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山海画妖 第178章

作者:拉不拉得多啊

  “对了老游,你刚才施展的那是什么法,怎么如此轻易便将那无根生留下的纹路给清理了!”仔细查看了一下后,洪斌立刻问道。

  “那是我从利用从紫阳真人那里所生的感悟、将我那‘青牛图’补全后所获得的心术,我称之为‘道法自然’,能入‘自然之境’、将术法之威催动到极致。”游方也不隐瞒,直接回应着。

  接着……

  “嘿!”

  游方稍一用力,便一下子坐了起来,随即朝四人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也都坐下来。

  随后,他便将自己在石室中的奇遇都说明了一遍,包括“紫阳道果”一事,令得四人越听越惊,脸上满是震撼。

  “老游,伱你你、你还是人吗?”在听完游方的讲述后,洪斌直接便指着他的鼻子说,眼中满是羡慕、脸上满是愤慨。

  是啊,同样是人、同样是修者、同为同行之人,却是有着完全不对等的际遇,不光是洪斌,就连伏辰三人也皆是完全感受到、什么叫“人与人之间的参差”了。

  而这之后……

  由于细密纹路被全数消除,谷中的真正奥妙也便彻底展现了出来,因此几人又再度回返,在谷中感悟起来。

  同时,既然游方凭借“板角青牛图”进入了“自然之境”,那自然也会生出诸多感悟,他也大方地将之拿出、与“紫阳道果”中的收获一起,同四人开启交流……

  ……

  ……

  就这样,时间再度于感悟、交流中流逝,一直到第二天清晨,一行五人才终于从谷中走出,离开了这“二十四节通天谷”。

  接着,他们便按照原本的计划,一路向南进入了湖北境内,随即一路横穿,直接上到了武当山。

  说起这武当山,那还真是《一人之下》原作中重点刻画的门派势力,其中不光高手云集,更是道门的又一“圣地”,而“八奇技”中的“风后奇门”也同样出自这里。

  再纵观历史,武当山也同样是出现过无数天才强者,门内传承绵延,曾经更有如老天师这般的绝强人物“昆阳道人”张三丰出世,横压华夏修行界百余年!

  也正因如此,即便游方如今已得到了“紫阳道果”,“板角青牛图”也已然完善,但也依然对武当山有着浓厚的兴趣。

  只是,唯一令他感到可惜的一点,是如今王也还并未上武当,武当后山洞中的“风后奇门”也还是绝密,不管从任何角度讲、他都必须要按捺下心中的好奇,无法一窥究竟。

  不过,虽说有些遗憾,但一行五人这武当山上的收获也不可谓不多,除了坐论道法、皆有所得外,更是在切磋之中切身体会到了武当太极的玄妙。

  与全真龙门的拳法相同,这“武当太极”也同样讲究的是一个“刚柔并济”,但不同于全真龙门的拳法是向自然取意,“武当太极”走的是“阴阳两仪”的路子,一阴一阳互相配合、刚柔双劲绵延无尽,不愧为“昆阳道人”之所悟、端的是精妙无比!

  而令游方惊讶的是,在见识过“武当太极”所展现出的“阴阳之理”后,他发现这一拳法远超他原本的认知,甚至于他有一种感觉,这或许并非是单纯的“拳法”、而是一种“术法”……或是说“功法”。

  他这也才终于明白,为何都属于全真龙门一脉,这“武当太极”却是被单独独立了出来、且只在武当山上传授,这或许也是武当的一种独特传承,蕴藏着武当之秘。

  不过很显然,武当山对于传授“太极拳法”的态度还是相当开放的,当游方与伏辰提出想学习一二后,他们便直接派出了“云龙道长”、也便是王也未来的师父,来对几人进行了亲自传授。

  而除了游方和伏辰以外,学得最认真的便莫过于洪斌这家伙,只因他在学习拳法的过程里竟意外发现此拳法对他体内的“阴阳调和”有着出奇的作用,也便越发认真了起来。

  如此,几人在武当山上逗留了整整五日,才算是将“太极拳”的基本融汇,日后要有所精进、便只需要日日勤修。

  而由于修习太极拳本身便有提升性命、调和阴阳、使身体灵魂圆融坚固之妙用,这也便成了五人日后每天早上新增加的“早课”。

  ……

  ……

  离开了武当山后,一行五人又再度向南,直接离开了湖北,按计划进入了湖南。

  而相比起湖北,五人在湖南预计拜访的势力也便要更多一些,而首当其冲的,便是“湖南柳家”了。

  要说这“湖南柳家”,游方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名字便是“柳妍妍”,也便是张楚岚初入异人界时、所遇到的第一个真正的“危险”。

  而这柳妍妍,也正是“湖南柳家”这一代的传人,柳家世代与尸体为伴、钻研“赶尸控尸”之法,在这异人界中也算是独树一帜的。

  不过,也正因其手段诡异、容易惊吓到旁人,因此,这“湖南柳家”也与那河南的“担幡买水”一脉一样,选择的是“隐居”、轻易不会于世人眼中出现。

  当然了,这一点对于有着公司帮忙的游方一行而言自然不是问题,根据公司提供的情报,他们很快便来到了位于深山之中的“柳家村”。

  而经过一番交流切磋后,游方也随之确信、这“湘西赶尸”一脉的手段实则也属于“炼器”的一个支脉,他们在“赶尸”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炼尸”,其术法实则与“御物”、“化物”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也正因如此,这柳家对于游方一行的到来也是颇为欢迎的,同为“炼器”一道,“贾家村”那边的消息他们自然也有所听闻。

  而对他们来讲,这“神机百炼”之法也自然是势在必得的,其对于“炼器”一道的提升不可谓不大,说不得能让他们突破这数百年来未曾突破的瓶颈、将“赶尸”一道推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因此,在一番商议过后,柳家很快便同意了与公司签署协议的事情,游方也立即打电话给了赵董,让其马上安排签约的事宜。

  而正如西北那边直接是负责人华风亲自前来一样,出于重视、也出于对游方好奇,柳家这次的签约也同样是由华中负责人任菲亲自前来,将一应问题都处理完毕。

  说起来,这任菲不愧为七位大区负责人中背景最深厚的,作为唯一的女性,其所展现出的行事风格完全不输其他负责人、主打的便是一个“雷厉风行”……

  从到来到说明清楚所有情况、再到将整件事情办妥,其所花的时间也不过是电光火石而已,但事情却是处理得滴水不漏,当真是有着“巾帼不让须眉”之意。

  这之后,同华风一样,任菲也单独请游方几人吃了个便饭、交换了一下联络方式,很显然,她的目的和华风是一样的。

  尤其是,如今受到广西那边的影响,这华中地区也并不算太平,因此她便要尽量避免再生出更多事端,自然得将这几个“惹祸精”盯紧。

  ……

  ……

  告别了任菲后,五人又再度上路,一路向南,进入了“清河苗寨”。

  与广西那边一样,这清河苗寨中的苗人也同样是靠“蛊”修行,族中蛊师不少,有能之辈也相当之多。

  只不过,对于游方、洪斌、伏辰和唐英杰而言,由于之前在黄龙溪古镇的那一事件,他们对“蛊师”的印象都是不太好的。

  再加上,蛊师本身的手段就颇为诡异、令人防不胜防,因此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他们都分在小心,生怕一不留神就着了什么道了。

  而不同于游方四人,夏明玉由于本身便出身于“巫道”,与这些“蛊师”也算是同属一脉,因此反而是几人中最自在的。

  同样,他也是五人之中收获最大的一个,因为他发现,这“蛊师控蛊”的方法竟与自己之前的想法有着暗合之处,不由得欣喜异常。

  因此,为了夏明玉能够有足够的交流时间,在切磋完毕后,几人又在这里多逗留了两日,多感受了一下这苗寨的风光。

  一直到夏明玉心满意足后,几人才向苗寨的“大蛊师”告了辞,离开了苗寨,朝下一处而去。

  ……

  ……

  又走了两天左右,一行五人来到了位于湖南南部的“夹龙山”,此山在周围人的说法里是封神时惧留孙的洞府所在,但五人知道,这只是无稽之谈。

  对于普通人而言,即便知道《封神演义》是一部小说,却也喜欢追寻其中的神话色彩,但对异人而言,那便只是个故事罢了。

  不过,《封神演义》虽然是故事,但那“土遁之术”却并非,而华夏异人界的“地行仙”一脉,便正是在此处传承。

  没错,这里便是那碧游村中“张坤”的师门所在,也是其出身之地,而从其所展现的手段便不难看出,这“地行仙”之术的奇妙。

  因此,游方一行也便毫不犹豫地上了山,根据手头所掌握信息,很快就找到了“地行仙”一脉的山门所在,并表明了来意。

  而对于他们这一行人的事情,“地行仙”一脉的传人自然也多有耳闻,作为小门派,想到这几位背后所代表的势力,自然也就不敢怠慢。

  于是乎,五人就这么顺利地进入了山门,定下了切磋事宜,也开启了新一轮的交流……

  (本章完)

第187章 外丹之术,陆玲珑的求助!

  第二日。

  游方一行离开了夹龙山,毕竟这“地行仙”一脉只是小派,传承又较为保密,其中所能交流的东西也便是十分有限的。

  而至此,此行湖南所要拜访的势力也便拜访完了,五人又继续南下,朝着广东的地界儿而去。

  说起来,在游方的计划里,这广东区域也算是他游历当中的一大重点,其原因嘛,便是因为这一片的道门势力算是道门之中南派的代表。

  其中,广东有着“罗浮南茅山”,为道门正一派在南方的一大分支,而与之比邻的海南则有着“全真金丹派”,其祖师“琼山道人”白玉蟾便是“南全真”的奠基人。

  毫无疑问,这两大道门中的“名门”,游方都是要一一拜会的,只因这两门的修行方法与他平日所接触的都有不同,令他想见识一二。

  比如这“罗浮南茅山”,其所主修的便并非是寻常道门所修之“内丹术”,而是截然不同,以“外丹之法”为根本!

  所谓“外丹”,又名“外丹黄白术”、“金丹术”、“外丹仙学”,而究其根本,便是“炼丹”之法门。

  再一细看,“外丹黄白术”便乃制造药金、药银的方术,古称“点金术”,而“金丹术”则为“炼金术”和“炼丹术”之合称……

  从历史的角度看,“金丹术”的来源不可谓不久远,那是在古时之人寻求“不死药”不得、转而自行炼制和“食金如金,食玉如玉”的理论下的产物。

  至于这“金丹”到底是什么,那便是“金液”与“还丹”的合称,而“金液”与“还丹”分别代表了水炼与火炼,为“炼丹之术”中两种不同炼制法门。

  其中,“水炼”即是将金石销化为液,其药物以金玉为代表;“火炼”即是将金石放在炉鼎中锻炼成丹药,其药物以“砂汞”最为有名。

  在古时传说之中,“金丹术”本起源于殷商时代发达的冶金制造业,到了秦汉时,由工匠们的冶金工艺转化为“方士”们实验室的炼金术,再由“炼金术”发展为“炼丹术”。

  同时,“炼金术”又称“点金术”,方士们认为通过“仙药”可以点化贱金属为黄金、白银,故而又以“点金”为名,又隐名为“黄白术”。

  只不过,以此之法炼丹,实际上制出的“丹金”、“药银”多为“铜合金”,方士们将之化作“金液”服食,或认为用之为饮食器有益寿作用,后来也将它们作为修道和资助穷困的资金。

  那个时候,金丹术有口号曰:“金若成,世可度。金不成,命难固”,认为炼成之丹可以点金才能服食成仙,而如若不能点金,丹即未成。

  当然了,这只是最初的“炼丹”景象,毕竟那时的“金丹术”不过是理论初成,具体细节都尚未落成,不管是荒唐的还是不荒唐的,都多在尝试。

  而经过道门内部的长期发展,如今的“外丹之术”早已完整成型,不仅十分符合修行之原理,从理论而言,更是有着“一丹飞升”之可能。

  从修行的角度、以及道门之思维来看,这“外丹术”的实质其实是在炼丹炉中将时间和空间浓缩起来,模拟字宙演化和反演的规律,从而炼制出一种称作“还丹”的凝固化了的“道”。

  因其过程实际上是对“道”的一种模拟实验,“丹成”则“道成”、“丹不成”则“道未成”,因此在道门“外丹家”的理念中,服了这样炼制的还丹,就是服了固态的道,从而得逍遥成仙。

  另外,修行“外丹之术”并非就意味着不修“内丹”,实际上道门之法延续至今、南北之道早已交融,早在宋朝开始,这“外丹术”之论中便已多引用“内丹术”之术语与理论。

  只不过,“内丹术”是直接“炼己身”,而“外丹术”则是先将“精”、“炁”、“神”炼于外部而融于一炉,后再与己身相合,两种修行方式没有高低之分,而是各有长短。

  至于游方为何对此如此感兴趣,除了这是另一条别样的修行大道外还有一点,那便是如今他拥有了“九尾狐图”、掌握了“炼丹之术”,那自然是要多加学习才行。

  如今的他,空有术法而无丹方,只能做到最基础的、以“性”、“命”、“炁”为原料的炼丹,这无疑是相当粗陋且原始的,难以真正登堂。

  因此,一行人一到广东,便立刻朝着罗浮山而去,而待走入山门、向其中道士表明身份、说明来意后,甚至都还未拿出拜礼,便立刻受到了很好的礼遇。

  这也难怪,毕竟到现在为止,他们这一行五人游历拜访的事情已然在整个华夏异人界传开了,行进路线也已基本清晰,因此当他们到达湖南并露面过后,湖南周边的势力也便都得到了消息、准备而起。

  虽然说,游方一行在短短两三月时间里就搞出了天大的事情、仿若灾星,但那只是对公司而言,而并非是整个江湖。

  与公司相反,对于各大门派势力来说,他们本身的身份潜力、背后的背景以及身上所携带的“神机百炼”之法,无论哪一样、都是值得结交,理当结缘的。

  当然了,抱有这种想法的门派势力多是俗世门派,在道门之内倒并非是这么想的,而对于道门来讲,便是在于“论道”了。

  时至今日,即便是在“全真派”这样的、主张清修避世的派系中也都早有听闻,游方此人为“三一门”数百年来最好的苗子,而同行的伏辰也同样是难得一见的修道之体,二人本身对道门各家理念之理解也多有独到之处,甚至对许多前辈都多有启发,绝非寻常小辈可比……

  而除了他们俩以外,同行的其余三人也皆是天骄之姿、本身悟性与修行理解皆是极佳,因此但凡他们所行过之处、那些道门道观皆对他们有不小的赞誉,此事也早已在道门之中传开,各大道观便自然是欢迎。

  再加上,游方一行对于各个门派的“拜访流程”也已然传开,如今华夏的各大势力也都已经清楚,因此,在进了这“南茅山”道观后,甚至都不需要他们再多加开口,其门中便早已准备好了。

  而跟随着观中小道士一路前行,几人很快便来到正殿之内,但安排他们坐下、递上茶水后,小道便朝他们行了一礼、表示马上便去请师父前来与他们一叙,这便匆忙退下了。

  “嘿,老游,你说咱以后不会都是这么个待遇吧?”待小道离开,洪斌便忍不住出言,他也感觉出、这段时间的游历拜访可是越来越顺利、也越来越舒坦了。

  “呵呵,这样不好吗?还能省去不少麻烦。”游方则是笑着回应了一句,随即抬头打量起来。

  说起来,这道门之中虽分南北、又分全真正一、甚至还会细分为各种小派,但由于其理念本质殊途同归、也为同一源头,因此这观中的风格基本是大同小异的。

  而要说有什么大的不同,那或许便是各大分支的祖师之别了,也正因如此,各大道门道观的正殿之中基本都会悬挂有祖师画像、以此来表示自己归属于何门。

  因此,游方的目光也便很快落在了这正殿中的画像上,只见这画像之人天庭饱满、面色红润,相比起“仙风道骨”而言、倒是更像俗世之中济世救人的医者。

  这也难怪,毕竟这“南茅山”之所以会并入正一派,便是因为其理念相合、门内之人常会入世,而作为其创派祖师,这画中之人自然也便会接地气许多。

  至于这画中人的身份嘛,那自然是极其响亮的……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世称“小仙翁”,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东晋时期道门之大家,也是“炼丹”一道的祖师级人物。

  其原本出身于江南豪族,十三岁丧父,家道中落,16岁起广览经、史、百家,以儒学知名,后从方士郑隐学道,就此入得道门之中。

  要说起来,古时道门之中的传奇人物,其经历也多是不平凡的,如三一门祖师“三教先生”、又如内丹术祖师“紫阳真人”,其经历皆是曲折且丰富,并与时政难脱关系。

  而这葛洪也不例外,其修道没几年、便遇上了张昌、石冰于扬州起义,当时的大都督顾秘任葛洪为将兵都尉,因其破石冰有功,便将其迁为了“伏波将军”。

  起义平定后,葛洪便弃戈卸甲、赴洛阳搜求异书以广其学,但又正好时值八王之乱,颠沛流离于徐、豫诸州,饱受战乱之苦,于是便消极愤世、萌生栖息山林、服食养性之思。

  直到十多年过去、一切平定后他方才重返故里,正遇东晋开国、念其旧功、被赐爵关内侯,后又被导召为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如此才算是顺遂了起来。

  也正是在那时,葛洪听闻交趾出产丹砂,自行请求出任勾漏令,赴任途经广州,刺史邓岳表示愿供其原料在罗浮山炼丹,遂决定中止赴任的行程,从此隐居于罗浮山。

  后其在朱明洞前建南庵,修行炼丹,著书讲学,因从学者日众,又增建东西北三庵,渐渐奠定了“南茅山”之根基,也将“外丹之术”给发扬了起来。

  若要说对这道门“炼丹一道”的贡献,葛洪绝对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正是他的出现,才令得“外丹之术”逐渐变为正统……

  而其所撰之《玉函方》、《肘后备急方》、《抱朴子》等典籍,更是整理了当时所流行的各种“炼丹术”,做了一个完整的汇总与提炼,对之后隋、唐“炼丹术”的发展影响深远,算是“丹道”之中承上启下之第一人!

  “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

  “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妬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

  看着这正殿之上的画像,游方的心中自然浮现出葛洪前辈之名言,其所主张的“神仙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也便是这“南茅山”修行的基本要求。

  由此可见,华夏这土著道门在“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之上的强大之处,不管“佛法”还是“儒术”,但凡能为我所用者,皆可取之而自用、而无需顾忌门户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