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158章

作者:天命杨昭

来护儿和张须陀身形一凛,面对宇文成都的质问,一时无言反驳。

“可恨,难道,就没有两全之策吗……”

杨广拳头握紧,暗暗咬牙切齿,眼神纠结之极。

他当然知道,弃大军而逃,与留下来与将士们共存亡,大隋朝都只不过是先亡和后亡的问题。

就算他幸运的逃回洛阳,十六卫精锐丧尽,一个没有了军队的皇帝,离死亡也只一步之遥。

“陛下,恕臣再进一句忠言,陛下若是弃军先走,顺利脱困,再不济,也可避往江都,可若是留在这里,一切就都完了。”

宇文化及小心翼翼的劝说道。

避往江都!

这四个字,令杨广心头一震,于黑暗之中,仿佛看到了一线曙光。

“陛下若避往江都,长江以北将不复大隋所有,介时陛下便成了偏安之君,史书之上,会如何书写陛下呀!”

来护儿声音已沙哑。

杨广沉默不语,陷入犹豫不决之中。

避往江都,偏安江地,他的雄心壮志,大业图蓝,便将灰飞湮灭。

但至少,还可以学那南朝皇帝,继续享受帝王的荣华富贵。

可若留在此,就有可能身死名灭,什么都没了。

杨广的眼神,在一点点变的软弱。

“报~~冠军侯急报!”

就在这时,一个兴奋的声音,打破了杨广的思绪

“启禀陛下,冠军侯已奇袭雁门得手,阵斩叛贼刘武周,冠军侯请陛下速率大军,移驻雁门!”

静寂一瞬后,御帐中瞬间沸腾。

来护儿,张须陀等大将,无不惊喜若狂,恍然以为自己听错了。

宇文化及和宇文成都父子,则眼神对视,二人的目光既有震惊,又有深深费解。

杨昭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他已算定天子不会听从他的示警,竟自作主张,袭破雁门,为天子夺下一座可供容身据守之城?

若果真如此,杨昭的料事如神,那得到了何等匪夷所思的地步!

杨广更是一跃而起,顾不得帝王威仪,一把将那封急报夺过。

看过几眼后,杨广脸上的阴霾荡无存,脸庞欣喜到扭曲的地步,那狂喜的眼神,仿佛遇上了这辈子最令他意想不到的惊喜。

“杨昭,你当真是我大隋的擎天之柱啊,上天将你赐给我杨广,真是天不亡我大隋啊,哈哈哈——”

千里之外,洛阳城。

最后一道奏章批阅完毕,萧后长吐一口气,起身走向了窗边。

杨广御驾亲征,临行前留下旨意,令萧后监国,代掌朝廷,这批阅奏章,主持日常政务的担子,自然便落在了她肩上。

“昭儿攻下楼烦关,又立下大功一件,他有两桩奇功在身,就算他生父当年得罪过陛下,陛下应该也不会牵涉于他吧,此番北征回来,应该可以公布他是我萧家外甥的身世了……”

萧后遥望北方,心下呢喃,脸上洋溢着几分期许。

这时,宫女来报,宋国公有急事求见。

萧后便叫宣入。

片刻后,萧瑀匆匆入内,脸上带着几分玩味,向萧后暗使眼色。

萧后会意,便将宫女屏退。

萧瑀便上前,压低声音道:“姐姐,臣弟已找到了当年白马寺的主持,此人已承认,他知道当年与云娘私会之人是谁。”.

===第145章 真相,一步之遥(二更求自订)===

白马寺主持?

萧美娘身形微微一震,思绪立时从北征战事,回到了他萧家的私事上。

自从证明杨昭确为萧云娘之子后,萧后便无时不刻不想将这桩喜事,公诸于众,好让杨昭名正言顺的获得世家子弟的身份。

可顾虑到萧云娘当年的那一封留书,权衡再三,为了不使萧家有不必要的祸事,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隐忍。

不过,自那之后,她就交待萧瑀,不惜一切力量,暗中调查,务必要尽快查出杨昭生父是谁。

萧瑀则根据那车夫萧忠提供的线索,顺藤摸瓜,从白马寺着手调查,希望能找到相关证人,以证明萧云娘当年是跟哪家高门子弟在私会。

毕竟,那个神秘的男人,虽然每次出入白寺都走后院寺门,但他可以避开寺外的耳目,却绝不可能瞒过寺中僧人。

但遗憾的是,十七年过去,寺中僧人老死的老死,还俗的还俗,云游四方的云游四方,当年的那批寺僧早已不在。

萧瑀也是打听了许久,才从一名健在的老僧口中得知,当年的主持慧海,确实曾常常招待~一位神秘的香客。

只是那名香客不愿以真面目示人,每每前来进香,慧海都将寺中僧人打发走,故无人知道那神秘香客是-谁。

除了慧海禅师一人。

而那慧海禅师,则在十七年前,主动辞去了主持之职,前去云游四方,不知所踪。

本来白马寺已与慧海失联多年,但在两年前,白马寺派人前往嵩山少林,去迎取一批佛经,那位老僧正好带队前去,却在少林寺中,无意间认出了慧海禅师。

原来,这位当年的主持,年近六旬,已然行动不便,最后便落脚在了少林寺,隐姓埋名,做起了无名老僧。

萧瑀得知后,立刻派人赶往嵩山,硬是将那慧海一路抬回了洛阳,现下才急着赶来见萧后。

“那慧海禅师可有说,云娘是在跟谁私会?”听过萧瑀的解释后,萧美娘兴奋无比,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真相。

“这个嘛……臣弟已将那慧海,以讲经为名,请进了宫里,现下就在慈明宫外面,姐姐自己一问便知。”

萧瑀没有说出杨昭生父是谁,反倒是显的有几分为难。

萧美娘有种不太好的预感,却也不多想,只令将慧海传入。

片刻后,一名须发皆白的老僧,在宦官的搀扶下,蹒跚的步入了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