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75章

作者:天命杨昭

来护儿等大将们,纷纷反对,苦苦相劝,杨广却置之不理。

他们不了解杨广的苦心。

两征高句丽失败,大隋的威望和他这个天子的威望,都遭受重创,跌落谷底。

他是要借此机会,迫不及待的要用一场胜利,来重树他雄主的威名,将从高句丽身上丢掉的国威,从突厥人的身上捡回来。

天子心意已决,任何人无可更改,众臣只能接旨。

一道旨意传下,京师沸腾。

身处洛阳附近的十六卫府兵,迅速开始归营集结,两河各郡的隋军,也奉命向北疆开进。

一场规模庞大的征讨突厥战争,已是迫在眉睫。

唐公府。

天色刚蒙蒙亮,杨昭便起了一大早,穿好衣甲,准备前往十六卫驻地。

出征的日期提前,他也要尽快接手归属于他的兵马,熟悉军务,随时随御驾北上。

“我跟你同去。”

杨昭刚踏出门,李秀宁就跟了出来,一身戎装,英姿绰约。25

“你我不隶属于同一卫,你跟我去做什么?”杨昭反问道。

“你虽然精通武略,但到底没有实际带过兵,书本上教的东西,跟实际带兵大不相同,我不放心。”

李秀宁的语气态度,已比之前温柔许久,显示对杨昭的关心,也没那么生硬。

或许是那日长宁宫寿宴,她看到如意公主对杨昭不清不楚的态度,让她再次感受到了危机。

“那……好吧。”

杨昭迟疑了一下,还是答应。

他对自己的治军能力,还是有着十足信心,只不过李秀宁既是一番好意,他也就不想拂了她的心意。

两夫妻便离府,策马直奔十六卫大营驻地。

大隋以府兵制为根本,下设十六个卫府,由兵部直属指挥。

杨昭这个飞骑尉所统之兵,隶属于左候卫,编号第八团,驻地位于洛阳城东。

按大隋编制,一团之兵约有一千到两千人不等,但两征高句丽使十六卫兵源损失惨重,各卫几乎都不满员,杨昭这一团在编人数不过三百余人。

大隋新科武魁来到左候卫,自是引起不小的沸腾,卫中隋军士兵们纷纷夹道相迎,眼神敬畏。

“看,那就是咱大隋新科武魁啊,果然是少年英雄,气度不凡啊!”

“听说这位武魁,虽然是唐公女婿,却是寒门布衣出身,能击败那么多世家子弟,夺得武魁,当真是不容易啊。”

“可不是嘛,他是咱寒门的骄傲啊。”

这些下级士兵,多是寻常百姓出身,自然知道往上爬有多难,对寒门出身,却能夺得武魁的杨昭,自是充满了敬意。

只是,这种敬意,当杨昭来到第八团营盘之时,士兵们的态度,却悄然起了变化,对他不再那么敬畏。

“末将见过杨飞骑。”

杨昭刚到大帐前,便见王伯当一身衣甲,拱手参见。

作为十九名金殿授封者,王伯当军职比杨昭低了两品,被杨昭向兵部进言,分配到第八团做他的副手。

新官上任,必须要有自己的心腹副手,王伯当正是最合适人选。

“伯当,你来的可够早啊。”

杨昭翻身下马,笑着上前,将王伯当扶了起来。

王伯当笑道:“身为杨飞骑的副手,末将自然要提前报道,把这第八团的底细,为杨飞骑摸个清楚啊。”

军中等级森严,只讲军纪,不讲关系情面,王伯当尊称他官职,他也坦然受之。

“那你可摸清了什么吗?”

杨昭一边笑问,一边与他进了大帐,李秀宁也跟着一并进去。

“咱这一团严重缺编,只有三个队,三四百人而已,数量比其他团少不少,我怀疑是上头有人授意,故意给杨飞骑你这么个团统领。”

王伯当猜测道。

杨昭并不感到奇怪。

他杀了柴绍,得罪了宇文化及,明面上只是得罪了两个人,但他们后边的亲朋好友,却不计其数,整个洛阳城对他不满的世家,数都数不清。

凭他们的地位,只需稍稍授意,让左候卫的卫将给他穿穿小鞋,使点绊子,实在太容易不过。

“兵在精不在多,三百足矣。”

杨昭却神情平静,言语中透着自信。

他的回收站里,还有三百秦锐士武魂,正好给他这一团士兵加身。

大秦锐士,皆是以一挡十的精锐,他的三百人马,便等同于三千精兵!

听到杨昭说出“兵在贵不在多”这句话时,李秀宁微妙的眼神,望了他一眼。

“还有另一桩事,咱这团有一个叫张猛的队正,原本是许国公府的家奴,后来得了主子恩赐,脱了奴籍,靠关系当了个队正,其他几个队正都他脸色做事。”

王伯当这番话,言下之意,则是这个张猛,可能会教唆其他队正,给杨昭这个新来的上峰难堪。

毕竟,张猛是许国公府出来,洛阳人都知道,他杨昭是许国公宇文化及的眼中钉。

“怪不得我们适才进来的时候,那些士卒眼神颇为不敬,原来是这样。”

李秀宁恍然省悟,秀眉微微凝起,目光看向杨昭。

“杨……夫君,你想带好这一团兵,只怕不容易呀。”

那一句“夫君”,虽然还有些生涩,但已经比先前顺耳了许多。

杨昭冷笑:“我自有办法,传令,点卯!”

大隋军制,团下设队,百人为一队,设队正。

杨昭这一团缺编严重,只有三百余人,即有三名队正,依制要来参见新任上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