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幽夜之下
在不计魔力损耗的情况下,【死亡化身】甚至可以让亡灵巫师直接拉出一条同等级的死亡之龙助战。
然而,这一法术的消耗之庞大,同样让人叹为观止。
其魔力消耗远超同为传奇法术的【末日审判】,达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境地。
尤其是在尝试召唤与施法者同级别的死亡化身时,高达3900点的魔力消耗
,即使是对半神阶位的亡灵巫师来说,也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34级的莫洛斯本身也就是4950点的魔力值。
这意味着施展【死亡化身】后,他将会面临显著的实力削弱。
虽然亡灵巫师拥有【水元素魔瓶】和以【魔井】井水为原料炼制的【魔井之力】魔药作为补充手段,但在半神阶位的战斗中,这些补充方式已显得捉襟见肘,无法满足他对魔力的迫切需求。
能够成为半神阶位存在之敌的,必然也是同等级别的强者。
在半神之间的较量中,无论是【水元素魔瓶】还是【魔井之力】魔药,都无法为他提供足够的魔力支持。
事实上,【水元素魔瓶】、【魔井之力】与真正的【魔井】相去甚远。
后者拥有直接补满饮用者魔力的神奇效果,这是前两者难以望其项背的。
对于魔力上限连1000点都不到的亚山施法者来说,这两种补充方式或许差别不大。
它们都能迅速恢复魔力至满值。
可是,当施法者步入半神阶位,一切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层次上,【魔力增幅】的蜕变特性将魔力值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在这个高度上,像是【水元素魔瓶】、【魔井之力】这样的补充效果变得苍白无力,根本无法与【魔井】的魔力恢复效果相提并论。
面对这样的挑战,莫洛斯深知,与其分散精力去研究其他传奇法术,不如将全部心思投入到寻找能够替代【水元素魔瓶】与【魔井之力】的魔力恢复手段上。
毕竟,在真正的战斗中,没有充足的魔力作为支撑,即使掌握了再多的传奇法术,也难以施展其威能。
幸运的是,在这方面,莫洛斯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
【炼金术】与【魔药学】这两项看似与战斗无直接关联的技能,此刻却成为了他解决魔力问题的关键所在。
【魔药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深奥之处绝非常人所能窥视。
也就是身为半神阶位亚山施法者,亡灵巫师经历过四次生命层级的跃升。
要不然的话,想要在短时间内于这门学问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不过,现实没有如果。
凭借四次生命层级跃升带来的深邃智慧,莫洛斯仅仅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将【魔药学】的造诣提升至中阶之境。
中阶程度的【魔药学】固然不高。
但依靠【魔井】井水这样珍惜的魔法材料打底,他还是能够炼制出一些珍稀且效果显著的魔药的。
别看亡灵巫师能够肆意挥霍【魔井】井水就觉得它是一种很容易获得的材料
【魔井】井水的本质是水元素位面魔力富集的深海之层的纯净海流。
如果没有【活力魔井】的话,想要开采这种魔法资源,最低都需要传奇阶位的施法者。
显而易见,传奇法师们不可能放下身段去做这种活计。
所以,【魔井】井水在亚山世界中极为稀有,是一种备受珍视的魔法材料。
而【活力魔井】本身,更因其强大的效果成为英雄、领主们竞相争夺的战略要地。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使得真正能够利用【魔井】井水炼制魔法药剂的存在,无一不拥有传奇阶位的战斗力。
按常理而言,以中阶水平的【魔药学】来处理如此珍贵的材料,无疑是极大的浪费。
但放在莫洛斯这里,情况就不一样了。
作为半位面的主人,他掌控着数座【活力魔井】。
这使得【魔井】井水在他的手中变得轻而易举,可以随心所欲地挥霍。
得益于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亡灵巫师成功的炼制出了一种名为【魔井之赐】的魔力恢复药剂。
【魔井之赐】:服用后,魔力值+5000,瞬时生效。
这种魔药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将大量的【魔井】井水压缩,从而获得整整1年的保质期。
是的,不同于一般的魔药,【魔井之赐】是有保质期。
第266章炼制魔药
将炼制完成的一组(12瓶)【魔井之赐】收入【储物戒指】,莫洛斯就投入到下一轮的炼制工作中。
12瓶【魔井之赐】很多吗?
不过只是提供了12次恢复完满魔力的机会罢了。
根据与第二律者·空之律者的交战经验来看,一旦与同级别的对手陷入消耗战,这点魔药储备根本难以支撑。
就算考虑到【魔井之赐】魔药的保质期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过度囤
积并不明智。
但为了确保在一两场与同级别对手的激烈消耗战中能够有充足的魔力供给,维持一定的储备量仍是必要的。
经过仔细而严谨的计算,莫洛斯得出结论——他需要储备的【魔井之赐】大约在十到十二组之间。
对于一般的【魔药学】水平停留在中阶的魔药师而言,炼制【魔井之赐】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材料的稀缺。
毕竟,这种在中阶魔药中难度极高的魔法药剂,即便对于中阶水平的魔药师来说,其炼制成功率也仅有25%。
加之【魔井之赐】的基材——【魔井】井水价格昂贵,如此低的成功率几乎可以说是血亏。
然而,在坐拥数座【活力魔井】的亡灵巫师的眼中,这个问题根本就不存在。
别说是25%的成功率了,就算成功率再低一些,他也能凭借大量【魔井】井水的投入,确保【魔井之赐】的稳定产出。
魔法行会上层的炼金术实验室中,亡灵巫师站在炼金台前,全神贯注地操纵着面前的精密炼金器械。
别看亚山世界的平民还过着与中世纪没什么区别的生活,但实际上,亚山世界的魔法文明是相当繁荣的。
学院阵营所建造的浮空城,便是这一魔法文明的最佳见证。
那一座座高悬于天际的魔法都市,如星辰般璀璨,足以让任何目睹它们的存在惊叹于亚山世界魔法的强大力量。
众所周知,墓园阵营是从学院阵营中分裂出来的。
两者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得在很多方面,墓园阵营与学院阵营之间的差距并不显著。
在这样的魔法文明中,高阶施法者们所使用的炼金器械当然不会是坩埚、水晶瓶之类古老而原始的器具。
这些古早玩意只是学徒们初窥门径时的练手之物,在高阶施法者的眼中,它们早已失去了实际使用价值。
对于亚山世界中的高阶施法者来说,他们最常使用的炼金器械是那些集成了多种功能的炼金台。
这些炼金台设计精巧,功能强大,能够辅助施法者进行各种复杂的炼金术实验。
而莫洛斯此刻所使用的炼金台,更是其中的翘楚之作。
如果是在亚山世界,想要获得使用这种级别炼金台的资格,起码得是准传奇级别的魔药师。
但现在,在墓园领地中,除了莫洛斯本人外,哪里还能找到第二位魔药师呢?
维尔薇虽在跟随他学习魔法知识,但就算天才如她,也仅仅是刚刚迈入中阶施法者的门槛。
神秘学者小姐对于最感兴趣的魔法技艺——【炼金术】的研究都还停留在起步阶段,自然不会再贪大求全地去学习【魔药学】。
言归正传,莫洛斯将所有炼制【魔井之赐】所需的魔法材料一一放置在炼金台上预留的槽位中。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手掌稳稳地按在炼金台上,心念一动,一缕精纯的死亡魔力就注入了炼金台中。
随着魔力的流转,炼金台上凭空燃起一小簇幽蓝色的火苗。
亡灵巫师熟练地操控着炼金台的机械臂,精准地从预留槽位中夹起一小撮紫黑色的魔植,这是炼制【魔井之赐】时不可或缺的辅助成分。
他熟练地将魔植置于火焰之上,不一会儿,魔植便在火舌的舔舐下化为灰烬。
小心翼翼地将这些灰烬收集起来,莫洛斯开始对剩余的材料进行精细的预处理。
魔药学中,材料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的魔植需要在干燥的环境中去除多余的水分,有的则需要萃取其精华,还有的则需要用魔力进行激活……
只有经过这些繁琐而精细的步骤,这些魔法材料才能与魔药的主材完美融合,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否则,药性之间的冲突不仅会使魔药炼制失败,更可能引发一场无法预料的灾难性爆炸。
在成功处理完所有需要预处理的魔法材料后,亡灵巫师按照脑海中早已熟记的炼制程序,操控着炼金台的几只机械臂,逐一将这些珍贵的材料放入坩埚之中。
伴随着幽蓝色火苗的舞动,这些魔法材料在坩埚内缓缓融化,最终汇成了一滩暗红色的浓稠液体。
轻嗅着这液体散发出的奇异而恶心的气味,莫洛斯的内心感到无比的满足。
他知道,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在按照预期顺利进行。
关键的部分到了!
心中默念,亡灵巫师再次操控着炼金台,一点点地将这暗红色的浓稠液体注入到下一个步骤所需的水晶容器中。
他的表情严肃而专注,操控着炼金台,将【魔井之赐】魔药的核心主材—
—【魔井】的井水进行精细的压缩。
紧接着,莫洛斯将体内的死亡魔力源源不断地注入正在炼金台中急剧变化的压缩【魔井】井水中。
“检测到能量变化!”
也就是在这一刻,炼金台的人工灵魂发出了报告。
“能量波动开始升高……”
“物质特性正在发生转变……”
“……”
倾听着炼金台人工灵魂那冰冷的机械音,莫洛斯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他毫不犹豫地施展起法术,将更多的魔力注入到水晶容器中的暗红色浓稠液体中。
当【魔井】的井水被完美压缩,他果断地操控着炼金台,将其准确无误地注入水晶容器。
就在压缩【魔井】井水与暗红色浓稠液体接触的那一刹那,莫洛斯启动了炼金台铭刻的法术。
“噼里啪啦~”
随着电弧的跃动和噼啪声响,两种溶液如同两条巨龙在空中激烈地碰撞、交织,最终缓缓融合成一体,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闪烁着神秘光泽的液体。
“能量变化符合预设标准!”
“物质特性转变完成!”
“数据扫描分析中……”
“炼制成功!”
听到炼金台人工灵魂的最后报告,莫洛斯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知道,一瓶新的【魔井之赐】魔药诞生了。
第267章百味的晚宴
当莫洛斯将最后一瓶用以储备的【魔井之赐】魔药收入【储物戒指】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第二天的中午。
十二组,整整144瓶魔药。
如此庞大的数量,能够在短短一天之内完成炼制,完全依赖于炼金台的高效与精准。
要不然的话,哪怕身为半神阶位的亚山施法者,亡灵巫师也做不到这样的事情。
短暂的休息过后,莫洛斯原本打算前往魔法行会的图书馆,挑选下一个要深入研习的传奇法术。
但来自维尔薇的魔法通讯打断了他原本的计划。
从神秘学者小姐跟随亡灵巫师学习魔法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数年的光阴。
在这段时间里,她已经完全洞悉了莫洛斯的日常作息。
以维尔薇的聪明才智和敏锐洞察力,这完全属于常规操作,不值得惊讶。
也正是因为如此,维尔薇很清楚,在这个时间点,她的爱人兼导师通常不会忙于魔法实验。
于是,她毫无顾虑地发出了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