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349章

作者:天命杨昭

窦线娘诡秘一笑,将那封书信,献给了杨昭。

杨昭接过书信一看,眼前不禁一亮,狐疑的眼神看向她:“这封书信,是何人所写。”

窦线娘低声说出了一个名字。

“竟然是他?”

杨昭眼神微动,再看那封书信,眼神已兴奋起来。

沉吟片刻,他便又问道:“那个人是否可信?”

“25此人乃先父一手提携,先父对他有恩,况且他生性刚正,从不说谎,线娘信他。”窦线娘情神笃定。

杨昭微微点头,脑海中已出现一幅地图。

黎阳乃河北门户,黄河以南的粮草,全都运集于黎阳,再北上运往真定前线。

黎阳一失,粮草将尽失,还将失去连接黄河南北,最重要的一座渡头,后果不堪设想。

“李世民,你的这条计策,还真是一条毒计,可惜,天命在朕!”

杨昭眼中掠起一抹讽刺的冷笑。

旋即,他抓起了窦线娘的手:“线娘,你立大功了。”

他只是欣喜之下,下意识的动作而已,并无他意,窦线娘却身儿微微一震,脸畔悄然一抹红晕。

杨昭却没发现她的表情变化,转身离去,喝道:“传令,叫李靖他们,即刻前来御帐。

窦线娘失神时,杨昭已离去。

她轻抚了下脸庞,暗吐一口气,忙是屏弃杂念,跟着杨昭匆匆而出。

一刻钟后,李靖,徐世勣等大将,皆匆匆赶到御帐。

杨昭便将李世民将率骑兵,绕过真定防线,奇袭黎阳之计,道了出来。

众将无不为之一惊。

徐世勣当即道:“此计实在是歹毒,陛下,黎阳断不可有失,请陛下速速下旨,分兵去救黎阳。”

“这封书信的真假还无法确定,陛下真的信吗?”李靖却质疑道。

杨昭目光看向窦线娘。

窦线娘眼神坚定,微微点头。

杨昭遂道:“线娘既然信,朕便相信,尔等无需再多疑。”

李闰便不敢再质疑,却道:“既是如此,据信上所说,李世民将率四万兵马袭黎阳,依臣之见,陛下只需增兵一万,派一员得力大将前赴黎阳,就应该能确保万无一失。”

杨昭迟迟不下决断,却站起身来,负手立于地图前,凝视着地图上黎阳所在,若有所思。

半晌后,他眼神已有笃定。

蓦然转身,杨昭摆手喝道:“传旨,朕要亲率六万兵马前去黎阳,朕要的不是守住城池,而是大破敌军!”

众将身形一震。

李靖和徐世勣对视一眼,蓦然会意了杨昭的用意。

如今两军对峙,突厥人占据着兵力优势,隋军只能处于被动防守的境地。

他们的天子,这是要借此机会,再次重挫敌军,削弱敌军的兵马数量,打击他们的士气。

唯有如此,才能为他日的反攻,做好准备。

而且,此战若能取胜,便将沉重打击颉利的自信,令其不敢再分兵,只能把兵马都死死钉在真定一线。

“不过,陛下若是御驾离去,只怕颉利会趁势攻我主营。”李靖却又顾虑道。

杨昭拂手道:“朕不出七日,必定凯旋归营,药师,世勣,朕走之后,你二人全权统帅大军,务必守到朕回来。”

李靖,徐世勣,放眼天下,乃是仅次于李世民的统帅之才,杨昭相信,有他们在,守住大营绝不成问题。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杨昭的这份信任,令李靖二人心中感动,当即慨然表明态度。

“陛下,线娘愿随陛下前往黎阳。”窦线娘也不甘示弱,慨然请战。

“你身上伤势未愈,此战必将是一场恶战,你还是留在营中吧。”杨昭的语气眼神温柔了几分。

窦线娘却毅然道:“这点伤不碍事,线娘撑得住,不跟着陛下一起前去,线娘不放心。”

一句“不放心”出口,帐中众将都眼神一动,看向窦线娘的目光,多了几分异样。

窦线娘方才省悟,脸畔不由一红,忙又道:“线娘是想说,陛下身系天下,万不能有失,这满营众将,谁还能比线娘更合适跟随陛下左右。”

这话倒也没错,自杨昭以下大隋众将,还真的是她武艺最强。

眼见她如此坚持,杨昭不忍拂了她这番好意,便欣然点头。

窦线娘自然欣喜。

当下,杨昭也不迟疑,点起六万步骑精锐,趁夜离开真定,南下直奔黎阳。

三日之后,940黎阳城。

杨昭不用隐藏踪迹绕远路,大军沿着南下大道,一路狂奔,终于赶在敌军杀到前,来到了黎阳。

黄昏时分,六万隋军刚刚入城,派出去的探马就带回消息,黎阳东北方向,出现了大股敌军,离此不过十里。

“看来他果然没使诈,李世民当真来了,还好朕先敌一步。”杨昭笑看向了窦线娘。

“敌军大约有多少?统兵之将可有探清?”窦线娘却问道。

“回禀殿下,根据估算,敌军当在四万左右,以骑兵为主,敌将应该是晋国太子李世民。”

听到“李世民”三个字,窦线娘绝丽的脸上,立时燃起了复仇的怒火。

窦建德的死状,不禁浮现心头,令她恨到咬牙切齿。

“线娘,朕知道你想复仇,但你要记得,你现在先是大隋的武将,凡事要先以大隋为重,切莫因怒行事。”

杨昭的手,轻轻按在了她的肩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