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龙怨天
说着,他洒脱一笑,身形便是逐渐飘忽消散,最终化为无数光点,消失在天地间。
原本被静止的时空,瞬间恢复了原样。
“呼,终于走了。”
朱莫邪长舒了一口气,探手捏了捏天依的小脸,笑着问道:“乖丫头,这下你爹爹也同意了,你就乖乖的呆在哥哥身边吧。”
“走,回家吃大餐去!”
天依擦了擦美眸,重重的点了点头,抱着朱莫邪的腰肢,化作一道流光,疾驰而去。
第109章飞速发展的大明!
翌日,一道惊天动地,震撼了整个大明的皇榜横空出世。
泰山封禅之上,文武百官,竟是想要对皇上意图不轨,被天降雷霆给尽数劈死了。
原本还奇怪于为什么天降祥瑞之后,又降下雷霆凶兆。
原来是上天用来惩处这些心怀鬼胎的大臣,保护皇上的。
大明亿万百姓皆是大呼苍天有眼,保护好了皇上,根本没有任何怀疑。
旋即第二天,又是一道皇榜张贴在了全国各大城池的城墙之上。
大明近乎八成五品以上的官员,尽数被撤职隔查,空缺的官职都换上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
这一纸皇榜,又是引发了大明的大地震。
不知真相的老百姓自然乐得看见那些耳熟能详的贪官污吏下马,齐齐喝彩。
不过,一些有心人,却是闻到了其中非比寻常的意味。
这分明就是当今圣上,一场足以载入史册,流芳万古的政治大改革啊。
连番惊天大事件的热议持续了一阵后,便渐渐消退下来。
大明的气氛,再度回归了平静安详。
只是,此刻的大明,没有赋税之忧,没有奸佞之祸。
老百姓丰衣足食,还颇有富余,就算是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和无人奉养的老人,也不用再害怕会饿死,都可以如实的领到一笔足以过得比较舒坦的津贴。
人人过得生龙活虎,如登天堂,朱莫邪的形象,在老百姓的心中,逐渐成为了神一样的代言词。
平静的时光,持续了半年之久。
半年之后,数以千万计数的人,从远方的东洋纷纷而至,在苏北的荒地上开垦荒地,建立家园。
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笔让人惊掉眼球的财富。
可朝廷却是没有半分藏私,竟是将那吓人的天文数字,全数拿出来,开办免费学堂,供孩童读书认字,成为可造之材。
更是在全国各地,大肆修建前所未有的国有工厂。
诸如兵工厂专制火枪弹药,造船坞打造存在于传说中的金属大船,以及闻所未闻的开油井工厂。
无论哪个类型的工厂,薪资都是是普通成年人辛勤劳作的数十倍以上。
而且颁布政策,工龄达到十年以上之人,若是不愿在做,可申请养老了离休,每月可领朝廷津贴,安度晚年。
此等优厚无比,只要肯卖力,就能获得终生饭碗的政策,顿时让全天下为之动容动心。
一时间,风起云涌,无数身怀绝技,却被视为奇淫技巧,不务正业的人才,纷纷涌入其中,大放异彩。
无数找不到满意工作,只能在家种田耕耘的肌肉大汉也齐齐而至,为最基础的铸造人力,提供源源不绝的新鲜血液。
泱泱中华,在这项举措之下,足足提前了数百年,进入工业时代。
到了尚武三年之时,当年还使用着笨重的火铳和重弩的神机营,足足万人,都已经鸟枪换炮,淘汰掉了那些成为历史的武器。
几乎人手一把做工精良,散发慑人寒芒的自动步枪。
甚至于,边疆之地的一些将士手中,都已经配备取敌方大将首级于千米之外的狙击步枪。
一些不知死活,前来边疆骚扰百姓,挑衅大明天威的蛮夷军队,有些甚至都还未进入大明的领地,首脑的头颅便已经爆成一团肉酱。
吓得鞑靼以及极北之地的战斗民族罗刹国,皆是退守数百里,不敢再贸然范进。
前些日,沿海地带还来了十几艘巨大的铁皮战舰,船上的人皆是金发碧眼,如同鬼佬,面怀不善,来势汹汹。
在百姓还担忧这些来历不明的异族之人上岸后会干些什么时。
便已经被一艘如同山包大小的钢铁巨兽,一炮一艘,短短十数分钟内尽数击沉,那些异族鬼佬,尽数葬身汪洋大海。
自此,大明江山,固若金汤!
每一个大明子民,都敢向任何番邦商人,大吼出犯我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的嘹亮口号。
民族之魂,已然成型。
大明宫内,身穿金丝龙袍,头顶珠帘冕的朱莫邪,看着库房内空空如也,只剩寥寥数块的黄金,不由一阵头疼。
这三年来,他的修炼速度仿佛陷入了沉寂时期,金丹根本没有一丝壮大,利用北冥神功吸收武者内力,也再也起不到丝毫作用。
以他所见,内力真气,和金丹的真元已经不是一个层次的能量了,根本吸之无用。
所以,这几年来,他便潜心练体,从东瀛弄来的黄金和原本的内库藏金,已经消耗一空。
银子他有的是,可他需要的,却是黄金!
“哎,任重而道远,我不能没有钱。”
“龙一,即日带兵,攻打非洲,把他们的钻石黄金,都给我拿回来!”
轻飘飘的一句话之下,便已经决定了非洲黑哥的命运。
第二日,浩浩荡荡万余精锐部队,乘上二百辆初步成型的大卡车,向极西之处的另一片大陆,开拔而去。
眨眼两年过去,沉寂了整整五年之久的大明,再度响起石破天惊的消息。
两年前开拔的一万精兵,凯旋而归,宣布收复了比大明国土更大的大陆,带回了无数金银珠宝。
一时间,龙一大将军的声名一时无两,朱莫邪的威望亦是再度攀升到了一个新的巅峰。
又是大明宫内,朱莫邪凝眉低吟道:“肉身趋于饱满,快达金丹中期,壮大金丹之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金丹内的能量若不壮大,他便无法晋升,能壮大金丹的方法,似乎唯有逍遥至高宝典,天长地久长春不老功了。
可是,整天处理朝政,如何闭关修炼不老长春功?
第110章眨眼十年!
朱莫邪凝眉沉思了一阵后,突如福至心灵,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
“小正子,派人去请怀恩公公前来。”
时间过去了三年,一直在各处边疆奔波,为朱莫邪清理边疆蛀虫的于正,已然功成身退,回到京城。
而尚铭似乎在泰山封禅上有所收获,触摸到了金丹的边缘,此时正在闭关,大明宫的大小事务,现在由于正打理。
听到朱莫邪的吩咐后,于正施了一礼,便前去办事了。
不到一刻钟时间,于正便带着一个头发花白,慈眉善目的老太监进入了大明宫的庭院中。
“奴才怀恩,参见皇上。”
下跪叩拜的老太监,正是朱莫邪要寻找的人。
“怀恩公公,朕也不多说废话了,吾弟朱佑樘现今身在何处?”
朱莫邪开门见山的话,如同惊雷一般在怀恩的耳中响起,震得他一阵发蒙。
当年万贵妃设计陷害孝穆皇后,使其被打入冷宫。
当时孝穆皇后身怀六甲,心知不久后便会被万贵妃给害死,于是以大毅力提前生下了孩子朱佑樘。
也就是成化帝膝下的三皇子。
万贵妃派去赐死孝穆皇后的怀恩,原本就生性纯良,不忍下手,见到呱呱落地的婴孩儿后,更是于心不忍。
孝穆皇后自知怀恩不杀她,她也必死无疑,还会连累了这个善良的太监,于是以白绫自缢上吊而死。
死前千叮万嘱,一定要将孩子安安全全的送出宫,让他做一辈子的普通人,不要卷入宫廷争斗之中。
这件事只有天知地知,死去的孝穆皇后知道。
www.53dushu.com
当世活着的人之中,知晓原由的,也仅仅只有怀恩和收养朱佑樘的清虚道长。
怀恩百思不得其解,皇上又是如何知道,他还有一个胞弟的?
“这……皇上,奴才受孝穆皇后临死所托,要三皇子平平淡淡在民间过一辈子……”
怀恩为难的看了朱莫邪一眼,吱吱呜呜道。
闻言,朱莫邪瞟了他一眼,轻笑道:“没想到你倒是很守诺。”
旋即,转过身去,负手而立,淡然道:“孝穆皇后将三弟流放民间,无外乎担心他在宫斗之中丧命。”
“可现在,大明朝堂,浩然正气,后宫之中上一辈的嫔妃,也没人敢在朕眼皮底下争权夺利。”
“而朕的皇位,亦是稳如泰山,你觉得朕会加害于自己的胞弟吗?”
在朱莫邪犀利如电的注视之下,怀恩只觉寒风刺骨,连忙跪下,道:“奴才不敢,只是奴才认为三皇子在民间过得很开心,回到皇宫享乐,反而会变成庸碌无为的纨绔子弟,望皇上理解奴才的苦衷啊。”
“呵呵,谁说要接他回来享受荣华富贵了?”
“朕要好好操练他,为朕治理万里山河,与我分忧罢了。”
怀恩听到朱莫邪毫无虚假的话语,那清澈如水的眸光中也的确没有半点杀意。
终于松了口气,这才如实道来:“三皇子,从小被清虚道长收养,如今身份是武当山第三代弟子。”
朱莫邪眼光闪烁,微不可查的松了口气。
若是自己没有来到大明,按照历史,朱佑樘才是继朱见深之后的皇帝,明孝宗!
值得一提的是,此人心胸宽广,为人和善,礼贤下士,乃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一代明君。
开创了弘治中兴的十年盛世!
若是将他带回皇宫,好好教导一番,必能为自己排忧解难,自己若无瑕管理朝政,也完全可以放心的丢给他。
……
第二天一早,一张皇榜再度张贴在全国各大城镇的城墙之上。
亿万百姓看了上边的内容后,皆是惊疑不定,有些惊讶,也有些遗憾。
当今圣上竟是找到了遗落民间的胞弟朱佑樘,并且册封他为摄政王,皇上不在之时,掌管天下大小政务,拥有生杀大权,几乎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让他们很是惊讶,惊讶于皇上的魄力,竟然这么轻易的就把大权交给一个素未谋面的胞弟。
好像早就知道,这位摄政王朱佑樘不是奸邪之人一般。
让他们遗憾的是,皇上竟是宣布,即日起闭关修炼,所有朝政由文武群臣辅佐摄政王完成。
看样子,短时间内,大明百姓无法看到皇上挥洒笔墨,指点江山,征战四方的雄姿了。
半年时间,眨眼即逝。
平平无奇,毫无功绩,几乎快要被百姓淡忘的摄政王朱佑极竟是亲自带兵,用兵如神,竟是一举收复了高丽琉球。
一时间,举世皆惊。
朱佑樘这个摄政王,终于被老百姓所承认。
往后时间内,尚武大帝朱莫邪依旧神龙见首不见尾,甚少出现,不过所幸摄政王乃是天生的治国之才,虽再无太大耀眼的功绩,却也将大明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大明国力,经济,民生,凝聚力,都是飞速发展。
通过无数从其他战败国带回来的财富,发展国有工厂,高额的薪资让民众一个个富足起来。
有了高昂的回报,做起事来自然卖力得很,军工虽然还未达到流水线量产的水平,却因为员工众多,日复一日的手工锻造,亦是积少成多。
大明八十万正规军,几乎有一半已经装备上了先进的枪械武器,初步踏入了热武器时代。
时间飞逝,如白马过隙,犹如白云苍狗。
似乎只是一个呼吸的时间,又是四年多光阴,消失不见。
沉寂了多年的大明宫内,在尚武九年末年之时,传出一道如洪钟大吕,席卷八荒的长啸之声。
上一篇:崩坏,女武神们的平然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