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我大汉魅魔,开局就造反 第209章

作者:不行摆大锤

  这些才是真正属于范闲的权柄,哪怕皇帝也没办法轻易剥夺的权力。

  “常昆的犯罪证据,人证物证俱在,大都督你还要包庇水师提督吗?”

  范闲拿出信封,重拾了信心。

  “与东夷城走私,这可是诛九族的叛国大罪,我和陛下不明说,就是为了给水师提督一份体面罢了。”

  “既然诸位大人都不想要这份体面,那就将这案子彻查吧!”

  在场胶州兵,诸位水师将领,胶州知州吴恒不约而同沉默起来。

  眼神奇怪而又纠结。

  胶州可是靠近海岸的港口城市,大部分都是不能耕耘的盐碱地。

  的确有诸多商队不错,可那些都挂著皇室成员的名号,太子,长公主,二皇子。

  地方官员将领敢收这些人的税吗?

  城中世家大族还大肆侵蚀土地,田亩税都收不上来。

  四千胶州兵,两万胶州水军,难道就靠著朝廷,东山路层层克扣的饷银过日子?

  除了走私还有什么办法吗?

  常昆叹了一口气,本就佝偻的身躯,几乎抬不起头来了,一下子老了几十岁不止。

  刘鸿手掌成鹰爪状,死死掐住常昆想要跪下的身体,声音轻微,却带著不容反驳之色。

  “你要是想看你的水师亲信被血洗,那你就跪下去!”

  “滚到我后面去,天大的事情,我一人扛下来。”

  常昆嘴唇蠕动了一会儿,乖乖站在刘鸿背后。

  刘鸿望著范闲,笑著开口。

  “原来是走私啊,怪不得行暗杀之事,用走私拿下一品大员,这恐怕有些不够吧!更何况范闲你和我都不在走私吗?”

  这句话说的正气凛然,安东大都督和副都督都在走私。

  那有什么脸面拿下另外一位水师提督呢?

  范闲通过和北齐的正常化商贸走私。

  刘鸿通过潜龙湾,与西胡王庭,北齐,定州多方走私。

  仅仅拿这个证据,一点威慑力都没有。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上梁不正,还想下梁不歪啊。

  范闲面色煞白起来,他根本没想到刘鸿敢光明正大,将他们两个人走私的事情,公之于众。

  再说了,他范闲走私,又不是看上那点银两。

  只不过是为自己留个后手,有朝一日能逃亡北齐政治避免罢了。

  常昆等人那是单纯地捞银两。

  刘鸿望著面色煞白的范闲,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

  “今天我是不会让你将常昆带走的,既然你说常昆有罪,那就让整个定州城的百姓说道说道,他是否有罪!”

  几乎所有人都不明白刘鸿到底想要做什么。

  如果死保常昆,那直接带走就行了,何必还要将这件事宣扬得众所周知。

  如果不保,今夜刘鸿根本就不用来了。

  哪怕范闲以迅雷不及之势,掌握了三大水师又如何?

  在沧州路的泉州水师,京都路的沙州水师可以被范闲掌握下来。

  在东山路的胶州水师敢不听刘鸿的命令吗?他们粮饷可是捏在刘鸿手中。

  范闲呆愣在原地,如坠冰窟,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直到刘鸿率领胶州兵和亲卫,将常昆以及水师将领安置在驿站附近后。

  范闲才倒吸一口凉气,失声开口。

  “刘鸿他要打开民智!”

  王启年和影子不明所以,这件事怎么能打开民智搭上关系了。

  范闲心如乱麻,没有跟两人解释什么,只是吩咐黑骑,将这水师提督府清理一下,让他们住下。

  常昆担不担任水师提督,正如刘鸿一开始对张良说的,并不重要。

  他乃安东大都督,执掌三路军政之权。

  哪怕三大水师都落入范闲手中,听调不听宣。

  刘鸿也可以重建一个儋州水师。

  但是能通过这件事,打击一下庆帝声望,刘鸿还是相当乐意的。

  此夜,范闲无心睡眠,口中一直喃喃自语。

  “可使民由之,不可使民知之。”

  范闲一直带著小资产阶级的文青风格,向来坚信一个道理。

  精英政治远比群众政治优秀。

  下面的百姓大字不识一个,懂什么啊!让他们干事就行了。

  真要让他们富有主人翁精神,怕是要问东问西的,本来几天就能完成的事情,怕是要拖上十天半个月,黄花菜都凉了。

  刘鸿的心情倒是很不错,没想到庆帝范闲这么配合自己。

  直接对常昆不教而诛,随后一步错,步步错。

  被自己抓住机会,打开整个胶州城的谈论活动。

  这一次,刘鸿要让世家大族,士卒,寒门百姓,商户,手工者统统参与起来。

  让他们也当一把庆国的主人。

  至于范闲的那种小资产阶级文青思想,奉行精英政治。

  刘鸿向来是不屑一顾的。

  看来上辈子,范闲意林看多了,脑子就不正常,大爱西方文化。

  群众政治,还能实行民主与集中两大原则。

  精英政治到最后反而被民众裹挟的更惨,看看石油滋生的国都知道了。

  那些每个州的参议员,众议员反而成了下面人的傀儡,明明知道这件事不对,为了官位还是得要硬著头皮推行下去。

  “吴大人,这几日的审判大会劳烦你多费费心。”

  刘鸿伸出五指,缓缓张开。

  “世家大族,商户,军士将领,手工生产者,寒门百姓,共同分担八百人名额。”

  “名额由他们自行推选,本都督亲自邀请他们进入审判大会,还有饭食供应,每日半两银子的补助。”

  前面都督亲自邀请,主要是针对世家,商户军士。

  这些人苦于门路,满心思往上爬,当然会讨好刘鸿。

  而后面的饭食和银两补助,主要是给手工生产者和寒门百姓。

  那些人每天都忙著生活,怎么有心思浪费时间,参与政治。

  不给钱,不给饭,怕是来都不会来。

  吴恒将这些安排记录起来,随后有些羞愧开口。

  “大人,府库怕是拿不出这几千两银子。”

第258章 ,或许历史证明你是对的,但你现在无法证明

  按照刘鸿的设想,这次八百人审判大会第一次弄,估计要开一个星期。

  在邀请城外种田,老实巴交的百姓,还有斤斤计较的手工生产者,相当浪费时间。

  没有三四千两银子,估计拿不下来。

  胶州城官吏的俸禄,胶州兵,水师的军饷肯定不能挪用的,否则这些人就要哗变。

  吴恒算到最后,连头都不好意思抬起来。

  亏他还参与与东夷城的走私活动,结果连几千两银子都没有。

  刘鸿一时间也有些无语,不过这也能证明,吴恒这家伙是真心没怎么贪污啊。

  在这大庆官场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从我都督府调吧,我再另外给你五千两银子,你也是四十多岁的人,没点银子怎么行。”

  吴恒一时哽咽住。

  如果将庆国当做职场来看,庆帝这个大老板就花大饼安排任务,任务完不成就杀头,管你有多少困难。

  刘鸿这个一心单干的小老板,则是提出任务,员工提出困难,然后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如果这样你都不能完成任务,那刘鸿再找你秋后算帐。

  胶州城的官员乡绅在第二天接收到消息后,整个人都是懵逼状态。

  安东大都督,安东副都督都来到了胶州城,而且还要审理水师提督勾结东夷城走私之事。

  本来这些事情,上面人自己解决就行了。

  但是安东大都督不知道怎么想的,要全城上下所有阶级,都参与进来审理案件。

  本来这件事,大家都抱著观望态度,但是听到大都督要亲自接见他们后。

  整个人都激动起来,庆帝不来安东三路,刘鸿就是这里当之无愧的土皇帝。

  要是能和刘鸿攀上关系,那以后在胶州城都能横著走了。

  而下方寒门百姓,手工工作者对这些事情倒是不感兴趣,但是听到不仅管饭,还给钱。

  也激动了起来,这可是半两银子,五百文啊!他们要挣多久才能赚到。

  到审判大会走个过场,之后吃饭拿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在满城的明文告示下,一时间八百人审判名额,惨遭疯抢。

  不少人托关系,都要参与进入,世家和商户更是不要钱,花银子都要见到吴恒。

  吴恒望著府中好几堆银子,一时间傻眼了。

  他哭爹喊娘求世家大族给点税,结果就施舍个几百两,现在看著这些银子,基本上都有五千两了吧。

  刘鸿随意拿起一块银子,在手中掂量了一会儿,笑了起来。

  “有时候得要换个角度想问题,这种审判大会可以多办,三个月,半年办一次都行。”

  “安排更高一级的行政长官前来,你不用担心世家大族,商户,将领不买帐。”

  “到时候平分银子,再支付给下面寒门百姓,手工生产者,多余的钱都有了。”

  吴恒听得目瞪口呆,过了许久,衷心感慨一句。

  “大人,您可真是捞银子的一把好手。”

  嗯?这句话怎么听著像骂人呢!

  刘鸿一时间说不出来话,他堂堂安东大都督,看得上这点银子?

  放个消息出去,自有大批商户愿意给银子,寻求庇护。

  刘鸿只不过是告诉吴恒,八百人审判大会的运行规律。

  换个思路想想,基本上就是财富再分配。

  中层人买到了安心,上层拿到了银子,府库有了点银子,下层人也欢天喜地,积极参与政事。

  不过有个前提,州级的审判大会,起码都要路级的高官前来,才能有如此效果。

  要是吴恒主办这个审判大会,怕是连人都是凑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