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四四五五
毕竟御台人都是姬武士,领地的军役帐并不编入御台人所部。
义银敏锐察觉到大藏长安的居心,问道。
“你要插手关东侍所麾下,高阶武家领地的军役帐?”
大藏长安鞠躬道。
“御台所,上次参见我已经说过。投效关东侍所的御家人求你庇护,却是没有为您带来一丝一毫的利益,这不妥当。
我设立的法度,必须让关东侍所为您所用,为您牟利。要是做不到,那不如不做法度,一切照常。
不仅是军役帐,田赋和栋别钱都要整理成册,臣请检地。”
义银诧异看她,这家伙好勇啊。她就像是进了武家们的家里翻箱倒柜,把所有家产登录在册,会被人恨死的。
武家一万石编制一备队,军役是以土地石高,人口数量来计算每家田赋,税钱,军役的实际数字。
武家们也懂藏富的道理,少报田地钱粮,才能少交钱粮,少出军势,所以最抵触检地清查。
除了手握实权的强势大名,一般家督根本没办法查清土地人口,搞不好会引起叛乱。
大藏长安上来就盯着关东侍所麾下各家的钱粮兵三项命根子,这是在找死啊。义银看了眼旁边的大熊朝秀,她果然脸色不善。
关东侍所下属武家,岛胜猛的枥尾城一带,真田信繁的松代一带,都是斯波义银这一年前后赐予,田地人口都很清楚。
真正害怕检地的,是中越大熊朝秀一系,下越本庄繁长一系,加地景纲一系,这些投靠过来的越后武家。
这些地头蛇不会喜欢大藏长安的政策,把自己的家底翻出来给斯波义银看透。
义银笑了笑,问大熊朝秀。
“大熊姬,关于大藏姬的说法,你怎么看?”
大熊朝秀鞠躬说道。
“御台所明鉴,关东攻略在即,不便展开大规模检地,会影响大军出征的准备工作。
各家对御台所一向恭谨有加,如今灾荒就要到来。此时严查兵粮役,缴纳田赋税钱,只怕伤了各家元气,也寒了忠臣之心。”
大熊朝秀不可能直接反驳,不同意有利于斯波义银的法度实施。
大藏长安敞开门说关东侍所的武家们在占斯波义银便宜,她怎么能明确反对呢?这会落人口实。
但她可以用影响关东攻略,灾荒人心动荡这两方面的理由,来驳斥大藏长安想要确立的法度。
义银主动去问大熊朝秀,也是让大藏长安知难而退,不要一头撞上铁板。
检地一事,岂是根基不稳的关东侍所可以做的?法度还没实施,人心先要整散了。
说实话,他对大藏长安有些失望。这人做事莽撞,缺乏对现实困难的考虑。
大藏长安似乎早有计算,她不慌不忙说道。
“御台所,大熊大人,我没有征粮征兵的意思。我只是要求明确检地,以清查土地人口,整理各家的兵粮役。
灾荒即将到来,御台所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征集物资,反而应该施以恩惠,帮各家度过难关。
可要是不清楚各家的土地人口,军势数量。如何知道各家的受灾情况,又如何赈济各家?”
斯波义银一愣,回头看向大熊朝秀。她也是没想到大藏长安会想出这么一招,面色纠结。
大熊朝秀掌控关东侍所的财务,每日过手的钱粮不计其数。可她绝没有胆子用关东侍所的钱财,去补贴自己受灾的领地。
石田三成可是监督着呢。
虽然说两人关系和睦,但如果她做错事,石田三成绝对会翻脸无情,踹翻了她上位。
大藏长安这是借着灾年的机会,各家日子过得困难。用关东侍所掌控的资源,诱惑各家接受检地,主动献上土地人口的账目。
大熊朝秀确定,义银绝不会派人去检地,只会让各家自查自报。
谁要是多报了,自然多拿赈济。谁少报了,就少拿。贪婪多报也没事,日后总有拉清单的时候。
关东侍所的馈赠是有代价的,这些上缴的田地人口军役数字,日后会变成关东侍所征集物资动员军势的依据。
是贪图眼前的好处,留下未来的把柄。还是忍住诱惑,继续掩盖自己的老本,各家其实没什么选择余地。
大熊朝秀自己看的透,她领导的中越奉行众能看透吗?她的家臣们能看透吗?
只要有一人妥协献册,其他人就会有样学样,谁都堵不住决堤的口子。
大熊朝秀望向大藏长安,第一次正眼打量这个看似普通的姬武士。高,实在是高。
以利诱之,请君入瓮。
第八百七十一章侍所新架构
大藏长安面色不变,说道。
“古语有云,三年丰,三年灾。
可以让关东侍所麾下各家自检土地,给她们三年时间,好好想清楚。
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根据她们献上的名册数量救济。
关东攻略中加入关东侍所的御家人,皆可以此类推,给予赈灾救济,以示御台所仁德。”
义银想了想,看向大熊朝秀。
“大熊姬,对于大藏长安的检地救济,你怎么看?”
大熊朝秀苦笑无语,她能怎么看?
普通大名检地,是为了摸清下面武家的土地人口,好征收钱粮,整顿军役帐。
关东侍所检地,却是让武家们自报底细,好提供赈灾救济。
这番仁政下去,下面的武家歌功颂德都来不及,大熊朝秀敢挡吗?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会招人记恨的。
正如大藏长安所言,灾厄一起就没那么快结束,去了干旱来雪灾,去了雪灾有寒流。天气异常的事总是连着来,这几年别想太平。
关东侍所利用三年赈济,摸清了各家的底细,之后就能顺理成章征集钱粮兵。
谁拒绝就是不懂感恩。灾年的救济你要拿,丰年的兵粮役你不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怎么弄死你都可以。
大藏长安这套,欲取之,先予之,真是短视武家的克星,她们定会忍不住上交名册,以换取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