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坦克堵门你跟我说大明万岁 第374章

作者:柿子有毒

  朱由校:........

  得!

  说啥都是错!

  “来人!”

  他黑着脸,叫来了门外的宫女。

  “把小研儿送到青玉那里去!”

  容妃闻言顿时慌了神:“陛下,臣妾刚刚失言.......”

  “嘿嘿,知道失言就得认罚!”

  朱由校一脸狞笑,伸手便搂住了她的细腰。

  窗外又下起了雪。

  很白!

  落在青石砖上,先是融化成水,后又结成冰壳。

  又有雪落了下来,将冰壳覆盖。

  很滑!

  井上的辘轳也结出了冰棱,一只寒风吹过,冰棱笔直的坠入井口。

  “啪!”

  平静的水面被打破,水花四溅,将井壁打湿.......

  次日。

  天还未亮,朱由校便被容妃从床上给拖了下来。

  “爷,该上朝了.......”

  容妃还未梳妆,及腰的长发随意的散在肩上,只披了一件妆花长袍。

  白皙的脖颈,和精致的锁骨,全都展示在朱由校眼前。

  一举一动间,尽是少妇的妩媚。

  “哎!”

  朱由校故作深沉的摇了摇头。

  “陛下为何叹息?”

  “朕以前听过一句话。”

  “什么话?”

  “有人说,事前如魔,事后如佛,朕以前是相信的,但是现在,朕又不信了!”

  容妃:???

  她还没琢磨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感觉身体骤然腾空,接着,便摔在了柔软的床榻上!

  .............

第484章 徐大人此议,实乃误君误国害民之举

  金銮殿上,朱由校高坐龙椅,一脸宁静淡泊,其圣如佛。

  山呼已毕,众臣也早听到了一些关于炸喜马拉雅山的风声,此刻都很震惊。

  昨天在场的信王等人,全都看向徐光启,毕竟这是今天朝议的头等大事。

  果然见到徐光启和钦天监监正杨汝常一起出列。

  “臣徐光启(杨汝常)奉陛下谕旨,商讨拟定应对极端天气变化的详细章程,今特此呈奏!”

  杨汝常说着呈上了一本厚厚的奏折。

  魏忠贤接过,朱由校并没有看,而是直接开口道:“今日上朝就为大议此事,两位爱卿先说说看吧。”

  杨汝常一脸凝重,闻言当即开口。

  “昨日臣与徐大人查阅了历年天象文献,并与钦天监诸位官员一起推演。”

  “最后预测出了令人震惊的结果。”

  “我大明今后气温只会越来越低,大旱等天灾也会更加频繁,如此严峻的情况将会持续七十年之久!”

  众官闻此言论,无不惊骇。

  朱由校面上平静无波,但心下却也很震惊。

  这大明后面的天气情况,他一清二楚,自不会惊讶于此。

  令他震惊的是,现在的钦天监竟然能够将明末小冰河期的持续时间,推算得如此准确,实在出乎他所料!

  杨汝常真不愧是辅佐了万历、泰昌、天启三朝的一代国师。

  看来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种花家从来都不缺牛人在为国尽心尽力!

  徐光启忧心忡忡道:

  “陛下,照此下去,若不及早采取措施,像正德四年,广东潮州降雪一尺,正德七年琼州府万州大雪连天,百物凋零、六畜冻毙。”

  “这样的大雪纷飞,今后在我大明南方各大州府恐将为常态!”

  宋应星闻言面色也跟着凝重起来。

  他通过农业生产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曾推测出今后几年的天气并不乐观,但是没想到会极端如此,而且持续时间竟然还这么长。

  他忍不住开言:“陛下,若真如监正大人所言,极寒来袭,不仅南方谷物、北方麦粟歉收,就连臣最新推广的番薯,栽培和育苗受到巨大影响,产量也会大打折扣。”

  “粮食问题恐将更加严峻!”

  朱由校闻言沉吟片刻。

  看来自己以前还是想得太乐观了。

  这次山陕两地灾情的顺利解决,让他产生了一种有钱在手,万事无忧的错觉。

  现在想来,之所以能够这么快的解决赈灾,都是得益于从各地藩王、巨商那里搜刮来他们多年囤积的粮食。

  这些粮食都是存粮,即使将番薯能够顺利推广,受到小冰河期的极端天气持续加重的影响,恐怕一时间也无法补上。

  问题的根源还是在气候问题!

  朱由校还没有来得及发表看法,徐光启已经再次开口。

  “宋大人所言不差!不仅南方降雪,北方极寒会更加冰冻!”

  “凛冬将至,万物凋零,粮食歉收,往后数十年不知道我大明将会有多少百姓饿死、冻毙于风雪之中!”

  杨汝常接着说:“往后华北大旱将会持续,像今年山陕两地那样赤地千里的情况,今后每年都会发生!”

  ........

  他俩一唱一和,说得相当严重,引得百官人心惶惶。

  朱由校听着也有些坐不住了。

  他来到这个时代,有些事情与史书相符,有些事情却因为自己而改变。

  但这小冰河期却是实实在在正经历着。

  连海南都下大雪,他不敢想象到时候会冷成什么样子。

  自己既然来了,做了大明的皇帝,就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杨汝常和徐光启虽然说得严重,但既然具本呈奏,就说明已有对策,至少炸喜马拉雅山的设想已经提了出来。

  只要能保大明百姓安然度过小冰河期,炸了它又何妨!

  “国师就直接说说应对方案吧,就是那个炸喜马拉雅山的具体章程。”

  此言一出,所有人又齐齐看向了杨汝常。

  只见杨汝常道:“回陛下,此方案乃徐大人之前经过多方走访后提出,应由徐大人来讲更好。”

  朱由校:“那徐爱卿就讲讲吧。”

  “老臣遵旨!”

  徐光启一脸肃穆,再次从怀中掏出了一卷地图,长长的图卷展开,比他昨天拿出来的地图更大,上面还标注了详细的内容。

  信王等人都围拢上来好奇观看。

  只见徐光启指着地图上喜马拉山的一处地段开口道。

  “陛下请看,正如臣昨日所言,在思达藏与莫卧儿交界的地段,炸开一个宽五十里、深四里的口子,则山南暖风水气皆可顺利入我大明!”

  “如此以来不仅可解凛冬之危,我大明西部从此雨水丰沛、气候温暖,或将再造诸多鱼米之乡!”

  朱由校看了一下他指的地方,那位置似乎在藏西南一带,思达藏是个什么地方他就不懂了。

  众人好奇观看地图,听着徐光启说的好处,个个心动不已。

  信王率先开口:“皇兄,若如徐大人所言,我大明北部升温必现丰年!皇兄,此策当行!”

  温体仁道 :“对,西部又多出许多鱼米之乡,南方再重现一年数熟的丰收,我大明不仅百姓不用挨饿受冻,从此更加富足!陛下,此乃利民之举啊!”

  郭允厚也附和道:“若是如此,丰年常有,百姓富足,民有余财,必将促进商业繁盛,何愁国库不满!陛下,这个工程,我户部投了!”

  其实,国库满不满且不说,他就怕没有应对极端气候的方法,今后民生更加艰难,国库收不上钱,那是真的。

  就在众位官员纷纷进谏赞同的时候,有一个官员却跳了出来。

  朱由校一看,是左都御史房壮丽。

  他没有在围观地图的行列,一直站在自己原来的位置,静听徐光启的慷慨陈词。

  此时,终于忍不住跳出来大喊。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朱由校原本以为第一个跑出反对的,还会是郭允厚,没想到却是言官。

  只见房壮丽扑通跪地,一脸痛心疾首。

  “徐大人此议,实乃误君误国害民之举,必将毁我大明于一旦,实乃奸臣所为!”

  这大帽子扣得...别说众官惊讶,朱由校也觉得过分了。

  徐光启闻言脸色大变,怒指房壮丽。

  “房大人你莫要血口喷人!本官乃是奉旨行事,你怎敢如此污蔑于我!”

  朱由校见状,面露不悦:“当朝议政,同殿为臣,就事论事,不要搞人身攻击!”

  房壮丽却理直气壮道:“陛下,听臣所言,自知分晓。”

  朱由校:“说!”

  房壮丽顿时提高音量:“那喜马拉雅山宽四五百里,要炸开一个宽五十里、深四里的口子,工程之浩大旷古未有!”

  “又乌斯藏远离中原,物料转运、民夫奔波万里,工程所耗民力、财力不知几何!况耗时十数年尚不知能否完工。”

  “如今我大明仍有旱灾需要赈济,反贼又四处横行,天下本已动荡不安,若再强行此等劳民伤财的浩大工程,我大明亡国不远矣!”

  众官闻言不由纷纷呵斥:“大胆!房大人焉敢出此不祥之言!简直大逆不道!”

  房壮丽面不改色,一副悲天悯人模样。

  “臣身为言官之首,眼见乱臣出此奸谋,欲惑君心,祸害大明江山社稷,必当死谏!”

  这时,右都御史曹思诚也出班站在了房壮丽身旁,一脸正色。

  “陛下,秦始皇劳数百万民力筑长城、建阿房、大修皇陵,致二世而亡!”

  “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累死民夫二百五十万众,同样二世而亡!”

  “前朝教训,历历在目,臣等岂能让陛下再蹈覆辙,倾覆江山,臣亦以死相谏!”

  都察院的御史和言官们一个个都走了出了。

  “臣附议!”

  “臣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