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我大汉魅魔,开局就造反 第331章

作者:不行摆大锤

  “刘鸿啊……他巴不得我这么做,不然他怎么会允许我亲自带兵厮杀呢?”

  范建从背后冒出透心凉的寒意。

  庆帝和刘鸿什么时候达成的约定,莫非是之前的抱月亭?

  不过面对忠于庆帝的十五万大军,范建保持著沉默。

  只能看著自己的信物被庆帝拿在手中,递给亲卫,向著苏州方向飞驰而去。

  他和庆帝的利益,终究还是有所不同。

  范建愿意陪庆帝一起死,但前提是不能带上世家大族。

  而庆帝想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战,在自己赢得体面退场,哪怕把整个庆国打废,让世家大族全部去死,也在所不惜。

  刘鸿想要一个如同白纸的庆国,所以默许了庆帝的所作所为。

  两人这是各取所需!庆国的世家大族成了牺牲品。

  凡事都从辩证角度看待,庆帝没了十万大军,金陵城的粮食,反而够十五万大军一个月了。

  所以这一次庆帝反而不著急。

  刘鸿望著信件,沉默了好一会儿。

  “那就再等等吧!庆帝想做好人好事,我也要成人之美。”

  “通知韩信不用著急赶回来,拿下杭州城再说。”

  肖战心头一惊。

  “陛下,这就不打了?”

  燕小乙,上杉虎瞥了肖战一眼,撇了撇嘴,没有说什么。

  肖战十万大军废了,几乎是怒气冲冲,差点就带著亲卫和燕小乙,上杉虎火拼了。

  然而程巨树带著刘鸿的一封圣旨,让肖战转怒为喜。

  “上杉虎,燕小乙,高皇帝的中军各抽调两万五千人,为肖战补充兵力。”

  这一举动,证明刘鸿现在确实没有太过于打击北齐势力的想法。

  随后圣旨上,还写著肖战的功绩,封肖战为南陵侯,大汉的第二个万户侯,等大战完毕,转任到汉朝朝堂任职,保留北齐国身份。

  刘鸿这几乎是将肖战的损失都弥补了,给了肖战想要的东西。

  至于上杉虎,燕小乙两人,不过是加封了一千户,然后并没有什么额外册封。

  不过两人明白,高皇帝是等待战争结束后,北迁封地,再论功行赏。

  肖战是损失太大了,所以才提前封赏,这是例外。

  肖战现在反而露出惋惜之色。

  北齐三十万大军,他肖家不过七万罢了,其他二十三万都是其他三大门阀的。

  要是能用三大门阀的军队,换取肖战在朝堂上的平步青云。

  肖战怕是做梦都能笑死。

  刘鸿双手背过去,静静开口。

  “等吧!”

  等韩信拿下杭州城,率领大军和刘鸿汇合。

  等庆帝聚拢庆国世家,还有储君李承泽,再续命一次。

  这些群人快死了,刘鸿倒好奇范闲还能不能坐的住。

  毕竟这些人没了,范闲几乎在庆余年世界的羁绊也没了,跟个活死人一样。(本章完)

第369章 ,韩信巧用攻心计,范闲!庆国最大的妖孽。

  杭州城外,天色蒙胧,雾气相随,伴随著蒙蒙细雨。

  韩信眼神沧桑,在帅帐上静静注视著杭州城的庆国士卒。

  他攻打一年杭州城,接近一年,久攻未下,比起半月拿下京都差远了。

  不少言官御史趁机弹奏韩信,有些人更是杀人诛心之语,说韩信想要养寇自重,带著汉国八成精锐,夺得封王之位。

  不过高皇帝和朝堂贤明诸公,并没有理会这些家伙。

  要粮给粮,要钱给钱,军械甲胄,只要韩信开口。

  哪怕负责后勤的大总管萧何,再怎么艰难,也咬著牙齿给韩信凑出来。

  这些信任,如同堆积如山的压力,沉积在韩信心头。

  若是不管不顾,就凭秦业手中拼凑出来的闲兵散勇,哪怕近五十万。

  也阻挡不了韩信麾下二十万精锐大军。

  但是城池攻防战,向来都是兑子之数。

  真这么做了,杭州城拿下来了,那汉国本部精锐也剩不了多少。

  韩信不是大将,而是帅才,高皇帝将汉国精锐交在他手中,为的可不是让汉国精锐损失殆尽。

  “大将军,高皇帝旨意,让你不必再前往金陵城,早日拿下杭州城要紧。”

  “哪怕拿不下杭州城,也不能秦业带著杭州城大军援助庆帝。”

  车骑将军二狗子拿著圣旨,脸色不怎么好看。

  当初他们汉国军方众将,可是信誓旦旦保证三年之内,一定灭亡南庆。

  现在一年过去了,杭州城还是阻挡著他们汉军步伐。

  这无异是在扇他们的脸面。

  韩信听到高皇帝圣旨,神色微微动了动,沉默了一会儿,轻声开口。

  “可以试著劝降了,杭州城断粮已经两个多月,哪怕秦业还想继续打下去,他麾下世家怕是也不会同意。”

  二狗子有些不甘心。

  “大将军,要是秦业不答应怎么办?他可是庆帝铁杆。”

  韩信眼神阴郁了起来。

  “我会向高皇帝保举秦业为秦王,如果这样秦业都不答应,那就别怪我水淹杭州城了。”

  哪怕一向以桀骜不驯著称的二狗子,听到韩信这句话,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江南可是人口稠密之地,杭州城也有三四十万百姓。

  要是水淹杭州城,加上秦业麾下士卒,这怕是会有上百万人死去。

  韩信瞥了二狗子一眼,没有说什么话。

  长江大堤在刘鸿担任安东大都督时期,举江北路三年赋税,修好了一大半。

  现在这么说,不过是攻心之举罢了。

  上兵伐谋!

  韩信的劝降信,弓弩的万箭齐发下,很快射到杭州城头。

  下雨天的确不适合使用弓箭,否则太过于潮湿,弓箭威力发不出一二。

  不过对于把箭射向城头来说,还是轻轻松松的。

  垂垂老矣的秦业一直巡逻著城墙,时不时还亲切鼓舞士气。

  只可惜没什么作用。

  杭州城几乎断粮了,只能一天一顿几乎肉眼可见的薄粥续命,这些庆国士卒没有发生哗变,已经是秦业深得军心了。

  秦业眉头紧锁著,身后言若海,言冰云两父子脸色也有些沉重。

  江南是鱼米之乡,不过随著庆帝将整个江南封给靖王,安抚世家,粮食上缴的,也就越来越少了。

  尤其是韩信围城一年,断绝粮道,庆国的粮食根本运不进来。

  随著一名守城士卒晕倒在地上。

  秦业终于压抑不住心中怒火。

  “两位,城中世家还是不肯开仓放粮,安抚民心吗?”

  “他们难道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吗?”

  言冰云有些羞愧地低下脑袋,言若海神色也相当疲倦。

  “枢密使大人,你也是世家,应该知道这群守财奴的性情。”

  永远不要低估土财主的愚蠢!

  明明都知道杭州城破了,韩信肯定要率领大军洗劫杭州城的,但是杭州世家就是不肯借粮。

  都知道庆国快要灭亡,还不如攒够实力,等撑破的时候,前往雷州港口,乘坐范闲商船前往海外避难呢。

  秦业一拳头打在石砖上,眼神噙满了泪水,几乎是咆哮出声。

  “这群世家大族祸国殃民,是我庆国大害,这群人整天山珍海味,却舍不得从手指缝挤出粮食。”

  “甚至从中坐地起价,利用粮食招揽我军中将士。”

  “陛下,老臣无能为力啊!”

  秦业跪在地上,从咆哮转为了梗咽。

  言若海,言冰云两父子相继无言。

  杭州城是庆帝给言家的地盘,四十多万大军能撑这么久,全靠言家调拨粮食。

  至于秦家的地盘西凉路青州,现在早就被南诏国的农民军攻破,连秦业仅剩的儿子秦恒,也死在了青州城。

  言若海声音干涩。

  “枢密使大人言重了,事情还不至于断然如此,等我再想想办法吧。”

  说是办法,不过是言家再挤出一些粮食,让这些庆国士卒苟延残喘罢了。

  因为言家还有退路,作为陈萍萍留给范闲的辅政家族,执掌监察院的家族。

  范闲不可能眼睁睁看著言家去死。

  但是秦家不行,当初他们是杀死叶轻眉的罪魁祸首,在庆国危急存亡之下,范闲能压抑住自己杀心,不对秦家动手。

  但是将秦家带上,一起逃亡海外,这可以说是异想天开。

  秦业摇了摇头,望著麾下面黄肌瘦,几乎连武器都握不住的将士,声音悲怆。

  “没用的!我们大庆已经失去了民心。”

  言若海干笑几声。

  “言重了,枢密使大人,我等世家大族与汉朝不共戴天。”

  世家与汉朝不共戴天,但不代表著和庆国共赴国难。

  这句话,秦业听明白了,要不是还要靠著言家粮食支援,他几乎是讥讽开口。

  “什么是民心,民心就是源源不断的粮食,充足的后备兵员,这些我大庆已经失去了。”

  正当言若海还要开口时,言冰云猛然将言若海拉在一处,一支箭支飞到秦业脚下。

  箭支上包著书信,万箭齐发,每支箭支都几乎有著信件。

  劝庆国枢密院枢密使秦业投降,保存杭州城百万军民,这份功德大汉会领情的。

  足以让大将军韩信保举秦业为秦王。

  否则雨季来临之时,汉军会开闸放水,水淹杭州城。

  言若海看到信件,表情呆滞了几分,随后怒吼出声。

  “快!将这些信件全部收拢在一起,禁止士卒议论。”

  秦业认真地看著韩信信件,不由得生出后生可畏之感。

  恩威并施,哪怕秦业还是选择固守杭州城,下面那群世家,还有监军监察院,也会对秦业心生忧虑,离心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