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1315章

作者:天命杨昭

===第1074章 用邓庆人头做挡箭牌(求全订)===

“杨昭之所以能袭取九江城,不过是耍了点雕虫小技,他能有什么真本事?有什么好怕的,末将愿提一军为主上夺回九江城。

正当大家都处于惊恐之中时,却有一将信心满满的向赵匡胤请战起来。

赵匡胤顺着声音望去,原来豪语之将,正是大将李艾伦。

李艾伦的自信,如一沐春风,很快就温暖了赵匡胤以及众人那惊恐的心。

惊色渐褪,赵匡胤信心重回,道:“艾伦言之有理,正因为他自知自己没有本事,所以才使那些雕虫小技,他自己必然也知道我军有五万精锐水将,战舰数千余艘,自知不敌,我们确实没什么担忧的。”

赵匡胤信心大增,开始鼓舞起大家。

其余诸将被赵匡胤的话感染了,重拾起信心,然后带着心中的仇恨开始大呼起来。

“复九江城,杀杨昭——”

“杀杨昭——”

“杀杨昭——”

左右众将,一齐怒吼,复仇战意,冲天而起。

赵匡胤看到战意浓烈,心中默念道:“杨昭,有胆你就别走,等着我来取你首级。433”

愤怒的将士们,立刻就定下计策,决定马上拔营出发,向着九江城杀奔而去。

两天之后,赵匡胤的大军进抵了九江城以西的一个小城。

从九江城败退下来的田川,就撤退到了这个小城,等待着赵匡胤援兵。

如今赵匡胤大军终于抵达,田川终于可以将整个战役的始末方详细的告知赵匡胤,当赵匡胤闻知邓庆兵败被俘的消息之时,又惊又怒。

赵匡胤已经等不及了,立刻率军全部西进,浩浩荡荡杀向九江城。

宋国大军的汹涌来袭,杨昭也早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一封封的情报,让杨昭知道了赵匡胤大军的数量,以及随军的将军。

杨昭知道,凭自己目前的情况,的确是不能与之抗衡,于是杨昭急忙把陈霸先、樊哙招来,充实自己的实力。

祖狄还推测,宋军会首先控制长江制水权,然后控制鄂州城至九江城间的水路,断绝杨昭的粮道, 把杨昭困在九江城,最后再瓮中捉鳖。

对此,祖狄也想出了对策,建议杨昭在长江上广设巨链,封锁江面,以阻止宋国的水军。

……

午后,杨昭负手而立,遥望长江。

目之所及之处,一条粗线慢慢的出现在视线之中。

宋军,终于来了,城头的守军听到敌人进攻的号角,神经都开始紧绷了起来。

九江城北面,大江之上,无数条铁链已经被结成了三道铁网,死死的将长江封锁住了起来。

几百艘突击埋伏在长江两岸,守卫着铁链两翼。

中间的那艘巨型战舰,在几百斤的铁锚拖曳下,稳稳的停泊在江心之中。

巨舰之上,薛安都手握双戟,傲视着前方。

薛安都,七千水军,三道连锁网,这就是江上的临时堡垒,宋人想要夺取长江的制水权,就必须要攻破这个堡垒才行。

眼看着那条黑线越来越粗,越来越近,突然间,无数的帆船就撞入了眼帘。

数千艘战舰,数万大军,就这般浩荡的杀来,令人生畏。

“宋国的水军果然了得,如若想击灭赵匡胤,必须要建立一支强大水军才是……”杨昭望着前面浩瀚的水军,心中暗自感慨道。

但是眼前的宋军已经到来,杨昭必须要把眼前的问题解决了才行。

“传令给薛安都,令他死守住防线,绝不许退。”杨昭高声令道。

…………

时间飞逝,敌军转眼间就逼近眼前。

江心巨艇上,薛安都得到杨昭下的死令,双手紧紧的握住了双戟,目光更加的坚定。

眼见敌舰逼近,薛安都令道:“时机已到,把那老东西给我挂出来吧。”

号令传下,几名虎熊之士,将一人拖了出来,然后用索绳将他吊在了战舰前方。

那被吊之人,正是邓庆,邓庆好歹是宋国名将,将他挂出,一定会让赵匡胤陷入两难的境地。

如果赵匡胤射死了邓庆,必将寒了众将士的心,日后军心也可能会动摇。

如若赵匡胤不忍心射死邓庆,那么此战有可能就有了转机。

“赵匡胤,我倒要看看,你到底有多心狠手辣。”杨昭诡笑起来。

大江上,宋国的主力舰队很快就发现了被吊的邓庆,所有看见的人都大惊失色起来。

宋军舰队中,赵匡胤正坐在最中间的那艘最大的舰上,傲视着前方。

这时,赵勇直奔上甲板,惊叫道:“主上,杨昭狗贼把邓老将军挂在了船首,我军如果进攻,定会伤了邓老将军。”

赵匡胤身形一震,傲然之色顿时变得惶然起来。

赵匡胤站了起来,凝目远望,果然看到敌舰的前方悬挂着一个人,细细一看,依稀可以辨别出此人就是邓庆。

“杨昭狗贼,想用老将军做他的挡箭牌,真是太可恶了——”赵匡胤咬牙恨道。

赵匡胤虽然十分憎恨,但是却没有半点办法,一时间却陷入了两难之中,不知应不应该再进攻。

左右诸将,一脸恨色,沉默不语。

赵匡胤环视了众将一眼,问道:“事已至此,尔等以为,这仗打,还是不打。”

众诸面面相觑,还是无人敢吱声,都沉默的低下了头。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身影站了出来,厉声道:“九江城重地,乃国家存亡之地,岂能因一人生死而不顾,主上应该继续发兵才是。”

那发言之人,竟然是田川。

有了建议,赵匡胤立刻拔剑出鞘,含着泪水说:“邓将军有功于我,我赵匡胤今日就割发代首,向老将军谢罪。”

言罢,赵匡胤剑锋划过,一缕头发垂落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