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庭癫佬,打爆百万神群! 第80章

作者:神爱世人,魔只爱神

  这让李维林有些心惊,这种与大炎的普遍腐朽哥格格不入的崭新面貌,倒是与他想象中的“沐源”,有些区别。

  他还以为这位从事翻译工作的沐源先生,会是一个先进的知识分子,和很多留学者的经历相似:出身于一个富裕之家,之后前往俄国留学,在从事文书工作的同时,见证了俄国这些年的革命运动。所以,对俄国的语言和导师的理论著作都有所了解,才能很好的翻译过来。

  但是,如今一看,这位“先生”似乎不仅仅是一个翻译家,更像是一个干过真枪实弹革命工作的革命家!

  有这样一位革命家的加入,有他带来的宝贵的知识与经验,大炎如今正在起步的革命事业,势必将很快走上正轨!

  思绪闪过,李维林面带笑意,但是似乎想到了什么,他脸上的笑意,收敛了起来。

  他正了正身子,整理了下衣服,端正地坐着。

  随后,他带着疑惑,认真地询问道:“沐源先生,这片大地,在这几十年来,一直都在遭受苦难。这片大地的人民,一直都在苦难中艰难地生存着。

  很多有志之士,都想拯救我们爱着的这个国家,想要让那些我们爱着的人民从此能够走出苦难的泥泞,能在阳光下放声大笑。

  可是,太难了很多人失败了,很多人看不到希望,很多人放弃了。

  我们没有放弃,我们看到了希望,俄国的伟大革命,俄国的无产者的胜利,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光明!

  沐源先生,您在那个伟大的苏维埃俄国,大概是待了很久的,您应该是亲身经历过那场伟大的革命的。

  您回到大炎,来到魔都,也有一段时间了,在这所见所闻中,想必您也对大炎的现状,对大炎的苦难,有所了解了。

  我真心地想要请教您,沐源先生,您如何看待大炎目前的革命形势?!”

  “大炎的革命形势”

  这个问题,让沐源心中一动。

  他略微停顿了一下9,深思片4刻,随后抬起头,目光与之对视,凝伍视着李维6林的眼眸。

  那眼眸中闪烁着微光,好似有火焰在燃烧。

  此情此景,好似一千多年前,刘备在草庐中朝着诸葛亮问策,而诸葛亮给出了“隆中对”的战略方针,三分天下,流传千古。

  不过,又有些不同,这个人,不是在为自己询问,不是为了“家天下”而问,而是,为千千万万,受苦着的,看不到光明的人在问。

  他心中震动,沉默思考了一会儿,最终综合自己一切所学,回答:

  “目前,帝国主义国家执行的是瓜分大炎的策略,他们扶持各个军阀作为他们的代理人,妄图将大炎彻底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同时,在国内,地主阶级的私有土地制度没有被推翻,一切半封建的余孽都没有被肃清。大炎的社会性质,正是一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在革命的当前阶段,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便是阻碍革命发展的最反动的力量。

  其中,帝国主义是当前大炎革命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的力量强大,是一切反动力量的组织者和支配者,其利用自己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威力,对民族资产阶级做些小小的让步,以威逼利诱的手段分裂民族的联合战线,通过贿买军阀,用武力的炮舰政策镇压革命,同时利用银行、公司、军舰、军队,实行经济封锁。帝国主义,便是大炎革命发展和胜利最严重的困难之一。

  封建势力,它们掌握了强大的军队力量。目前,大炎的军队是雇佣军队,其军官基本都是豪绅地主的代表,兵士大多是脱离生产的群众,和工农关系较弱,大炎各地的军队,还是被封建势力驯服的工具。

  所以,推翻帝国主义,驱逐帝国主义者,完成大炎的真正统一!实施土地革命,彻底地推翻地主阶级私有土地制度,将土地制度中一切半封建的束缚都完全摧毁!

  这便是革命的两大任务。”

  说到这里,沐源的眼中闪过一丝锋芒,声音低沉而坚定,直接就将“验证过的历史”

  “要完成革命的两大任务,身处大炎的我们要做什么?要建立一个有纪律有觉悟的先锋队组织,领导工人阶级,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工农同盟,要武革命击败军阀政府,驱逐帝国主义势力,最后建立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第141章什么,你居然是龙王?

  彻夜长谈,不知不觉,已至天明。

  但无论是沐源,还是李维林,都意犹未尽,收获良多。

  对李维林而言,沐源许多跨时代,宛若前知视角的独到见解,还有在苏维埃俄国的革命实践中获得的种种极为具体的经验,对他而言宛若拨云见日,茅塞顿开,明白了以往很多想不通、想不透的事情。

  他虽然身处大炎这个半封建的国家,但并不愚钝,也不狭隘,更没有沾染丝毫那些封建王朝遗老遗少的腐朽与迂腐。

  恰恰相反,作为这个时代思想界的领军者之一,李维林有着极强的对先进事物的接受能力,沐源站在巨人肩膀上拥有的思想见解,被他接受后,如抛砖引玉,在他举一反三的思考下,转换成了符合当下大炎和情况的实践方式。

  而同样,与李维林的交谈,沐源收获很多。

  他毕竟是第一次来这个时代的大炎,对很多具体的情况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而李维林则是提供了很多第一手的信息,同时作为大炎思想界的先驱,一个从民主人士转变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典型代表,他在具体革命活动中的独特视角与思考,令沐源对大炎目前的革命形势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夜色逐渐退去,黎明的曙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桌上的文稿和书籍上。

  沐源依然保持着那份冷静与专注,而李维林则显得有些疲倦,但更多的是满足与振奋。

  “沐源同志,此次与你彻夜长谈,让我收益匪浅。”

  一个夜晚,他便如此称呼这位此前从未相处过的青年人同志。

  沐源微微一笑,点头回应:“维林同志,我的收获也很多。你的工作和思考,让我对大炎的革命形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他同样认可了这位此前只是在书上有所了解的革命者。

  很多东西,总要用双眼去确认,亲自去了解,才能确定事物的真假,认定事物的真正性质。

  就像年少时,在主流媒体的影响下崇拜尊敬的将军元帅,长大后了解到了一些具体的真实的资料,会发现这些被捧上天吹得无比崇高伟岸的人,原来是一个个劳保。

  若真犯了蠢,去信了那些春秋笔法修饰过的东西,将劳保当成了信仰坚定且能力很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并委以重任,全心全意信任他们,那真的贻害无穷。

  索性,至少李维林并非如此,他可以信任,可以用同志相称。

  “沐源同志,我这次来,有些仓促,有些人还在等我的消息,所以我得先离开了。”

  李维林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眼神中透着一丝不舍,但更多的是坚定。

  他其实是带着某种任务来的,原本只是打算短暂地见沐源一面,不过那种事被他一不留神就抛在脑后了,如今他消失的时间太长,他怕引起某些误解。

  不过,这绝对不会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

  他伸出手,再次握住沐源的手:“我们一定会再见的,为了我们的共同目标!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

  沐源见状,点了点头,用力握了握他的手。

  “期待我们的再见。”

  李维林是带着考察的任务来的。

  就结果而言,沐源得到了李维林的高度认可。

  于是,在回到编辑部后,他便将自己的观点全盘道出。

  “好啊!!”

  陈秀全一拍桌子。

  革命的起步阶段,什么最重要,当然是人!

  目前的时期,能挑大梁的,就他和李维林两人,而李维林只是短暂在魔都待一段时间,在帮忙把原本在帝都的编辑部转移到这边后,便要再次回到帝都,主持北方的相关工作。

  而这个时候,正是缺人之际的时候,他听到了什么?

  居然还能有这样的人才冒出来,主动跳到他们的碗里?

  走大运了啊!

  但很快,想到是李维林先见的对方,而不是自己。

  他打趣道:“维林,你可不能和我抢人,沐源一定要留在魔都,可不能和你去北方。”

  “秀全,你那理论水平,人家看不看得上你,还得另说呢。”

  李维林玩笑似的回击道。

  抢人当然是笑谈,对方是同志,而不是什么私人物品,想去哪里,定是要让他自己决定的。

  而且,两人固然是文化界的大拿,新文化的领军人物,但在马列主义的领域上,也只是一个初学者。

  而沐源,则明显已经学有所成了。

  在理论这个方面,他们两人还比不过对方呢。

  “那没关系,我和他学就瑜寒:悟n馓四似佴可以了。”

  陈秀全倒是很豁达。

  他也不是什么五六十的腐儒,没有继承儒家那套尊卑体系。

  放下身段和对方讨教,在某些人看来或许很不得了,但在他们这些人眼中,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李维林笑了笑道:“好吧,秀全,看来你是早有打算了。既然如此,那就请沐源同志在魔都发光发热吧。我会在北方,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不久之后,沐源来到了青年报的编辑部。

  陈秀全看到他的到来,眼睛发亮,上前一步,就握住他的手。

  “沐源先生,可愿意来我这里,做一些编辑的工作?”

  在陈秀全眼中,沐源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极富有才华的同志,若以新青年报为载体,刊登沐源翻译过来的列宁导师的文章,和他对马列主义的深刻理解,不用几个月,便能吸引整个魔都的想要了解马列主义的知识分子,将青年报打造成一个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的主阵地。

  “编辑的工作吗?”

  沐源微微一笑。

  他倒是没有想到,他还没有主动开口,陈秀全便主动邀请他了。

  他原本打算,直接亮明身份,告诉二人自己是共产国际的特派员,来到大炎是为了助力大炎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

  这样做的话,想必能够收获到两人让非常精彩的面部表情变化。

  或许还会震惊地高呼:“什么!你竟然是共产国际的特派员??!!”

  不过,陈秀全这么一邀请,让这种龙王归来的戏码胎死腹中。

  沐源的想法和打算,在这样的邀请下,忽地有了些变化。

第142章资产阶级的辉煌,工人阶级的苦难

  顺势而为之下,沐源心里有了一些新的打算。

  他没有急于亮明身份,而是点了点头,笑道:“编辑的工作,我可以接受。”

  陈秀全闻言,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太好了!沐源先生,有你的加入,我们的工作必将更上一层楼!”

  沐源笑了笑,接着说道:“不过除了这份编辑的工作之外,我也想看看维林那边的具体工作情况。”

  他的精力很足,一个编辑的工作可满足不了他。

  而且待在书斋里面不问世事的文字工作,也并不适合他。

  李维林点头附和道:“沐源想要实地了解大炎工人的苦难生活与悲惨的遭遇,所以我想,这段时间可以让他同我一起去那些地方做做事,等我回帝都之后,他便可以接手我在这边的工作了,也不至于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

  陈秀全听了微微点头。

  沐源从国外九回来,对大炎四如今八的状况,不二是很了解,所四以李维三林说的倒也三没错,去了解五一下魔都的工人阶级现状,确实有必要。

  而李维林最后也在向他保证,最后沐源会留在魔都,让他放下心来。

  李维林带沐源前往的工作地,是魔都的码头工人所在。

  真正看到那些工人的面貌时,沐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各个方面资料中对这个时期码头工人悲惨状况的记载,根本无法描写出他们真正生活中的悲惨的万一。

  蒸汽轮船的甲板上,巨大的货物被有条不紊地运送下来。船身高耸入云,蒸汽在冷却后化成白色的云雾,弥漫在工作区域。

  这明明应该是无比繁华的一幕,若是让后世的那些民族主义者看到这一幕,必然会挺起胸膛,骄傲道:“看,这就是辉煌的大炎!”

  但这种辉煌,从来都只是属于资产阶级的辉煌,而不是工人阶级的辉煌,恰恰相反,是工人阶级的苦难。

  沐源目光沉重地看着那些,与这宏大的巨轮而言,细小得像是蚂蚁的人影身上。

  那是一个个勤劳地搬运着货物的工人,他们的动作没有丝毫停息,没有一毫一刻的休息。但与这份“勤劳”格格不入的,是他们瘦削的身体,如同枯槁的树干,面容黯淡,眼瞳浑浊,面黄肌瘦,皮肤紧贴骨骼,好似只是披着一层薄薄的皮。

  沐源在很久远以前的学生时代,经常听闻那样的论调,所谓“人的穷困,是不努力导致的”,可若是那样,这些日夜劳作的工人,应该是全世界最富有的那一批人,却又为何落得如此地步?

  而此刻,已经有来往的工人注意到了两人。

  沐源和李维林这两张新面孔,还有穿着长衫、服饰整洁的模样,让他们中的有些人多看了起眼,似乎将他们认为是什么官老爷之类的人了,将头埋得很低,腰弯的不能再弯起,绕着两人行进,细细一听,还能听到蚊子一般的细小声响。

  “啐!”

  而更多的人,只是只是微微的抬眼后,便快步向前走了。

  看着他们,沐源目光凝滞,似是恍惚了,仿佛他眼中看到的,不是一个个“人”,而是一头头在哀嚎、在嚎叫的牛、马。

  他擦了擦眼睛,想证明自己看错了,自己有些神志不清了。

  但是他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真的出现视觉上的差错,亦或是失去清醒的思维与意识呢。

  无论双眼如何擦拭,眼中的东西没有任何变化。

  工人是牛马。这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焊在了他们的身体上。

  他们似乎的确已经被夺走身为人的权利了,身上没有多余的衣衫阻挡,只有腰间的一块破旧布料,勉强维系着作为人的最后一丝尊严。那块布料上布满了油渍、泥土和汗水的痕迹,在寒风中,这些简陋的遮掩仿佛是对贫困和苦难的最后一线守护。

  至于为什么不穿衣服呢?因为他们可能0只有一两件打4满补丁的衣三服,5而弄脏了6,弄坏了的话,便没有衣服再穿了。

  而更加让沐源无法绷住脸上表情的,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