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邪武 第495章

作者:奶酪不好吃

很快,两人就进入赵国境内,相对于寒国,赵国的城池就显得壮观许多,无论是从格局还是从规模上,都要大很多。

而且,守卫成为的士兵精气神很足,一看就是百战之兵,虽然不知道别的地方如何,但这里的士兵却让苏阳给与赞赏。

怪不得曾经的赵国能与秦国相抗衡,但从士兵的精气神就能看出来。

苏阳只是感慨下,便带着苏达朝着城中走去,期间付了一些城门税,不然想进入赵国城池就难了。

二人在街道上逛了片刻,便找了个客栈住了下来,客栈名叫“玄鸟酒楼”,是当地最大的酒楼之一,无论是住宿,还是吃饭,都是一流的地方。

而且,这玄鸟酒楼是玄鸟商会开的,人力财力都不是常人可比,而且背后的老板很有实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

“国……公子,这里是……”

看到玄鸟酒楼,小达子突然一惊,转头看向一旁的苏阳,他记得这家酒楼的名字苏阳写过,还让他交给一个叫做“沈万三”的胖子。

如今这个名字出现在这里,二者有没有必然的联系。

苏阳闻言,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为小达子解惑,而是朝着玄鸟酒楼走去。

苏达若有所思的看着苏阳片刻,深吸一口长气,抬腿迈步朝着里面走去。

他想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只有跟着苏阳进去才知道。

对于他这个主子,苏达是真的是佩服的五体投地,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到了他手中都能变得头头是道,绝非一般人可比。

总之,他这个主子不简单。

“客官里面请,你们是住店啊,还是吃饭?”

刚进大门,一个身着青色长衫的店小二跑了过去里,笑嘻嘻的招待两人,若是换身普通人的衣服,绝对会有人将他当成苏阳两人的朋友。

什么叫专业?

这就是专业!

面对普通人都能露出热情好客的样子,一看就是经过专业陪练的人。

“住店,也吃饭!”

苏阳笑着说道。

这里虽说是玄鸟商会开的酒楼,跟他有些关系,但酒楼的店小二可不知道他是谁。

若是一上来就找酒楼的老板,定会被人当成骗子。

况且,他也不想找酒楼的老板,没什么意思。

“二位客官请跟我来!”

店小二微笑点头,右手一身,示意苏阳二人跟着他朝柜台走去。

如果单纯吃饭的话,倒不必去柜台登记,但住宿不同,需要核实对方的身份信息,住多长时间,住那个房间,等等一些列的事情。

这是上面传下来的内容,不是他的规定的。

“好!”

苏阳点头,招呼苏达跟着店小二朝着柜台走去,住店的相关手续跟现代差不多,就是没有电脑等电子设备。

登记完毕后,苏阳和小达子各自领取了房间号的门牌,然后在店小二的带领下朝着房间走去。

进入房间,苏阳躺在床上,脑海中回想着最近发生的事情,同时谋划着下一步的计划。

寒国被他和苏达等人祸乱的不成样子,白亦非被杀,姬无夜也会被他下了暗手,活不成时间,唯独剩下韩非几只稍微大点的小猫,根本阻挡不了秦国的大军。

灭亡之是时间的问题,用不着他这个国师出手了。

如今来到赵国,自然是跟寒国一样,好好祸乱一下他们的班底,然后照着当初给嬴政制定的计划攻击赵国。

不过,想要灭亡赵国可不想寒国那么简单,其中一个老者最为重要,就是号称赵国镇国将军的李牧。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

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

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

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

赵惠文王中期,李牧驻守在雁门郡,抵挡匈奴大军入侵。

期间,他招募幕僚,设置财政机构,建立自己班底,为抵挡匈奴做准备。

李牧为人平和,经常与战士打成一片,闲来无事实会宰杀数头牛犒劳操练的士卒,完美的体现爱民如子。

他注意提高军队士兵的战斗能力,每天除了教练士卒骑射,其余时间就是练习搏杀技能;他有严格的防守措施,挑选派出人员侦探敌情、随时发出报警信号。

他和军民约定:“一旦匈奴人侵,未得出击号令,一律速将人马物质全部退入堡垒固守,不得轻易出击。”

正因为他的种种决定,形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而素质极高的边防军,让匈奴大军始终无法逾越雷池!

不过,李牧很少主动出击匈奴,一般都会借助城墙等便利条件进行抵御。

虽然有效的抵挡住匈奴的入侵,但却让匈奴人普遍认为李牧胆怯他们的兵峰,经常用来嘲讽李牧,并派人将这个消息传给邯郸,传入赵王耳中。

为此,赵王直接下令责备李收。

李牧是个务实的将领,对于赵王的无端指正并不理会,全心全意的抵抗匈奴大军,但也因此激怒赵王,派人带着王令召他回朝,另派别将取代他。

李牧无奈,只好回朝复命。

而代替他的将领守边才一年多,匈奴便大举入侵,结果多次失利,损失伤亡很重,边民不能进行正常的耕种和畜牧。

赵王问询惊吓不已,只好再请李牧出守,可惜,李牧直接谢绝赵王的请求,执意称自己身体有病,整天待在家中,闭门不出。

赵王无奈,只好低三下四,再三请求,希望李牧能出击。

李牧见赵王有诚意,说了一句:“王若用臣,必如前一样,百分百信任。

如此,牧才敢奉命。”

赵王知道李牧心中有气,欣然应允,答应李牧提出的条件。

于是,李牧再度到了边地。

然后,如之前一样,匈奴数年之内一无所得。

而匈奴见守卫边疆的将领换成李牧,虽然无法在赵国身上占到便宜,但终究还是认为李牧胆怯。

边地军卒在李牧回归后,得到丰厚的供养都想请求一战。

李牧便精选战车300乘,精骑3万匹,勇士五万人,射手0万人,加紧演习战术。

同时放纵边民畜牧,使民众布满原野,诱使匈奴人侵。

匈奴注意到赵人的行为,派遣小股人马入侵,赵军抵挡时假装不敌,溃败而走,抛下数千民众给敌人。

匈奴单于贪得民众财物,率大军入侵。

李牧设下奇阵,用两侧包抄,痛击敌人,大破匈奴0余万骑。

接连又灭掉褴,攻破东胡,降服林胡,单于落荒而逃,以后0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城。

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边境的安全,使赵国君臣能无后顾之忧地对付强秦的兼并战争。

实际上,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在政治军事斗争上的每一个胜利,都有李牧的协作支持在内。

不久,李牧回朝任职,但不久便领兵与秦国对抗,因功过大,被赵王封为武安君。

可惜,最终在秦国施展的反间计下,罢免李牧,令赵蓖及齐将颜聚取代李牧。

李牧为社稷军民计,拒交兵权,继续奋勇抵抗,惹怒赵王,最终在阴谋诡计下消失在赵国。

至此,李牧正是落寞。

而赵国在三个月后被王翦率领的大军攻破,杀死赵蓖,俘虏了赵王迁及颜聚,攻取邯郸,灭掉了赵国。

可以说,如果赵王一直任用李牧,秦国想要灭掉赵国绝非易事。

可惜,赵王昏庸,听信谗言,最终落得败亡的下场。

不过,从这单上就能看出李牧的本事,胡三省注《通鉴》时曾将李牧的“被害”与赵国的灭亡联系在一起:“赵国灭亡,皆因为赵王昏庸,杀之导致。”

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赞》中说赵王迁“其母倡也”,“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

批判赵王迁而迁怒其母,未必妥当,但他的义愤填膺,与读者的心是相通的。

这种义愤,起着强烈而深刻的教育作用,也是对爱国志士的慰藉。

《秦时明月》中,秦国大将军蒙恬在抵挡匈奴大军的时候,不幸遭到暗算,被困于熊熊燃烧的山谷。

正当以为自己会死的时候,一个老者从暗中持续此案,示意蒙恬随他离开。

老者带领蒙恬进入自己所设的桃林阵中躲避,并通过阵法击退狼族,搭救蒙恬。

蒙恬见老者身负名剑且桃林暗合兵家奇门阵法,开始怀疑老者身份,拔剑欲擒之,却被老者一剑制服。

当此剑出鞘,蒙恬确定了这位老者正是赵国名将,曾数次击退匈奴人的李牧。

蒙恬不由得回忆起,他在少年时随着祖父的军阵曾经在漳水战场上见到过镇岳。

蒙恬的祖父曾经说过:

“只要镇岳剑出鞘,大秦的军队就永远无法跨过赵国边境一寸。”

剑的主人李牧更是一个非同凡响的人,以一人之力让十万匈奴人无法度过雁门,被誉为“猎狼人”。

蒙恬祖父评价为“军阵之神”

如今李牧尚在赵国任职,与赵王的关系也如胶似漆,不像后来那样,想要从反间计入手并不容易。

看来……

要想点其他的法子了。

实在不成,就直接击杀,就像给姬无夜做手脚一样。

不过,李牧的无力不弱,想要击杀他一般人做不到,唯有自己出手才行。

“先看看再说吧!”

苏阳摇摇头,不在想这个事情,而是起身朝外面走去。

酒楼中,是一个城市信息最杂,也是最灵通的地方。

他要去听听,看看,了解下赵国的情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嗯嗯嗯……嘤嘤嘤……求票票了,各位大佬投投月票呗!】

【奶酪:祝大家天天发财!】

第三十三章 废了六指黑侠

“小二哥,找个靠窗的位置,来一壶浊酒,一盘酱牛肉,一盘花生米……”

苏阳来到大厅,招呼店小二,让他给自己安排个地方。

“好嘞客官,您稍等,这就给你安排!”

店小二招呼一声,四处寻看,真让他找到一个位置,随后带着苏阳走了过去。

之后,便去准备酒菜了。

苏阳坐在窗边的位置,看着喧嚣的客人,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道:“来了不少武林人士啊!”

“公子……”

不一会,苏达出现在苏阳身旁,毕恭毕敬说了一句。

“嗯!坐吧!”

苏阳指着旁边的空位,示意苏达坐下。

“是!”苏达坐下后,环顾一周,发现不少武林人士,个个武学修为都不低,有几个他都看不透,显然在他之上。

“公子,周围的武林人士很多,有几个在天人境界之上……”

苏达低声提醒一句。