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怨天
时间迟早会给他答案的。
朱莫邪冷静了下来,精打细算下来,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也就剩下大概三个月的时间了。原本部署好许多计划,现在都没有时间去完成了。果然,计划远远赶不上变化。但是,朱莫邪心中的忧虑很快就退去了。只因谛听神兽在其身旁,他可以借助谛听神兽的神通,随时关注天庭的动向,以不变应万变。
想到至此,他深呼吸了一口气,也不再白费心神去想未来的事情。他的目光落到石桌上另一本道书《九转玄功》上,眼睛中闪现一丝精光,对于《九转玄功》之名,可谓威名远播,如雷贯耳。
天庭里的战神二郎显圣真君杨戬就修炼《九转玄功》,肉身成圣,不受封神榜束缚。除了杨戬肉身成圣外,托塔天王李靖、金吒、木吒、哪吒三太子、雷神雷震子、韦护六人的魂魄未被封神榜收去,肉身成圣。
《九转玄功》真是好大的诱惑!
太上老君真是好大的手笔,实在是太败家了。他只是分身下阳间,转手间就将《黄庭经》与《九转玄功》这两本道家无上天书给当做见面礼赠送给朱莫邪了。
朱莫邪拾起《九转玄功》翻了开来,只见《九转玄功》迎风就长,化作百米长的长卷,金光闪闪,熠熠增辉,却不刺眼,十分柔和。
一个个黑字离开了长卷,汹涌射向朱莫邪的天庭穴。瞬息间,半卷长卷就化作金光消散天地,剩下的一半长卷也钻出了数多玄奥的黑字射向了朱莫邪的天庭穴。
一转,地仙初期!
二转,地仙中期!
三转,地仙后期!
四转,天仙初期!
五转,天仙中期!
六转,天仙后期!
七转,金仙初期!
八转,大罗金仙!
九转,肉身成圣!
第520章天罡三十六变,地煞七十二变
肉身成圣!
虽然此圣非彼圣。不过,九转玄功,一转一境界,每一转都困难重重。若九转叠加上去,肉身成圣,实力堪比准圣。九转玄功,肉身成圣,非同小可,岂容小觑。
九转极限,法宝也砸不伤分寸,与天龙之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若《九转玄功》再加上天龙之躯同练,威力倍增更甚从前。
正当朱莫邪欲要修炼《九转玄功》时,他脑海又浮现了大量的文字,玄奥苦涩,非比寻常。细心观察,原来是两篇修炼功法,分别是《天罡三十六变》与《地煞七十二变》。
《天罡三十六变》、《地煞七十二变》?!
朱莫邪愕然满目,实在没有想到《九转玄功》之中竟然掺和进《天罡三十六变》与《地煞七十二变》两门道家无上神通法术。
太上老君这份见面礼太过厚重了!
不说《黄庭经》是大道无上经文,也不说《九转玄功》的珍贵,他实在没有想到《九转玄功》里竟然掺和了《天罡三十六变》以及《地煞七十二变》这两门无上神通法术。
众所周知,《天罡三十六变》按天罡数,有三十六变,分别代表三十六种术,以此来躲三灾,分别是:
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呼风唤雨、震山撼地、驾雾腾云、划江成陆、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五行大遁、六甲奇门、逆知未来、鞭山移石、起死回生、飞身托迹、九息服气、导出元阳、降龙伏虎、补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无影、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开顷刻、游神御气、隔垣洞见、回风返火、掌握五雷、潜渊缩地、飞沙走石、挟山超海、撒豆成兵、钉头七箭。
而《地煞七十二变》按地煞数,则有七十二变,分别是:
幽通、驱神、担山、禁水、借风、布雾、祈晴、祷雨、坐火、入水、掩日、御风、煮石、吐焰、吞刀、壶天、神行、履水、杖解、分身、隐形、续头、定身、斩妖、请仙、追魂、摄魄、招云、取月、搬运、嫁梦、支离、寄杖、断流、禳灾、解厄、黄白、剑术、射覆、土行、星数、布阵、假形、喷化、指化、尸解、移景、招来、迩去、聚兽、调禽、气禁、大力、透石、生光、障服、导引、服食、开壁、跃岩、萌头、登抄、喝水、卧雪、暴日、弄丸、符水、医药、知时、识地、辟谷、魇祷。
天罡三十六变与地煞七十二变各有各的优点,不分秋色,也不能说哪门功法更强,哪门功法稍弱。俗话说,“法强与否,看个人境界”。如果非要辨一个强与弱,朱莫邪倒是认为天罡三十六变占据上风一筹。
虽然说地煞七十二变变化比天罡三十六变要多出几十变,但论实用性来讲,两门功法都是为了躲避三灾而修炼,天罡三十六变不比地煞七十二变差。
朱莫邪实在没有想到老君这份见面礼如此厚重,《黄庭经》、《九转玄功》、《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变》以及一瓶太上老君炼制的丹药,诸上任何一样都是奇宝。
而且,《地煞七十二变》又叫《八九玄功》。
四本书籍,无价至宝!
朱莫邪欣喜若狂,与谛听神兽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后,谛听神兽为朱莫邪护法。他顾虑全消,便开始修炼《天罡三十六变》以及《地煞七十二变》两门法术神通。
轰隆,轰隆隆!
自朱莫邪开始修炼《天罡三十六变》与《地煞七十二变》时,原本晴朗,万里无云的蓝空轰然间天地色变,雷动九州,声势浩大,惊天地泣鬼神。原本是白天时辰,苍穹上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一百零八星辰突然亮了起来,格外耀眼。随后,一道道星光穿越虚空,从天而降,依次钻进了朱莫邪身体里。
天罡三十六变:
第一变,斡旋造化!
第二变,颠倒阴阳!
第三变,移星换斗!
第四变,回天返日!
第五变,呼风唤雨!
……
第三十六变,钉头七箭!
地煞七十二变:
第一变,幽通!
第二变,驱神!
第三变,担山!
第三变,禁水!
第四遍,借风!
……
第七十二变,魇祷!
天罡三十六变、地煞七十二变,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变!
神通修成,雷动九州,狂风大作,日月变色!
砰!砰!砰!
朱莫邪睁开双眼瞬间,四面八方受到气势的挤压,“砰”地一声声,轰然间发生爆炸,附近的瞬息间炸出了无数个深浅不一的大坑。
呼呼呼!
狂风吹来,附近的树林压弯了腰,连根拔起,在罡风下化作了齑粉,随风而散。
谛听神兽原本伏在地上,受到罡风的影响,竟站不稳了。它眼神有些惊恐,一双锋利的爪子抓进了泥地里,高大的身躯不断后退,在地上留下了十道深深的抓痕。
……
九幽之下,阴曹地府。
轰隆,轰隆隆!
雷声从阳间传了过来,落到地府里就炸响了起来,白色的雷光摄人心魄,声音震耳欲聋,久久不散。地府里的冤鬼、新鬼、恶鬼都捂住双耳,倒地不起,鬼哭神嚎,惨叫声不绝于耳。
“秦广王,大事不好了。”崔判官见状,脸色惊恐,跑回了秦广殿向秦广王禀告,“外面天显异象,的鬼突然都倒地不起了,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又有人练成了《天罡三十六变》神通法术吗?”
第521章竹篮打水
“又有人练成了《天罡三十六变》神通法术吗?”秦广王踏步走出了秦广殿,抬头望去,天显异象,三十六道雷电隔空传来,在阴曹地府上空炸响了起来,“无需担忧,只是有人练成了神通法术,惊动了天地变化,显出异象,鬼怪心神受惊才会惨叫不绝。”
“神通法术?《天罡三十六变》?”崔判官皱了皱眉头,显然对于《天罡三十六变》并不陌生。虽然他并不会《天罡三十六变》,但也曾从别人口里途听道说中了解过此门神通一二。
轰隆隆!
三十六声雷响过后,天地异象并没有消失,反而又惊起了七十二声雷响。外面的亿万恶鬼叫声更加惨烈了,满地打滚了起来,惨叫声一浪高过一浪,不绝于耳。
“啊啊啊!”
亿万恶鬼双手捂耳,苦不堪言,厉声惨叫不绝于耳。
“什么!”秦广王脸色大变,惊讶道:“又有人练成了大神通法术,《地煞七十二变》!不,是有人同时练成了《天罡三十六变》与《地煞七十二变》!这,这怎么可能!”
秦广王皱了皱眉头,惊讶万分,“到底是何方神圣,竟能够同时修炼两门神通,怪了怪了。”
七十二声雷响过后,天地异象消失不见。与此同时,原本苦不堪言的亿万恶鬼,在雷声消失的瞬间,他们也安静了下来,惨叫声也停了下来。
“秦广王大人……”崔判官见秦广王大惊失色模样,心中也惊讶连连,感到不解,就问道:“为何天罡三十六变与地煞七十二变不可一同修炼?”
“天罡与地煞,虽同为星,可却如同水火,各不相容,亘古传来的定律。自古以来,就从未有人能够顺利修炼两门神通,且练成了。”秦广王摇了摇头,沉声道:“也不知道是何方神圣,竟两门神通一同修炼,恐怕从此世上再无平静之日了。新的一场无量大劫要出现了,人皇朱莫邪大闹地府,折损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地藏王菩萨。今又有奇才练成天罡三十六变与地煞七十二变。看来,真是多事之秋。无量大劫到来,圣人群出,平静许久的三界再次沸腾起来了。”
顿了顿,秦广王走回秦广殿,笑道:“自开天以来,佛道之争就未曾间断过。这一场气运之战,鹿死谁手,还真是令本王期待。西方佛教若胜,就再无道教的立足之地,佛教将横扫天下。道教若盛,便可以占据上风,将封神一劫的损失弥补回来。哈哈哈……”
崔判官跟在秦广王身后,却没有听见任何声音。
……
阳间,乌斯藏国。
朱莫邪练成天罡三十六变与地煞七十二变后,惊起了天地异象,扰动地府里亿万鬼神,鬼哭神嚎。即便是人界诸国、天界天庭、西方佛教多多少少也察觉到天地异变。
不过,影响最大的地方还是人界。
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都受到影响,亿万百姓捂住双耳,惊恐望着天显异象,身子瑟瑟发抖了起来。
“要变天了!”
“妖魔鬼怪要来了吗?”
“三清圣人……”
“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求你大发慈悲保佑我们!”
亿万百姓纷纷跪地,磕头拜天:“玉皇大帝在上,请保佑你的子民。”
而惊起天地异象的罪魁祸首朱莫邪,在练成天罡三十六变与地煞七十二变后,就不断使用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变,变虎、变象、变龙、变老鹰、变蛇、变花草树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朱莫邪都一一变化了出来。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将新修炼成的《天罡三十六变》、《地煞七十二变》融会贯通。
不过,一口气没有间断连续变化如此多次,从花草树木、爬行走兽、山岩物件……即便以朱莫邪强悍的身体素质以及庞大的仙力也支持不住,略有点喘息,有些疲倦。不过,他的脸上却写满了惊喜,兴奋道:“果然是无上道家法术,世间万物,无物不变。”
“恭喜主人”谛听神兽见朱莫邪练成了《天罡三十六变》以及《地煞七十二变》,打心底替他开心,以神通交流之术,恭喜道:“练成天罡三十六变与地煞七十二变大神通。”
“时间不多了,也是时候离开这里了。走,出发去高老庄。”朱莫邪身子一跃,坐上谛听神兽的后背,它四足踏着祥云,扶摇直上九万里,往高老庄方向出发。
在高老庄三十里地外,有一条小河流,只要渡过这条河流,在直走三十里地就是高老庄了。在河流旁有一个茶寮,过过往往的人不在少数。朱莫邪与谛听神兽就在那里休息了一下,品了一壶清茶,点了一些热气腾腾的糕点,用过餐后打算再出发,却被一名妇人给吸引住了。
只见那妇人手持竹子编织的竹篮在河岸边上,不断用手中的竹篮打捞河水。但是,当她抬起手来时,竹篮里的水流便从竹子一格格的缝隙中四面八方流了出来。
竹篮打水一场空!
不过,妇人却十分有耐心,将竹篮沉下水里,再次打捞起河水来。如此,妇人很有恒心,不急不恼,一直重复了失败的动作,并没有放弃。
好奇怪的妇人!
竹篮打水,岂不是一场空?
若要打水,不用竹筒,却用竹篮,真是古怪的妇人。
朱莫邪结账买单,与谛听神兽所变化的小白犬来到妇人身后,提醒道:“大姐你下面漏水了。”
第522章观音大士的化身
下面漏水了?
妇人闻言,脸色一怔,呼吸停滞,手中的动作一僵,显得非常尴尬,似乎也听出此话的歧义,以古怪的眼神盯着朱莫邪,没有回答。
“大姐。”朱莫邪见妇人只是直勾勾盯了他几眼,不闻不问。只见她将竹篮放进水流里,再重复之前的动作,不知疲倦。朱莫邪,不解道:“这位大姐,你不知道“竹篮打水一场空”,徒劳无功这个道理吗?”
“呵呵。”妇人手中动作一顿,回过头来笑了笑,摇了摇头道:“竹篮打水,未必一场空。”
“未必一场空?”朱莫邪皱了皱眉头,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他也是第一次听到这种神理论,竹篮上面小孔数十,盛水进蓝,水流会从缝隙流出去,自然装不满,“大姐,此话怎讲?竹篮上竹孔缝隙数十,水是无形,装竹篮里,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下,自然会从那些缝隙流出来,怎么装都不可能装得满。”
“竹篮不满,心中已满。”妇人将竹篮沉进河流中,再次提起来时,诡异的一幕出现在眼前,竹篮已经满载水流,滴水不漏,妇人笑道:“若心满,竹篮自然也满。”
竹篮打水,满载而归。
朱莫邪皱了皱眉头,心生警惕,此妇人恐不是寻常人,似乎有目的而来。此妇人说话间,句句禅机,令人费解。而他身边的谛听神兽也有些异常,金红分明的眼睛落到妇人身上,似乎已经辨出对方身份,心中不禁有些恐慌,以交流神通通知朱莫邪,“主人,此妇人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观音大士?!”朱莫邪心中一惊,实在没有想到眼前这平凡无奇的妇人居然是四大菩萨之首观世音菩萨,心中询问道:“谛听,你肯定?”
“主人,我肯定此妇人是观音大士所变。”谛听神兽的神通可以辨认世间万物,尤其善于听人的心。故此,它非常肯定眼前这妇人就是四大菩萨之首的观音大士所变。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意思就是说,众生遇到种种灾难苦恼,只要发声呼救,观世音菩萨就寻声解救。声音不用听而是去“观”,此属于西方佛教所说的“六根互用”。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及其功能。“根”为“能生”之义,如眼根能识色,耳根能听音,鼻根能嗅香,舌根能尝味,身根有所触等。
一般凡人,各根各司其职。但佛家神通妙用,六根却可以互用,即六根中任何一根都能替代其他诸根的作用。佛祖释迦牟尼佛在六根互用上就达到了极高极圆满的境界。在佛教经文《涅盘经》里称:“佛祖如来一根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别味、知法,一根现尔,余根亦然。”观音菩萨也同样具有这种神通,即以目观尘世苦难众生的呼救声,而前往解救。故此,观音菩萨也叫观音大士。
上一篇:崩坏,女武神们的平然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