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493章

作者:天命杨昭

江陵位于长江中游,水军重要性更胜于汉江,杨昭便将刘仁轨召来,问他攻取江陵方略。

皇帐内。

“这几日功夫,臣已琢磨出一道攻取江陵的战略,陛下既是问起,臣正好说说。”

刘仁轨竟已提前想好战略。

杨昭面色欣赏,点头道:“既是你早有良策,就说出来叫朕听听吧。”

刘仁轨当下便在地图比划,将他的战略,诿诿道出。

“赵光义虽退江陵,但他手上残兵,加上江陵原有兵马,勉强可凑出四万兵马,这点兵马,攻不足而守有余。

此外,宋将刘光世驻扎江夏水军,也两万余人,不可小视。

臣料想,多数人会劝陛下沿汉江南下,先灭刘光世,再溯江西上,水陆并进,夺取江陵。”

刘光世说罢,看向杨昭。

“江陵南临长江,若不先灭刘光世水军,夺取江夏,怎能对江陵实施包围。”

杨昭微微点头。

刘仁轨笑指江陵:“江陵城虽临江,却与襄阳不同,刘光世要灭,不过臣以为,却要在破江陵之后。”

杨昭眼眸一亮,叫他继续说下去。

刘仁轨手往地图一指:“襄阳城北临汉江,陛下能夺襄阳,必得歼灭韩世忠水军,才能过江,进逼襄阳。

江陵城却不同了。

江陵是南依长江,由襄阳南下一路坦途,无水系阻拦,我军要攻取,就不必先过长江。

所以,自然是先破江陵,再夺江夏。”

杨昭思绪飞转,心中已有定度。

众将不熟江汉地形,以为江陵位于长江边,想取江陵,得像襄阳那样,先夺取制水权,才能围江陵。

若江陵位于南岸,取得制水权确实至关重要,但江陵城却位于北岸,如此一来,夺取长江水道的重要性,就不如攻取襄阳时那般重要。

杨昭微微点头,对刘仁轨更加欣赏。

他便一拂手,示意刘仁轨继续说下去。

刘仁轨便道:“故臣以为,刘光世江夏水军远胜于韩世忠,以我水军去与刘光世交手,未必能速胜。

所以,陛下只消派水军沿汉江南下,大张旗鼓要攻江夏,拖住刘光世水军,令其不敢救江陵。

陛下则可率步军主力,由襄阳南下,围攻江陵。”

刘仁轨战略很明白,水军佯攻江夏,牵制刘光世,以主力步军围攻江陵。

江陵之战,将彻底变成一场陆战。

杨昭决意已下,欣然道:“好,就依你之计,你即刻率水军佯攻江夏,把刘光世死死钉在江夏,你可做得到?”

刘仁轨一拱手,慨然道:“陛下放心,臣绝不负陛下所托。”

见刘仁轨自信,杨昭有何担心,不由狂笑起来。

几天后。

杨昭下令,全军尽出,攻取江陵。

杨昭任命刘仁轨为江汉道水军总管,率八千水军,三百战船,沿汉江南下,杀033奔江夏。

襄阳方面,杨昭则留靠山王杨林坐镇,收取人心。

杨昭本人,则亲率二十八万大军,由陆路杀奔江陵。

战事发展,一切如杨昭所料。

赵光义严令刘光世率军坚守江夏,阻击刘仁轨水军,刘仁轨则大张旗鼓声称要与刘光世决战,却按兵不动,将刘光世拖在江夏不敢轻动。

杨昭则率大军长驱南下,数日之内,连克七城,直抵江陵城下。

赵光义似乎也早有准备,知非是杨昭对手,将所有四万宋军,尽数撤进江陵城,企图凭借坚城死守。

江陵乃楚地第二重镇,也是楚地粮草的屯聚之地,其坚固程度甚至超越襄阳。

赵光义正仗城坚粮足,才不似襄阳那样弃城,决心死守。

赵光义也没有选择。

再弃江陵,他就只有两条路。

要么退往江夏,与刘光世会合,要么就是向西,逃往蜀地,彻底弃了楚地。

若选后者,他声名将就此扫地,想要被立为储君,将再无资格。

若选前者,杨昭拿下江陵,就等于截断了长江,断绝了他与蜀中赵匡胤的联系。

那时,只凭江夏一隅,他又能撑得了多久。

赵光义无法再退,只有抱定决心,固守江陵。.

===第467章 赵光义,你不长记性啊(二更求全订)===

江陵。

大堂上,赵光义脸色如铁,拳头紧握,咬牙切齿。

“殿下,叔父他拖拖拉拉不肯上路,臣只好动用兵马,将李家强行带走,谁想竟被杨贼劫住,臣力战不敌,只能将叔父,还有堂妹弃了。”

李继隆苦着张脸向赵光义禀报。

赵光义眼中涌火,怒不可遏。

李纲在楚地极有名望,若落杨昭手里,万一归顺隋朝,转过来支持拥护杨昭,对楚地人心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

何况,落入杨昭手中,还有李清照。

那个他几次想向李纲求娶,却被拒绝的襄阳第一美人,如今却落在了杨昭手中。

赵光义焉能不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