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1175章

作者:上善若无水

重量上也是如此,像是标准一两的重量,可以用天平称同样一两的东西,然后两者都移到一侧就能称二两货。

然后以此称四两,称八两,称十六两。

总之十六进制可以乘以二除以二,很简单的工具就行,但十进制的工具要求就高了。

说到底,还是生产物资的匮乏导致选择简单方便的方式。

王霄不但改了长度,也改了重量。核心原则就是简单易懂,方便好用。

拥有无数工匠的少府,早早就打造了大量的工具发放各地。等到王霄正式颁布法令,各地就要全面改用全新的度量衡。

这注定是一项以年为单位的漫长改变,期间还会出现许多的混乱。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好的,因为会让百姓们得到实惠。

最起码的,以后面对各地商人来收购物资的时候,不用为了各国不同的度量衡而挠头了。

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一个惨字。

除了极少数的重要地段之外,绝大部分的地方交通,那就是标准的土路。

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这就是这个时代主要交通的现状。

各国道路宽窄不一,严重影响到来往交通。

而且各国的主要交通工具,实际上都是马车。

拉人的是马车,拉货物的也是马车。

中原的马匹一点都不比草原上的差,数量上甚至更多。

要知道中原早就有骑兵了,而且之前的主战力量是车兵,那也是要马匹拖拽的。

至于后来为什么逐渐就没了,理论上应该是田地过度开发,加上气候变化。

各国都有马车,不过大小规格不一样,车辙距离也是不相同。

去各地的道路上看看就知道,压出来的车辙宽窄不一。

换做现代世界来解释,就是各国生产出来的车子都不是一个型号。

王霄下令进行车同轨,以后所有的车辆都要符合相同的标准才能上路。

再有就是,各国之间为了互相防备,在道路上修建了许多的关隘堡垒,这同样是阻碍。

对于这些东西,王霄下令全部拆除,并且不允许地方上私自设置关隘收取过路费。

至于行同伦,其所代表的是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和信仰等的相对统一。

对于这方面,王霄的要求没那么高。

毕竟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强行要求大家一模一样,难度是有些大。

主要就是提倡一些有用的习惯,像是饭前饭后要洗手,食物要煮熟了吃什么的。

要惩罚杜绝的也有,最重要的就是杜绝惩罚械斗。

不同村子之间,为了争夺田地水源,或者干脆是谁家娶了那个谁,都能引发一场械斗。

这种械斗自然是要严格禁止的。

惩罚的方式也很简单,杀人者偿命,伤人着服役。

服役什么的,可比坐大牢可怕的多。

尤其是以囚犯的身份服役,那真的是哪儿危险上哪儿,哪儿辛苦上哪儿。

囚犯出去服役的,一年以内还好说。超过一年的,基本上就有一半的概率回不来。超过三年的,家里就可以准备媳妇改嫁的事情了。超过十年的,那牌位出发的时候就給安排好了。

人力资源是宝贵的,无论是种田修路还是生孩子,都比消耗在械斗之中要强。

书同文的话,各国的文字都不一样,哪怕是一样的文字,也有不同的写法。

虽然有官方文字金字,可因为区域上的差异,在数百年的演变之中就成了完全不同的文字。

而且王霄本身,对于这种繁杂的文字也看不上。

这件事情王霄交给了李斯去做整理和统一的工作。规范制定了统一的文字。

李斯非常热情,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工作之中。

他博采各国之长,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也就是小篆。用来代替之前的大篆籀文。

此外还有隶书,也是这个时代发明的。

李斯表示可以把小篆作为标准文字,而隶书则是作为日用文字。

也就是说,官方文件,包括诏书什么的都用小篆,而民间用的则是隶书。

所谓隶书,实际上就是繁体字。

王霄对于这个安排不太满意,他仔细查看了两种文字之后,告诉李斯等他一个月。

一个月之后,由工具人冬儿代写的简体字,就新鲜出炉。

“不用小篆,官方文件以后用隶书,也叫繁体字。民间的话,就推行这种简体字。”

简体字和繁体字,算是彻底摆脱了象形文字,是一种进化。

而比起笔画繁多的繁体字来说,简体字更加适合书写阅读。

毕竟只有简单的,才是方便的。

面对王霄借用马甲推出来的简体字,李斯立马送上了连绵不绝,犹如滔滔江水般的敬仰之情。

他表示隶书都不需要用,全天下都用简体字就行。

“要注意防伪。”王霄点名隶书的好处“这方面笔画复杂的,还是有好处的。”

最后就是钱同文。

各国都有自己的货币,从形状和分布上分为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鬼脸钱)四种。

其价值与转换在大一统的环境下都很复杂,所以统一货币是必然的事情。

而且王霄也是要借此机会,把铸币权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各国地方私自铸造钱币非常普遍,这种事情当然不能容忍。除了严厉打击之外,统一货币才是技术上的压制。

毫无疑问的,王霄弄出来的就是著名秦半两,也是后世铜钱的典范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