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1221章

作者:天命杨昭

“本将一言九鼎,夫人放心便是。”杨昭十分爽快的答应了。

桓柔这时才松了一口气:“将军言出必行,乃真英雄,妾身在25此谢过。”

“本将不喜欢强人所难,如果夫人也想回,也请便。”杨昭合了合衣,无所谓的说道。

假如没有之前和萧经的那一场照面,桓柔必然会选择离开,但是现在萧经已经知道自己服侍将军之事,早晚会传到萧衍耳里,即使自己回去,也会失宠,没有什么意义。

沉默了许久,桓柔幽叹一声道:“妾身已是将军的人了,还盼能得将军收留,让妾身继续服侍将军。

杨昭心中冷笑起来,表情立刻严肃起来。

“夫人乃是千金之躯,杨某不过一介武夫,怎敢让夫人服侍,你还是跟着萧经一块去南墓吧。”

听得此言,桓柔花容失色,无杨见萧衍的桓柔听到杨昭要赶她走,急忙求道:“妾身不愿回去,妾身愿服侍将军一生,哪怕做个姬妾也行,望将军怜惜。”

桓柔的话已至此,杨昭便给了她一个台阶下,叹道:“罢了,若夫人真不愿走,本将就养着吧,不就多了一张嘴。”

杨昭的言外之意事,你可以做我的女人,但是别想利用杨昭的关系为你桓家谋福利。

桓柔确实是想着以后将杨昭服侍好了,便可以在耳边吹风,为自家兄弟谋一条光明大道,但是此时听杨昭一说,自然知道即使在此,也捞不到任何好处,桓柔顿时不语,委屈的含着泪水。

桓柔那楚楚可怜的样子,杨昭却不为所动,冷酷的说道:“夫人若是不愿,明日便去南墓吧。”

看到杨昭如此决绝,桓柔权衡再三后长叹一声道:“只要妾身能服侍将军就行。”

杨昭这才满意的将她脸庞托起,笑道:“本将特别喜欢懂事的女人。”

次日午后,杨昭十分守信,携带着桓柔一同为萧经送行,临别之时,杨昭很贴心的退马在边,说道:“想必你们也有些话要说,本将就不打扰了。”

母子二人刚一抬头,便尴尬起来,萧经想起昨天母亲救自己的场面,心中就充满了愧疚,不敢正视桓柔。

桓柔倒是大方,也不躲避,率先开口道:“经儿,娘有件事想拜托你。”

萧经急忙拱手道:“母亲大人尽管吩咐,儿必全力以赴。”

桓柔无奈的叹道:“为了救你,娘已不再清白,望你能向你父说明娘的苦衷,这样以来,娘的牺牲才值得。”

听了这话,萧经恨不得挖个地缝钻进去,充满愧疚的说道:“母亲请放心,儿自会如实禀报,而且儿定要将母亲从苦海中救出,以报母亲的救命之恩。”说到后半句时,萧经压低了声音。

桓柔这时才欣慰的浅笑了一下,说道:“有你这话,娘就宽心了,时辰不早了,你赶紧走吧……。”

萧经点了点,拱手告辞。在十余骑梁国俘卒的护送下,萧经离开了襄城,一路南下。

两天之后,萧经终于回到了南墓城。

襄城失陷,妻儿沦陷,刚刚退入南墓的萧衍深受打击,卧病不起,便让大儿子萧绎暂领州事,处置要事。

而萧经的突然回归,简直就是一个意外之喜,让南墓城的人心都振奋起来。

卧病的萧衍,得知幼子平安归来,精神十分振奋,病情好像顷刻间就好转起来,萧衍连鞋都不及穿戴,就奔了出去迎接。

萧衍刚刚走到大堂,便见萧经正迈步而入。

萧衍欣喜若狂,急忙将儿子抱住,激动的说道:“儿啊,为父还以383为此生再也见不到你了……”

萧经也激动得泪流满面,两父子抱在一起放声大哭起来,泣了半天,两人的情绪才平静下来,萧衍开始询问他是如何逃出的。

萧经慌称是自己向杨昭分析了利害,并且说服杨昭与萧家重新和好,所以杨昭才放他回来。

“没想到我儿能临危不乱,化险为夷,真是父虎无犬子也。”已经被惊喜冲昏了头脑的萧衍竟然就这样轻易的相信了儿子的话。

萧衍问完儿子便又想起了妻子,又问道:“那你怎么没有把母亲一起带回来?”

萧经刚想说话,突然想到了什么,便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父亲若是知道,母亲为了我才委身给那禽兽,我以后哪里还有脸见人,不行,这件事绝对不能让人知道……”转眼间,萧经便改变了主意。

他咬着牙道:“儿也想带母亲回来,但是母亲其实早已与杨昭私下串通,如今她已委身给杨昭,并要与父亲断绝夫妻情义。”.

===第988章 休养生息(求全订)===

萧衍听似乎被重锤一下,喘不过气来。

若桓柔是被杨昭所掳,即使被玷污,萧衍还可以理解,但依儿子所言,桓柔竟是主动的委身于敌人,这对萧衍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

“这……是真得吗?”萧衍颤抖的问道。

萧经依旧面不改色的说道:“那日母亲是随杨昭一同送儿出城的,此事许多人都看见了,儿焉敢胡言。”

萧衍似乎被闪电劈中一样,摇晃的站了起来,痛苦的脸上青筋凸起,突然之间,萧衍“啊”的叫了一声。

一股鲜血,喷涌而出,随后便向后倒去。

萧经急忙上前扶住,已经昏厥了的父亲,然后大叫起来:“父亲。父亲啊~~”

######

宋国的水寨中,气氛一片死寂。

宋国韩世忠韩世忠正盯着那份来自于襄城的急报,久久不放,脸上又惊又愤。

左右诸将,也阴沉着脸站在那里,一言不发。

襄城,已破,情报中简明扼要的写着。

多年以后坚固的襄城城,一夜之间就被夺下,就连襄城水军,也被烧得片甲不留,萧衍的根基,就这样落入了杨昭之手。

而自认为强大的宋国水军,至今都还没有把鄂州城拿下,这鲜明的对比,宋国诸将自感屈辱不已。

“这个杨昭,水军那么菜,却快速拿下襄城,他到底有什么特殊的能力。”韩世忠好奇的问道。

诸将却轻蔑的回道,“那杨昭能有几分本事?不过是桓温太无能,不必惊奇¨~。”

刘光世却干咳了一下,说道,“桓温的确不才,关键时候还逃跑了,不过他还是有几分作战能力的,但是杨昭收了一个叫薛安都的水贼,正因为此人,杨昭才取得胜利,就杨昭的这个识人之能,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这位宋国韩世忠听完以后,也点了点头,认可了刘光世的话。

这时,大将张猛说道:“都督,眼下杨昭已破襄城,下一个目标必然是南墓,依末将之见,我军应当快速把鄂州城拿下,再抢在杨昭之前攻破南墓。”

张猛一语道出了诸将的心里话,大家纷纷激昂请战。

“诸位有心便好,但是,此时发兵,不是最好的时机。”刘光世又唱起了反调。

韩世忠看到刘光世总是泼冷水,不悦道:“此话怎讲?”

刘光世这才慢慢道:“杨昭已经破了襄城,襄城的兵马与钱财,都大增了杨昭的势力,而且在几日前,他还将萧衍之子送还南墓,还是希望能暂时与萧衍修好,这样情况之下,纵使诸将再猛,也非明智之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