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610章

作者:天命杨昭

杨昭笑了。.

===第564章 里应外合,又自以为是了(三更求全订)===

江宁城东北,清凉山。

残阳下,山轮廓披上血色纱衣。

石径上,数千兵马在山道前行,队伍间一面“明”字旗时隐时现。

那员雄武年轻人,勒马山间,眼眸举目向着江宁城方向望去。

一骑斥侯飞奔而至:“启禀太子殿下,前方七里,翻过山坡便是隋军围营,约驻军三万。”

“看来,我们还有希望的……”

那年轻人喃喃自语。

朱棣。

朱元璋的太子。

自平定张士诚后,朱棣便奉明驻扎越地,镇压反抗之徒。

形势到今天地步,隋军打到家门口,朱元璋无兵可用,只能调朱棣率六千可用的兵马赶来江宁城。

隋国二十几万之众,江宁城广大,大军并非将江宁城围死。

且杨昭将主力,集中于城台城临长江方向,其余三面兵马也不算多。

朱元璋看出隋军破绽,给朱棣授秘计,令他改走东北清凉山小道,出其不意的出现隋军北营后。

那时,朱元璋就趁机出击,里应外合,击破隋军北营。

“击破隋军北营,至少可以喘一口气……”

朱棣再次抬头,眸中掠起杀机,向着西南一指:“不可休息,继续前行,傍晚前要到江宁。”

朱棣善于097统兵,六千明卒虽疲惫不堪,却无心存怨言,继续加快前行。

天黑前,朱棣统兵马,翻过清凉山,抵达江宁东北。

勒马山坡,朱棣南望,隋营尽收眼底。

隋军围营不足数里,一道道炊烟正升起,到埋锅造饭之时,并未觉察有异。

“天不亡大明也……”

朱棣暗松口气,眉宇中,现出些许庆幸,马鞭一扬,“江宁城在前,今晚并肩作战,里应外合,大破敌营!”

……

入夜,隋军北营。

帐中。

杨昭正饮小酒,何等的悠闲。

一杯酒下,郭子仪入,拱手道:“陛下料事如神,我细作回,北面一带,发现明军行踪。”

杨昭笑了。

陪坐武媚娘笑叹道:“朱元璋果然不死心,把最后可用之兵调来,不走东南大道,却绕走北面小道,他是想出其不意,破我北营啊。”

二人都笑了。

前日前,朱元璋声称愿献妹投降,杨昭武媚娘怀疑朱元璋诚意,料他必借献妹为由,争取时间。

杨昭 一琢磨,想到朱元璋唯一能依靠,大抵就是越地,朱棣所统六千兵马,迟迟不肯送妹,必是暗令朱棣率军来援。

杨昭又想到,朱棣六千兵马来也杯水车薪,朱元璋唯一希望,就是利用朱棣这支兵马,奇袭自己围营,用胜利拖延更多时间。

杨昭便将诸营分析,锁定北面围营。

武媚娘便献上将计就计之策,不动声色调动兵马,又令郭子仪派出大批细作,加强侦察。

这情报,证实杨昭猜测。

偏巧这时,朱元璋派人前来,称已备好嫁妆,当晚送妹妹来大营。

朱元璋反应映证杨昭推测,让他料定今晚就是朱元璋里应外合,攻北营之时。

杯酒一饮而饮。

杨昭将酒杯砸在案几,鹰目杀机狂燃:“传令,按计行事,把朱元璋最后希望斩断!”

夜深。

北门一线,肃杀在夜中涌动。

城楼上,朱元璋神情凝重,脸上流转兴奋,远远凝望城外隋营。

朱元璋自信脸上,掺杂焦虑。

与杨昭无数交手,他每战必败,那份与生俱来自信,已被杨昭摧毁。

今晚,他认为胜算在握,心中难免焦虑。

“看隋军动静,应该全无防备,太子颇统兵之能,今晚一战,我有八成胜算。”

刘伯温捋须而笑,宽慰朱元璋。

刘伯温这番鼓励,朱元璋暗松口气,自信重燃。

常遇春和李文忠,上得城头,拱手道:“陛下,八千精兵已集结。”

朱元璋精神一振,回头向内城望去。

城门前,明军已然列队,脸上闪烁激动,正等他令下。

隋军实在太多,朱元璋不敢全部投入战斗,防隋军趁势攻城,只能凑出七千精兵,其余兵马守城。

这兵马是他最后希望。

朱元璋望城下,但见虎熊之士肃列。

朱元璋期许目光转向二将:“大明存亡,全在你二人手上了。”

常遇春一拱手道:“陛下放心吧,此战,臣必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