尔不怎么插得上手,但是基本也无需他担心的部队;也有像艾尔兰上将这种他不太放心的指挥官,或许需要他额外关注。

  最终,联邦军的战略,其实很大程度上仍接近于各个强势的成员国各打各的,但是至少在雷比尔上将的协调之下,能在接近同一时间一起发动攻势,物资的准备上也尽量做到了各取所需;

  剩下像是谁主攻,谁佯攻这样的问题,就看各路部队自己的努力了:打得好的自然是主攻,打得不好的那就当牵制吉翁军部队算是佯攻了。

  虽然雷比尔上将也曾设想过将整个欧亚大陆上最精锐的兵力和物资充分调集起来,形成合力集中到一处使用,可是各个成员国政府在联邦议会上依旧强势,并优先考虑本国所在地区的利益——

  把精锐主力集中在哪个方向上,其他方向的成员国政府自然是一百个不愿意,除非吉翁军给的压力真的大到能让整个欧亚大陆上的联邦诸国都感受到亡国的压力,否则这样的设想断然难以实现。

  “……不过雷比尔总参谋长,如果将我军全面发起反攻行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那么敌我两军之间的胜率,就会变得清晰了许多。”

  “哦,为什么,系统更复杂,不应该是更难预测吗?”

  “准确来说,应该是更宏观——虽然每个行动单独来看都存在各种难以预测的风险,但是统一来看,每一个行动都遭遇极端程度的风险,以失败告终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

  雷比尔上将很难想像,但是此时,他却仿佛能从一个胡说八道时也同样是一本正经的AI口中,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坚定和对胜利毋庸置疑的信心;

  “……所以,吉翁军在欧亚大陆上维持的阵线,必然以全面崩溃而告终。”

  ……

  “这些情报,还不足以证明联邦军主力进攻的方向吗?”

  吉翁地球攻击军,欧洲方面军的司令尤里·凯拉尼(Yuri Kellerne)中将气冲冲地将一沓卫星照片甩到了桌面上;

  “凯拉尼中将还真是满脑子只想着自己的防区呢,都已经被提拔到了这个级别,就应该用更宏观的眼光去顾全大局了呀。”

  年龄相较于凯拉尼中将大了近二十岁,但军衔却仅仅只高了一级的吉翁中亚方面军司令,保卢斯上将不急不缓地说道,将散落在桌面上的卫星照片挨个排好。

  “也对,毕竟保卢斯将军面对拜科努尔一座孤城已经啃了快三个月了还没打下来,也急着需要增援呢。”

  “呵,希望贵部能早日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方面军。”

  凯拉尼中将的部队,现在虽然与对面联邦军几经攻防互换,但最远也只抵达过土耳其海峡的岸边;目前吉翁军在欧洲控制的最大一片地区仅仅只是地中海上的克里特岛。

  保卢斯上将也从自己面前的文件夹里抽出一打卫星照片,接在被他码好的照片下面,一张张地摆了过去,向着凯拉尼反问道:

  “看看吧,从河内到里斯本,哪里的联邦军不像是在准备进攻的样子?”

  “唔……”

  “上头关于卡尔玛总司令的事情,现在有说法了吗?”

  这时,吉翁北非方面军的隆美尔中将站出来打了个圆场;以往涉及到吉翁军多个方面协同的问题,还是需要卡尔玛这个地球军最高指挥官做一下决断的。

  “难说啊,我看北美方面现在闹得也挺大的,一股联邦军从海上登陆,把奥林匹亚到温哥华一圈都给牢牢地打下来了,借助周边沿海的山脉固守,我看不像是能短时间推下海去的……”

  互不统属,又没有按资历深浅排指挥次序传统的几个吉翁军方面司令官七嘴八舌地争论了起来,却最终也没能得出一个统一的结论。

第七十一章:多路并进(4)

  宇宙纪年七九年十月二十一日(U.C. 0079.10.21),近地轨道上,一支由3艘姆塞级巡洋舰,两艘帕普亚级运输舰,以及7艘征用民船组成的输送舰队正在向预定的空投位置方向前进。

  像这样的小规模舰队,吉翁军组建了数十支,用以维持着从吉翁本土Side 3殖民卫星群,到前进要塞所罗门,再到地球表面各处上的漫长补给线。

  由于等着从轨道上获取补给的吉翁军地面战线几乎穿过每一条经线,加上为了节省变轨用的燃料,吉翁宇宙攻击军很难采取组建大规模船团,集中护航的补给运输方式。

  不过对于这支舰队的指挥官,孔斯康少将来说,也不认为情报中指示的那几支突破了‘普利姆斯’封锁舰队的联邦军袭击舰队,敢于捋自己的虎须罢了。

  毕竟吉翁军在占据了近地轨道的这半年里,也并非是除了在己方控制区上投送补给或者在联邦军的控制区内高空抛物以外,什么都没有干;

  在近地轨道上,吉翁军在破坏了联邦控制的卫星网络之余,或是通过捕获改装,或是自行建造,也在地球上空部署了若干由大型武装空间站为核心控制的监视‘星座’——

  间谍卫星之间保持着相对固定的位置,以此部署高功率的定向激光通信,来穿透米粒子干扰实现互联,或是通过吉翁军预留出来的‘洁净轨道’,来实现远距离通信。

  况且那几支根据封锁舰队情报,连联邦军的战列舰都没有出动的小型袭击舰队,就算无知无畏到真的冲了过来,孔斯康少将的舰队也不是毫无防备的。

  “应该是真的没带战列舰吧……就算是‘普利姆斯’舰队的那帮人再无能,应该也不至于麦哲伦和萨拉米斯都能看错。”

  孔斯康少将无意识地抓动了几下手指,心中莫名地回想起三月刚刚开始地球降下作战时遇到的那支联邦军舰队中,战列舰分队凶猛的炮击火力;

  ‘明明我军都已经出动了MS队,明明还没有进入能够有效观测落点校射的射程——’

  联邦军的舰队却能紧密地维持阵型,有序地进行轮射,依靠着数百门大小米加粒子炮主炮在大致区域内的炮火覆盖,依旧击伤了自己当时的坐舰,一艘契贝级重巡洋舰;

  导致他现在只能乘着一艘毫无特点的姆赛级巡洋舰进行作战。

  “您说什么,长官?”

  前方掌舵的大副依稀听见了孔斯康少将的小声骂骂咧咧,回过头来询问道。

  “没事。”

  孔斯康少将先是向大副摆了摆手,又不爽地握紧了拳头在空中一挥;

  还不是毫无‘特色’的姆赛级,他现在脚下的这艘姆塞级巡洋舰,跟开战之初量产的版本还有些不一样,直接将三座双联装主炮删掉了一座,其他地方也做出了大量简化生产的修改——

  就算是在此前多半以战舰派示人的吉翁宇宙攻击军总司令多兹鲁,在哈特会战后也不得不承认指望吉翁军的战舰与联邦在有效射程内进行炮战是不现实也不划算的做法;

  虽然姆赛级的米加粒子炮火力理论上来说胜过联邦军类似大小的萨拉米斯级巡洋舰一筹,但是吉翁根本凑不出足够的格瓦金级战列舰去承受住联邦战列舰队的火力。

  但是这种后期生产版的姆塞级轻巡洋舰,也并非是完全没有提升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