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597章

作者:天命杨昭

庐江攻克,江北庐江郡,被纳入大隋版图。

明国的地盘,更是大大削减,国力大损。

庐江一克,杨昭水陆大军可无后顾之忧,顺流东下,截断了江北与江南的联系,徐达和郑和兵马,要被困死于淮南一线。

庐江攻克意义,不亚彭泽。

杨昭收敛的神思,东面望去,穿越江河,仿佛看到朱元璋震惊的脸。

庐江攻克,大将将戚继光被杀,张居正归降,宝贵八千明卒被杀,朱元璋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如此沉重打击,朱元璋不急才怪!

这时,程咬金飞奔而来,大叫道:“庐江拿下了,戚继光也杀了,接下干啥哩?”

“大军继续向东,水陆并进!”

杨昭狂烈大笑,天龙戟狠狠向东方一指。.

===第555章 兵临江宁(四更求全订)===

巢湖口,明营。

皇帐气氛凝重。

朱元璋死盯地图,眉头紧锁。

“庐江失守是早晚的,杨贼大军顺江东下,再加李靖军,两面夹攻,我到最后只能是损兵折将。

为今之计,不若弃合淮南,将兵力都撤往南岸,固守能集中兵力坚守江宁。”

徐达正指着地图,向朱元璋再次陈明利害。

自听说庐江失守,徐达率两万兵马,星夜兼程赶来巢湖口会合。

朱元璋在巢湖口兵马,虽有五万,但对隋国二十万,简不值一提。

隋国这兵马中,有近五万水军,还有铁甲舰,水战也占优势。

种种不利下,徐达也没有信心守住江北,只能-建议朱元璋退南岸。

“徐将军言之有理,背靠江宁,才有坚守住希望,转危为安。”

刘伯温也附议。

朱元璋沉吟不语,眼中不甘。

“你们看有没有这种可能,戚继光死守庐江,把杨贼钉在那里,拖几个月,或许朕就不用弃江北了。”

李景隆入内,拱手道:“陛下,庐江急报,杨贼不日克庐江,戚将军战死,全军覆没,张居正降贼了。”

惊雷当头轰落,轰到朱元璋头晕目眩,险些被击晕。

徐达和刘伯温,神色惊变,哑口无言。

朱元璋脸在扭曲,迸射羞愤,咬牙切齿。

他还妄想利用戚继光拖住杨昭,却没想到,转眼庐江失陷,戚继光战死,全军覆没。

杨昭用一场大胜,打了他脸。

“没想到,杨贼强到这般地步,庐江已失,江北万万守不住,事不宜迟,撤往南岸吧。”

刘伯温保持冷静,再次提醒。

朱元璋咬牙许久,最终只能无可奈何。

朱元璋只能无力挥了挥手:“传令江北诸军,南撤。”

号令传下,朱元璋弃了巢湖口,退往南岸当涂。

当涂要塞乃是南岸,拱卫江宁最后要塞,离江宁城二十里。

隋军攻下此要塞,步军可轻松上南岸,对江宁城包围。

朱元璋,已被逼到走投无路,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守住当涂。

……

明军兵力无法应对两面夹击,弃营数天,杨昭兵不血刃进据巢湖口。

徐达也已夺下淮南,率五万淮南军南下前来会合。

大隋二十五万水陆大军,云集巢湖口,只待杨昭一声下令,直奔江宁。

江岸边。

杨昭傲望南面。

他已看到,江宁城,近在眼前。

他仿佛看到,残存明军士卒,缩于当涂,祈祷他不要挥军来攻。

“朱元璋,覆灭已成定局,等着吧……”

杨昭扬起冷笑,向着南面一指:“大隋将士,明日过江,随朕攻下当涂。”

沿江,隋军将士战意如火,挥动兵器,兴奋狂吼。

狂烈斗志,如火山般冲天,天地变色。

……

当涂。

传言四起,明军军心跌落谷底。

徐达脸上,刻上焦虑二字。

隋军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巢湖口,没经休整就渡江,向当涂杀来。

水军方向,诸员水将率五万水军,正向当涂逼近。

陆上大将,也率步军沿江南一线,向当涂侧翼逼近。

隋军水陆大举来攻,传入营中,明军士卒沉重一击,陷入惊慌境地。

徐达和刘伯温向朱元璋献计,隋军势盛,以他们兵力士气,难以守住当涂,不若全军撤往江宁城,坚城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