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铜钱噎死后在里世界做妖金姬 第133章

作者:瞳无华意

在妖刀姬(秦)军团降临的那一刻,正在进行战前演讲,准备带着三万匈奴铁骑冲锋的刘曜,瞬间就被震惊到了。

在刘曜等匈奴人的眼中,那十万妖刀姬(秦)可不是什么能打仗的军队,而是白花花的军粮和发泄**的工具!

原本没什么士气的匈奴人,在妖刀姬现世后,瞬间士气大振,那麽多【两脚羊】,足够他们吃上好一阵了。

【匈奴的儿郎们,看哪,敌人给咱们送军粮来了,那么多“不羡羊”,咱们可以人手一只了!】

【哦!!!】×30000

【两脚羊】指是被当作食物吃的人,宋代庄绰《鸡肋编》卷中就曾提到:老瘦男子廋词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为【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又通目为【两脚羊】。

原本只有三万人的骑兵队伍,在【两脚羊】的诱惑下很快暴涨到了十万之众,不过其中多数还是步卒为主,骑兵部队仍然只有刘曜手下那三四万人。

沈月岚在听到其【两脚羊】的称呼时,心中已然愤慨起来,她知道敌人为什么兴奋,不外乎妖刀姬们的女性外表罢了。

沈月岚的前世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她不曾知晓那些在战乱年代惨死的先辈们,究竟经历过怎样的痛苦。

她也无力改变曾经的历史,但如今却有一个机会,一个替他们报仇雪恨的机会,这个机会现在就摆在她的面前,若是不能抓住这个机会,那她可就妄为一世华夏人了。

【小的们,对面的敌人不是恶魔,却胜似恶魔,不是鬼怪,却胜似鬼怪,他们视我们的骨肉同胞为两脚羊,老瘦男子为饶把火,妇人少艾为不羡羊,子孙小儿为和骨烂!】

【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诸君今日可敢与我并肩,送恶鬼下地狱,送死难者入轮回?】

【固所愿也!!】×100000

【杀!】

【杀!!!!】×100000

沈月岚的骑兵部队率先冲杀出去,与同样冲过来的匈奴骑兵战做一团,一方代表着欲望,一方身怀仇恨,双方一个照面,便知对方是自己必杀之人,因此,此战打的格外凶残。

沈月岚手里那千余骑兵,一个照面过去就死了大半,对此沈月岚倒是没什么好抱怨的,毕竟人数在那的,还能活一半已经是神策军们骑艺高超了。

好在沈月岚也没指望这帮神策军能建立什么功勋,而对面的匈奴人,似乎也完全没有把沈月岚这千余骑兵放在眼里,他们在突破骑兵阵线后,毫不留恋地继续冲锋。

目标自然直指妖刀姬们(秦)的军阵,眼看敌人的骑兵即将冲到阵前,沈月岚也顾不得还在不远处行军的神策军,直接就将嬴子规唤到阵中,让她指挥全军作战。

作为诞生自妖刀姬(秦)军团中的指挥者,嬴子规对妖刀姬(秦)军团有着仅次于沈月岚和沈素裳姐妹的控制力。

她一入军阵就好似那潜龙入海,虎入山林般,如鱼得水,将军团操控的如指臂使,在嬴子规的眼中,这区区十万匈奴,还用不着那麽多妖刀姬上阵。

位于前军的三万妖刀姬(秦)在嬴子规的命令下,逐渐与大部队脱离,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将由她们来迎战,面对那一双双下流贪婪的眼神,她们毫无惧意。

妖刀姬(秦)们在嬴子规的指挥下,步调一致,宛若一人,在她们同时举刀瞬间,军阵上登时就出现了一柄巨大的赤色妖刀,那是妖刀姬(秦)们军魂的具现。

还在匈奴的步军方阵中撒欢的沈月岚见状,便知嬴子规要放大招,她立刻就带着剩下的百余名神策军骑兵撤出了战场。

伴随着沈月岚的离开,那柄赤色妖刀便在刘曜等人惊恐的眼神中迅速挥出,转瞬间,战场上残留的数万匈奴军队,便尘归尘,土归土,一点渣都没留下。

沈月岚在站在远处的山岗上一脸地幽怨,她自然不是为了那些该死的匈奴人而伤心,她是在伤心她的马!整整三万匹战马啊,就这么没了,真是太可惜了。

除了匈奴人这里外,也不知道其他胡人哪里,还能不能找得到这么多,这么好的战马了,悲。

伴随着刘曜身死的消息传来,长安城内的胡人几乎人人自危,但凡有点脑子的,此刻全都轻装简从,逃往西门,企图通过那里逃离这处是非之地。

而上一刻还沉浸在灭晋喜悦中的赵国朝廷,转瞬间就变的风雨缥缈起来。

晋国皇宫内,不久前还意气风发的刘聪,此刻一脸颓意地望着台下的臣工们,刘曜带出城的十万大军,是他赵国全部的嫡系精锐,听闻他们全都覆灭了的消息,刘聪就知道自己的死期快要到了。

刘聪麾下并不是没有其他的大军,但将要驾驭猛虎,自己就得先有足够威慑猛虎的实力,自己这个猎人,此刻已经失去了刘曜这条猎狗,也失去了能够威慑鹰犬的强弓劲弩。

他此时若是敢逃离长安,奔逃平阳或是襄国,那他绝对是死路一条,定会惨遭麾下鹰犬的反噬,平阳的靳准不可取信,襄国的石勒更是如此,唉,难道天要忘我大赵吗?

思来想去,刘聪最终决定奔逃平阳,虽然靳准也不是什么好鸟,但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权从其轻,靳准再怎么不济也是他匈奴族人,而那石勒却是个羯族。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刘聪觉得汉人这话说很有道理,因此,汉人他要灭族,其他族类他也要打压!

当然了,这些都是刘曜身死前的设想,现在刘聪除了赶紧逃走外,暂不做他想。

第三百五十七章 编户即民

在原初表世界的历史中,在刘聪身死后不久,靳准就在平阳发动政变,将他的继任者杀死,而刘曜则作为老刘家最后的希望,力挽狂澜,保住了关中这一小撮地盘。

而此时,刘曜已死,老刘家最后的希望已然无了,一旦刘聪逃回平阳,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因此,在知晓刘聪等人逃窜的方向是正北方,而非东北方后,沈月岚会心一笑,不再将刘聪当回事。

毕竟,在沈月岚的心中,此时的刘聪已经是一个死人了,就算靳准不杀他,他也绝对熬不过明年冬天。

虽然以刘聪为首的赵国君臣已经逃走了,但聚集在长安城内的胡人一时半会儿可跑不完。

要知道,三国后期由于中原人口剧减,魏晋不断招抚五胡,吸纳胡人人口,百年间,内迁的五胡多达数百万人,到五胡乱华前,汉人竟只占了北方人口的三分之一。

到了西晋初年,曾经是汉族聚居的关陇地区已经变成了【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的局面。

而到西晋末年,关中及以西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竟已数倍于汉族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即便是汉族这种同化性极强的族群,一时半会儿也有点吃不消了。

因此,此时的长安城中,基本上每三个人里,就至少有两个是胡人。

【大王,要把那些胡人都屠了吗?】

【屠他们做什么?】

【可他们是胡人啊。】

【呵呵,胡人?不,那是百姓。】

【百姓?可是…他们的装束分明就是胡人啊?】

【胡人就不能是百姓吗?汉朝以前,这片土地上可从来没有一个人会承认自己是汉人啊,有的就只是七国之人。】

【可是…………】

【不要可是了,子规,你知道什么是汉化?】

【汉化不就是说汉语、穿汉服、姓汉姓、行汉礼嘛。】

【哈哈哈,那是北魏孝文帝的自我汉化,而不是我华夏的汉化。】

【汉化其实既不重视血缘也不重视文化,重视的是政治身份,就比如在不在政府的户籍系统里,这一点就很重要,至于他们是汉还是夷,是附庸蛮夷还是归义蛮夷,都不重要。】

【编户即民,等同于华夏呀】

【可是,西晋不是失败了吗?】

【那是司马家无能!后继朝代更是废物!正常来说,秦汉那种节奏才是正确的,秦来付出代价统一六国,汉来继承秦制保持稳定。】

【汉的意义就在于,夷进入编户后,之前的非华夏身份还会被大家记住,但经过几代之后,这个记忆就会被慢慢磨平,最终成为正常的民。】

【魏与西晋完成了第一个步骤,将五胡吸纳了进来,却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后继者来保持稳定,让人们渐渐忘记夷夏之分。】

【唉,司马睿真该死啊。】

【额,什么是汉化,子规大概是懂了,但这关司马睿什么事啊?】

【唉,怎么不关他的事,他若跟着西晋老老实实地去死,那么不论是刘渊也好,石勒也罢,说不定还能将隋唐提前几百年呢。】

【可他们不是胡人吗?】

【是有胡人血统不假,但你若真去了解他们的生平,便会知道,他们两个其实都是汉地生,汉地死的西晋编户,那个刘渊还当过西晋都尉呢。】

【换句话说,他们早就与汉人无异了,某种意义上,他们的身份甚至要比唐朝李氏更像是汉人呢。】

【灭亡西晋的其实并非是那所谓的异族,恰恰相反,灭亡西晋的正是他所承认的子民。】

【为什么十六国乃至北朝,都想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啊,为什么他们越来越汉化啊,因为他们骨子里就是汉人啊,他们在拨乱反正啊。】

【后面那些所谓的五胡,难道不都是人为制造出来的吗?本来都已经融合的差不多了,却因为某些人的皇帝梦而被硬生生地挖了出来,真是造孽啊。】

【可惜,刘渊也好,石勒也罢,谁都没有刘邦那再造乾坤的本事啊。】

【话题扯远了,总之,那些人是百姓,不可杀,否则,我们便与那些被我们唾弃之人无异了。】

【是,大王,那我们要将他们留下吗?还是说放任他们离开这里?】

【随他们去吧,我们可没有刘聪的本事,能给他们弄回两脚羊来。】

最终,长安城内十余万百姓,走的只剩大猫小猫三两只,沈欢颜粗略统计了一下,到了现在这种情况,仍然愿意留在长安城内的,大多都是年迈的汉人。

但凡能跑的,胡人也好,汉人也罢,全都跑的干干净净,没有人愿意呆在一个朝不保夕的地方。

沈月岚对此倒是没什么所谓,她本来就没打算在长安城招揽什么部众,全都跑干净了才好呢。

但就算如此,城内也仍旧留有数千之众的百姓,沈月岚对他们也不能真的不闻不问,毕竟,沈月岚的目的是彻底占有这块影世界。

想要达成这一点,当地的百姓要么选择臣服于她,要么全都被她弄死。

沈月岚自然是不想全都弄死,然后背上人屠的骂名的,但她也不想养太多百姓,毕竟是人就要吃饭,他们又不是妖精,饭量小,多少沈月岚都养得起。

无可奈何的选择,便是先放任百姓们离开,然后自己在本地找个代理人扶持起来,慢慢发育,广积粮,缓称王,待到有足够资本的时候,再去逐步接纳那些前来投奔的百姓。

话题说到这里,那问题便出现了,她该找谁来当这个代理人呢?

刘渊其实不错,沈月岚最中意他,但这家伙已经挂了好几年了,不好再去打扰他;刘聪这人有点残暴,在位期间,骄奢淫暴,杀戮无数,诛戮公卿,泛赏滥赐,不是一个好人选;

司马睿就更不用说了,沈月岚选谁都不会选他;蜀地那边的李雄,倒是有一统天下之雄心,但单单一个蜀地就够他折腾一辈子的了,可见此人能力有限,也不足与谋。

那放眼天下,有能力,后世评价还不错的也就石勒一人了,至于那十六国中有名的暴君石虎乃是其侄子,沈月岚在决定扶持石勒后,就打算先把此人做掉。

第三百五十八章 流放岭南

城中九成百姓尽数逃离后,沈月岚一下子就发了大财,经过数日的搜刮,那寻回来的金银竟然堆满了晋国宫廷的府库,粮食布帛更是不计其数。

而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从汉人权贵家中搜罗出来的,小部分则由胡人新贵们贡献,至于那些平民家中,却是老鼠都不愿意光顾的。

金山银山再好,对于此时的沈月岚来说,也与鸡肋无异,沈月岚此刻最看重的是粮食,有了粮食,她才能将城内那千余百姓安顿下来,明年的春耕也才有着落。

好在这看似破败的长安城,给了她不少惊喜,只能说长安的这些汉人贵族们都是屯屯鼠,若非沈月岚的眼睛异,否则还真不一定能找得到这么多粮草。

处理完城中杂事,沈月岚就开始琢磨着下一步计划了,此时乃是公元317年,也就是东晋麟嘉二年,正是祖逖北伐之时。

而被沈月岚视为心腹之患的石虎,此刻正在谯城城外与祖逖对峙。

正常来说,沈月岚大可神兵天降,偷偷绕到石虎军的背后,来个偷袭背刺,将石虎一把按死。

但问题是长安城距离谯城有点远(谯城在今安徽毫州),等沈月岚抵达谯城的时候,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刘聪现在还没死呢,一旦自己离开长安城太久,那么他们定会卷土重来,到时候,城中那几千老幼必定会成为其泄愤的工具,死无葬身之地,这是沈月岚不想看到的。

更不用说,城中还有大量金银粮草,一旦被敌人截获,便会极大地助长其嚣张的气焰,而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此时的石勒、石虎仍旧归属于刘聪。

现在整个北方地区,除了关中以外,都几乎处于前赵的控制之下,至少名义上如此,因此,刘聪是有可能调动石勒西进勤王的。

基于这个猜想,沈月岚决定来个围点打援,她要北上追着刘聪的屁股打,将其赶到平阳城围困起来,再借用刘聪这个前赵君主的名声,向石勒求援。

这样一来,她就不用被动地去选择要去打谁了,还是那位伟人的策略高啊,战争的艺术是去调动敌人,而不是被敌人调动。

残破的长安城没什么好看的,除了残垣断壁,还是断壁残垣,沈月岚因而并没有在此做过多停留,只派了两千宋禁军在此防守。

其实也没什么好守的,沈月岚不过是想让他们维持一下城中的秩序罢了,正常来说,同一时期,有名的历史人物就那么几个,只要制住其中一部分,不说能在这个时代横着走吧,最起码也可以高枕无忧了。

但真的是这样吗?沈月岚对此抱有疑问,要知道,有的英雄的确是因为能力出众而从劳苦大众中脱颖而出的,这应该算是一种英雄史观。

但也有些人却是因为历史的大势所趋而不得不冒头,换句话说就是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没有刘渊,还会有赵渊、李渊、王渊来代替刘渊的历史作用,这是一种人民史观。

做为曾经的新时代青年,沈月岚是坚信人民史观的,但长大后的她,发现这世上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换句话说,英雄史观未必是正确的,但另一种史观也无法囊括一切。

不过,沈月岚此刻是希望英雄史观能够稍微发挥一点作用的,因为这样她会好搞很多,但事与愿违,就在沈月岚前往平阳的半路上,那两千名宋禁军就整整齐齐地挂掉了。

毫无疑问,这些家伙都被某个不知名的人物给干掉了,沈月岚虽然不太开心,但也不打算改变计划,毕竟有没有长安城作为根据地,都不会影响她的战斗力。

【哼,就让我期待一下吧,看看这位占据长安城的人民群众,能够创造多么辉煌的历史?】

半个月后,平阳城外。

一直被嬴子规驱赶的刘聪残部,在经过了半个月的艰难困苦后,总算见到了曙光,而一直吊在他们身后的【邪恶魔女】们,也总算不见了踪影。

刘聪感觉自己都快哭了,鬼知道这半个月他经历了什么,就在他满怀期待地走进平阳城的时候,眼前的一幕差点让他崩溃。

死亡,眼前的一切尽是死亡,平阳城早已沦为了一片死域,其中的一切生灵都已经化为鬼怪,匈奴人躯体化作尸鬼、匈奴人的灵魂沉沦地狱,黄泉的彼岸花开遍了整座城池。

赵国亡了,这是刘聪见到这令人绝望的景象后,脑海里唯一能想到的事情,而他很快就见到了创造这一恐怖景象的【暗黑系艺术家】,一个身穿古蜀地服饰的女孩。

【你……你是谁?为何会在我大赵的都城里?其他人呢?刘粲呢?靳准呢?你把他们怎么样了?】

【呵呵,大人真是心急啊,您问了这么多问题,妾身要先回答哪一个呢?】

【你………你把他们怎么样了?】

【怎么样了?就是你看到的样子啊,呵呵,都死了,呵呵,都被妾身杀死了。】

【都死了?平阳城二十余万的赵国百姓都被你杀死了?你怎么敢的啊?】

【怎么敢?有什么不敢的,这里又不是正经表世界,不过是个影世界罢了,就算吾主知道了也只会责骂妾身两句而已,您说是吧,吾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