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我大汉魅魔,开局就造反 第184章

作者:不行摆大锤

  再设西厂,洪四庠成为西厂厂公,允许身穿亲王蟒袍,正一品官职,节制东厂,监察院,以宦官监政天下!

  中央和地方,世家和寒门,文臣与武将,群情激愤,义愤填膺。

  几乎如同山海的奏折,堆积在皇宫中的御书房。

  只是庆帝通通留中不发,对天下民情保持缄默姿态。

  所有人都不明白,曾经还算励精图治,算的上是有为之君的庆帝,现在在做什么?

  两国大战,允许边军将领自筹军队,占领北齐土地,让地方边军做大就算了。

  以庆帝的武功,百官相信这是单纯的在养猪。

  然后为了废除丞相,庭杖百官,名声丧尽。

  悬空庙的一意孤行,又害死了三皇子,失去了对局势的判断。

  现在设立王侯国,给予宦官前所未有的权力和地位。

  生气勃勃的庆国,现在莫名多了些许死气,一时间竟有了亡国之相。

  抱月楼里,史阐立和范思哲二人恭恭敬敬地在案桌下行礼。

  能让他们如此对待的男子不是别人,是即将掌握三分之一庆国的安东大都督刘鸿。

  “真没出息啊!得罪了文官,又不信任做大的边军,现在庆帝也只能信任宗亲和宦官了吗?”

  刘鸿慢条斯理抿了一口茶水。

  尽管庆帝明里暗里下旨,催促刘鸿赶紧离开京都。

  不过刘鸿依然还是慢悠悠的,说要准备大都督该有的仪仗。

  太子蹑手蹑脚走进房间中,听到刘鸿如此评价庆帝,心头一惊。

  不过依然保持著乖学生姿态,等待刘鸿的教诲。

  毕竟号称永不低头的庆帝,在刘鸿面前都选择了妥协和退让。

  他这个太子,又是刘鸿的学生,天然就有著劣势。

  “太子来了啊……”

  看到李承乾,刘鸿嘴角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

  他刚得到消息,太子花柳病已经完全治好。

  与此同时,刘鸿在京都世家大族,边军将领,挑选的嫡系女子里,也通通被太子支支吾吾推诿。

  显然太子对长公主李云睿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

  “老师!”

  李承乾深深作揖。

  “嗯,起来吧!说实话,一开始对于太子少保这个虚职,我是相当抗拒的,毕竟我不太看好你。”

  刘鸿抬起手来,注视著面容看起来相当憨厚的太子,叹了一口气。

  不管这家伙再怎么伪装,终究不是人主之姿。

  该狠辣的时候,狠辣不起来。该宽厚的时候,却又相当狠辣。

  还对长公主有皇室的不伦之恋,这孩子没救了。

  李承乾心头一慌,不明白刘鸿为什么突然说出这句话,东宫和刘鸿关系不是一向挺好的吗?

  “多余的话,我不再多说,我知道你画像中的女人是谁,但是你也应该明白,有朝一日真的做了,那就自绝于皇位。”

  刘鸿摆摆手,打断了太子的话。

  太子心乱如麻起来,自己明明掩饰得很好了,为什么还会被刘鸿发现。

  良久之后,太子猛然跪倒在地上,眼眶噙满了泪水。

  “老师!这件事是我的错,但是无论如何,还望老师助我。”

  “若是真有这么一天,哪怕陛下想杀你,我也会保你一命,仅此而已,明白吗?”

  话说到这个地步,已经仁至义尽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刘鸿不断从谨小慎微,跟随剧情线以小博大。

  现在变成了大气磅礴,一言一行皆是光明。

  哪怕长公主和太子没有不伦之恋,长公主拼命帮助庆帝又如何?

  刘鸿自信自己也依然能得到天下。

  庆帝仰仗的是自己大宗师,积累几十年,真气储量乃大宗师之最的底气。

  而刘鸿现在已经有了制衡大宗师的手段。

  李承乾不明白刘鸿为什么如此有信心,能在庆帝手中救下自己一命。

  只是心头微微一暖,没想到除了母后,长公主。老师也对他这么好。

  “老师,你何时离开京都?”

  李承乾忍不住开口询问,其实这一次他是代表著庆帝意见。

  否则他这个东宫太子,又因为花柳病被庆帝训斥了许久。

  怎么可能还敢来青楼之地。

  “自然是陪两王一侯,一同离开京都,他们是我安东的王侯,自然也归我管辖。”

  刘鸿语气淡然,举手投足之间,都充斥著自信。

  李承乾苦笑一声,原来刘鸿打的是这个主意。

  按照道理来说,除了范闲这个南越侯。

  胶东王李成儒,吴北王李弘成都与刘鸿平起平坐,宗亲身份,又是实权亲卫,不亚于一二品大员。

  想要从名义上获得主导权,怕是很有困难啊。

  刘鸿并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拿著抱月楼的卷宗,继续看了起来。

  自从得到抱月楼后,虽说应收不错,但是碍于资金匮乏,始终没办法将抱月楼开遍整个庆国,

  不过从钱行创立起来后,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下,抱月楼已经在庆国开了上百家。

  其中东山路,江北路,江南路就占据著半数。

  李承乾看到刘鸿并没有再想说什么举动,识趣地退了下去。

  至于刘鸿和庆帝微妙的关系,李承乾选择视而不见。

  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好太子!

  庆帝是他父皇,刘鸿又是他老师,无论是帮助谁,李承乾都会受到天下人指责。

  太子能做到这个份上,要权没权,要钱没钱,连兵都没几个,也是没谁了。

  庆帝知道刘鸿想法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找个由头,将太子臭骂一顿。

  随著刘鸿的听调不听宣,连同庆帝看太子也更加不爽起来了。

  终究是不类己啊!

  当了太子这么久的老师,太子竟然一点反意都没发现。

第227章 ,儋州兄弟集结,范闲归宗,范思哲心态崩了?

  终究庆帝还是在巴雷特的真理劝诫下,选择了退让。

  反正已经退让了一次,也不在意第二次的面子工程。

  将三名皇室中派遣到安东三路,当钉子已经够了。

  庆帝纯粹的恶心刘鸿,不让刘鸿尽快掌握安东三路的军政大权。

  范若若抱著刘盈,一早便在京都城门口等待,神色哀怨,

  这些天,范闲成为了南越侯,拥有独立侯国,未来还将掌握监察院内库,可以说是军政财权全部都紧握在手中。

  有了刘鸿这个前车之鉴,庆帝加速了范闲的孤臣之路。

  教唆群臣弹劾范建以及柳国公,新设立的西厂隐约蠢蠢欲动起来,想要拿范创建威。

  现在就等著刘鸿和范闲二人离开京都,面对范建的便是三司会审。

  一时间,范若若成了孤家寡人。

  范闲当然不愿意看到庆帝对自己养父下手,只是在范建的劝诫下,再加上他武功尽失,沦为了废人,只能无奈忍受。

  再加上北齐之行中,一直以来都是刘鸿跟海棠朵朵打交道。

  范闲写信给苦何,想要得到天一道功法,也没有音讯。

  李弘成倒是满脸喜色,他本来以为自己这辈子注定就是个闲散郡王,没想到有朝一日也能掌握大权。

  “恭迎安东大都督,大将军,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车骑将军。”

  随著礼部官员的高喝。

  八千城防军人均穿戴重甲,威风凛凛,手持刀刃,在京都城外开辟出道路来。

  这这样一对比,李成儒和李弘成两人的几百护卫队,显得有些拿不出来手来。

  哪怕范闲身边有著护卫,以及黑骑,在乌压压的城防军面前,也有些喘不过气来。

  安东大都督不喜乘坐马车,这是众所周知的。

  刘鸿慢条斯理地,骑著高头战马,走到诸位官员面前。

  李成儒看到已经佩戴好一品大员服的刘鸿,嘴唇蠕动了片刻,终究还是没说什么。

  现在的刘鸿,哪怕他想退,李成儒也保不住刘鸿了。

  后面儋州水匪老兄弟勾肩搭背,嘻嘻哈哈走在刘鸿后面。

  只有一位风韵犹存的寡妇,抱著五六岁小男孩,牵著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显得格格不入。

  曾经刘鸿带著二十九个水匪,被高达率领红袍骑士围剿后。

  不仅不满天下逃窜,反而另辟途径,远在在京都众目睽睽之下,一番打拼。

  现在除了在两国大战牺牲的一个水匪王麻外,其他水匪悉数到齐。

  哪怕在北齐黑风岭称王称霸的狗剩,还有潜龙湾镇守使吕胖子。

  他们在刘鸿的一封调令下,放下手中的事,回到京都之中。

  五六年过去,这些水匪最次的都是一营都统,像二狗子,吕胖子基本上只差一步便能成为朝堂大员中的一员。

  刘鸿从未忘记过跟随自己打基业兄弟。

  儋州水匪也从没忘记,是谁将他们提拔至此。

  “见过大将军大都督!”

  李成儒三人面色复杂的望著面前神采奕奕的青年,犹豫了一会儿,终究拱手行礼。

  有著太子少保,太子老师这一身份。

  刘鸿相当于三人的长辈,哪怕是王侯之身,行礼也可以理解。

  周围官员松了一口气,他们还以为这几人要对上呢!

  毕竟庆帝将他们封地安排在安东三路,摆明是插钉子。

  所幸在百官的众目睽睽之下,这几人选择了退让。

  刘鸿微微抬起手来。

  “不必多礼,你们乃是王侯之身,按照惯例理应和我这个大都督平起平坐。”

  李成儒,李弘成,范闲三人苦笑一声。

  话是这么说,但是名义上庆帝安排刘鸿成为安东大都督乃是剿灭叛军。

  不给刘鸿面子,万一把他惹毛了。

  说不准刘鸿剿灭叛乱,顺手就将他们封地给围剿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