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469章

作者:天命杨昭

他这个侄儿,相貌堂堂,颇有谋略,处事得体,唯一令赵匡胤不满意的,就是心无大志。

赵匡胤有浑一天下之志,而他这侄儿,整个想的只是割据一隅,安享富贵。

如今在这样一个节骨眼上,赵构又显出无大志的痕迹,岂能不令赵匡胤不满。

“咳咳,王叔教训的是,侄儿谨记。”赵构干咳几声,讪讪的应道。

赵匡胤表情稍稍好转,遂道:“赵普,就依你之计,速速派出使者,去结好那明王朱元璋,商议结盟,共抗杨昭事宜。”

“偌。”赵普拱手道。

顿了一顿,赵普又道:“殿下,除了联盟朱明之外,殿下还有另外一件重要之事,迫在眉睫,必须要尽快完成。”

“何事?”

“登基称帝!”

这四个字,令赵匡胤身形微微一震,脸上立时扬起异样的神采。

那是既有犹豫,又有一丝憧憬的复杂表情。

“如今殿下已据有蜀地和楚地,麾下子民何止百万,带甲三十余万,已拥有帝王之业。

陛下唯有称帝,宣称为正统所在,才有底气率领我等挥师北上,荡灭暴隋,重开太平之世。”

赵普洋洋洒洒一番话,道出了他劝进的理由。

“是啊,王叔,你不到两年时间,便能开创如此基业,实乃天命在身,你理当称帝!”

赵构也趁势劝进。

他的态度,比赵普更积极。

原因自然简单,赵匡胤膝下无子,将来称帝,这赵家江山,最有可能的就是传给他这个嫡亲的侄儿。

赵匡胤沉吟良久,眼角掠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东都洛阳。

大隋天子,再次挟着不世奇功,率领着数十万将军,凯旋而归。

东都子民,万人空巷,用前所未有的敬畏与热情,迎接他的归来。

还京第一件事,杨昭自然是封赏有功之臣。

随征的文武旧将,薛仁贵这样的新星之将,郭子仪这等降将,也都各自封赏。

第二件事,便是纳妃。

敦煌城时,杨昭答应过,要纳杨玉环为妃,君无戏言,岂能食言。

一者,杨玉环对大隋有功,这二来,杨玉环乃雁门人氏,杨昭纳他为妃,也算对雁门,定襄等晋国旧地士民的笼络安抚。

于是,还京第六天,一场盛大的纳妃仪式,便在紫微宫中举行。

仪式结束,杨昭与众将一番尽兴豪饮之后,方才在单盈盈的相扶下,前往新房。

那一间红烛摇曳,张灯结彩的寝殿内,头戴喜帕的杨玉环,正怀揣着复杂的心情,等待着杨昭的到来。

吱呀一声响,殿门推开,杨昭踏入了新房。

杨玉环心儿立刻紧张起来,素手揉起了手中的红帕。

杨昭意气风发,信步上前,坐在了她的身边。

那淡淡幽香,沁鼻而入,令他不由心头一震。

轻吸一口气,他轻轻掀起了那红色的喜帕。

一张绝丽无双,晕色如霞,却含羞带笑的脸庞,映入了眼帘。

烛光下,她的美何等惊心动魄,令杨昭不由心头怦然一动。.

===第444章 难以开口,身怀龙种(三更求全订)===

杨昭不得不承认,洞房中的杨玉环,确实美到不可方物,令他这样心坚如铁的帝王,都不免为之失魂。

难怪,曾经历史上的李隆基,能被她迷到神魂颠倒,误了江山。

“嫁给朕,你后悔吗?”

杨昭指尖拖起她的下巴,凝视着那张绝丽容颜,轻声问道。

“臣妾能侍奉陛下,乃臣妾前世修来之福,岂会后悔,只盼陛下不会嫌弃臣妾才是~~”

杨玉环低低回答时,目光深望着杨昭,饱含深情。

杨昭能看得出来,那眼神告诉他,眼前女子,确实是对自己动了真心,并非只是畏于他的君王之威。

“朕自会好好待你,天色不早,我们早些休息吧。”

杨昭给过她承诺,衣袖一拂。

寝殿中,红烛尽灭。

大殿外,众臣还在纵意豪饮,情绪高-涨。

却唯有一袭寂寥倩影,孤坐在角落里,一杯接一杯的喝着闷酒。

“窦线娘啊窦线娘,枉你在战场上那样风光,却连说出自己喜欢他的勇气都没有,反倒被别的女人捷足先登,你真真是可笑呢……”

窦线娘摇头自嘲,仰头又灌下了一杯闷酒。

自从当年河北之战,归顺于杨昭之后,她与他相识已有数载,并肩而战,历经过生死。

她心中,对杨昭早已情根深重。

只是,那份情意,她却迟迟说不出口,只能默默的深爱着杨昭。

却不料,此番西征,她却亲眼看到,一个相识不如她久的女子,却反能对杨昭义无反顾,终于赢得杨昭的眷顾,能以妃子身份,名正言顺的侍奉于杨昭左右。

今日,再次参加这场纳妃仪式的宫宴,看着深爱的男人,再娶了别的女子,窦线娘心中自然不是滋味。

“怎么,还不愿向陛下表白你的情意吗?”

身边,响起一个熟悉的身子。

是宁妃李秀宁,微笑着坐在了她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