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311章

作者:天命杨昭

杨昭再无疑问,当场拟定了进军路线,便传下旨意,叫十六卫开始集结,准备北伐。

诏令下达,三军再次沸腾。

结束春耕,进入农闲期的府兵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再上战场,杀敌立功。

种地,只能做一辈子的农夫。

唯有战场立功,才有封侯拜将,改变命运的机会。

杨昭则连发诏命,做出了一系列的战前部署。

长安方面,杨昭下令,靠山王杨林,兼任关中道行军总管,统兵五万,坐镇长安,防范并州,陇西方面的李渊父子。

南阳一线,杨昭则令梁国公杨义臣,担当荆襄道行军总管,率三万兵马,坐镇南阳,防范江陵的萧铣。

洛阳一线,杨昭留下两万龙武卫精兵,由秦琼统帅,守御东都。

杨昭则御驾亲征,率二十万大军,由洛阳出发,前往滑台,进逼北岸重镇黎阳城。

这一战,杨昭已是倾巢而出,调动了大隋朝可动用的一切机动兵力,要一举将伪夏覆没,将两河皆纳入大隋版图。

一道道旨意下达,三军将士热血沸腾,纷纷开始向滑台一线集结。

与此同时,杨昭又令草拟了十余万份檄文,列举了窦建德的诸般罪状,号召河北军民归顺大隋。

大隋天子北伐的消息,很快传往了河北。

夏国上下,无不震惊。

长乐城,皇宫。

闻讯的窦建德,震惊之下,即刻调集众臣,共商对策。

大殿中,一片沉寂。

每一名大臣的脸上,都为阴云笼罩,默然不语,神色不安。

滑台一败,损兵折将,夏国上下都还未从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沉浸在对那位少年天子的恐怖当中。

如今,那位战无不胜的大隋天子,率二十万大军前来征讨,这消息令他心惊胆战,个个束手无策。

见众臣不吱声,窦建德脸色一沉,喝道:“¨〃你们都是当世豪杰,当初助朕横扫河北,何等的意气风发,怎的今日却都一言不发,难不成你们都被那杨贼吓破了胆不成?”

众臣惭愧,都低下头来,却无人吭声帖。

“陛下,那杨贼想灭我大夏,兵锋必直指长乐,而他想要兵临长安,都必要先过黄河。

臣以为,杨贼进攻的目标,必定是我北岸重镇黎阳,臣请陛下派一员大将,死守黎阳,将杨贼的大军钉在黎阳城下。

待隋军锐气丧尽之时,陛下再起尽大军南下,必可一举击破杨贼,趁势过河,夺取中原!”

终于,左仆射魏征站了出来,为窦建德献上了应对之策。

窦建德松了口气,表情方始好转,便问道:“魏卿言之有理,尔等谁敢率军去守黎阳?”

众将无人敢应战,目光齐刷刷的聚向了那位明艳照人的勇安公主。

张须陀已降,夏国之中,能堪当大任者,也只余下了这位公主殿下。

“父皇,女儿愿率军去守黎阳,绝不让那杨贼踏入了大夏国土半步!”

窦线娘义不容辞站了出来,慨然请缨。.

===第299章 窦线娘,你逃不出朕的手掌心(四更求全订)===

勇安公主请战!

窦建德精神一振,暗松了一口气。

尽管窦线娘滑台失利,令他损兵折将,对自家女儿心有怨言,但他也很清楚,眼下这种局面,除了窦线娘之外,无人能堪当大任。

“谁还愿去黎阳,辅佐勇安公主?”窦建德目光扫向众将,光靠窦线娘一人,还觉的不够稳妥。

“臣愿随殿下前往黎阳死守!”

一片沉寂中,一员年轻的武将站了出来,慨然请战。

那人,正是当年李密兵败之后,不愿臣服杨昭的罗士信。

窦建德素来看李密不顺眼,连带对罗士信这员瓦岗旧将,也不怎么器重,故自罗士信投奔以来,一直对他不怎么重用。

现下,到了这般地步,朝中无人可用,也只能用他了。

窦建德便欣然道:“好,朕就封你为右骁卫大将军,辅佐公主,前往黎阳抗敌!”

“臣遵命!”

这个时候,魏征又道:“陛下,臣以为长乐距黎阳太远,万一事有不利,陛下无法及时相援,臣请陛下亲率主力大军,屯917兵于黎阳北面的邺城,与黎阳形成呼应之势。”

窦建德采纳了魏征的献计,当即传下旨意,命窦线娘率三万精兵,即刻赶赴黎阳驻守。

窦建德本人则率十万大军,随后南下,前往邺城。

窦线娘领了旨意,次日便领军南下,直奔黎阳。

黄河以南。

当窦线娘率军进驻黎阳之时,杨昭正率一万五千龙武卫,先一步抵达了南岸的滑台城。

此次北伐,二十万大军,悉数集结于滑台,至少还得几日。

杨昭便下令,于南岸渡口水营就地休整,等大军集结完毕,征集到足够的船筏,再杀过黄河。

黄昏时分,杨昭来到河滩,举目眺望对岸。

就在几个月后,在这一片河滩,他杀的夏军死伤惨重,狼狈不堪的逃回了河北。

时隔数月,再次兵临,他已转守为攻,将由这里出发,去灭掉窦建德这一路反王。

大隋朝终于反守为攻,要拉开一统天下的序幕。

望着滚滚黄河,杨昭心中思绪澎湃,一股壮志豪情油然而生。

马蹄声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

程咬金飞奔而来,大声道:“陛下,咱们北岸的探马已发回消息,窦建德那厮派了她女儿勇安公主,率三万精兵已增防黎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