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568章

作者:天命杨昭

话音未落,斥候急奔。

“启禀陛下,哨船发回急报,隋军水军出动,向水营杀奔077而来。”

隋军出击!

朱元璋在内,神色一震,所有人没料到,杨昭竟选择这时出击。

“天助我也——”

朱元璋狂笑,叫道:“杨贼沉不住气出击了,朕求之不得,他自寻死路,朕正好将他水军歼灭。”

朱元璋以为杨昭出了败招,当即命水军倾巢而出,进行决战,歼灭杨昭水军力量。

彭泽水营,兴奋起来。

正午。

朱元璋登船,率八百余艘,浩荡杀出,逆江向郑成功七千水军杀去。

明军汹汹离营,郑成功所在的舰队,很快就收到了消息。

旗舰上,郑成功东望瞧见下游,云帆袭卷而来,明军倾巢而出。

郑成功不由笑了。

“陛下料事如神,朱元璋果然倾巢而出……”

面对明军,郑成功脸上看不到忌惮,涌现诡笑。

他冷笑下令,全军向九江退去。

旗舰令旗摇动,隋舰掉头,向九江撤去。

三万明军,来势汹汹杀至时,郑成功已率隋军远去。

朱元璋见隋军退却,以 为是怕了,心中恼火,又不敢进攻九江。

朱元璋只能强咽下气,率三万水军空手而还,退回水营。

隋军才刚开始。

五天里,杨昭每天命郑成功率军,前往挑战,摆出将进攻样子。

朱元璋决战心切,每次都大军派出,却都扑了个空,连片帆没撞上。

几次被戏耍,明军折腾到疲惫不堪,此时,朱元璋才意识到杨昭真正目的。

杨昭真正目的,是用这种袭扰战术,拖住朱元璋,使他不敢分兵。

朱元璋无可奈何。

他没办法,明知杨昭佯攻,又知杨昭诡诈,保不齐哪佯攻就变成了真。

十次有一次是真,他却将主力调往章明,那时若彭泽有失,他岂非就被困死。

朱元璋只放弃,望戚继光能凭手头兵力,早日拿下章明。

杨昭也接到水军密报,称已准备完毕。

杨昭终于等到这一天,密令杨幺,让他连夜去统领这支预备队,带来九江。

那支水军,乃是杨昭秘密打造,为杀朱元璋个措手不及。

三千水军,乃杨昭杀手锏!

朱元璋也得知杨昭已调预备水军,为保持彭泽水军优势,只能从戚继光抽调回五千兵,确保对隋军优势。

戚继光兵力一减,对章明攻势大减,李愬所受压力骤减,守城更加轻松。

入秋,大隋与明国,形成对峙之势。

……

杨昭统治下大隋,又丰收年。

世族遭受打击,农民变成国家编户,种田积极性高涨,诸州粮赋比去岁多三千万斛。

隋军无后顾之忧,大粮草源源不断运往前线。

明国方面,今年也算风调雨顺,粮食勉强丰收,但明国世族遍布,能收上来的粮草有限。

朱元璋以一州之地,供养七八万大军,压力可想而知。

故明国各处粮仓,虽堆积如山,但远逊大隋。

入冬之,朱元璋不能拿下九江,结束战事,存粮可能支撑不到明年,不得不强行再征。

明国既要供养军队,又要受世族盘剥,压迫很重,若再次强征,势必会激起民变。

后方若乱,杨昭大军征伐,他明国就将在内忧外患。

杨昭方面,尽管粮草充足,可跟朱元璋耗下去,拖死对方,周边形势却由不得他。

北面传来消息,渊盖苏文蠢蠢欲动,有打算发兵南下的迹象。

外界形势,逼杨昭不得不加快灭明。

杨幺也发回消息,称他已过江夏,不日可进至九江。

杀器已至,杨昭当即亲笔写下书,向朱元璋约战。

……

午后,杨昭战书送到彭泽,摆在朱元璋案头。

只一行字:

明日可敢与朕死战!

朱元璋双目深凝,死死盯着战书,鹰目中烈火熊熊狂燃。

杨昭这战书狂傲,简直不把他放眼里。

朱元璋生平,从未如此愤怒。

“杨贼如此嚣张,还等什么,跟杨昭一决胜负!”

大将蓝玉慨然怒叫。

大将一叫战,明国诸将,无不怒火狂燃,跳出来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