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皇子三岁半 第39章

作者:风暖日迟迟

  许久没戳过了,有点上瘾。

  宁守绪叹口气:“答应了我没人能教九弟五禽戏。”

  “这是什么?”娴妃疑惑。

  宁守绪将赌约说出,娴妃扭头看夏景:“景儿怎么有这个要求?”

  “四哥说,三哥这里没人的话,他就求大公主教我!”夏景满脸憧憬,“我还没见过大姐姐呢。”

  宁守绪本有些恼,听了夏景的话,噗一声笑起来。

  娴妃斜一眼他,为难地看夏景:“要不,还是别烦你大姐姐了。我找个别的公主教你可好?”

  “大姐姐怎么了吗?”夏景假装疑惑。

  “倒也没怎么,就是不讨孩子喜欢,年纪小些的皇子公主在她身边,没有不哭起来的。”娴妃说得很委婉。

  “大皇姊自幼跟着太后……”

  宁守绪刚起了个话头,娴妃狠狠瞪他了一眼,太后是你能编排的?

  他忙改口:“大皇姊严格得很,你稍有散漫,就要被叱喝。”

  “别说你们这些皇子公主,就是我,也不敢往她那边凑。”娴妃又劝,希望夏景放弃。

  “而且,大皇姊正在考虑出阁的事,估计烦得很,你去了,就是肉包子打狗。”宁守绪说笑。

  他们都劝夏景别去找大公主。

  但他们说的,正是夏景希望去找大公主的原因。

  大公主由太后养大,借助她,可以接触太后。

  大公主为人严肃有威仪,能干大事。游戏里,她有四五条未来路线,都是主宰一方,至于路线区别,和嫁去了何方有关。

  其中一条里,她嫁入匈奴,在萧月称帝之际,合纵连横,借用夫家的地位,拉了一批匈奴部落,攻打大宁。

  与她作战的,正是萧月的兄长,夏景的舅舅。

  她打不进来,宁氏王朝也打不出去,打着打着,匈奴部落的首领死了一个又一个,没了首领的匈奴骑兵,都落入了大公主手里。

  战事打了两年,双方停战,夏景的舅舅成了公爵,萧月借助他握稳了大宁兵权,大公主成了南匈奴的话事人,收拢了一堆部落。两方谁也没亏,各自大赚。

  游戏论坛上,不少玩家讨论,这大公主打萧月是假,趁机夺取匈奴部落的权力是真。

  这样一个能掌兵人才,夏景怎么能错过?

  而且,大公主掌的不是宁氏王朝的兵,而是匈奴的兵,是青帐汗国的兵。

  她做的是增量,不是存量。宁氏王朝再动荡,也影响不到她。

  她是一支奇兵,一张绝对的底牌。

  “三哥和娘娘这么说,我更好奇了。”夏景跳下椅子,“我还是要去瞧瞧。”

  “只是去瞧瞧,倒也没事。她到底是你大姐,马上要远嫁了。”娴妃叹了口气,想到了自己的家人。

  “去吧去吧。”宁守绪拿起拼图,“别哭哭啼啼地回来就行。”

  求月票推荐票!冲下榜单,过几天就要下新书榜了。预计一号上架,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56章 宁晚君(二合一)

  从养和轩出来,夏景立即跑去了观澜斋,向宁知行汇报。

  宁知行不介意介绍大公主,但疑惑宁守绪为何没帮忙,走去了养和轩。

  宁守绪告诉他,是夏景想要结识大公主。

  宁知行哑然失笑,也觉得夏景不知天高地厚。

  “你姐姐决定好去哪了吗?”宁守绪动了动腰,拼图匣子压在他屁股下,有些不适。

  “上个月见到她,还没选定,说是想问一问太后的意见。”宁知行回答。

  大公主是宁知行的姐姐,不过两人从未一起生活过。

  大公主满周岁后,就被送入了太后府中,由太后抚养。这是当时刚登基的康宁帝,为了拉近和太后的关系,送去的‘心意’。

  对姐姐的婚事,宁知行也有些忧愁:“腊梅宴之后,就该选定了,不知道会如何。”

  “不说这个,”宁守绪起了坏心眼,问他,“我这有个题目,你要是能答出来,我屋里的东西你随便选,若答不出来,你那本墨家的书借我看一个月,如何?”

  宁知行一挑眉:“皇兄请出题。”

  想到自己接下来要问什么,宁守绪压不住笑意。

  他咳嗽一声,努力绷着脸:“最早的姓氏是?”

  ……

  夏景在观澜斋中,参观宁知行的仓库。宁知行还没答应他,他等着回复。

  日轮西落的时候,宁知行的影子投在了院中的石板上。

  夏景抬头,发现四皇兄黑着脸,一副郁闷气愤的模样。

  这是怎么了?宁守绪不守承诺,出卖了自己?就算这样,也不至于生气才是。

  “我明日领你去见大公主。”宁知行对夏景道。

  夏景松了口气,这气不是冲他来的。

  “四哥怎么不开心了?”他贴心地问。

  回想到养和轩里的事,宁知行的脸更黑了。借书一个月不算什么,但在这种——这种儿戏一般的问答里输了,让他郁闷得很。

  他沉默片刻,看着夏景:“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若答上来,我库里的东西你随便选,若答不上来,你三日不许去养和轩。”

  夏景眨眨眼,好像明白了宁知行郁闷的缘由。

  他乖巧地点点头:“好,四哥出题。”

  宁知行露出笑,自己被坑令人难受,但以同样的手法坑了别人,就能大大缓解郁闷,甚至生出快感来。

  他笑呵呵地问夏景:“最早的姓是什么?”

  “本善。”夏景快速答。

  宁知行后退一步,看夏景的眼中满是不可置信,是被背叛的苦闷。你怎么能答上来!

  “原来三哥已经戏弄过了你。”他叹道。

  夏景挠挠脑袋:“嘻嘻,是我问三哥的。”

  原来你才是罪魁祸首!

  “我要那个梳妆盒,四哥帮我打包好,我明天送给大姐姐。”夏景与宁知行道别,跑出了院子。

  那可是我设计了好几个月,做了半个月的梳妆盒!宁知行扶额叹息。

  还好,送给的是自家姐姐。

  他喝口茶,饮下烦闷,继续做起轮椅。轮椅的不少设计还需要验证,粗略估计,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两个月才能完成。

  ……

  大公主名为宁晚君。与宁晚君的见面分外平淡,宁知行带去夏景,奉上梳妆盒,宁晚君收下,说自己何日何时有空,让夏景在那时候过去,便结束了交谈。

  夏景心想,宁晚君和宁知行不愧是姐弟,两个都是淡人。

  从宁晚君那回去,正遇到娴妃造访静怡轩。

  娴妃告诉萧月,康宁帝让皇后商议她封嫔的事,皇后故意招去四妃商量。

  坤宁宫里,只有他娴妃支持,其他三妃,端妃、柔妃没说话,敬妃以九皇子才三岁为由,说该晚一些封。

  古代后宫里,皇子、公主的夭折率很高,按宁氏王朝的规矩,皇子公主健康生长到五岁,才会将他们记载在册,敬妃的话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只不过,敬妃是个墙头草,她的话可能是任何一个人的意思,唯独不可能是她自己的意思。夏景估摸,是皇后试探了端妃和柔妃的意见,授意敬妃说的。

  端妃的好姐妹云嫔和萧月交好,柔妃的孩子是萧月的骨血,这两人都不能明面上表示反对。

  “等腊梅宴,她们再没个说法,我帮妹妹问问皇上去!”娴妃急切道。

  她有这资格,她相信康宁帝会给她这个面子。

  康宁帝虽无情,但大宁以忠孝治天下,宁守绪作为儿子救了父亲,作为臣子救了皇帝,忠孝两全,在道德金字塔的顶端,是大宁好人、道德标兵,康宁帝为了人心,必须宠爱他以及他的母亲娴妃。

  “有姐姐照拂,是嫔还是昭仪,又有什么区别?皇上若有意缓一缓,自有他的道理,姐姐万不可冲动。”萧月握住娴妃的手劝。

  “这宫中无数人,如同苍蝇一般,闻到腥味就鼓噪不休,妹妹独守高洁,只恨那些家伙太可恶。”娴妃叹息。

  萧月何尝不盼望早日晋升,只是觉得事不可为,不必消耗人情罢了。

  娴妃走后,云嫔来访。

  云嫔知道了端妃沉默的事,过来安慰萧月,并说自己一定会劝端妃。

  萧月又将这事问了慧静。

  慧静告诉她,当尽力争取,但不是向康宁帝争,而是拉拢端妃和柔妃。她与端妃有旧,会帮萧月说情,只要再解决柔妃,事情就不会有问题。

  萧月却无接触柔妃的办法。宁守绪的生日宴后,颐和宫那边格外冷淡。

  她已打算放弃,熬个一年多,等夏景五岁,必定可以升嫔。

  娴妃又走动了一番,没有成功。她来到静怡轩,叹息萧家对萧月毫无助力,但凡萧家支棱一些,这个嫔都跑不了。

  萧月扯开了话题。

  晚上,夏景躺在萧月怀里,借着娴妃的话问:“阿母,我还没见过外祖父和外祖母,他们是什么样子?”

  萧月露出笑容,为夏景讲自己小时候的事。

  “我还有个舅舅?”夏景假装惊喜。

  “是啊,你舅舅他……”萧月又说了许多兄长的事。

  铺垫到这里,夏景道出自己的目的:“我要见舅舅!”

  “你舅舅离京城远着呢,他也进不来皇宫。”萧月何尝不思念家人,眼中绕起愁思。

  夏景抱着她,用出前世在金主那边苦练的撒娇技术,终于让萧月松了口。

  “舅舅在家也是闲着,不如来京城找个活。就算找不到,四哥出宫后,也能在四哥府上做事。”夏景用前途诱惑。

  萧月迟疑许久,同意修书一封,托娴妃送出去,让兄长来京。她也想让父母过来,可他们年岁已高,不宜长途跋涉。

  送信约要半个月,舅舅过来,不在路上流连的话,大约也是半个月,一个月后就能见到他。

  见完就让他回去。在京城找活干?哄哄萧月罢了,回去镇压叛军才是大事!

  等他大胜,自己母子俩的腰才能挺直。

  ……

  到和大公主宁晚君约定好的日子,夏景上了门。

  宁晚君住在水云殿,是太后慈宁宫旁边的小院子。

  太后是武家之女,宁晚君继承了太后的武德,琴棋书画只是寻常,排兵布阵却格外精通。

  夏景进入院子,喊杀声扑面而来,两队太监正用木刀比拼。宁晚君高坐殿前,面无表情地看。

  两队太监一共十余人,都在御马监当值。御马监是为皇帝养马的部门,既然养马,当然要会骑马,既然会骑马,自然要会点功夫。

  夏景绕开交战双方,跑到宁晚君身旁,兴奋地往下瞧。

  他最喜欢看人打架了!

  宁晚君扭头,见到夏景眼中的喜悦,不以为意。

  两方太监各自用一套阵型,起初在互相试探,只有木刀撞击,并无人员受伤。

  片刻,两方熟悉了对方的作战方式,对战白热化,木刀砍在了肉体上,鲜血四溅、头破血流!

  几个呼吸的时间,一半太监倒在了地上,剩下的太监也带着伤势。

  宁晚君再看夏景,夏景眼中的兴奋退去了些,托着下巴,似在思考。

  喜欢看打架不稀奇,但见到这鲜血直流的场面,能保持镇静的可不多!宁晚君惊诧。

  又十几个呼吸后,院子里只有三个太监还站着,他们是队友。

  宁晚君拍拍手,两侧另有太监涌来,抬走了倒地的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