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我大汉魅魔,开局就造反 第50章

作者:不行摆大锤

  在场所有人不约而同心中暗骂一声。

  说了,好像又没没有说,怪不得是百年奸相林若甫。

  庆帝挥挥手,这件事对他来说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那就让丞相处理吧。”

  林若甫点点头,随后又慢吞吞坐回躺椅。

  又有将领跳了出来。

  “陛下,虽说御史大放厥词,可如今国库空虚,确实也没法控制如此多的领土。”

  刘鸿扫了一眼这个将领。

  不是边军将领,看样子要么是京都将领,要么就是江南将领。

  在事事都讲究制衡的庆帝手下,哪怕一团和气,也得制造出矛盾。

  京都天子脚下,包含京都路,京路,这些军队是装备最精锐,待遇最好的。

  此次就是场面作战的边军,西将路,太原路,沧州路,虽说军饷一般,但也从来没有亏空过,战斗力也最强,数量最多。

  最后就是东山路,江北路,江南路,这三个赋税重地,除了贪污横行,其他的不值一提。

  这并不是刘鸿的结论,而且庆国有目共睹的事实。

  这群蛀虫已被商人买通,再加上常年无战事,吃空饷严重,连剿匪都磨磨蹭蹭的。

  刘鸿听到这将领夸夸其谈,口若悬河。

  心中叹了一口气,为什么大皇子现在不在这里啊!

  否则以李承儒的脾气,非得当场真实霸凌这个江南将领。

  庆帝嘴角有些玩味。

  “刘鸿,你怎么说?”

  “陛下,国库空虚,我等军人应当为国分忧,自发镇压占领地叛军。”

  刘鸿说出这句话是,心头都在滴血啊。

  无论如何潜龙湾肯定是不能放弃的。

  庆帝不愿意出钱,那只能刘鸿拿自己的小金库补上了。

  要不是潜龙城的几十万两,还有耍赖不还西胡右贤王的上百万两金银珠宝。

  否则刘鸿只能眼睁睁看著这些将领,说过什么放弃潜龙湾。

  结果如何,只能仰仗庆帝的决定。

  虽说庆国缺马,但是以现在国君的情况,有了马匹,反而是一大笔开销。

  庆帝看到刘鸿满脸肉疼的样子,哈哈一笑,目的已经达成,就得拉偏架了。

  “既然刘鸿都这么说了,那就让这些边军将领试试吧。”

  这江南将领还想说什么,对上刘鸿漆黑没有感情的瞳孔后。

  心头一寒,退回将领队伍之中,不敢再开口。

  刘鸿拳头连续紧握,随后松了下来。

  朝堂众臣有钱,皇宫有钱,内库有钱,偏偏国库没有钱。

  所以这些人哪怕打赢了,也不想控制这些地盘。

  要是刘鸿的后代的话,刘鸿可以把这群家伙抽死。

  这也是刘鸿为什么要造反的原因,他从来就没有瞧上庆帝过。

  皇帝治理国政通常王霸之术杂之,而庆帝没有王道,只有霸道和诡道。

  一心一意想著制衡,不让别人威胁自己的权威。

  这件事结束后,刘鸿重回兵部的位置。

  朝堂上又商议怎么应对北齐,东夷的使团,江北路水灾。

  嗯!除了第一件事算是应付过去,江北水灾直接揭过。

  庆帝知道长公主治理内库,笼络大臣,创办君山会,挪用了不少内库钱财。

  所以江北灾民处理事情搁置。

  毕竟这些人的性命如同韭菜一样,要不了多久就会长出来。

  又有谁会在意?

  兵部尚书黄明拖著颤颤巍巍的身子,离开朝堂众臣之中。

  “陛下,臣年迈昏聩,请辞……”

  这句话一说出,众人大惊失色。

  一部尚书,在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贸然请辞。

  这是做什么?难不成又有大事发生。

  庆帝似笑非笑,不经意望了昏昏欲睡的秦业一眼,寒光乍现。

  伸出手,虚扶黄明,语气十分客气。

  “诶……黄尚书劳苦功高,怎么突然请辞呢,受了什么委屈,尽管和朕说。”

  “陛下,臣只是年事大了,处理公务愈发不适,请陛下恩准,放臣归乡。”

  黄明老泪缓缓流出来,语气似乎十分诚恳。

  在在场众人都是人精,黄明这个贪权的老狐狸,怎么可能真容易放弃好不容易得到的尚书之位。

  肯定是有人胁迫他!而能有这个实力的家伙,除了坐著的三位,只有深居后宫的长公主。

  三请三辞……

  黄明既然已经第二次请辞了,那就代表心意已决。

  庆帝装模作样叹了一口气。

  “黄尚书,你乃是三朝老臣,朕舍不得你啊!”

  “陛下厚恩,臣感激涕零,但臣归乡之请,还望恩准。”

  黄明擦了擦眼角泪水。

  “唉……朕同意了!加封黄明为一品太傅衔,黄尚书的几个孩子荫庇为太常寺六品协律郎。”

  庆帝长叹一声,似乎真的舍不得黄明。

  这一切发生的,太突然。

  刘鸿浑身冰冷,望著那位昏昏欲睡的老人。

  这才是沉浸官场几十年的老油条,杀人不见血。

  比起秦恒动则对刘鸿喊打喊杀,削弱刘鸿实力。

  秦业这举动,无疑于釜底抽薪。

  黄明离任,那何海这个老好人补位尚书。

  刘鸿要么升任为左侍郎,要么就待在右侍郎这个位置不动弹。

  升任左侍郎,那无法再掌管后勤,也就是说偷偷摸摸给潜龙城送福利的行为,肯定不行了。

  但是不升,刘鸿敢肯定,自己和一帮老兄弟,十几年再也没有升职的希望。

  毕竟左侍郎可是掌管著三品以下武将升职调动。

  黄明看到庆帝恩准,心中似乎松了一口气。

  对著刘鸿歉意一笑,他没办法啊!谁让秦业有他把柄在手。

  如果说枢密院正使是军中第一人,那兵部尚书可以说是军队影响力的第一人。

  一切都在庆帝的制衡之中。

  可能庆帝也没想到,他的兵部尚书早就被秦业捏住把柄了。

  庆帝面无表情,看著众人神色各异。

  “何侍郎补位尚书,刘鸿调任左侍郎,右侍郎之位空缺,诸位爱卿不知道有何推荐的人。”

  刘鸿目光和秦恒对上,瞧见秦恒得意地笑了笑。

  秦家老爷子稳如泰山,似乎对一切都漠不关心。

  在他眼里秦恒还是太年轻了,都得要自己暗中帮秦恒一把。

  兵部右侍郎,终究是他们秦家的。

  刘鸿与陈萍萍对上。

  这位监察院长,暗探之王,脸上依然保持著温和笑容,似乎对这一切早有预料。

第60章 ,秦刘之争,最大的赢家

  庆帝询问右侍郎之缺,话音刚落。

  果不其然,一大堆文臣武将纷纷上奏,请让秦恒为右侍郎。

  几乎所有的武将和大半文官纷纷加入,还有一些伯爵侯爵。

  这几乎是逼宫!

  秦业头一次睁开双眼,错愕地看著这些文官武将。

  他是联络了几个重量级人物,但是没想到大半朝堂都附和起来。

  这绝对不是他想要的。

  哪怕得到右侍郎之位,也会引来庆帝不满,敲打秦家的步伐加快。

  秦恒满脸喜色,稳了,稳了!

  有这么多人支持自己,哪怕皇帝也不可能驳斥回去。

  庆帝脸色几乎黑了下来,正准备答应下来,之后再找秦家秋后算帐。

  没想到秦业笑了起来,义正言辞开口。

  “陛下!犬子顽劣,恐怕不能担此众人,请陛下另选重臣。”

  “都说林若甫是老狐狸,秦业老爷子也不弱啊。”

  刘鸿心理嘀咕几句。

  当看到满朝公卿大臣站出来后,刘鸿便知道秦恒不可能成为右侍郎了。

  陈萍萍太给力了,监察院暗探查到潜龙湾的小动作后。

  陈萍萍隐瞒不报不说,还对刘鸿释放善意,帮扶刘鸿一把。

  虽说刘鸿也不知道陈萍萍是怎么做到,让大部分官员支持秦恒的。

  庆帝面色缓和,察觉到秦家似乎是被人挖坑了。

  长公主,还是林若甫已经不重要了。

  最起码秦家不能真正左右朝堂,这一点庆帝放心了不少。

  “既然如此,秦正使准备让何人担任。”

  不管秦业推举谁,下一个肯定是秦家亲信。

  庆帝为了重新平衡兵部与枢密院的势力,当然要暗中作梗。

  没想到秦业推举的人,让庆帝都吃了一惊。

  “臣推举沛伯!”

  秦业弯腰行礼,随后露出爽朗笑容。

  “沛伯功绩,我这个老人也耳熟能详啊!伐虞国,救定州大营,联合胡人攻破潜龙湾,威压北齐大军后撤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